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五章 香港

第十五章  朱祁鎮還是等到了王振。

  朱祁鎮問道“內庫還有多少銀子?”

  王振說道“去年金花銀免除了。宮中雖然各種進項,但是依然入不敷出,而今只有二千九百三十萬兩了。”

  朱祁鎮默默一算,各種賞賜,宮中的消耗。特別是三大殿修建。

  朱祁鎮剛剛親政,自然是要拉攏人心。

  怎么拉攏,空口干說,是沒有用處的。自然是要真金白銀的,別的不說,對征麓川將士的賞賜,就是好大一筆錢。

  可見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庫的錢,只能見少,不會見多了。

  朱祁鎮一時間愣住了。王振小心翼翼的問道“皇爺,可有什么事情嗎?”

  朱祁鎮似乎忽然驚醒過來,說道“今后戶部的奏折,一律直入乾清宮。”

  王振立即說道“奴婢遵旨。”

  朱祁鎮決定將提高關于財政問題的重要性。

  他心中細細揣摩解決現在的糧食危機的辦法,他心中首先想到的是海外的糧食。于是問王振道“王景弘還在嗎?”

  王振說道“陛下,王公公去歲下半年已經去了。”

  朱祁鎮聽了,心中一嘆。暗道“跟隨鄭和出海的老人又少了一個。”繼續問道“王景弘可有什么兒子,義子之類的?”

  王振說道“王景弘公公是有過繼的兒子,只是似乎已經去了,只有一個孫兒剛剛擔任錦衣衛千戶。就在南京。”

  朱祁鎮說道“讓他上京一趟。”

  朱祁鎮又問道“李時勉到京師沒有?”

  王振聽了嘴角微微一抖,但是聲音不變說道“已經到了十幾日了。”

  朱祁鎮聽了,厲聲說道“何不早言之。”隨即他想起了王振與李時勉之間的過節,王振壓一壓李時勉的奏疏,也就太簡單不過了。

  反正李時勉到京,也不算是重,急之務,說不得幾天李時勉已經上任了,朱祁鎮還沒有得到消息了。

  朱祁鎮心中雖然有些不舒服,但是也沒有怎么怪王振。令王振立即去請李時勉進宮。

  王振有些難色,說道“陛下,天色已經很晚了。”

  而今已經將近傍晚時分了。

  朱祁鎮每日早上上朝,速度很快,不過例行公事,上午就開始批閱奏折,同時召見大臣。

  這個時候召見的大臣都是小官。

  大部分知縣知府上任之前,都會幾個人,或者十幾個人一起,接受朱祁鎮的召見。

  樣的情況之下,朱祁鎮也不過說幾句,勤政愛民或者說民心難欺的話,就讓他們下去了。當然了,如果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向朱祁鎮告發誰,朱祁鎮也會細細查的。

  只是這大半年,沒有這種愣頭青。

  到了下午就是接見大臣的時間。

  有很多問題,朱祁鎮單看奏折,弄不清楚,就要請與之相關的大臣過來了。

  不過,這幾天朱祁鎮主要是與內閣中的人詳談。

  王直所言的財政危機,太過恐怖,朱祁鎮與他談論時間都超長了。現在請李時勉過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估計李時勉過來之后,就到了晚膳時間了。

  朱祁鎮說道“讓你去,你就去。”

  王振這才急匆匆的出去了。

  固然當天擦黑的時候,李時勉到了。

  朱祁鎮一見李時勉,就說道“先生見老了。”

  李時勉在嶺南數年,似乎見老的特別快,頭發都白光了。臉色也變黑多了,連當初剛強的硬脾氣也軟了下來。行動之中也無力不少。

  李時勉行禮說道“秉陛下,老臣老了。今年六十有六。已經不堪朝廷驅使了。”

  朱祁鎮聽了,說道“先生是要棄朕而去嗎?朕年幼,正需要先生這樣的人輔佐。先生即便舍得朕,也要看在太宗,仁宗,宣宗的面子上。”

  李時勉聽了,說道“陛下之意,臣知道了,請陛下放心,臣從今之后,再也不提致仕之事。”

  朱祁鎮這才松了一口氣,請李時勉坐下,說道“先生從新安來,新安近況如何?”

  提起新安,李時勉表情復雜,似乎有些高興又有些無奈,說道“陛下下令在新安開海之后,從舊港來的南洋船只,一日多過一日,特別是季風時節,一日數百艘,幾乎要堵塞江面。而且南洋來的人,各色人員混雜之極,有作奸犯科之輩,混跡其中,甚至有本朝致仕士紳為盜賊所持。實在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臣以為整頓新安港,已經刻不容緩了。”

  “陛下即便不召見臣,臣有些話也是要說的,屯門港已經不堪重負,而且與新安太近,甚至有百姓混跡在船只之中,逃亡南洋。”

  “臣以為當在偏遠之地,另擇新港,與百姓隔開。以塞百姓逃亡之途。”

  朱祁鎮一聽,還以為新安發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不過是治安混亂。朱祁鎮想想就知道,新安縣的人口,一時間增加了數萬。

  這么多人員聚集,以這個時代管理水平,出事才是正常的,不出事才不正常。

  朱祁鎮雖然對這一件事情并不是太在意。

  他并不在乎所謂的百姓逃亡海外。

  畢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吃海,既然海上能帶來財物,那么百姓對大海的向往是抵擋不住的。

  但是對李時勉這些人來說,卻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太祖皇帝構建就是一個穩定農業國,所以開海弄得這么多錢糧,在李時勉看來,還不如新安縣百姓逃亡之事重要。

  朱祁鎮也不好否認。

  因為不僅僅是李時勉的觀點,還是大部分保守文官的觀點,而這大部分保守的文官,卻是大明皇朝的死忠。

  比如這位,歷史他已經告老還鄉。但是聽說土木堡之變后,還派兒子向朝廷上書,請求選兵擇將,出征瓦刺,迎回皇帝。甚至悲傷過度,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朱祁鎮只能順著他說道“卻不知道先生選了何地?”

  李時勉說道“新安縣南有小島,名為香港,因為產出香木而得名,臣上島看過,島嶼不小,而且有天然良港,臣以為讓客商在島上交易在,來往就要用船。既方便征稅,也能阻止百姓出海。”

  朱祁鎮萬萬沒有想到,香港這么名字,居然在這個時代由別人告訴了他。

  不過細細想想也是自然。

  因為新安距離香港太近了。在新安縣范圍之內,另外選擇港口,李時勉的選擇范圍本來就不大。

  選中香港,自然也是大概率時間。

  或者這一件事情的本因也在于朱祁鎮。

  如果朱祁鎮當初不選新安,而是其他縣,估計而今報上來的,一定不是香港。

  “也算是緣分了,反正這一輩子決計不會有什么維多利亞灣了。”朱祁鎮說道“既然先生想如此,朕哪里有不準的。”

  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不上奏其實也沒有什么問題,不過新安海關畢竟與中央掛著勾,總要向上稟報一聲。

  朱祁鎮說道“卻不知道新安市井如何,朕可是聽說,而今新安有小廣州之稱。”

  李時勉不得不承認道“新安百業旺盛,每到南風來后,城中數日之內,集結數萬人,新安城幾乎不堪重負,已經準備另建新城了。每年關稅都在五十多萬兩之上。以臣之見,這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假以時日,新安海關銀過百萬兩,也不足為怪,堪稱天子南庫。而今臣來之前,新安庫存銀兩,已經有百萬之多了。只是臣以為天子富有四海,不當與朝廷爭利,海關當歸為朝廷戶部。”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

無線電子書    明天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