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就在朱見濬熟悉大明政務的時候,時間匆匆而過。

  正統二十二年,八月。

  朱祁鎮正式出京,開始了他一生之中第二次出巡。

  臨別的時候,朱祁鎮看著朱見濬說道:“有什么不明白的,先擱著,等我回來再處置,內閣的處置你看不明白的,就去問問胡師傅。記住萬事鎮之以靜。”

  “不可慌亂。”

  朱見濬說道:“孩兒明白。”

  朱祁鎮為朱見濬整理了一下衣服,說道:“好,我就走了。”

  隨即大張依仗,朱祁鎮坐在玉輅之上,出了京師。向東而去。

  這一次朱祁鎮要沿著馳道而行,也就是從北京到遵化,然后出邊墻,一路到大寧。

  京營之綜合六營三萬人,再加上前后護衛的其他軍隊以及輜重,足足有五萬大軍,這一支大軍,足夠打一次大仗了。

  卻是為了護衛朱祁鎮。

  其實以朱祁鎮的本意,是愿意坐馳道上的馬車走的。

  但是大明百官紛紛勸諫。

  無他,馳道算得上一個新鮮事物了。他的安全性并不是太高的,自從用馳道以來,已經出過不少車禍了。

  最多的事情,就是木軌出了問題,導致奔馳的馬車飛了出去,車毀人亡。

  當然了,這損失并不是太大,最重要的原因,即便是有馳道,這些馬車的速度也不會太高的,死人是有的,但是大多數糧食物資都不會有損失。

  這一點小小的弊端,在馳道運輸的利好之下,百官都可以無視的。

  但是如果朱祁鎮想通過這樣的交通工具,卻是萬萬不能的。

  朱祁鎮卻不愿意妥協。

  修建馳道,是他一力推行的政策,而且也卓有成效。只是一直以來馳道都是作為軍事附屬而建造的。是貨運為多。

  朱祁鎮如果在內地修建馳道,將大部分驛道都修建出馳道來,遇見的阻力就多了。

  所以,朱祁鎮要為馳道站臺。

  最好的站臺辦法,就是皇帝用一用了。

  不過百官的意見也是要聽從的,于是就弄出一個折中的意見。

  那就是朱祁鎮用馳道,但是馳道并不跑起來,朱祁鎮所用的御車,速度相當慢,與周圍大軍保持同樣的速度。

  一邊走,前面還有人修繕馳道。自然不會出了什么意外了。

  如此一來,朱祁鎮巡視的時間就多了不少。

  朱祁鎮也有意多看看。

  畢竟,有些事情不細細看看。奏折上的東西,是會騙人的。

  朱祁鎮首先要看的,卻是遵化,準確的說,是遵化鐵廠。

  經過多年的經營,遵化鐵廠已經成為少府最大的產業,當初瓦刺突入居庸關城下的時候,少府就提出了修建北京南城,將北京南邊的軍工作坊給保護起來,同時建議的就是在遵化修建城池,將遵化鐵廠保護起來。

  而今北京南城并沒有成為現實。

  主要是,北京城南發展太快了。已經有與北京城聯系在一起的趨勢,原本的計劃是從北京城南,也就是盧溝河邊修建一座離城,但是而今已經演變為北京擴城計劃。

  其中的花費就多了。朝廷的財政一直很緊張,這種不急之物,自然要放一放了。

  但是遵化鐵廠這邊,就不用那么麻煩,因為是少府掏錢的,只要批準就行。

  于是乎就有了而今這一座城池,號稱鐵城,或者鐵廠城。

  這一座城池,沿著一條河水,畢竟冶鐵是需要大量的水源的,規模之大,要比遵化城還要大上一圈。

  里面有四五萬人常駐。

  少府,工部,兵部所掌握的鐵匠,大多都征召在這里,免除匠籍之后,很多鐵匠都走了。畢竟在官員這邊或許看不起鐵匠,就平頭百姓來說,鐵匠,屠夫都可以算是技術活了,有一計之長的,在百姓之中還是有地位的。

不少人不愿意為官府效力了  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工匠,他們世世代代在這種體制之中生活,并不知道不為官府干活之后,能做些什么?

  就都留下來了。

  遵化鐵廠乃是在劉定之一手一腳建造出來的,所以在修建之初,就履行了朱祁鎮提出的分工理論。

  故而城中遍布軌道,而且是鐵軌。

  無他,城中有不少礦爐,如果用木制的,容易失火,已經出過好多次事情了。而這個又是冶鐵的。鐵在外面很值錢,在城中并不是太值錢的。

  本來是就是鑄造爐前面高溫區域,用鐵軌,但是時間長了,鐵廠之內,都用鐵軌。

  而整個鐵廠也因為分工,而分成了不同的場區。

  其中有很多地方,還是想打的原始,但是在朱祁鎮已經看到了后世工廠的影子了。讓朱祁鎮大喜過望。

  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只是朱祁鎮想看看冶鐵爐,說不定能用他淺薄的冶鐵知識,指點一下工匠,但是李賢卻炸毛了。

  李賢當即跪在朱祁鎮身前,說道:“陛下欲行,請先殺臣。”

  操作冶鐵爐,即便是在后世也是一個危險的工種,每年都有幾個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受傷,或者死亡。

  大明這個時代,更是危險之極。

  因為其中太熱,每一個都光著膀子,一不小心飛濺上一滴鐵水,都能要人命的。

李賢怎么能讓皇帝去這種地方  朱祁鎮又不能真讓李賢去死,只能惜了去看的心思。在鐵廠巡視了一日,下令給所有鐵匠賞賜銀兩。

  然后就繼續北上。

  如此就要出關了。

  在出關之前,朱祁鎮又接到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楊洪在元代黑林行宮的遺址上修建的城池,已經修建好了。

  請朱祁鎮賜名。

  這固然是有數十萬人一起動手的原因,也有這個時代的修建城池也沒有什么技術含量,這個城池不過是一個大型夯土建筑。

  自然是人越多,修建的速度就越快。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漠北的冬天快要來了。

  八月分,在北京還是盛夏。但是在漠北之地,就要為即將到來的殘酷冬天做準備了。

  這座城池不修建好,大軍不可能從漠北撤軍。

  原因很簡單,朱祁鎮的意思很明顯,是要人留守這里,但是因為后勤的原因留守的人馬肯定不會多的。

  如果這個城池不修建好,派誰留守都是讓人送死。而且大軍撤軍,也不是一聲令下,就能立即南下的。要為大軍撤退留出時間。這個城池修建就必須要提前修建好的。

  朱祁鎮也知道,這座城池倉促之間修建的,或許有一些質量問題,但是想想就知道在漠北,大雪能埋人,沒有人傻到這個時間開戰。

  所以每年春天,還是要派人加固就行了。

  朱祁鎮對這座城池修建這么快,也有一些微微吃驚。他微微沉吟,提筆寫道:“龍城。”

  但是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以此城命為龍城,豈不是正好。

  不過,有一點不大好,那就是古代凡是與龍有關的東西,都與帝王氣聯系在一起了,命此為龍城,或許在很多人眼中,有些征兆不好。

  只是朱祁鎮從來不在乎,他真的希望,正如這一句詩所言,只有大明龍城,永不陷落,那么宣府,大同,河套,遼東,海西,等地,就再也沒有兵禍。

  至于甘陜之地,卻要等一等了。西域不入版圖,甘肅的安全就會被威脅,龍城庇護不到甘肅。

  隨即朱祁鎮寫到:“令朱儀鎮守龍城,大軍次第回師,朕在大寧迎接諸位將軍凱旋。”

  朱祁鎮寫完之后,默默的念著三個名字:“石亨,楊洪,郭登。”

  漠北的大戰結束了。但是在大寧卻要有一場好戲上演了。

  最新網址:

無線電子書    明天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