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八章 封建已成定局

第九十八章封建已成定局  商稅雖然還沒有完全鋪陳開來。

  但是這個潛力就足夠支撐自己能做很多事情。

  而且對將大明二十二個親王遷徙到南洋去,這固然是一個很沉重的財政負擔,但是這一件事情一旦做了,不僅僅是為大明財政上永久性填平一個窟窿。

  今后,各地藩王不僅僅沒有俸祿,還要向朝廷上貢,比如麓川襄王。他每年正旦之前,他就會送上一些象牙,翡翠,玉石,犀牛皮,還有珍奇的動物。以及一些金銀,折合每年有一兩萬兩之多。

  這固然是而今這位襄王對大明朝廷討好,也是封建關系的義務之一。

  甚至朱祁鎮在外的幾個成年兒子,伊王,郕王,藏王,越王,都會這樣做。不過朱祁鎮以他們立功太淺,都免去了。

  朱祁鎮畢竟是他們親爹,也知道這些兒子們有了封地過得并不是太好。

  伊王帶兵與瓦刺多少次交手,但是而今伊王手中的兵馬只有兩萬多。這并不是朝廷的限制,而是伊犁經濟基礎的限制。

  伊犁固然是西北重鎮,可耕可牧。但是漢民不多,根基淺薄。民風雖然彪悍,是好兵源,但是伊犁財政收入卻不多。

  藏王也是如此。

  西藏在這個時代,真是窮地方。又是高原。藏王要面對的局面也是很復雜的。藏王手中有一萬五千精兵。但是他自己養起來都很吃力。

  郕王稍好一點,他有朱祁鈺的底子,又參與進入中日貿易之中,但是他有心占據整個九州,花錢的地方也多。

  至于越王倒是好一點。

  清化乃安南原來的西都,也是黎氏反抗朝廷起兵的地方。也是安南復國組織最活躍的地方。越王到了清化,雖然么有大戰,但是各種陰謀詭計,卻從來沒有少過。

  說起來,朱祁鎮這個幾個兒子在大明所有王爺之中,能力相當不錯。

  不是,朱祁鎮的這幾個兒子就是天資聰穎。朱祁鎮血脈非凡,而是朱祁鎮對他們一開始都寄托著期望,要將他們培養出方面之才。

  而今不能說全部合格,但是比其他宗室藩王,要強太多了。

  不過,而今是父親當皇帝,這些貢品是可以免除的。

  但是將來太子上位,卻是一切回歸原來。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大明這三十個屬國(原來的二十二藩王,加上朱祁鎮八個兒子)每年貢品都要有幾十萬兩之多。

  同時還能鞏固大明對南洋的統治。

  而今財政雖然難了一點,但是朱祁鎮也沒有想過而今將這些藩王全部放到南洋,即便是朱祁鎮想,南洋還沒有這么多地方。

  而今朝廷控制,可以分封藩王的地方,不過是呂宋一部,婆羅洲一部,還有湄公河三角洲一部,能封幾個就不錯了。

  封多了,這些藩國將來也不會有什么發展潛力,不過一城之地而已。

  這對大明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反正朱祁鎮也沒有想過,讓那一個藩王有能力一統南洋,反攻北方。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卻是藩王對大明百姓的摧殘。

  明代藩王之害民,簡直是罄竹難書。可以說大明百姓起來造反,很大程度都是藩王給壓迫的,李自成抓住福王之后,將福王殺了,與鹿同煮,號稱福祿宴。

  這固然殘忍。但也看出來大明百姓對藩王恨意之深。

  別的事情不說,單單說一件事情。

  就是朱祁鎮將藩王與勛貴除卻皇帝賜田或勛田之外的土地都納稅。

  但是你以為這些錢是從藩王或者勛貴手中收上來的?那就是太天真了。他們只會對佃戶加碼,將朝廷的賦稅轉嫁給他們而已。

  朱祁鎮對這種做法也是無可奈何的。

  讓這些藩王去南洋剝削當地土著,朱祁鎮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如果他們能鎮得住場子,那最好不過,如果鎮不住場子,放心朝廷會給你們收尸的。

  正如黃通對張懋所言,渤泥易破難定。

  南洋很多國家都是這樣,也是數百年,上千年的歷史,已經有自己的民族意識。軍事力量薄弱,是容易滅國,但是之后怎么辦?

  朱祁鎮可不想想大明在東南亞待了數百年,然后灰溜溜的回來。有了藩王這一階層,大明對南洋變成了間接統治。

  很難造成南洋皆反的局面,即便有那一家藩王鎮不住場子,也是疥癬之疾。

  很多大事,真正要的不是種種條件上的問題,而是決心。朱祁鎮從一開始都有。

  他并不是不知道這一件事情的眼中后果。而是他有意為之。

  韓雍當太久的首輔了。

  朱祁鎮是有心要換掉他。

  但是總不能無故而換首輔吧?

  這如何能服天下人心。

  而且朱祁鎮也不想對韓雍怎么樣?

  漢代就有將相不辱的傳統,朱祁鎮也不想給后世的人開一個人壞榜樣。畢竟張居正的下場,讓每一個大臣都知道了明哲保身。

  韓雍下臺,需要一個不輕不重的罪名。

  將這一件事情定為國策。自然是有功于國,但是會承受天下各路藩王的反對。

  雖然朱祁鎮常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但在實際操作之中,卻很少有皇帝犯錯,即便是皇帝犯錯了,大臣們都應該主動出來,為皇帝分擔。

  此所謂英明不過陛下也。

  不過這些話,朱祁鎮不好直接給韓雍說。

  朱祁鎮說道:“這些朕都知道,計南洋戰事,不出一二年間,孩子們在前線做事,朕總要先安排好。”

  “而且這一件事情,乃是朕登基以來第一個主張,朕當年沒有落實,而今也是到了該落實的時候了。”

  “在京師的四王,也等待很久了。”

  前文已經說過,朱祁鎮將河西四方安置在京師。是以韓王主動要求的,原因不是別的,就是河西之地,也就是甘肅寧夏之地,太過清苦了。

  河西四王乃是韓王,慶王,肅王,岷王。

  這其中也有不同,韓王,慶王,肅王,是真在河西,也就是甘肅。

  韓王在平涼,肅王在蘭州,慶王在寧夏,都不是什么富裕地方,對藩王的待遇更是比其他各省等而下之了。

  而岷王就要特別說明了。

  他是先封在西北,后來西北苦寒,他向太祖皇帝哭訴,太祖皇帝封他到云南,但是到來了云南與沐英沖突,被沐英告了一狀,被太祖皇帝下獄。貶為庶人。后來太宗皇帝上位,為了表親親之誼,才被再次封為王了。999小說電腦端:https:///

  只是他的封地在湖廣武岡。

  武岡三面環山。岷王連王府都沒有。住在當地官府里面。可以說是所有藩王之中過的最苦的一個。

  所以才忙不迭的想回京師。

  另外說一下,朱總理就是岷王一脈之后。

  這里說一點,大明財政體系之中,藩王的俸祿是由各省直接撥付的。這就造成了后來西北幾省所有稅收,都不夠養幾個藩王。

  當時朱祁鎮就存了這個想法了。

  只是當時沒有那么地方封。而今有了就從這四個王爺下手。至于他們想不想愿意不愿意,就不是朱祁鎮所考慮的事情了。

  韓雍說道:“陛下,此事干系重大,臣恐四方怨氣沸騰,不利于陛下的名聲,還請陛下三思而后行之。”

  朱祁鎮說道:“請先生放心,朕自有辦法。還勞煩先生下去準備吧。該怎么做,先生給我上一個折子。”

  朱祁鎮的語氣之中,有一種斬釘截鐵的意味。

  韓雍雖然不知道朱祁鎮葫蘆里面賣的什么藥。但也只能答應一聲。畢竟,他雖然算的上是一個強勢的首輔,但也不能與皇帝對著做。

無線電子書    明天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