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李滿住的決斷 “李大人,你已經沒有選擇空間了。”一個漢人模樣的人說道“淮王已經決定秋后出兵海西,距離而今不過三個月。”
“從現在開始,距離秋后越緊,朝廷給你開出的條件,只有再減少,真到了朝廷出兵的時候,就論不到你李大人開條件了。”
“你可要想明白了。”
這個人就是瓦刺的使者張宗周。
瓦刺,不,準確的來說是大元,是一批漢人效力的。他口中的朝廷,不是大明朝廷,而是大元朝廷。
李滿住陰沉的臉坐在桌子之前。
這里光線很是陰寒,外面是陽光明媚,但他們謀于密室之內,卻不敢有一絲泄露。
李滿住心中無數念頭沖突。
說實話,大明對建州女真還是不錯的。沒有大明的扶持,建州女真也不會有今日,更不要說與朝鮮的戰爭之中不落下風。
其實如果建州女真背后沒有大明,朝鮮雖然國力不強,但是在而今這位朝鮮王的帶領之下,將建州女真打趴下,也不是難事。
畢竟朝鮮再弱,也能拉出幾十萬大軍,而建州女真有多少人力,李滿住心里也不是沒譜的。
“罷罷罷。”李滿住眼睛之中兇光一閃過,心中暗道“你不仁,不要怪我不義了。”
“淮王的條件沒有變吧。”李滿住說道。
張宗周說道“淮王一言九鼎,只要大人能拿下海西城,大人就是我大元征東行省平章,封海西王。海西事務由大人做主,如果大人能拿下遼東朝鮮,這些領地,更是大人世襲枉顧。”
李滿住說道“就這些?”
張宗周說道“如果大人向朝廷借兵,那么征東行省平章不變,只是大人就要向朝廷繳納賦稅了。”
李滿住說道“這都好說,只要淮王開口,征東行省要什么給什么,但是朝廷大軍什么時候來海西?”
張宗周說道“不,是兀良哈三部。”
李滿住一聽,說道“淮王還不欲與南朝開戰?”
張宗周說道“兩國大戰豈同兒戲,放心,朝廷與南朝必有一戰,朝廷不會將你賣給南朝的。只是一些臉上的東西而已。”
“好。”李滿住雖然有些不滿意,但是他已經下了決心與大明翻臉了。就不想回頭了,說道“什么時候發動?”
張宗周說道“就看你的了。”
李滿住思慮片刻,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說道“有些事情是瞞不過人 的,自然是越快越好。”
張宗周說道“好,我這就向淮王匯報。”
李滿住下定決心之后,就開始暗暗準備起來了。
正統十一年五月。
東北也迎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光。
海西城之中,各地來的女真百姓熙熙攘攘的,其中還有一些不知道從哪里的蒙古商人。比起這洶涌而來的人口,海西城就顯得有一些小了。
叮叮當當的駝鈴之聲,還有各種各樣牲口的臭味,還有漢人操著女真口音的吆喝聲,已經女真操著僵硬的遼東話,彼此相互輝映。
如果視線再遠一點,就看見大大小小十幾艘船從都停留在海西港的碼頭之上。
特別是其中最大一艘船,看上去巍峨如山,有七個桅桿,上面還加裝火炮。這一艘船正式在朱祁鎮的督促之下,新建造出來隸屬海運總兵官王英麾下的運糧船,一次能運五千石糧食。
這還是第一次出現在海西。
這還是因為海運已經承擔了一部分漕運份額,大部分海船都要先運江南到天津的航向。也是朱祁鎮得知瓦刺消息之后,緊急調配一些船只,從天津運輸糧食到海西去。
總體來說,這一條航線不好走 最大的原因是不熟悉水情。
畢竟從海運路線從宋元到現在,幾百年摸索出來的最佳航道,但是從天津到海西,前一段還好說,這是從山東到朝鮮的航行,這一道航線也很熟悉了。
但是繞過朝鮮半島之后,就不屬于大明水手熟悉的海域了。
海西港才開港不過數年,這數年根本不足以讓人摸透大海的脾氣。
所以,這一次才來一艘船,帶有實驗性質的,如果走通了,那么下一次來就是大批量運輸了。
運過來的糧食,也不只是十萬石了。
焦禮此刻就在碼頭上的一處酒樓之上,為王英接風洗塵。
王英作為海運總兵官自然知道要抱誰的大腿了。皇帝交代的事情,他能親自去做,就親自去做。
兩人寒暄一陣子,王英感嘆說道“海西之繁華,不下內地。焦將軍乃是治國之能臣。”王英這番話,半拍馬屁,半是真的。
海西之繁華,與南方相比那是遠遠不如的,比起遼東都還差一些的。但是在短短數年之內,海西就有這種面貌,已經是難能可貴之極了。
焦禮說道“這都是老公公的功勞,只是,哎”
王英也知道這老公公,就是說亦失哈。亦失哈在海西的 地位極隆,下面的將領都稱呼老公公。
王英說道“老公公的身子骨”
焦禮說道“已經纏綿病榻了,數次上書朝廷請求修養了,只是則瓦刺的動靜,讓陛下不放心,只能讓老公公在海西修養。賜太醫。”
“只是海西的情況,哪里能比得了北京嗎?”
一想起亦失哈的身體,焦禮就一陣憂心。
王英也長嘆一聲,岔開話題,說道“這一次,我過來,是奉陛下旨意轉運二十萬石糧食到海西,這一次只有五千石,卻是用來探路的,下一次一口氣轉運二十萬石糧食,海西的港口恐怕承載不下。”
焦禮說道“請王總兵放心,我立即派人去修建。等總兵下一次,決計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王英說道“也請焦將軍放心,我這一次來,已經與朝鮮商議好了,就在朝鮮釜山港建立起駐地了。也就是說,不管你們海西打成什么樣子,只要你海西港與海西城之間,這三里路不被敵人所奪,海西城之中各種物資糧草,就不會斷絕。”
“徐大人已經常駐朝鮮了。”王英說道“朝鮮王已經確定了,緩急之間,朝鮮也愿意開府庫,支援海西,即便是從內地轉運,一時間來不及,也決計不會斷了海西的糧道。”
徐有貞為朝廷出使日本之后,回國復命。只是現在的日本,就處于在日本戰國時代的前夜之中,各種混亂,即便徐有貞得到了日本足利家族的承諾,約束海盜,這一分承諾也沒有多大的效用。
不過,他回去之后,倒是寫一封詳細的奏疏,將朝鮮與日本的情況一一說明了。
朱祁鎮看了不少,對朝鮮王,日本足利家族多了不少了解,也同時給徐有貞打上了日本,朝鮮關系專家的頭銜。
這一次為應對瓦刺對海西的進攻。
朝鮮是繞不開的一環,徐有貞干脆被朱祁鎮打發常駐朝鮮,讓朝鮮為海西提供物資,當然了,朝廷不會沾藩國的便宜,他所提供的東西,朝廷都會加一成給朝鮮。
無非就是朝鮮的地理優勢,能夠對海西的需求及時的反饋,而等從內地得到消息,再運到海西,黃花菜都涼了。
焦禮說道“有總兵這一句話,我就放心多了,只要糧草不絕,這海西城,即便有十萬人馬來攻,也是固若金湯。”
焦禮正如王英說者話,有人忽然過來,在焦禮的耳朵邊輕輕說了幾句,焦禮的瞳孔一縮,隨即恢復正常了,說道“王總兵,我有急事,先走一步,王總兵且等著看上一場大戲吧。”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