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問王

  太和殿,被譽為楚國第一殿,乃是平日楚國皇帝與百官諸臣朝議的地方,高大巍峨,金碧輝煌,故又被百姓稱為金鑾殿。

  此時,太和殿內,景潤帝端坐在龍椅上,聽著下面的臣子匯報著各地的情況與軍國大事。

  景潤帝看似聽得很認真,可實際上他的心里對這些并不在意,或者說不是不在意,而是因為聽得多了,也就不新鮮了。

  因為下面說的,不是某個城鎮出現了可怕的詭怪,發生了暴雨火災,就是什么邊境他國軍隊蠢蠢欲動,某某地方出現了民變與義軍等等,自巡天鏡被搶之后,他聽到最多的,就是類似的事情,每天處理最多的,也是這種事情。

  可是,他能怎么辦?

  該做的他都已經做了,調兵遣將、派撥糧款,誅詭平患,賑災濟民,什么他都做了,可這些事兒就是屢禁不止,屢解不決,整個國家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愈發糜亂和嚴重。

  雖說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他,可他并不覺得自己有錯,因為他是一國之君,天下之主,君主,又怎么會有錯呢?

  事實也是如此,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完成楚國未竟的霸業,都是為了楚國可以強盛繁榮,都是為了百姓可以富足安康?

  他何罪之有?

  說來說去,都怪底下這群人太沒用了,拿著高官厚祿,住著高宅大院,嬌妻美妾在旁,子孫縈繞于膝,平日里總是吹噓自己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馬上定乾坤,可到頭來,連一個為他分憂解難的人都沒有,但凡這些人有一點兒用,早早滅了南疆,或是搶到地皇鐘、修復巡天鏡,何至于出現現在這種情況?

  現在事情僅僅只是出現了一點點差池,這些人便慌了,怕了,不僅不思己過,反而將一切罪責推到他的頭上,埋怨、指責于他,便和那些不明事理的愚民一樣,持愚蠢笨而大逆不道。

  說實話,他現在是看這些人愈來愈不順眼了。

  不順眼到他恨不能將這些人全都殺了。

  不過眼下他還需要這些人維持朝堂穩固、政令運轉,暫時還不能殺,他也只能裝模作樣,和這些人虛與逶迤。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因為只要等他的計劃成功,那么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所有的困境都將煙消云散,而他亦將成就千秋霸業,成為萬古一帝,世皆稱頌,青史留名。

  到時候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殺誰就殺誰,看誰還敢對他不敬?

  看誰還敢于他不尊?

  想到這里,景潤帝的唇角不由露出一抹笑意,若非下面有這么多人看著,說不定他已經放聲大笑起來。

  “圣上…”

  這時,一旁的總管太監忽然輕聲喚了一下景潤帝。

  “何事?”

  景潤帝回神,幽深的眸光中閃過一絲不悅,這個老東西也太沒有眼力見了,到時候也殺了吧。

  不過看在對方這些年還算盡心的份上,就留他一個全尸算了。

總管太  監心中莫名生出一股寒意,卻不知為何,聽到景潤帝的詢問,急忙道:“稟圣上,周掌印傳來消息,說大祭酒已經進宮,正朝太和殿而來?”

  “嗯?大祭酒進宮了?”

  景潤帝有些意外,事實上他之所以三番五次邀請大祭酒進宮,甚至親自去拜謁他,并不是真的想讓大祭酒進宮,借助大祭酒的力量,主要目的是為了迷惑大祭酒,以免大祭酒發現、破壞他的大計,他深知大祭酒的為人秉性,好聽點兒說叫克己守禮、心系蒼生,說難聽點兒就是不知變通、婦人之仁,故而如果知曉了他的計劃,一定會大力阻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他只能出此下策。

  只是以他對大祭酒的了解,大祭酒現在對他失望不已,且他的意圖表現得太過明顯,想讓他來幫忙收拾這個爛攤子,而大祭酒最是討厭這樣的人,所以按理說,大祭酒短時間內應該不會理他,更不可能進宮,同時,又會下意識對他放松警惕。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從容實施他的計劃了。

  可是,今天大祭酒卻突然進宮了,更是直奔太和殿而來,著實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他不知道是自己的計劃出了紕漏,大祭酒是來興師問罪的,還是大祭酒被他的誠意打動了,替他來撐場子來了?

  不等他多想,一個高大的身影,已經出現在太和殿的門口。

太和殿很高大,可當那個身影站在門口時,就好似  一尊巨人,擋住了門口所有的光芒,奪盡了所有人的目光。

  太和殿內,一瞬寂然無聲。

  所有人都盯著大祭酒,自然也包括景潤帝。

  大祭酒沒有理會文武百官,徑直步入大殿,朝著景潤帝走去。

  看著走入大殿的大祭酒,所有人都下意識讓出一條道路,所有人都心存疑惑,卻又鴉雀無聲,無人言語。

  “先生來了…”

  無人出聲,那便只有景潤帝出聲了,景潤帝快步走下丹陛,來到大殿上,拱手行禮道:“學生拜見先生!先生怎么不讓人通傳一聲,弟子好去迎接先生。”

  景潤帝的姿態放得很低,不像是一個人間君王,而如求學問道的書生。

  “無需勞煩。”

  大祭酒在景潤帝一丈外站定,看著景潤帝:“老夫今來,只是為了問圣上幾個問題?”

  景潤帝笑容不變:“未知先生有何賜教?”

  大祭酒問道:“你可記得,當年你來稷下學宮求學,我當時對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么?”

  景潤帝不假思索道:“先生當時站在弟子面前,對弟子說,上山求學,當以謙為先。”

  “以謙者,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此為治己。”

  大祭酒又問道:“你可曾記得,當年你被冊封為太子時,我對你說的話是什么?”

  景潤帝同樣沒有半分思索與猶豫:“先生當時拍著弟子的肩膀說,為太子者,國之次君,當以德為要。”

  “以德者,賢達于人,明辨于己,

  此為治人。”

  大祭酒繼續問道:“你又可曾記得,當年你登基為帝,我對你說過什么?”

  景潤帝仍無遲疑道:“先生當時半屈身子,對弟子說,為帝者,社稷之主,萬民之君父也,當以仁為主。”

  “以仁者,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為治國。”

  大祭酒看著景潤帝,感慨了一聲:“看來,你都記得啊!”

無線電子書    這個世界很危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