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零一章 驚人的創新

  治好了?

  看到蘇燁舉手,所有人都被震住了,難以置信的看著屏幕。

  “這就好了?”

  “臥槽,這才用多長時間啊?”

  “國醫都沒治好,蘇燁這么快就給治療痊愈了?要是這么快,國醫不可能只治愈了90啊!”

  “蘇燁牛逼!”

  網友們無比震驚。

  現場。

  各位國醫以及就在蘇燁隔壁的兩位國醫傳承人,聽到蘇燁匯報生的一瞬間,也愣住了。

  “怎么可能?”

  穿著白襯衫帶著眼鏡頗為嚴肅的徐靜珊,嬌軀一顫,滿臉的難以置信。

  身材瘦高的張永昌,也很震驚。

  “不是吧,這才一個小時啊。”

  “這家伙干啥吃的?”

  他本以為自己的治療速度應該算是快的,卻沒想到他這才剛剛見了點效,蘇燁竟然就已經治好了。

  這怎么可能?

  立刻奪門而出,出了治療室。

  十位國醫大師見狀,立刻往蘇燁的治療室趕過去。

  同行的還有撒寧、李正道、周玉良以及國家公證處的工作人員。

  所有人來到治療室門口。

  蘇燁走出來。

  華老急忙問道:“真的治好了?”

  所有人目光看著孫。

  蘇燁點點頭。

  嘶——

  大家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十位國醫輪番進入檢查。

  走出來的時候,每一個人都一臉震驚的看著蘇燁。

  “真的治好了。”

  陸平安最為震驚。

  這可是他的病人,他自己花了七天時間才幫助病人恢復了90,還剩下10是非常難以根除的。

  可蘇燁這小子僅僅只用了一個小時,就把最難根除的這10給完全治愈了。

  不是親眼所見,他根本不敢相信!

  “你怎么做到的?”

  陸平安看著蘇燁問出了所有國醫心里的疑惑。

  而此時。

  直播間里。

  得知蘇燁真的把病人完全治愈了,所有的網友也被驚呆了。

  剛才還有所懷疑,現在事實就擺在眼前。

  一時間。

  瘋狂刷屏。

  只有一句話:蘇燁牛逼!

  同時緊盯著屏幕,想知道蘇燁怎么回答。

  在眾人滿是好奇和疑惑的注視下。

  蘇燁微笑解釋道:“其實,我只是在基本針灸療法的基礎上,加上了華二十一針來加速病人體內的“氣”的運行,再用自創的陣法來應對病人身體里面最后的一個難以根除的病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針完以后,我發現病人體內的氣機運轉速度不夠快,于是嘗試使用銅線作為導體來增強病人體內的氣機運轉。”

  “最后,果然發現病人體內氣機的運轉和變化,立刻得到了非常大的增強,因此快速治愈。”

  這話一出。

  現場十位國醫全身一震。

  死死的盯著蘇燁。

  “你說銅錢可以增強氣機?”

  陸平安嚴肅的問道。

  蘇燁點點頭,疑惑的看著大家,大家的反應似乎有點強烈啊。

  見蘇燁點頭,十位國醫大師迅速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神中的驚訝之色。

  這可是中醫界未曾有的發現啊!

  “如果用銅線增強氣機是真的的話,那么用在其他穴位上是否管用?”

  陸平安迅速說道。

  還沒等蘇燁回答。

  幾位國醫大師早就安耐不住,立刻拿來銀針的銅線,開始嘗試。

  他們要親自試驗,才能相信蘇燁說的話。

  直播間里,網友們看到國醫大師都這么激動,有些懵逼。

  “國醫大師們怎么了?咋這么激動?”

  “感覺他們好像比剛才更加激動啊,銅線什么的增加什么氣機,這么讓人驚訝嗎?銅線可是電磁優良導體啊,初中物理就學過啊!”

  “蘇燁的治療方法有這么奇特嗎?”

  網友們紛紛疑惑發送彈幕詢問。

  “不是奇特,而是神奇!”

  直播間里一名中醫人解釋道:“銅線綁定針灸可以增加氣機,是中醫界前所未聞的!這是蘇燁自創了一種治療方法,如果銅線真的能跟他說的一樣管用的話,那將會成為千年以來中醫界最大的發現!”

  什么?這么厲害?

  你可別騙我們?

  看到這個解釋,網友們都有些傻眼了。

  他們只是看了個直播,可沒想過還和中醫界千年以來最大的發現還扯上關系了。

  這算是見證歷史了嗎?

  還有,蘇燁這也太牛逼了吧?

  中醫界的人此刻卻很興奮和激動。

  “就看十位國醫大師嘗試出來的結果如何了。”

  “就算不行,以華二十一針加上銅線的治療方式,也絕對是能光耀中醫界幾百年的壯舉!”

  大家都非常期待,希望能夠親眼看到一個全新的治療方式誕生。

  如果蘇燁發明的銅線真的能夠起到治療加速的作用的話,那豈不是就能完美的規避中醫最大的短板,治療時長的問題?

  能夠快速見效的中醫療法,必將讓整個中醫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在每一位中醫人都憧憬著中醫界美好未來的時候。

  現場,十位國醫大師快速嘗試結束。

  “不行。”

  “我這邊也不行。”

  “莫非是方法沒有用對?”

  “我很仔細的嘗試了,確實不行。”

  幾位國醫大師皺眉紛紛搖頭。

  這時。

  “老華成了。”

  萬成陽國醫突然說道。

  所有目光看向面帶微笑的華仁峰。

  華老笑著對大家說道:“我一開始針灸普通穴位的結果也跟你們一樣,但是我換成華二十一針之后,確實出現了非常神奇的效果,目前看來銅線只能跟華二十一針匹配,跟其他針法并無聯動。”

  聞言,國醫們又是驚喜又是失落。

  驚喜果然有效。

  失落不全有效。

  “唉…”

  陸平安看向蘇燁,嘆口氣說道:“要是真成了,我們可以現場就直接把國醫勛章都給你,可惜啊。”

  周圍,其他國醫點頭附和。

  雖然每一位國醫都覺得很可惜,但是他們看向蘇燁的眼眸里卻慢慢的都是贊賞。

  能夠創造出華二十一針,能夠利用銅線能跟華二十一針聯動,這對尊古守舊的中醫界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創舉了。

  數百年來,能有類似創舉的人,真的太少了。

  最重要的是,蘇燁銅線幫他們指引了一條路。

  未必只有華二十一針可以用銅線,今天只是時間緊迫,他們沒有更詳細的試驗,他們相信,應該還有穴位,或者銅線還能用到其他地方。

  一直在旁邊觀看的其他傳承者,認真的看了蘇燁一眼。

  沒想到。

  這個家伙竟然真的這么厲害。

  不過。

  對手厲害才有意思。

  要是不厲害的話,比拼起來就沒勁了。

  九位傳承人,看向蘇燁的眼神中依舊閃過一絲不服,他們相信自己也很不錯,絕對不會輸給蘇燁!

  “各位。”

華老看了蘇燁一眼,突然站出來,抱拳說道:“借  著今天這個機會,我想請其他九位國醫,現場各個國家部門的領導,還有所有正在觀看直播的網友們共同見證一下。”

  “華二十一針,其中有十二針是蘇燁獨自創造出來的,雖然他一直將這十二針歸于我的華九針之內,但是他這十二針單獨拿出來也是一套非常完美的針法,所以從今天開始就沒有華二十一針了,只有華九針還有蘇十二針。”

  “這樣的稱呼,才正確。”

  現場國醫們聞言身體微微一震,詫異的看了華老一眼,隨即都笑了。

  老華小心思不少啊!

  這是給自己徒弟鋪路啊!

  這時是在告訴現場的所有人,告訴所有正在觀看直播的人,蘇燁能有今天的成就病不是因為沾了他國醫的光,而是因為他有真正屬于他自己的創舉。

  以后,蘇燁可以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在國醫的光輝之下。

  九位國醫笑著紛紛點頭,表示愿意見證。

  看著蘇燁,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涌現出了認可的笑意。

  就連一向嚴謹的于文鳳國醫,看向蘇燁的眼眸里也涌現出了慢慢的贊賞。

  這一刻。

  現場十位國醫和每一位領導都在感慨。

  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啊!

  此刻看直播的中醫界的人腦海中不禁閃過一個念頭。

  蘇燁要崛起了!

  周玉良署長和十位國醫迅速的商量了一下,宣布道:“因為蘇燁率先治愈,這一場無關評分的治療先行暫停,后續的治療繼續由萬國醫和李國醫接手。”

  張永昌和徐靜珊的臉色此刻都很不好看。

  他們代表的都是國醫大師的傳承。

  可傳承人之戰都還沒打響,就已經輸給蘇燁了,這對他們的打擊很大。

  不過。

  國醫的弟子當然不會輕易認輸。

  雖然治療暫停了,但是他們看向蘇燁的眼神中依舊滿滿的全是不服。

  特別是徐靜珊。

  她可是是為國醫中唯一女國醫于文鳳的關門弟子,就算是在醫院里也是科室主任和專家級別的存在。

  她不認為自己醫術弱于蘇燁,只是對方太能創新了!

  “不計分就不算是真正的比拼,在接下來的傳承之戰中,我一定會贏你!”

  盯著蘇燁。

  徐靜珊,戰意盎然。

  “我承認這一次的比試是你贏了,我確實做不到你做到的那些東西,但是傳承者之戰可不一樣,到時候我一定會讓全世界知道國醫傳承的真正實力,也會讓你知道我也不是浪得虛名的。”

  張永昌盯著蘇燁,同樣戰意昂然。

  “接下來將要進行的是傳承者之戰。”

  周玉良說道:“現在,我來宣布傳承者之戰的規則。”

  “傳承者之戰同樣是治療病人,也是由十位國醫大師親自挑選十個病例,而且這十個病例不會低于之前的標準,屆時由十位國醫傳承人抽簽決定各自治療的病人。”

  “你們有三天的時間調整狀態,三日后,正式開始!”

  直播間里。

  所有的網友們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不低于國醫之戰的標準?”

  “這就厲害了。”

  “國醫大師都只有七個完全治愈,如果確實不低于國醫大師選擇病人的標準的話,那么十位國醫的傳承者又會有多少的治愈率呢?不會一個都沒治愈吧?”

  “我怎么感覺,有了蘇燁傳承者之戰會特別好看啊!”

  “不自覺的開始期待了呢,沒想到能再看一場大戰。”

  “為什么要等三天啊,我都已經迫不及待了!”

  原本隨著國醫之戰的落幕,網友們已經平復下去的興致,又被傳承者之戰給調動了起來。

  請:m.99mk

無線電子書    我只有兩千五百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