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6章 一種精神

手機請訪問  時間過的很快,馬上就要年底了,這幾個月來,蘇長空就基本沒在秦川,在全國各地的跑,畢竟無論用在巴鐵以對付SL的殲7I,還是即將出口的殲7II,都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現在有的資源。

  一是降低成本價格,二是盡可利用現在的工業你體系。

  至從去年三中全會,制定了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各個部門也都在做最后的準備,尤其是各部的高層都在開會,最明顯也是最直觀的就是預算少了。

  對于軍工廠而言影響最大的就是軍費預算,一下子從200多億下降到180多億,而且開啟了長達近20年的低增長,尤其是到80年代中期以前,年增加僅為1。

  不僅如此錢還沒以前值錢了。

  1199廠由于調頭的早,大力發展民品,現在又打通了出口,加上合并陸海空大量的工廠,目前員工超過10萬,還不算一些三產。

  1199廠整個勢頭發展相當的好,預計在80年的產值將再增加50,年產值過43億。

  43億在后世看來,對于一家擁有幾十萬人的工廠來說,似乎都是要虧損,可是在此時卻是相當的嚇人。

  80年國內生產也才4500億多一點,也就是說1199廠的產值占了GPD的百分一。

  如果按2020年百萬億的GDP來算1199廠的全年產值高達1萬億。

  或許1萬在后世也排不到前幾比如電網就是幾萬億,可是1199廠高達50凈利潤也只有煙草這行能比了。

  不過雖然1199廠賺的多,可是涉及的投入也是一個無底洞,無論是基礎科學的同步輻射光源,散裂中子源,還是大型工業基礎建設7.5萬噸的壓機,發動機高空等,都是投入上億的項目,還需要大量外匯。

  除了這些基礎投入,還有大量的項目要投資,芯片生產線還好能用在民品上,可是一些長期投入的項目,尤其是超7項目,總投入超過15億,這可是短期都沒法有回報的。

  此時的15億,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數目,大概是殲8戰機總經費的3倍。

  所以殲8一路坎坷,也跟其背后的投資有關,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投資少也就意味著相關的試飛也少。

  殲8長達10年的只試飛了600多個小時,而超7的試飛預計是6000小時,與后世的殲10試飛相當,可這6000小時幾乎是殲8的10倍。

  所以早期的殲8一直問題不斷,這跟投資有直接關系,甚至由于設備差,為了找到問題,設計師跟試飛員一起試飛,利用觀察掛在飛機外的帶子飄動,來找出飛機的氣動問題。

  所以對飛機而言投入是相當重要的。

  而蘇長空現在的策略就是把現有的產品的價值給挖掘出來,畢竟新品太燒錢了。

  殲7這個項目就是一個重點。

  為了避免后世出現的卡脖子情況,也都積極做好備用方案,像配套的機載電子設備,導彈,火箭彈等,其實國內工業體系還是相對完整的,只是基礎差,缺乏核心技術。

  尤其70年代末在電子技術的巨大差距,讓武器設計出來,卻發揮不出來性能。

  不過蘇長空早就布局好了,在魔都興建了國內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線,雖然不能跟歐美比,但解決有無還是可以的。

  比如今天,蘇長空就在一處實驗場,觀看霹靂3紅外制導空空導彈安裝1199廠第三代銻化銦制導頭后的試射。

  “兵哥,一會試飛時,不一定要追求最大速度2.6馬赫,如有可飛到2.5馬赫就不要再加速了,一旦有異常,你可以提前發射,或者放棄。”蘇長空道。

  為什么蘇長空要反復強調2.5馬赫這個速度,因為這個速度被認為是熱障的界線。

  到了這個速度,由于摩擦,溫度的增加,使用飛機表面的因為上升到近200度。

  這也為什么蘇長空要對冷兵駕駛的殲7I使用大量的鈦合金和熱障涂層的原因。

  雖然飛機之前試飛達到了2.6馬赫,可是蘇長空還是有點不放心。

  “長空,我飛了近1000小時的殲7,你就放心好了,再說這架定制的殲7I,我已經飛過多次,還有這臺特制的殲7I有一個多功能顯示器,我可看到飛機發動機溫度的情況。”冷兵道。

  至從上次冷兵看到蘇長空這里有如此多的先進飛機,作為一個有想法的飛行員冷兵直接申請調來搞測試。

  這可把蘇長空為難了,畢竟是自己的大舅哥,這飛機在天上測試,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于是蘇長空就有點不愿意。

  不過不得不佩服這個時代人的奉獻,冷敬榮親自給蘇長空的電話,蘇長空這才同意了冷兵來試飛。

  很快在1199廠的一個專用測試機場,相繼起飛了兩架殲7I,一架安12。

  這架安12,就是蘇長空最開始搞彩虹無人機的測試飛機,經歷了多次升級,以及1199廠在魔都的芯片工廠成功生產出了8080處理器的后續型號8086處理器,使用制程提高了1倍達到3微米,晶體管數量更是從4500個爆增2.9萬個,性能也是好幾倍提升,每秒能執行近100萬次的運算。

  該處理器是Y特爾去年的產品,所以此時1199廠在芯片上的差距與國外相當的小,如果說有差距就是成本,相比國外晶圓尺寸大利用率高,國內的3英寸成品率和利用率都低。

  不過對于此時全球的市場來說,1199廠的成本也是有非常高的利潤,高達數倍,畢竟現在大家都在仿制8080處理器。

  隨著這些新的8086處理器的加入,蘇長空乘坐的安12上的計算機算力打破了4年之后銀河計算機1號每秒1億次的算力。

  芯片制造技術的提高,除了用在處理器上,在第二代半導體銻化銦和砷化鎵上也有重大突破。

  銻化銦由于在對特定的紅外波段會產生電子遷移,被用于紅外熱成像傳感器芯片的開發,1199廠在使用3微米的制程后,成功將128128陣列芯成品率提高到5成,256256開發成功,還過成品率只有2成。

  這些新型的芯片就用了霹靂3紅外制導空空導彈上。

  至于砷化鎵這種半導體,由于電子遷移是第一代半導體硅的5到6倍,特別適合用來做大功率發射器。

  而這個功能正是相控陣雷達需要的。

  砷化鎵的出現使得相控陣雷達小型化成為可能,在此之前相控陣雷達由于體積太大,主要于戰略預警,像國內于60年代啟動的650工程中,第4部分就是7011相控陣雷達。

  該雷達重達萬噸,運輸時被拆分成近500節火車皮,其雷達展開面積達上千平方米。

  砷化鎵用于相控陣雷達是在80年代。

  所以蘇長空又借著自己的先知先覺,率先進場了。

  不過砷化鎵由于加工中有劇毒,工藝性也不好,成本極高,跟等質量的黃金有得一拼,此次1199廠半導體工藝升級,蘇長空也只是提高了產量,良品率基本沒提升。

  所以安12上的相控陣雷達吊艙只是增加了發射接收組件數量,原有的200公里探測距離沒有變,不過對多目標的分析能力增加到50個,升級了雷達的跟蹤精度。

  安12升空后,到達了9500米的高度,這個高度已經快接近了安12的高度極限了。

  由于安12上的相控陣雷達吊艙功率有限,為了效果高度必須高。

  “拐洞五,我是拐洞幺,匯報情況。”蘇長空道。

  “拐洞五報告,一切正常。”冷兵道。

  蘇長空又用同樣的方法向另一架殲7I尋問了情況。

  今天的測試將由一架殲7I發射一枚特制火箭,火箭的最大速度為2.3馬赫,用來模擬米格23,而冷鋒做的就是將殲7I上特制霹靂發射出去,用來模擬對米格23的攻擊。

  雖然靶彈經過加大,可是持續飛行的時間也只有幾十秒,這對冷兵來說是非常難的,為了模擬實戰,靶彈也是會做出飛機一樣的機動動作。

  測試開始后,冷兵就要開始加。

  “1.0,1.2…”當蘇長空扯著雷達顯示的速度,心里已經開始為冷兵擔心了。

  “拐洞五,注意觀察飛機的情況。”

  “收到,一切正常。”冷兵道。

  “2.0馬赫了!”蘇長空邊上的冷雪也開始緊張了。

  一般的殲7,2馬赫就是它的極限了。

  “2.3馬赫了!”蘇長空看到這個數字,就開始指揮另一架在冷兵前面的殲7I了。

  “拐洞六,發射彈!”

  “拐洞六收到!”

  這聲“收到”這在耳機傳出。

  殲7I機腹的掛架上重達半噸的靶彈分離,隨即點火。

  發射完靶彈的殲7I機身一振,然后就是一個橫滾快速脫離。

  前面投放靶彈的殲7I剛離開,后面的冷兵就已經已經最大速度2.6馬赫,而前面的靶彈也將達到最大的馬赫。

  “蘇長空,不好了,計算機顯示拐洞五與靶彈的距離比預計偏大。”冷雪急道。

  “大多少?”蘇長空問。

  “超出4公里。”冷雪道。

  “霹靂3的射程只有11公里,咱們之前預想的是在7公里內是,現在超出4公里那幾乎霹靂3的最大射程,那幾乎不可打中。”蘇長空道。

  此時的蘇長空陷入了沉思。

  霹靂3最大速度是2馬赫了,為了讓它能追上馬赫的靶彈,主要是要利用殲7I給霹靂3一個大的初速,從而使霹靂能追上靶彈,現在與靶彈的距離拉大了,這次任務就已沒有發射的必要了。

  雖然想了很多,可是卻是在電光火石間,蘇長空下令說,

  “拐洞五,測試中止!”

  “拐洞幺,情況我已經在數據分享上看到了,再給我幾秒鐘,只要達到2.8馬赫,導彈就的射程追上靶彈。”冷兵道。

  “拐洞五,測試停止。”

  冷兵開的殲7I之前測試的最大極速是2.6馬赫,現在要飛到2.8馬赫,蘇長空可不敢讓冷兵去冒險。

  “大哥,停止加速,停止加速!”冷雪一看屏幕上數據就搶過蘇長空手中的電話大喊。

  可是冷兵卻沒有回答。

  他此時集中所有精力開著飛機,將加力開到最大。

  這次測試的花費高達數百萬,相當于采購數架常規殲7I,冷兵希望能一次成功。

  “拐洞五,計算機顯示已經到最佳射程范圍了,趕緊發射,要不飛機的發動機會撐不住。”蘇長空道。

  “收道!”

  在冷兵的聲音,蘇長空已經感覺到冷兵的飛機在震動了。

  “打中了!”

  等蘇長空反應過來時,霹靂3已經命中了靶彈。

  他沒有高興,而是摸了一把額頭,手里全是汗,而一邊的冷雪已經哭。

  此時此刻,蘇長空沒有為實驗的成功為高興。

  他之前就在想那些條件比他們還艱苦,還危險的測試是怎么完成的?

  這一刻,他已經明白了答案,是一種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

手機請訪問

無線電子書    航發霸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