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06章 師徒論明月,天竺多奇葩

無線電子書    影視諸天逍遙行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唐僧師徒離開金平府,行了半個多月,臨近天竺國的國都,又見到了一座高山。

  前番在金平府,被四個佛爺的坐騎抓到青龍山玄英洞,讓唐僧知曉,靈山腳下也有妖魔,萬萬不可大意。

  勒住馬,唐僧指著前方說道:“悟空,前方高山,可有妖邪攔路?”

  孫悟空看了看,道:“師父放心,這里是靈山佛地,便有妖邪,十有八九是有主兒的,不會出什么危險的。”

  見唐僧仍舊心思不定,孫悟空道:“師父,你似乎又把烏巢禪師傳授的心經忘記了?”

  唐僧道:“心經是我隨身衣缽,自烏巢禪師傳授,無一日不念,倒背如流,怎會忘了?”

  孫悟空道:“師父只會念,卻不會解。”

  若說誦經念佛、打坐參禪,那自然是唐僧更為擅長。

  可若說對于一些高深大道的領悟,卻是孫悟空這天生靈秀的更有優勢。

  十萬里路走來,孫悟空多次以心經開導唐僧。

  雖然每次開導完,把心放在肚子里,安安心心上路,最終也逃不過被妖怪活捉,但總歸還是有一些領悟。

  唐僧笑罵道:“你這猴頭,又笑我不會解經,我不會解,你會解么?”

  “我解得,我解得。”

  兩人這番對話自然是在論佛,只是豬八戒和沙僧聽不懂,紛紛笑出聲來。

  “猴哥,你和我一樣,都是妖怪出身,不是師父這等自幼入了沙門的。

  弄虛頭,找架子,說什么曉得、解得,怎么就不作聲?說來聽聽唄!!”

  “二師兄,大師兄說這話,是為了讓師父安心趕路,大師兄舞槍弄棒是一把好手,講經還是要看師父的本事。”

  唐僧搖了搖頭,道:“悟能、悟凈,休要胡言亂語,悟空解的是無言無字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開口反而落了下乘。”

  孫悟空方才的話,已經點醒了唐僧。

  西牛賀洲怪事多,靈山腳下也有妖邪。

  但不管是怪事還是妖邪,都是有主的,就算真的被抓了,也不會危及到生命安全。

  過了幾道山崗,唐僧忽然見到,前方有一座不大不小,半新半舊的寺廟。

  隱隱見蒼松偃蓋,也不知是幾千百年間故物到于今;潺潺聽流水鳴弦,也不道是那朝代時分開山留得在。

  山門上,大書著“布金禪寺”,懸扁上,留題著“上古遺跡”。

  唐僧見了牌匾上的“布金”二字,喃喃道:“布金,莫不是到舍衛國界了么?”

  孫悟空打趣道:“跟了師父十幾年,沒想到師父竟然認得路了。”

  唐僧道:“休要胡說,為師自幼熟讀佛經,見過相關的記載。”

  “哦?左右無事,師父給我們說說吧。”

  “傳聞我佛未曾成道之時,曾在舍衛城,與一位獨孤長者講經。

  長者想要買舍衛國太子的一處莊園為法臺,太子故意為難,要鋪滿莊園的黃金才肯賣。

  長者便以黃金為磚,鋪滿整座莊園,買了這處園子,‘布金’二字就是這么來的。”

  豬八戒道:“造化,造化,若真是這個園子,我便拿他幾塊磚。”

  孫悟空道:“你這呆子可真是呆,且不說此事真假,便是真有金磚,也早被那太子拿去了,怎會留給你?”

  “萬一留了幾塊呢?”

  “那你就去找吧,找到了不必分我,給我買幾個桃子就行。”

  “你那戒指里,有數不清的瓜果梨桃,卻要我老豬給你買桃子,真是…”

  話未說完,孫悟空捏住了豬八戒的耳朵,冷笑道:“真是怎么樣啊?”

  豬八戒立刻換上討好的笑容:“真是做的太對了,猴哥,蕩魔天尊煉的那儲物戒指著實方便,你去給我討一枚吧。”

  “想要的話,自己去不就行了?”

  “猴哥你又不是不知道,蕩魔天尊麾下龜蛇二將、五龍將軍,還有那獅駝王、紅孩兒,每一個都看我不順眼。

  我若是去武當山,紅孩兒還不把我烤著吃了。”

  “逃避不是解決的辦法,馬上就到靈山了,心有魔障的情況下,是難成正果的。”

  “猴哥你這話,說的是老豬,還是你。”

  “既是說你,也是說我。”

  說話功夫,師徒四人到了寺廟門口。

  寺內僧人聽聞是大唐圣僧來了,自然是殷勤接待。

  夜晚,唐僧看著半空中高懸的明月,想到取經之事,不由得起了別的心思。

  “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鑒銀盤爽氣旋。

  萬里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

  孫悟空聽了,笑道:“師父,你只知月色光華,心懷故里,卻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規繩也。”

  “悟空有何見解?”

  孫悟空和月亮本該是八竿子打不著,關系還不如豬八戒近。

  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孫悟空不止和月亮有關系,關系還非常近。

  古代神魔小說中,月亮上有太陰星君,有嫦娥仙子,有吳剛,有玉兔,還有——月孛星。

  而在小說《南游記》中,月孛星是孫悟空的女兒。

  沒錯,早在《大話西游》好幾百年前,孫悟空便已經來了一次“大圣娶親”。

  不止娶親,還有了一個神通不俗的女兒。

  只不過本世界的馬靈耀已經成道,孫悟空心念紫霞仙子,月孛星也另有其人,這個說法卻是做不得數了。

  雖無“月孛星”這個女兒,孫悟空和月亮沒什么深厚關系,卻懂得月亮的陰晴圓缺和先天大道之間的關系。

  “月至三十,陽魂之金散盡,陰魄之水盈輪,故純黑而無光,乃曰晦。

  此時與日相交,在晦朔兩日之間,感陽光而有孕。

  初三日一陽現,初八日二陽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繩,故曰上弦。

  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

  十六日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此時魂中魄半,其平如繩,故曰下弦。

  至三十日,三陰備足,亦當晦,此乃先天采煉之意。

  若能溫養二八,九九成功,那時節,見我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

  正是:前弦之后后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采得歸來爐里煉,志心功果即西天。”

  沙僧笑道:“大師兄這話說的不錯,卻只說了弦前屬陽,弦后屬陰,陰中陽半,得水之金,我來補充一番:

  水火相攙各有緣,全憑土母配如然。三家同會無爭競,水在長江月在天。”

  孫悟空和沙僧講述先天要旨,豬八戒心中有些癢,笑道:“師兄師弟都說了,老豬也來獻丑,要說這月亮啊:

  缺之不久又團圓,似我生來不十全。吃飯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說有粘涎。

  他都伶俐修來福,我自癡愚積下緣。我說你取經還滿三途業,擺尾搖頭直上天!”

  孫悟空講的是陰陽交匯,沙僧論的是五行相合,豬八戒說的又是什么?

  豬八戒這打油詩看似是在抱怨,實際上說的是月有陰晴圓缺,人亦有優點缺點。

  伶俐有伶俐的好,癡愚有癡愚的好,不必妄自菲薄。

  豬八戒被稱為“呆子”,實際上并不是“呆傻”。

  相反,豬八戒不止有小聰明,大的地方也從不糊涂。

  呆子的呆,是呆若木雞的呆。

  木頭做的雞是“無心”的,因無心而無欲無念。

  無心,正是禪修追求的最高境界。

  禪門須學無心決,靜養嬰兒結圣胎。

  豬八戒本是“無心”的,但由于心懷欲望,只是“偽無心”,也就是“身懷缺憾”。

  原本劇情中的“真假美猴王”那一難,唐僧師徒中,唯有豬八戒,看穿了孫悟空和六耳獼猴都是“心猿”。(注)

  但他是“偽無心”,只知兩個都是心猿,卻分辨不出哪個是圣心,哪個是凡心。

  唐僧師徒借助明月討論先天要旨,若能聽得一絲半點,便是難得的機緣。

  可惜,布金禪寺的僧人只對“大唐圣僧”這個身份頗為推崇,心心念念來世能投胎到大唐,無人來此聽唐僧師徒講道。

  師徒各抒胸臆,講了一會兒,忽然聽到一陣哭泣聲。

  聲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唐僧頓感心酸,心說為了給我添難,又有無辜受害了。

  都說我是大唐圣僧,卻不知我身上的罪孽,怕是千刀萬剮也償還不盡。

  千刀萬剮?

  血肉?

  唐僧忽然想到了什么,停下胡思亂想,讓孫悟空把寺內最老的一個僧人找來。

  這老僧長了唐僧一個甲子,今年已經足足一百零五歲。

  雖未得道,卻是寺內少有的佛緣深厚的高僧。

  問別人或許會被忽悠,問這老僧應該能得到幾句真話。

  老僧倒是真有幾分佛性,看出孫悟空修為高深,老老實實的說出實情。

  “去年今日,貧僧在園中賞月,忽有一陣狂風吹來,轉而傳出哭泣聲,走過去看,卻是一個美貌女子。”

  “啊?你…”

  “圣僧不要誤會,老衲已經這個年歲,怎會有那等心思。”

  老僧解釋了一句,又道:“貧僧問那女子來歷,她說是天竺國公主,不知怎的到了這里。

  這女子甚是貌美,貧僧擔心她為寺內僧人所污,便把她鎖在一間空房間。

  隨后又把房間改為監牢模樣,只留一個送飯的小孔,每日三餐從孔中遞過去。

  寺內僧人尋問,只說是降服了一個妖邪,萬萬不可靠近。”

  和尚最是貪色。

  一個字便是僧,兩個字是和尚,三個字鬼樂官,四字色中餓鬼。

  這不是胡言亂語,這是有理可循的。

  根本原因在于一個“閑”字。

  富豪大財主,白天處理家事,晚上擔心錢財被搶了,被偷了,精氣神消耗大,便是有嬌妻美妾,也沒那個精力了。

  平頭老百姓,為了生存辛苦工作,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睡前摸摸米缸,看里面有沒有米,哪有閑心想別的。

  和尚呢?

  唐僧這種行僧是少數,大多數和尚都住在廟里。

  吃的是百姓供奉的好齋,睡的是香客送來的大床,穿的是信眾親手做的僧袍。

  除了念經別無事情,吃喝盡數化為精力養在體內。

  由于精力實在是太過充沛,平日里又甚少接觸女子,一旦受到誘惑,很難把持得住。

  前番在鎮海禪林寺,老鼠精一個媚眼,便讓寺內和尚自尋死路,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好色倒沒什么。

  狄光磊這位威震三界的真武蕩魔天尊,有十多位妻妾。

  關鍵這里是天竺,這寺廟是佛祖昔年講經之所,和尚抵不住女色誘惑,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最讓人無語的是,不是別人這么認為,而是寺內最德高望重的老僧,觀察寺內和尚品行,得出的結論。

  這就完了么?

  當然沒有。

  公主竟然理解了老僧的想法,裝瘋賣傻,尿里眠,屎里臥,這才保住了身子。

  天竺是西牛賀洲核心所在,佛門大本營,乃是陸上佛國。

  這樣一個國家,一個養尊處優、涉世未深的公主,到了佛祖講經的寺廟,第一反應是裝瘋賣傻,免得被和尚玷辱。

  最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原劇情中的唐僧,對此沒有任何質疑,覺得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很多時候,狄光磊都懷疑吳老爺子穿越過,見到過未來的天竺。

  知道那里的人不僅九成九是奇葩,還是有名的強女干之國。

  西行十萬里,見到的破事實在是太多,唐僧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強,對此見怪不怪,面上全無任何異常。

  “大師,那女子既然是天竺國公主,為何不通知國王,讓國王來領回去?”

  “貧僧曾化妝為乞丐去城中探查,發現公主尚在,不知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妖精。

  幾位長老都是有神通的,還請幫貧僧解決此事,否則貧僧便是圓寂,也走的不安。”

  唐僧應下此事,眾人回去安歇。

  其實眾人都明白,寺內的公主必然是真的。

  因為若是妖怪假扮,留在寺內不僅毫無意義,還要忍受屎尿污穢,哪有那么蠢的妖怪。

  翌日清晨,唐僧師徒離了布金禪寺,去往天竺國國都。

  “大唐圣僧”這個名號很好用,尤其是在李世民大力開疆擴土的情況下,就更加好用了。

  都城館驛內的驛丞看了身份文牒,立刻吩咐下屬,安排最高規格的招待。

  天竺國傳承至今,已經五百多年,國主改元為“靖宴”,繼位已經二十八年。

  也是巧了,今日恰好是公主二十歲生日,要拋繡球選駙馬。

  聽到驛丞說“拋繡球”,唐僧心中有些沉郁。

  當年他的父母便是因拋繡球而結緣,這才有了他。

  如今到了天竺國都,想來這便是最后遇到的妖怪,竟然也是拋繡球。

  唐僧本打算去倒換通關文牒,沒想到心中一動念,腳步不受控,遇到了公主的車隊。

  天竺公主自然是玉兔變化而成。

  西行路上,男妖想要吃唐僧,女妖想要嫁唐僧,玉兔自然也不例外。

  見到唐僧到來,繡球一拋,打歪了唐僧的毗盧帽,繡球滾下,恰好落入唐僧的衣袖中。

  不等唐僧有什么動作,周圍侍衛已經驅散百姓,把唐僧圍住,高聲道:“恭喜貴人,恭喜貴人,恭喜貴人…”

  國王聽聞公主選好了駙馬,問左右太監:“公主選了誰?”

  太監道:“公主選了一個和尚。”

  天竺雖是佛國,但也沒有公主下嫁和尚的,國王怒道:“哪來的毛和尚,竟然去搶繡球,真真是豈有此理!”

  太監道:“是公主親自選的,據說是大唐來的高僧,俊朗的很哩。”

  國王聞言大喜,道:“果真是大唐高僧?快請來與我看。”

  過不多時,唐僧到來。

  國王見唐僧豐神俊朗,氣度不凡,頗為欣喜,輕聲問道:“這位大師,你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唐僧道:“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

  “既是從大唐而來,可有通關文牒?”

  “有,陛下請看。”

  國王見通關文牒上的官印,確認唐僧確實來自大唐,心中更喜,道:“公主花容月貌,圣僧豐神俊朗,最是相配。

  今你來倒換通關文牒,卻被繡球打中,豈不正是千里姻緣一線牽?

  天作之合,不能辜負,來人,擺十里紅妝,今日便讓公主和駙馬成親。”

  玉兔想要盜取唐僧的元陽成就仙道,國王既不想吃唐僧肉,也不想壞了唐僧十世修行,為何表現得比玉兔還急?

  卻是通關文牒上,有李世民親筆書寫的“大唐御弟”四字,另有李世民的大印。

  唐僧乃是李世民欽封的“御弟”,和唐僧聯姻,比和任何一家貴族聯姻都有用。

  另有一點,則是通關文牒上蓋了印璽的國家,已有大半被大唐鐵騎滅掉,天竺君臣無不恐懼大唐鐵騎之威。

  若是唐僧不肯留下當駙馬,國王怕是要想辦法強留了。

  國王卻不知,大唐國教為道教,佛門的地位并不高。

  尤其是狄光磊插手,使得三清觀和真武觀遍布大唐,佛寺數量不足道觀三成。

  唐僧這“大唐御弟”,只因為李世民和觀音菩薩的交易。

  一旦唐僧選擇留下當駙馬,便不再是取經人,交易自動取消,大唐御弟就該變成大唐陳玄奘了。

無線電子書    影視諸天逍遙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