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87章 幌金繩,五火七禽扇

無線電子書    影視諸天逍遙行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唐僧師徒過了平頂山蓮花洞,到了烏雞國。

  烏雞國處設難的是文殊菩薩的坐騎——獅猁!

  文殊菩薩是精通“碰瓷”的高手。

  當年烏雞國國王好善齋僧,文殊菩薩奉如來佛祖命令,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

  只不過文殊并非菩薩法駕降臨,而是變做凡僧,向烏雞國王化緣。

  化緣的過程中,文殊故意以言語挑釁,引得烏雞國王慍怒,把祂用繩子捆了,扔到御水河中,浸了三天三夜。

  獅猁把烏雞國王浸入水中三年,算是了結這段因果。

  最關鍵的是,這三年烏雞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獅猁又被騸過,不能人道,三宮六院也無一人受害。

  孫悟空便是想要找借口問責,也問不到任何一人。

  算來算去,唯一倒霉的,便是被水泡了三年的烏雞國王。

  文殊菩薩帶著獅猁走后,孫悟空狀似無意的說道:“那烏雞國王肉眼凡胎,認不得真佛,喝罵侮辱,不僅沒了羅漢道果,還被浸在水中三年,倒霉啊倒霉。”

  唐僧聽了只是默默誦經,沒有說別的。

  烏雞國王把文殊菩薩浸在水中三日三夜,便損傷了如此福緣。

  唐僧不僅以敵為友,誤會孫悟空,還寫了貶書,把孫悟空驅逐,不知要損傷多少。

  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

  唐僧就屬于次次犯錯,次次后悔,但下次還是會犯的典型。

  狄光磊當年“下次還敢”是在朝局中自保,唐僧就屬于純粹的肉眼凡胎,不辨敵友。

  很多時候,狄光磊甚至覺得,猴子應該帶上金箍。

  否則指不定哪天忍不住,佛門就該換個取經人了。

  霜凋紅葉林林瘦,雨熟黃粱處處盈。日暖嶺梅開曉色,風搖山竹動寒聲。

  秋盡冬初時節,唐僧師徒到了一處險峰。

  這一路上已經見過不少妖魔,唐僧深知每處險峰必有危險,立刻說道:“悟空。”

  孫悟空走了過來,道:“師父有何吩咐?”

  “前面又有大山峻嶺,須要仔細堤防,免得中了妖魔的算計。”

  “師父只管趕路便是,若有妖魔,徒兒自會處置。”

  唐僧心下稍安,卻見前方山坳里升起一朵紅云,直冒到九霄空內,結聚了一團火氣。

  這團火氣不是別個,正是狄光磊的兒子,紅孩兒。

  鐵扇公主懷孕之時便以多種靈藥滋補,紅孩兒出生后更是吃了不知多少金丹仙果,早已成就仙道,得了長生。

  但有一樁不好。

  紅孩兒先天跟腳太強,成長極為緩慢,至今仍舊是十二三歲孩童容貌,性格也和尋常孩童極為類似,頑皮得很。

  唐僧肉他自是一點都不在意,只是想和大名鼎鼎的孫悟空好好耍耍。

  紅云升起,孫悟空立刻把唐僧護住。

  紅孩兒見孫悟空身上氣勢,心知只能智取,不可力敵。

  身子輕輕一晃,十二三歲的身子繼續縮小,變為六七歲形貌,用繩索把自己吊在樹上,高聲呼救。

  “救命啊!救命啊!救命…”

  唐僧聽到呼救聲,道:“徒弟呀,這半山中,是不是有什么人叫?”

  孫悟空不想生事,只當沒聽懂唐僧的話,玩起了諧音梗:“師父只管走路,莫想什么轎。

  這荒山野嶺的,不管是人轎騾轎,明轎睡轎,一概都沒有,就算有,也沒有轎夫抬你。”

  “不是扛抬之轎,乃是叫喚之叫。”

  “我曉得,莫管閑事,且走路。”

  唐僧雖然想走,但紅孩兒一聲聲的救命著實凄慘,心中頗為不忍。

  “徒弟,這個叫聲,不像是鬼魅妖邪,若是鬼魅妖邪,但有出聲,無有回聲。

  你聽他叫一聲,又叫一聲,想必是個有難之人,我們應當去救他一救。”

  “師父,這去處兇多吉少,今日且把慈悲心收起,過了此山再發慈悲。

  蛇蟲鼠蟻,花草樹木,皆可成精,別的也就罷了,只是有一種蛇精,善能知人小名兒。

  隱藏于草叢里,或山坳中,叫人一聲,人不答應還可,答應一聲,他就把人元神攝去。

  古人云,脫得去,謝神明。

  切不可聽他,更不可應他,快走,快走。”

  唐僧不是迅哥兒,心說有你們保護,我還怕他叫人蛇么?

  用錫杖分開路邊荊棘,壯著膽子上前,見樹上綁著一個清秀可愛的小童,頓時勃然大怒。

  “你這潑猴著實可恨!全無一絲善良之意,我說叫喚的是個人,你卻偏說是妖怪!

  這樹上吊著的不是人又是什么?”

  孫悟空很想說你還記得白骨精么?

  但良言相勸卻被接二連三的無視,更有高聲辱罵,孫悟空心說這次定要讓你長長記性。

  在孫悟空的縱容下,紅孩兒被解了下來。

  紅孩兒嫌棄豬八戒和沙僧貌丑,讓孫悟空背他,孫悟空也沒有拒絕。

  文學作品中,最忌諱寫相同的內容,否則很容易寫不出新意,但寫名著的是大才子,自然沒有這個顧忌。

  吳承恩寫西游便是如此。

  前有孫悟空背銀角大王,后有孫悟空背紅孩兒,連借口都幾乎一樣,但抓唐僧的手段卻全然不同。

  銀角大王用移山填海術搬來三座山壓孫悟空。

  紅孩兒則是先招來一陣狂風,隨后化身為一團火焰,輕巧的離開孫悟空的后背,把唐僧卷走。

  待到風停了,孫悟空趕上前去,冷笑道:“師父呢?”

  豬八戒道:“風來得緊,我們都藏頭遮眼,各自躲風,師父伏在馬上呢。”

  “我戳瞎了你這對豬眼,馬上哪有師父!”

  “啊呀!師父怎的成了燈草做的,風一吹就被吹走了。”

  “師父不聽我勸,被妖怪抓走,咱們也別麻煩了,直接散伙吧。”

  “猴哥說的是,西天路無窮無盡,不知幾時能到,不如趁早散伙,猴哥回花果山,師弟回流沙河,我回高老莊!”

  沙僧聽到“流沙河”,心說就是死了我也絕不回去,過那不人不鬼的日子,趕忙高聲勸說。

  “我等前生有罪,感蒙觀音菩薩點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保護師父上西方拜佛求經,將功折罪。

  倘若我們各奔東西,豈不違了菩薩的善果、壞了自己的德行?別人聽了,也會笑我們半途而廢,有始無終!”

  孫悟空聞言點了點頭,笑罵道:“還是悟凈來的誠懇,你這呆子,最是憊懶。”

  說罷,孫悟空一棒子把山神土地喚了出來,問道:“這里是什么山?”

  一個山神壯著膽子說道:“稟告大圣,此山喚做六百里鉆頭山,十里一山神,十里一土地,共有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

  “這山上有多少妖精?”

  “只那一個。”

  “他住在山前還是山后?”

  “這山中有一條澗,叫做枯松澗,澗邊有一洞府,叫做火云洞,妖王便住在火云洞中。”

  紅孩兒并未暴露身份,但生性愛玩鬧,免不了折騰鉆頭山的山神土地。

  一個土地懇求道:“大圣,那妖王時常折騰我們,還讓我們給他采果釀酒,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啊。”

  孫悟空奇道:“你們雖是小神,但畢竟入了仙篆,那妖王有何來歷,敢如此欺負你們?”

  “不知道,我們曾經上告過,但一切皆如泥牛入海。”

  “你們走吧,我自會給你們做主。”

  山神土地離開后,豬八戒道:“猴哥,咱們要去找那妖怪么?”

  “妖怪?什么妖怪?”

  “枯松澗火云洞中的那個妖怪啊。”

  “你這呆子可真是呆,你見過吃素的妖怪么?”

  “我以前就是吃素的妖怪。”

  “你本是天蓬元帥,又得了菩薩點化,自是能守住葷戒,但一個山野妖怪,怎么可能不吃血食?

  山神土地說的凄慘,實際上也不過就是一些玩鬧罷了,想來也就是小兒心性,找幾個玩伴。

  再加上他能讓天庭諸神對于這些作為視而不見,不是三清天尊的童子,就是四御帝君的后代。”

  孫悟空這番推理可謂精彩至極,說到“四御帝君的后代”之時,心中忽有所感。

  心道:師兄說他兒子和他鬧別扭,出門去了,等我遇到了就讓我給勸回去,說的莫非就是這個小兒?我得先去探探,免得把大侄子打痛了。

  豬八戒道:“那咱們要不要去天庭問問,也能少一翻廝殺。”

  “不必不必,沙師弟,你看好馬匹行李,八戒,你隨我去會會那個妖怪。”

  “師兄不是說他不是妖怪么?”

  “那我該稱呼他什么?我叫他一聲火云大王,他受得起么!”

  火云洞外。

  看著小妖們推出來的、呈五行排列的小車,孫悟空對于紅孩兒的來歷更加確信了幾分。

  三界之中,修行五行之術的大能不少,道門高手多精通五行之術。

  但若說能把五行變化玩出花來的,非狄光磊莫屬。

  既可以五行化雷霆,又可以一氣化五行。

  紅孩兒方才顯出火云,明顯是主修火焰術法,擺出的法器卻是呈五行排布,顯然也是能以一氣化五行的高手。

  再看紅孩兒的形貌:

  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鬢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戰裙巧繡盤龍鳳,形比哪吒更富胎。雙手綽槍威凜冽,祥光護體出門來。

  雖然還未長開,但眉眼依稀可見狄光磊的風采,更兼祥光護體,顯然是修為有成的大家子弟。

  若是還認不出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就是真瞎子了。

  紅孩兒挺槍上前,道:“你們是什么人,敢來我這里鬧事。”

  孫悟空道:“我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是也,識相的把我師父放出來,否則要你好看。”

  “我長得本來就好看!”

  “油嘴滑舌,你當真不放?”

  “若要我放唐僧也不難,只要你能勝過我,一切都好說。”

  “老孫這棒子重,你細皮嫩肉的,傷了怎么辦?”

  “傷了是我自己的事,看打!”

  打人不過先下手!

  紅孩兒自幼接受狄光磊教導,學了不少“先進戰斗理念”,出手突如其來,又快又狠。

  一桿長槍好似天外飛龍,又像是能夠跨越空間,轉瞬間便到了孫悟空胸前。

  孫悟空金剛不壞,自是不怕長槍,但被小輩刺中,面子上過不去,立刻揮棒格擋。

  紅孩兒槍法嚴謹,攻守兼備,孫悟空棒法精妙,進退有據。

  由于擔心傷了紅孩兒,孫悟空并未以力壓人,也沒有用神通,只是比斗武藝,斗了四五十合,也沒有分出勝負。

  只不過紅孩兒注意力完全集中,不敢有絲毫放松。

  孫悟空氣定神閑,出手不慌不忙,甚至還有時間嬉笑,顯然是大占上風。

  豬八戒看出孫悟空大占上風,擔心沒有功勞,揮舞九齒釘耙迎了上去。

  紅孩兒戰斗之時全身心集中,對于周邊的殺氣極為敏感。

  豬八戒出手的一瞬間,心有所感,右手槍擋住孫悟空的金箍棒,左手掏出幌金繩,把豬八戒繩捆索綁。

  沒錯,幌金繩。

  不是捆仙繩捆仙鎖那種仿制品,而是最原版的幌金繩。

  豬八戒一時不察,被綁縛在地。

  扔出幌金繩后,紅孩兒往鼻子上捶了兩拳,一口三昧真火噴了出來。

  口中噴火,鼻子噴煙,五輛小車也同時發揮作用,以五行之力增強火焰威能。

  五輛車兒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徹通靈。

  孫悟空補全了火眼金睛的缺憾,既不怕火,又不怕煙,原本絕不畏懼。

  怎奈紅孩兒并非“神通流”,而是“裝備流”。

  噴火的一瞬間,長槍收起,拿出了一把羽扇。

  不是鐵扇公主那把芭蕉扇,也不是太上老君燒火煉丹的火芭蕉扇。

  而是狄光磊采集鳳凰、青鸞、大鵬、孔雀、白鶴、鴻鵠、梟鳥七禽翎羽,再加上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間火五火合成。

  此寶扇模仿的,自然是《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清虛道德真君”的五火七禽扇。

  狄光磊一向有取名困難癥,本世界并無什么闡教截教,便直接以此命名。

  正面雕刻著符印,蘊含狄光磊對于“火”的全部理解。

  背面雕刻著禁制,可以隨心意控制扇子的威能。

  關鍵時刻可以把扇子爆開,孤注一擲,死中求活。

  五行車加上五火七禽扇,紅孩兒噴出的火焰已經遠遠超越三昧真火。

  天下間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

  金剛不壞之身也并非真的金剛不壞。

  刀砍不斷,火燒不化,只是因為刀不夠利,火不夠強。

  西游后傳中,無天便通過煅燒,把孫悟空吞入腹中的舍利子煉化出來。

  紅孩兒的法力自是遠遠不如無天,但這突如其來的強大火焰,也讓孫悟空震驚不已。

  “刷!刷!刷!”

  一手扇風,另一手扔出數十顆彈丸。

  彈丸遇火即爆,孫悟空一時不察,被炸了個七葷八素。

  看在狄光磊面上,孫悟空不能用法天象地欺負人,又一時不察,被狂轟亂炸,很干脆的飛身離去。

  孫悟空震驚,紅孩兒同樣震驚。

  自從修成三昧真火,又得了這許多法寶,紅孩兒自忖天下間少有敵手。

  如今火力全開,卻只是堪堪逼走孫悟空。

  紅孩兒知道,孫悟空還有一招“法天象地”,可以變為萬丈法身。

  沒用法天象地,顯然是留有余地。

  “看來他已經認出我了,沒想到千隱瞞萬隱瞞,最后還是要靠老頭子的庇蔭。”

  紅孩兒心中不爽,吩咐小妖把豬八戒抬入洞中,耍弄豬八戒去了。

  紅孩兒知道小龍女之事,早就想要揍豬八戒一頓了。

  “豬頭,唐僧這等圣僧,擇一個良辰吉日才能吃,我只能先委屈你了。”

  “你這毛孩子,吃過肉么?”

  “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就算我不會做肉,總有人會。”

  “你莫非要去城里,請三四個殺豬匠,七八個大廚師?”

  “用不著那么麻煩,這里的山神土地都聽我號令,我吩咐一聲,他們就能送來三四十殺豬匠,七八十大廚師。”

  “你你你…你不是吃素么?”

  “誰說我吃素的,只是那些山神土地廢物,不懂得如何料理美味,只配去采果子,看酒窖。”

  “你是天上的吧?老豬曾經是統領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或許還和你家大人有舊呢?

  吃了我,你家大人面上需不好看。”

  “休得胡言亂語,小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誰也管不得我!”

  “玉帝也管不得你么?”

  “你那點破事誰人不知,玉帝怎么會管你一個罪人!”

  “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管不得你么?”

  “他有那么多冤魂怨鬼要解救,哪有這閑工夫,想讓他來,等你變成怨鬼再說吧!”

  豬八戒聞言心中一動,心說猴子分析的不錯,果真是天上來的。

  不是玉帝家的,不是青華大帝家的,南極長生大帝擅長的是雷法,紫薇大帝掌控周天星辰…

  三清四御一個個分析過去,豬八戒猛地想到一位不入四御,修為地位卻分毫不遜四御的大能。

  “真武蕩魔天尊蕩平天下妖魔,他也管不得你么?”

  “那蕩魔天尊管天管地,蕩妖蕩魔,卻偏偏管不得我,豬八戒,不必試探了,安心享受你最后的時光吧。”

  “你真要吃我?”

  “還有假吃不成?”

  “那…那你想怎么吃?”

  “我當年修行三昧真火的時候,總是不能掌控好火候,我爹讓我用燒烤來練習控火,我也因此練成燒烤手藝。

  等殺豬匠和廚師到了,把你的豬五花片成薄片,烤著吃!”

  說著,紅孩兒手中閃過一絲火苗,燎了燎豬八戒胸前的豬毛。

  豬八戒嚇得兩眼一翻,昏了過去。

  紅孩兒暗道無趣,命麾下小妖把豬八戒抬到了監牢。

無線電子書    影視諸天逍遙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