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九章 以德治國

無線電子書    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郡王常見到這一幕,頓時心中騰起感慨之情。

  “這是上好的宮殿,經年無人居住打理,柱子上裂了這樣的縫。”

  常侍定睛一看,這裂縫已經有他一個拳頭一樣大了。

  郡王常又走了幾步,卻又看到地板上也裂了縫。

  感慨之余,郡王常連連道:

  “可惜可惜——”

  常侍則道:

  “郡王若是喜歡此地,何不來這里小住幾日。”

  說完這話,郡王常立刻變了臉。

  “我們還是回去吧。今日的事情,不許對外人提起。”

  常侍遲疑了一會兒,卻問道:

  “郡王,這又是何故”

  “這行宮,不是我該來的地方。”

  這常侍聽了,急忙追上去。

  “郡王,如今郡王是在距離咸陽城萬里之外的邯鄲城啊。”

  郡王常腳步慢了下來,不屑一顧的問道:

  “哪又如何?”

  “如今您為一郡之王,整座邯鄲郡都是您的,郡王無需再像從前那般在咸陽宮時拘束謹慎了。”

  郡王常立在原地,只道:

  “人生于天地間,總是有太多無奈之事,也只有極少數人有選擇的權力。我你的意思,我豈非不明白,只是有些事,我不愿意為之罷了。就讓天下人安安分分幾年吧。我認為那個人是有能力讓天下統一且太平的人,我愿意幫助他守好這邯鄲郡,其他的事情,我并不敢肖想。”

  常侍聽了,雖然心中對君王常發自內心的佩服,但還是道:

  “邯鄲郡,是天下最為富庶的存在,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郡王難道真的要每年都按部就班,輸送大量的賦稅送往咸陽城嗎?郡王這么做,城中百姓多有不滿。”

  “陛下答應過我,這樣的賦稅制度遲早會取消的。如果穩住了韓趙魏三地,天下就可大安,高額的賦稅,反而削弱了邊疆之地的實力,這樣民眾就沒有造反的能力。”

  常侍見郡王這般固執,心知他是已經被圣賢書洗了腦了,所以也就不再繼續往下問。

  “郡王為陛下的江山可謂煞費苦心啊,只是不知陛下是否了解郡王的心意呢。”

  “你可知道,諸公子之中,我是最不受先帝看好的,先帝封我在邯鄲郡,但是卻又只讓我住在這里,享受食邑。只是想讓我監督當地貴族而已。但是新帝繼位,立刻就撤除了郡府,召集長吏回關中,只留下小吏輔佐,可見是陛下信任我,認為我能治理好邯鄲郡。承陛下之恩,我自然要盡心盡力處理郡中事務。至于陛下,即便此時不知道,日后也會明白我的一片心意。”

  常侍當即指著天上的皎皎明月道:

  “郡王之心,恰如明月,天地可鑒。”

  幾日后,這件事就傳到了當地望族淳于氏的耳朵里。

  淳于氏族長自然稱贊郡王常,認為郡王常品節高尚,其對皇帝的忠誠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

  齊國,也是歷經了數百年歷史的大國,當地的百姓在這里繁衍生息,子孫綿綿不絕,祖先們的歷史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了下來。

  等到齊王建這一代,忽的齊國覆滅了,成了秦國的一個郡。

  一開始,齊國人自然不樂意,但是這慢慢地,齊國人享受到了和平的好處。

  齊國一帶,本就多漁民,沒有戰事,漁民們自然樂得自在。而齊國的富商大賈,更是從天下安定的事情上受益頗豐。

  尤其是新下達的政策,已經頒發的新幣,市場正在被重新整理,邯鄲城變了,管理越發嚴格了,但是亂子越來越少了。

  秦國這個國號,正在越來越深入人心。

  彼時,齊國上下聞名的名醫淳于意,他聽說了這件事后,居然起了入仕之心,但這入仕之心,并不是去為邯鄲郡王出謀劃策,而是到邯鄲小學征辟為老師。他要專門教導子弟行醫看病。

  秦國的小學里,除了教人認字,還開設其他科目。

  不要自行帶入,小學在當時其實是唯一合法的教育機構,地位非常之高,不是我們現在以為的小學老師。

  淳于意這一舉動,引的舊齊三郡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感到驚奇。

  淳于意這樣的名醫,居然去了秦國人開設的小學為老師,一時間,邯鄲小學風靡邯鄲郡,人人都想去邯鄲小學一睹淳于意的風采,同時希望能學到岐黃之術。

  這件事自然首先驚動了郡王,隨即很快又上報給了身在咸陽城的扶蘇。

  收到這個消息時,扶蘇還坐在地上對著地圖發愁。

  匈奴這一戰,不可避免,李信若真的主動進攻了,或許能成功,但是之后呢。家里正亂糟糟的,還要多開一塊地!

  李信啊,你是只有手中有了大軍,便饑渴難耐了。

  扶蘇打開一邊的奏章,卻看到一則來自邯鄲郡的消息:

  “皇帝陛下,今有齊人淳于意入邯鄲小學為教,一時間齊儒入仕之風不可遏制,紛紛登臨郡府,毛遂自薦。一時間,邯鄲城中盛況空前。請陛下嘉賞淳于意。”

  扶蘇打開看了,自然眼前一亮。

  淳于意,西漢非常有名的醫家。

  多少王侯爭相想讓他去給他們看病,但是都求不到,最后誣告淳于意,淳于意就被押送去了漢朝長安城,文帝不僅僅赦免了他,還廢除了肉刑。

  “真是喜事一件!”

  二世高興之余,將奏章遞給淳于越。

  沒了馮去疾,儒家的人上臺再自然不過。

  淳于越看完后,也對二世道喜:

  “皇帝陛下,淳于意此番做了齊人表率,齊國有識之士競相入仕,實在是鞏固陛下治國之基。”

  “朕要好好嘉賞此人。”

  “陛下,臣以為,陛下應該嘉賞的并非淳于意,這真正應該被昭告天下大肆嘉賞的人,實則另有其人。”

  “哦,仆射這是何意?”

  “諸侯王被封久矣,可是至今傳來佳績的,只有兩位。一位是遼東郡郡守,益地千里,主動上報,開疆拓土,揚大秦之威;而另一位,便是邯鄲郡守。從前邯鄲郡守便以孝道聞名,朝中上下都十分敬仰佩服。若非邯鄲郡守以自己的德行感化齊國民眾,邯鄲郡如何會出現這種盛況。”

  “臣以為,陛下應該廣詔天下,宣揚邯鄲郡守的德行。”

  要落實仁義,就得在多方面貫徹執行。

  淳于越的建議,扶蘇欣然采納。

  “如果天下人人都能像邯鄲郡王一樣,以德行感化教導民眾,天下豈有不安之理。朕一定要好好的獎賞邯鄲郡王。至于這淳于意,朕更要賞賜他千金!仆射之言有理,朕這就頒詔。”

  待到此事稍歇,章邯見皇帝心情不錯,這才道:

  “陛下,丞相已被安葬了,那馮劫的事情…”

  二世臉色嘩的一變。

  (我去微博剖‘徐州八孩’事件了,今日就五千字了,拜拜,大家晚安!)

無線電子書    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