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名字真好聽。”陳招娣笑道。
“內容更好看。”
送陳招娣回她的宿舍,她要繼續學習打譜,夏紅軍把圍棋還回去,騎上單車又去了教九樓,他準備動手寫小說。
這個決定有些突發奇想,但這書名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他可是大名鼎鼎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一片中篇科幻小說,恰恰寫的就是科技和藝術之間的故事。
劉慈欣的《三體》大火,作為文科狗的夏紅軍也拜讀了這套書,雖然有些看不懂里面的晦澀的專業術語,但是被他這種腦洞打大開的設定和悲天憫人的思想,佩服的五體投地。
還有他的一些中篇小說《流浪的地球》《鄉村教師》等,特別對那篇《詩云》感興趣。
未來的地球,恐龍占領了世界人類被圈養起來,成為恐龍的食物。恐龍之外,還有“神族”。
神族穿越十一個維度,自覺一切都可分析都可整理,卻在一個地球人隨身攜帶的唐詩前束手無策。
為了了解“詩”,神族甚至設置了“詩云”,存儲了所有文字組合方式建立起來的詩歌,然而,他們發現,最美好的詩歌仍然無從檢索。
“智慧生命的精華和本質,真的是技術所無法觸及的嗎?”這是文中恐龍所說的話,也是劉慈欣想要表達的,當然,他的答案是肯定。
當理工男覺得文科狗只會吟詩作詞時,劉慈欣卻用《詩云》告訴人們:最后拯救地球的,是李白。
在繆斯女神面前,科學先生也當保持一份優雅的敬畏。
嘿嘿…這本小說不久可以那個那幫理工男的問題了嗎?
夏紅軍來到教室找了個空位,從書包里掏出稿紙,認真寫起來。
這篇小說并不長,也就一萬多字,夏紅軍并不能背下來,但是其核心內容他還記得。
特別是“神”用整個太陽系的原子作為量子計算機的存儲器,用來存放“神”自己采用窮舉法寫出來所有漢字排列寫出出來的詩時候,頓時震撼無比。他還專門百度了一些科技文章了解什么叫質能轉換、量子計算機到底是怎么回事。
還有,文章中的恐龍“大牙”設定也很有趣。要知道,在6500萬年,恐龍可是在地球上滅絕了的哦。
這幾天夏紅軍暫時放下別的事情,專心寫這部小說,而陳招娣除了學習打譜,還幫他謄寫。
當她看到文章的第一段:
“伊依一行三人乘坐一艘游艇在南太平洋上做吟詩航行,他們的目的地是南極,如果幾天后能順利到達那里,他們將鉆出地殼去看詩云。
今天,天空和海水都很清澈,對于做詩來說,世界顯得太透明了。抬頭望去,平時難得一見的美洲大陸清晰地顯示在天空中,在東半球構成的覆蓋世界的巨大穹頂上,大陸好像是墻皮脫落的區域…”
她簡直懵了。
這就是科幻?
怎么和自己看過的《小靈通漫游未來》《珊瑚島的死光》完全不一樣?
他怎么會想出這樣的點子?
當看到恐龍大牙給“神”翻譯那首膾炙人口的古詩《登鸛雀樓》的時候,笑的差點喘不過氣來,花枝亂顫。
“恒星已在行星的山后面落下,一條叫黃河的河流向著大海的方向流去,哦,這河和海都是由那種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化合物質組成,要想看得更遠,就應該在建筑物上登得更高些。”
這竟然是“百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翻譯?”
等笑完以后,女孩的臉上突然又露出憂慮的神色問坐在邊上的夏紅軍:“你說,智慧生命的精華和本質,真的是技術所無法觸及的嗎?”
“別問我,我不知道。”夏紅軍很瀟灑的手一攤:“這只是一部小說,科幻小說。”
十天后,也就是六一兒童節那天,燕師大首屆圍棋比賽正式拉開序幕,陳招娣參加了女子組的比賽。
而同時,夏紅軍把寫好的這篇《詩云》寄給了位于成都市《科學文藝》(后改名為《科幻世界》)雜志社。
女生下圍棋的人并不多,好多都是被圍棋熱鼓動起來,或者看到男朋友喜歡下就跟著湊熱鬧,像陳招娣這種做事認真的很少見,很輕松她就殺出了小組賽,進入半決賽,昂首向決賽挺進。
而夏紅軍寫的這篇《詩云》也經過《科學文藝》編輯組的初選,爭論過大,擺在了主編楊筱面前。
今天的成都剛下過雷陣雨,一掃夏日的悶熱顯得格外清爽,楊筱打開窗戶,仍由夏日的風吹拂自己的長發。
“真是篇天馬行空的文章!”
楊筱第一次看到這篇《詩云》震驚無比,這完全和老一輩的科幻作家不同,先別說他的思維如此獨特,單單文章中說反應的思想,讓人發人深省。
科技和藝術的終極對決。
只是,為啥人類要被恐龍圈養?而且還被侮辱性的稱之為“蟲子”,人類文明包括地球最終毀滅。
這和國家現在文藝創作方向不符啊。
1983年秋,國家對“科幻小說”的批評,與“清除精神污染”合流。批評的基調也從姓“科”還是姓“文”,轉變為姓“社”還是姓“資”
她還記得中科院某位院士對譬如,中科院某院士如此批評電影《星球大戰》:“西方科幻小說很多是寫未來社會的。它們按照資產階級利益、資本主義制度的利益來推測未來世界…
他們寫的未來世界包括星球大戰,這個星球大戰完全沒有科學根據。星球大戰是一個星球的生物在侵略和壓迫另一個星球;即使人類開展了星際航行,甚至跑出了太陽系,他還是要到那里去進行剝削、壓迫,去和其他有智慧的生物互相殘殺。
這樣說來,剝削制度是永存的、宇宙性的。他們所描繪的未來世界就是星球大戰,或由一個星際帝國好像封建皇帝一樣統治其他星球。…但對我們來講,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類作品對我們有什么用呢”
這些話,歷歷在目。
現在,所有的出版社都不敢出版科幻圖書,只有像《科學文藝》《智慧樹》兩家雜志勉強度日。
而且聽消息說《智慧樹》不久也要停刊,全國科幻類讀物的出版量從一年近百冊幾乎驟降至零。另一方面,許多業余從事科幻創作的作家們只好離開了這一陣地,而惟一的專業科幻作家葉永烈迫于壓力應聘于上海作協擔任專業作家,改創作傳記文學。
另一位,《飛向人馬座》的作者鄭文光結局更慘,突發腦溢血,失去創作能力。
一方面缺乏好的科幻作品,一方面又要考慮各種因素。
就如同這篇《詩云》如果在刊登這篇小說,會不會給《科學文藝》帶來滅頂之災?
這是她作為社長兼主編必須認真考慮的。
“對不起,夏紅軍同學。”楊筱最后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