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多爾袞和多鐸兄弟的表演,多爾袞一派的王公大臣們紛紛表示贊頌,就連阿濟格在這個時候也沒有出聲反對,似乎對于多爾袞也持默認的態度,眾人言語之間,對于多爾袞的順從之意表現得淋漓盡致。
可是對于現場的漢臣們而言,卻陷入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特別是范文程和洪承疇,他們嚴格來說并不屬于多爾袞一派,甚至像范文程跟多鐸還有舊怨。
在當年范文程效忠皇太極的時候,不僅臨陣不懼,且在隨軍從征時又長于用計,能言善辯,因而屢屢立下功勞,受到了皇太極的看重,可問題是多爾袞兄弟與皇太極一直都有舊怨,因此導致多鐸對范文程深為不滿。
而此時范文程又正好從碩讬的正紅旗下被劃到了多鐸的鑲白旗下,成為了旗主多鐸的包衣奴才,多鐸為了羞辱范文程,便強行搶奪范文程的妻子進府淫樂。
可問題就是,此時的范文程已經進入了清廷的中樞,地位也十分顯赫,他的妻子被旗主奪去淫樂,自然是大大折損了范文程的面子,而范文程卻根本沒有辦法,因為他是旗下的包衣奴才,旗主奪妻并不違法。
到最后,范文程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將事情鬧到了皇太極那里去,而皇太極為了拉攏范文程,就將多鐸處以罰銀萬兩,奪去所屬牛錄三分之一的懲罰,要知道萬兩銀子并不算什么,可是奪取鑲白旗下的三分之一牛錄,可是讓多鐸損失慘重。
從那以后,范文程便算是跟多鐸結下梁子了,而范文程心中也很明白,對此憂心忡忡,只能多向多爾袞建言,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啟稟攝政王,臣有啟奏,眼下我大清雖然奪下了山海關,可是還有一件最要緊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要同流寇爭奪民心!務必要勒令諸軍,切不可過多誅戮劫掠!”
在山海關下,范文程面對一臉得意的多爾袞,再一次呈遞了諫言。
多爾袞面露沉吟之色,只是還未等他開口,多鐸卻搶先怒喝道:“范文程,這里哪有你多嘴的余地?我大清兵強馬壯,將來攻下京師自然是易如反掌,何須做那些表面文章?”
其余的八旗勛貴們也紛紛點起頭,他們每一次入關都是為了劫掠大批的人口財富,在這個過程中奸淫擄掠之事自然是數不勝數,屠戮村莊鄉鎮亦多為之,不知有多少漢人死在他們的刀下,如今范文程勸他們少加屠戮,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一旁的洪承疇也不得不站出來,輕聲道:“啟稟攝政王,臣以為范學士所言有理.......眼下我大清已經不再只是坐觀中原動亂,而是要進入中原坐天下,就必須要同流寇爭奪漢人民心,否則我大清只怕入關易,打天下難。”
很顯然,在八旗王公大臣們還帶著一副自大的態度面對關內時,出身漢人的范文程和洪承疇并沒有被沖昏頭腦,他們已經深切地明白了眼下大清存在的弊端,也明白了將來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
面對這兩位漢臣的諫言,多爾袞也不由得開始沉吟下來,他雖然看不起漢人,可是不得不承認面前這兩個人的才華和能力,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使得漢軍成為了八旗的一只可用力量,也使得整個大清的內政變得僅僅有條。
“范學士,你說得對,我大清既然要打天下,自然也要拉攏人心才是。”
多爾袞很快就選擇了采納范文程的建議,他嚴肅地望向眾人,包括適才出口不遜的多鐸,冷靜道:“這一次出兵非同過往,我大清是要占據中原逐鹿天下的,既然如此就不能再肆意濫殺,當嚴肅軍紀,若有抗拒者必加誅戮,不得妄加殺戮,違令者斬。”
眾人不敢違逆多爾袞的意思,就連多鐸也在多爾袞嚴峻的目光下低下了頭。
“是,攝政王殿下!”
........
四月初四入夜,京城內九門內卻顯得燈火通明,一排排的京營士卒們站在城中,他們穿著鴛鴦戰襖,身上負著火銃,腰間還懸掛著長刀,人人手中持著火把。
一輛輛馬車正占據了道路的中央,四周則都是簇擁在此地的官員以及家屬,在他們之后則是成批成批即將撤離的百姓,上萬人站在長長的街道上卻顯得絲毫不混亂——因為根據朱慈烺的法令,任何膽敢制造騷亂者,全部直接就地正法。
當這條法令公布以后,道路一側已經斬了上百人,猩紅的鮮血在地面上流淌,無時無刻地告訴所有人,既然你們想活命,那就乖乖地。
不過站在這里的并不是京城的所有官員以及百姓,畢竟幾十萬人根本不可能全部帶走,剩下沒有跑路的那些人,基本上都已經打定主意,要迎接新主子進城了。
畢竟隨著朱慈烺先前關門拷銀以后,京城的勛貴官員們自然對朱太子徹底失去了期望,他們更希望能夠在李自成這樣的英明之主下,繼續自己快快樂樂的小日子,當然如果能夠再乘機撈點銀子,那自然是更美妙了。
對于這些人的選擇,朱慈烺并沒有絲毫的反對,他也不打算圍繞這件事再做些什么,至少先前錦衣衛和東廠聯手在京城內散播關于闖逆會吃人的謠言,已經夠多了,等到闖軍進城之后,到時候總有這些人好果子吃。
當然,在朱慈烺重點名單里的人物,除了一批跟著崇禎走了以外,剩下的也都表示愿意跟著朱慈烺離開京城,英國公張世澤、武定侯徐錫登、武安侯鄭之俊、恭順侯吳惟英、懷寧侯孫維藩、懷遠侯常延齡、新城侯王國興以及新樂侯劉文炳等勛貴們也都表示愿意跟著朱慈烺去山東。
京城中剩下的兩個大學士,其余的六部九卿都察院科道官員們中,其中也有一部分選擇跟著朱慈烺離開,再加上一同離開的工匠、醫士、專業官員以及他們的家屬,也有接近萬人,再加上那些京營士卒的親眷,總人數差不多在六萬人左右。
朱慈烺在東宮侍衛的護送下,急匆匆地趕到了正陽門前,這里是京城九門中最靠南面的三處門,也是闖軍未曾合圍的一面,除了正陽門以外,還有崇文門和宣武門,已經聚集了明軍的大部。
見到朱慈烺前來,吳襄身穿一身鐵甲,前來拜見道:“啟稟千歲,京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已經將所有的紅夷大炮以及其他的火炮集中在了正陽門、崇文門和宣武門上,如果在撤退過程中,闖軍敢于攔截,我軍將會依托城門與敵迎擊。”
朱慈烺點了點頭,道:“吳三桂和吳三輔各部已經到了哪里?”
“根據探子的消息,吳三桂率領的關寧軍已經到了黃村,距離盧溝橋只剩下十余里.......他們一旦聽到京城炮響,就會趕來支援,至于吳三輔的兩萬人也到了通州!”
吳襄雙手抱拳,微微發白的發絲在風中飛舞著,臉上的皺紋似乎也舒展了許多。
望著城中四處可見的燈火,還有那些充滿了渴望的臉龐,朱慈烺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的右手始終都拄在劍柄上面,似乎依然在等待著拔劍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