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下騷然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天興四年,大唐風雪交加。

  籠罩在北平的風云持續變幻。

  左驍衛大將軍李筠欲自解兵權,主動赴長安,以示絕無背叛大唐之心。

  然而即將起行時,麾下天策左軍兵變。

  都將張從賓、李建崇糾合憤怒的士卒圍攻孟知祥。

  二人皆為河北人,早年效力于李存勖,頗有武勇,后河東覆亡,投降大唐,為軍中都將,不得重用。

  全城士民皆附張從賓而驅太子舊部。

  在憤怒的浪潮之中,孟知祥不敵,被太子左衛率李仁罕及時救走,才僥幸逃得一命。

  然而河北的形勢已然翻天覆地。

  魏州、滄州皆響應北平,為李筠鳴不平。

  河北諸軍皆推李筠為首。

  黃河兩岸彤云密布。

  天策左軍仿佛一頭被解開繩索的猛獸,張從賓、李建崇大肆擴兵,原魏博、盧龍舊部紛紛加入。

  放眼望去,仿佛一場新的安史之亂即將來臨。

  天下為之沸然。

  大唐才安定幾年?天下又卷入動亂之中。

  身在長安的太子,大肆逮捕天策左軍的父母妻兒,欲以此威脅北平將士。

  張從賓于三軍陣前斬妻兒以堅士卒之心。

  天策左軍皆怨恨朝廷。

  太子無奈,欲引六萬禁軍,待風雪停歇,掃平河北,

  遼東、遼西、山東、中原皆觀望之。

  河北百姓為躲避戰亂而四處逃散,張從賓縱兵捕之,以為協從。

  眼看一場大騷亂即將降臨,大唐右威衛大將軍周云翼領一萬步騎,趁風雪忽然兵臨北平城下。

  亂軍駭然。

  張從賓欲戰,士卒皆不從。

  天策左軍不少人原本就是周云翼舊部,又有宣教使暗中撥亂反正,北平城門大開,周云翼縱兵而入,斬張從賓李建崇等亂將三十七人。

  釋放被軟禁的左驍衛大將軍李筠,北平遂定。

  其后,周云翼以駙馬、右威衛大將軍的名義,聯合宣教使、河北布政使等文武官員,聯合向長安為李筠辯解,絕無叛亂之心。

  天下之事,大多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長安還未收到北平的奏表,另一種傳言鋪天蓋地而來。

  右威衛大將軍周云翼身兼河東、河北二道,隨手可聚十萬大軍,軍容鼎盛,進可攻長安洛陽,退可下中原山東,不動也可割據河朔!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周云翼忠不忠誠不重要,關鍵是他有不忠誠的實力,兵力上已經超過長安,讓太子大為忌憚。

  而且周云翼從河東出兵,沒有長安樞密院的允許,已經犯了國法。

  一個河北張從賓,太子自信能易如反掌。

  長安有八萬禁軍精銳。

  但面對占據河北、河東的周云翼,太子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周云翼這些年名聲沒有楊師厚、劉知俊、高思繼等人響亮,然而能被封為大將軍,天下何人敢輕視之?

  太子在任圜、張格等一干心腹的謀劃下,以樞密院的名義調周云翼、李筠二人回長安。

  周云翼不同于李筠,既是駙馬又是大將軍,有一定的政、治權利。

  谷</span反手就是一份奏表: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河北不平,諸軍騷然,臣不敢有一日懈怠,待河北安定,陛下回京,臣二人自會入長安請罪!

  河朔風云不僅沒有散去,反而更加洶涌。

  關中、河北兩個地緣的抵抗又開始了。

  周云翼的號召力大大強于李筠。

  臨潢軍鎮司杜晏球與青州軍鎮司發檄文響應北平。

  而徐州、汴梁二軍鎮司響應太子。

  等到風雪停歇之后,大唐帝國的騷動已經全面擴大。

  長安朝堂也在爭論。

  一部分主張快刀斬亂麻,糾合四方精兵,共討河朔,誅除叛將。

  一部分主張靜觀其變,長安未必打得過河朔,一旦戰事不諧,河朔重則安史之亂,輕則藩鎮割據,還不如等皇帝還朝,河北自平。

  似乎整個大唐都分化成兩部分。

  太子的權威遭受前所未有的質疑。

  如此形勢下,太子不能不動了。

  周云翼已經成為他的絆腳石。

  長安禁軍未動,徐州都督劉存就先動了,打著平叛的旗號,領一萬淮南精銳,沿途招收舊部,合兵三萬,攻打青州。

  大唐即將陷入腥風血雨。

  天下各道各軍鎮也在觀望之中。

  太子畢竟只是太子,跟皇帝的威信不可同日而語。

  有的是人在暗中窺望。

  劉存率淮南精銳,短短一個月,連下兗、鄆、齊、淄四州,進圍青州。

  軍事上的勝利無疑增加了長安的底氣。

  太子措辭嚴厲,不再是調令,而是斥責:二將若不歸長安謝罪,是為叛逆,大唐決不輕饒!

  周云翼不動如山。

  太子親率六萬禁軍進駐興唐府,調令漠南、汴梁、遼北、遼西合圍北平。

  大唐風雨如晦。

  北平軍鎮司府衙中,百余河東河北將佐肅列左右。

  周云翼立于中堂,李筠立于身側。

  “我等只認陛下詔令,不領太子亂命,諸位謹記,河東河北存,陛下安枕無憂,河東河北不存,陛下必不能回返!”

  今時的周云翼,少了幾分年少的英銳,卻多了幾分沉穩威嚴。

  “謹遵大將軍之令!”

  堂中諸將同仇敵愾。

  布置好軍務之后,諸將退散。

  李筠苦笑道:“云翼害我不淺,我李筠一生忠于大唐,到老卻做了亂臣賊子!”

  周云翼沉聲道:“公此言差矣,你我今日入長安,明日人頭便懸于市集之上,公要忠于大唐,然在下只忠于圣人,沒有圣人便沒有大唐!”

  李筠一震,滿臉羞愧。

  周云翼知道他向來忠義,難以下定決心,又道:“陛下以你我二人鎮太原、北平,是為安天下之計,而非亂天下之始,你我俯首認命,太子將置陛下何地?二十萬禁軍精銳豈能善罷甘休?”

  李筠喟然長嘆:“枉我長你十余載,見識卻如此短淺。”

  周云翼目光如炬,眼神中凝聚著前所未有的鋒芒,“張承業、李巨川、韓偓、趙崇凝乃陛下親點顧命之臣,太子猝然上位,便急不可耐排擠老臣,任用親舊,咄咄逼人,此非社稷長久之主,我等浴血二十年,掃平天下,豈能袖手旁觀?只要圣人還在一日,這大唐便還是圣人的大唐!”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