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一十五章 各方拉攏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夜色深沉,宵禁還半個時辰。

  朱雀大街略顯冷清。

  “獨孤敬還有另一層身份。”這么多天的明察暗訪,崔源照總算有些眉目。

  趙擴一愣,“請崔侍郎明示。”

  兩人雖然出身不同,但都是心性豁達之人。

  一個多月的相處,趙擴對這個才思敏捷的年輕人敬佩不已。

  崔源照對這個中年老將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沒有趙擴的幫助,大理寺的動靜就不得而知。

  此案的難點并不在查探,而是如何讓各方偃旗息鼓,讓圣人滿意。

  太子不好惹,裴氏一樣不好惹。

  崔源照向太子靠攏,是出于文人世家的天然慣性。

  跟大唐社稷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更何況上面還有圣人,錯綜復雜的關系遠超過案情本身。

  崔源照望著前方歌舞升平的平康坊,花燈如晝,紅袖招展,“當年陛下為了保護諸位皇子,親自安排皇城司的虞侯保護。”

  “獨孤敬達是皇城司的人?”趙擴忽然明白了薛廣衡為何這么重視此案。

  “他雖然是皇城司的人,但被分派出去之后,就與皇城司沒多少聯系了,在太子身邊陪伴八年,早成為太子心腹,所以他才會去汴梁查高季興的底細。”

  “高季興…”一個又一個的人被牽扯出來,趙擴胸中的謎團的越來越多。

  高季興靠著七皇子,靠著裴家,這些年又走到臺前。

  與河東降將裴約成為七皇子的左膀右臂。

  崔源照出身世家,對此案背后錯綜復雜的權力關系網洞若觀火。

  而趙擴就算心中知道什么,也什么都不敢說,什么都不敢做。

  不過趙擴的優點在于,背景簡單,沒人真把他當回事,也沒人能相信他能做什么。

  對于一個人畜無害的工具,一般情況不會痛下殺手。

  “獨孤敬達一定是查到高季興什么,所以才會被滅口?”趙擴猜測道。

  崔源照搖頭道:“若真查到什么,獨孤敬達會死在汴梁,而不是長安。”

  “會不會是獨孤敬達去籠絡高季興,而被上面察覺,所以才被滅口?以此來警示太子?”趙擴手指向夜空。

  崔源照剛要說話,皇城戍樓上鼓聲陣陣,城中多處戍樓跟著響起。

  閉門鼓已經敲響,在六百下之后,若還在街面上游蕩,會制以“犯夜”之罪,輕則鞭笞,重則收押刑部大獄。

  以往圣人在京中的時候,宵禁會推遲到午夜以后,每逢節日,會取消宵禁。

  但現在圣人離京,宵禁就變得嚴格起來。

  剛到亥時,閉門鼓就敲響。

  街面上馬蹄聲陣陣,金吾衛的緹騎沿街巡邏,喝令行人歸家。

  兩人急忙避入平康坊中,在北曲中隨意尋了一家青樓,準備就此過夜。

  即便是宵禁,客人早早到來,尋了熟識的姑娘。

  “平康坊人來人往,兇手在此行兇,豈不是故意讓人察覺?”趙擴道。

  崔源照一愣,心中隱隱約約有個猜測,這段時間,他們一直把目光放在裴氏、以及與七皇子相關的人上,順藤摸瓜,揪到不少裴家的小辮子。

  也處理幾個貪贓枉法之輩,算是把長安城中裴家人清理了一遍,得罪了不少人。

  其中就有皇后的外甥裴羽,以威逼恫嚇的手段強買華州良田一百七十頃。

  查出來的永遠是冰山一角。

  這些年裴家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不知聚集了多少人和勢力。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皇后在長安朝中頗有賢名,不干政、不結黨,與外界聯系甚少,但皇后是皇后,裴家是裴家。

自從韋昭度病逝之后,裴家一躍而起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超過韋氏與崔氏,成為大唐最大的門閥。

  朝中、軍中、地方均有深遠影響力。

  甚至西去的商隊都有他們的旗號。

  裴家這一任的家主裴贄在朝堂上也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前幾日裴贄還親自到崔府登門拜訪,一番旁敲側擊的指出崔源照被人當了棋子。

  裴樞初起時還算兢兢業業,但政績不佳,逐漸就被邊緣化,進了御史臺養老,無緣登閣之后,便徹底回歸世家。

  為裴家的利益奔前忙后。

  崔源照現在想來,似乎的確有這種嫌疑。

  趙擴是張承業的舊部,長安誰不知道張承業是支持太子的?

  而崔源照向來跟太子有舊,在太子還不是太子的時候,兩人就關系匪淺。

  “明日你向張閣公告老還鄉吧,只有張公能保你無恙,現在退出,沒人會怪罪你。”崔源照一番好意。

  趙擴一愣,騰地一聲站起,勃然變色,“崔大郎當我是什么人?休說我這把骨頭還沒有老,就算老了,也能為大唐填一把柴火!當年我們跟隨陛下從一座孤城打出去,二三十年浴血奮戰才有今日,我決不允許有人對不起圣人,對不起大唐!”

  這番話倒令崔源照面紅耳赤,恭恭敬敬的向趙擴拱手,“是我胡言亂語,兄長勿要見怪。”

  徐州。

  自從李神福死后,淮南系守將一開始落在劉存身上,但劉存為人魯莽,伐百濟之戰,身陷重圍,折了不少淮南子弟,名望大減。

  淮南將佐大失所望。

  但另一個人逐漸走到臺前。

  一向聲名不顯的徐溫因在攻伐摩震國的表現,逐漸被淮南軍賞識,臨津江之戰,父子二人上陣,算是為淮南軍找回了些顏面。

  皇帝也大加贊揚,如不出所料,下一次進封大將軍,必有徐溫之名。

  不過人的名聲大了,事情也多了。

  與以前相比,現在的徐溫更忙碌了。

  不斷有莫名其妙的人找上門來,或是送禮,或是聯姻。

  徐溫為人清醒且謹慎,一概拒絕。

  但也有無法拒絕的人,比如現在接見的人,裴家年輕一代的才俊裴靖。

  “徐都督為淮上英豪,功勛卓著,裴中丞早有仰慕之意,今來別無他意,只為拜會都督。”

  以如今裴家的勢力這么客氣,算是給足了徐溫面子。

  徐溫最大的短板就是在朝中無人。

  雖然淮南系算是太子的半個嫡系,但徐溫總是若緊若離,跟誰都不親密。

  裴家找上門來,當然不僅僅是打個招呼。

  唐軍有實權的將領多了去,打招呼也用不著挑這個時候。

  “多謝裴中丞美意。”徐溫客客氣氣的寒暄。

  兩人的交談繞來繞去,不是風花雪月,就是前朝舊事,仿佛真的只是來拜會。

  送走裴靖,徐溫的臉瞬間就陰沉下來。

  立刻招來嚴可求商議對策。

  早前手下兩大謀士,嚴可求擅謀,駱知祥擅財。

  朝廷設金銀行,改革錢幣,還特意征召駱知祥,因此徐溫身邊只剩下嚴可求。

  “裴氏此來,無論與都督談了什么,都會招致他人非議。”嚴可求道。

  徐溫眉頭一緊,“此人來徐州,我怎可不見?我向太子去信解釋一番?”

  嚴可求搖頭道:“不必,這種事情越描越黑,再說都督也并非太子屬下,若是私下與太子親密,引起圣人忌諱,便是大禍臨門,此事不宜聲張,也不用太過重視,現在是太子需要都督,而非都督需要太子。”

  徐溫面色緩和了許多,“若無嚴公輔佐,溫死無葬身之地。”

  “都督言重了,圣人臨朝,大唐雄視天下,都督日后大有可為。”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