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九十九章 符家父子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人為何留楊崇本一命?”回廓州的路上,符彥超問道。

  李存審望著皚皚雪山,卻并沒有言語。

  符彥卿道:“楊崇本不能殺,至少不能被大人所殺,我等平叛,本就是無詔而行,若殺楊氏,非但無功,反而有過,朝廷會以為我父子是下一個楊氏。”

  李存審有九個兒子,長子符彥超、二子符彥饒、三子符彥圖皆有將才,勇武善戰,四子符彥卿出身軍旅卻腹有文韜,其余諸子,或文或武,皆有才干。

  而歷史上符彥卿的三個女兒,分別嫁予柴榮、趙二。

  李存審緬懷李克用之恩,仍沿姓李,但諸子皆改回舊姓。

  此番出任西南招討使,李存審特意向樞密院請求調任符彥超、符彥卿至麾下。

  “四郎所言甚是,我等在朝中并無根基,一切都需小心行事,不可落人把柄。”李存審對符彥卿一直另眼相看。

  符彥卿道:“圣人以進伐高原之大功待楊崇本,可惜楊崇本無此膽略,縮首松維,自以為可成封疆之事,卻不知圣人雄才大略,遠超前代帝王,豈會容忍他割據一方?楊氏不取之富貴,當為我家所取!”

  符彥超也笑道:“吐蕃一盤散沙,怎敵我大唐鐵騎甲士?”

  李存審呵斥道:“休得胡言,你等當謹言慎行,忠心為國,不得再復河東之舊態,楊氏殷鑒不遠。雄鷹搏兔亦用全力,吐蕃雖衰,但仍有天時地利,昔年薛仁貴縱橫無敵,大非川一敗,十萬大軍淪喪,吐蕃無人能制,爾等從軍多年,不可輕敵。”

  符彥超、符彥卿拱手稱是。

  “大唐正是用人之際,圣人胸襟亦遠超前代,爾等當勉之。”李存審望著兩個兒子,不免多了幾分感慨。

  李存勖雖是雄主,但也是雄猜之人,繼位以來,李存審的日子便一直不好過。

  若非鎮州一戰,連損四員大將,李存審可能永無出頭之日。

  而現在一切都過去了,皇帝委以西南之事,李存審嘴上不說,心中卻是無比感激的。

  名將如名劍,最怕蒙塵。

  回到廓州,李存審在符彥卿的輔助下,寫了一封請罪書,詳細闡明出兵松州的原由,并委婉提出西南之事,不應多路進攻,空耗糧資,而是直取邏些,一戰滅張行瑾、陸論藏,揚大唐國威于高原,號令四方城邦,臣者賞之,不臣者伐之,若寸土相爭,則遷延時日,一旦天時不利,高原降雪,張行瑾卡住地利,大軍進退維谷。

  李存審的信幾乎與楊氏家眷同時入京。

  松州兵變之事,引起了朝堂的深度關注,更引起了巨大爭論。

  朝臣們對楊氏父子深惡痛絕,但對李存審也沒什么好臉色。

  覺得是一丘之貉。

  李存審未得皇帝、樞密院、兵部調令,悍然出兵松州,簡直是膽大妄為。

  最后是李曄力排眾議,認定李存審有功,才壓下這場爭論。

  松維的地形比蜀中還要險峻,很多地方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楊崇本經營多年,真割據了,大唐要花多少代價打下來?

  當年一座維州,吐蕃前后花了二十年,以女子嫁入維州,培養帶路黨,安史之亂,大唐全面內卷,吐蕃才攻破此城。

  后世乾隆大小金川之戰,川西一隅,彈丸之地數萬人口,滿清投入近六十萬人力、七千萬帑幣!

  如果楊崇本割據成功了,會牽扯大唐攻略高原的步伐。

  僅憑這些,李存審就有大功!

  至于未得詔令,私自攻伐州縣,也是要分情況的。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按部就班,還是名將嗎?

  等樞密院、兵部調令堪合下來,再聚兵、運送糧草,估計楊崇本就把松維打造成鐵桶了。

  當然,這也并不能怪朝臣們針對邊境將領。

  中晚唐以來,武人們留下的惡劣形象不是一朝能抹去的。

  德宗朝,五千涇原兵就敢把德宗趕出長安。

  吳少誠一個蔡州,騎著騾子敢跟大唐諸路兵馬死磕。

  所以身處這個時代,李曄能理解楊崇本的私心,他本來就游離在大唐體系之外。

  說穿了,他的思維還停留在上一個時代。

  朝臣彈劾參奏李存審,正說明大唐的新體制深入人心,沒人站出來彈劾,那才是出了大問題。

  在朝堂上為李存審出兵之事定性后,李曄私下召見了楊崇本父子。

  十幾年沒見,楊崇本越發深沉了,也越發老態了。

  其子楊彥魯一看就是標準的二世祖,面相就不為人所喜。

  倒是李保衡面相忠厚,頗有武夫雄健氣質。

  “你可知罪?”雖然理解楊崇本的私心,但仍不免對他失望。

  如果沒這一出,他最少是個宣慰使,若是平了高原,大將軍還不是手到擒來?

  當然,楊崇本的崛起本身就帶著原罪的,當年大唐攻下鳳翔之后,已經是強弩之末,力不從心,無力再進攻邠州,楊崇本以詐術誆騙辛四郎入局,才得了秦州防御使。

  即便大唐席卷河隴,楊崇本也是最后一個歸降,還是受當時的形勢所迫,唐軍兵臨城下,不得不降。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楊崇本嘴唇干裂,神情委頓,想來一路沒少吃苦頭。

  “罪臣有負陛下。”

  “你是在怨恨朕。”李曄目光如炬。

  楊崇本閉上眼睛,神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楊彥魯“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陛、陛下恕罪,我、父子一時糊涂。”

  李曄心中忍不住升起奇怪的感覺。

  歷史上,這對父子父慈子孝,楊彥魯毒殺楊崇本,后被李保衡擊敗。

  李曄這算不算救了楊崇本的命?

  “你們父子不糊涂,松維得天獨厚,若不是李存審當機立斷,快刀斬亂麻,朕恐怕沒有與你們今日相見的緣分。”李曄淡淡笑道。

  楊崇本緩緩睜開眼,“臣死罪。”

  “你當然該死!”李曄目光灼灼的盯著他。

  名分自有天定,幸虧沒封他大將軍,不然整個河隴都要出事。

  被李存審輕易解決,正說明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他的野心。

  大唐的大將軍,那一個不是這時代聲名赫赫的名將?

  別說跟楊師厚、劉知俊、李承嗣比,就是跟李嗣源、李存審、徐溫、杜晏球相比,他都差了不知多少。

  “朕念你有攻伐松維、輔定兩川之功,不降罪你,留在長安,安心養老吧。”

  君臣情分到此為止。

  “罪人多謝陛下不殺之恩。”楊崇本父子三人都重重的叩首。

  楊崇本、楊彥魯二人不堪用,李保衡卻是個忠義之人。

  自始至終都站在大唐這一面,但也沒有對不起楊崇本。

  李曄思索之后,讓他出任峰州防御使,安南王師范正缺人手。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