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益考量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扶余城不愧是遼東重鎮,被渤海國經營兩百年,又被韓知古加緊修筑了一番,堪稱銅墻鐵壁。

  楊師厚十一萬大軍,兩百多架投石車,日夜轟擊,連火藥都用上了,扶余城依舊屹立不倒。

  同樣的情況也在臨潢府上演。

  李嗣源雖然擊潰了蕭阿古只,但臨潢府的防御力量還是頑強。

  述律平與耶律德光都親臨城墻,激勵守軍。

  史文進用盡了各種手段,投石、穴攻、沖車、云梯等等,全都派上用場,也曾攻上城墻,但女強人述律平親自提刀上陣,又把唐軍壓了下來。

  關鍵時候,蕭阿古只領幾百皮室精騎燒毀云梯,沖擊登城唐軍,異常驍勇。

  而當郭從謙、李從珂領河東騎兵攔截時,城上敵樓上遙見唐騎動向,打出旗號,蕭阿古只從容退回城內。

  如此三番五次,屢攻不下,唐軍不免傷折了銳氣。

  盧文進沒辦法,只能掘土修建夾城,把臨潢府徹底困死。

  既然有了夾城,臨潢府就不需要這么多兵力,李祐建議襲取那水、黑水流域的部落,徹底掃平大鮮卑山之南的部族,斬斷契丹的根基!

  李嗣源沒有立刻答應,原因在于那水、黑水流域地形復雜,百族混雜,并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桀驁不馴的烏古人,兇蠻的北室韋,他們可不認識什么大唐八皇子。

  連對名義上的宗主契丹,也是時叛時降。

  不過在李祐極有耐心,三番五次的找李嗣源,李嗣源不勝其煩,只能推脫,“你若是能勝了李從珂就讓你去。”

  李從珂是軍中有數的猛將,這一路行來,連殺數名契丹大將,軍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幾年李嗣源上了年紀,很少出手,李從珂名氣逐漸蓋過了他。

  擺明了就是要讓李祐知難而退。

  誰曾想李祐居然一口答應了。

  李嗣源大奇,營寨之中,無數軍士觀望,黠戛斯人自然站在李祐這一邊,為其吶喊助威。

  耶律剌葛與契丹部眾也少見的出來觀看。

  有好事者敲起了戰鼓。

  二人騎在馬上,李從珂單手持木棍,立于馬上,雖是懶懶散散,但往日的威風并未絲毫削減。

  李祐如臨大敵,但同時也興奮異常,只有不斷跟強者過招,才能不斷精進。

  雖是木棍,但真正認真起來,也是要人命的。

  這是難得的機會。

  也是考驗這十幾年李祐的成果。

  李祐胸中熱血逐漸洶涌,兩人在馬上互相拱手。

  戰鼓聲逐漸加快,兩人戰馬受到鼓聲的刺激,慢跑、加速、狂奔,宛如兩條長龍。

  兩人的氣勢就凝聚在馬蹄上。

  每一次踩踏地面,兩人的氣勢就加重一分。

  觀戰之人無不屏住了呼吸。

  李從珂單手揚起長棍,李祐雙手平端,戰馬交錯而過,一聲悶響,黃沙飛揚,接著便是戰馬高亢的鳴叫聲。

  李祐手上的長棍斷了,但李從珂左肩的猛虎肩吞被打掉了。

  從李從珂的臉色來看,絕不好受。

  “平局!”郭從謙大聲道,卻被李嗣源狠狠瞪了一眼。

  李從珂從一開始就沒把李祐放在眼里,所以吃了個小虧,這么多人看著,他這個上將軍也是要臉面的,“再來!”

這一次認真了不少,雙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手持棍。

  李祐換了一根長棍,心中對李從珂速度、力量、手法有了新的認知,不愧是斬殺契丹大將禿餒的猛將,大唐的上將軍,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

  戰鼓聲再度加快,李祐從李從珂的眼神中就知道對方要玩真的了。

  又是一聲悶響,兩人的木棍一起折斷。

  居然又是平局。

  李從珂有多大本事,李嗣源豈會不知?冷哼一聲,不再觀看,回營帳休息去了。

  沒有李嗣源,將士們的熱情瞬間就爆發了,歡呼聲、助威聲、大笑聲亂做一團,將連日苦戰的陰霾掃去。

  兩人受這氣氛的感染,在馬上大開大闔,兩根長棍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看似精彩,實則李祐有苦難言,感覺完全被李從珂壓著,他只有招教的份兒。

  當然,能招架住李從珂也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

  軍中不知有多少人在李從珂手上走不了三回合。

  不過真正的戰場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兩人“呯呯”的打了半個時辰,換了十幾根長棍,倒是把現場的氣氛搞活了。

  最終李祐尋了個破綻,一棍抽在李從珂的馬上,戰馬吃疼,把李從珂甩下馬來。

  “勝了!殿下勝了!”烏爾沁最先歡呼,黠戛斯人跟著喊。

  接著唐軍也跟著喊。

  李從珂在地上拱手:“殿下勇武,末將不敵。”

  李祐騎在馬身有些莫名其妙,苦笑道:“將、將軍承讓了。”

  “殿下根基不錯,若是悉心再練個兩三年,到戰場上滾上幾年,必是當世猛將。”李從珂說完這句話,趕緊去營帳找李嗣源請罪。

  李嗣源黑著一張臉譏諷道:“我兒一向勇猛,今日何以如此不濟?”

  李從珂苦著一張臉,“他是皇子,我怎敢放肆,不過殿下武藝精熟,大人可以放心。”

  “莫不是你想靠著八皇子這棵大樹?”李嗣源忽然道。

  被說破了心思,李從珂面色一紅,“河東諸將在軍中受到排擠,大人又不是不知,我等皆是降將,若無一二靠山,將來如何立足?”

  這話說得倒也不假。

  從龍之臣也就那么幾位,淮南系因為歸降大唐較早,南征北戰,功勛卓著,又有李神福的大將軍位,地位穩固。

  但即便如此,淮南系也積極向五皇子靠攏。

  其中的深意,路人皆知。

  李嗣源不是不知道河東系的困境,連個大將軍都沒有,在軍中最是弱勢。

  長嘆一聲,“你倒是想的深遠,但若是太著痕跡,將來必是致禍之源。”

  李從珂的腦子里不單是肌肉,“陛下令大人為北面招討,與八皇子一路,難道大人還能置身事外?”

  李嗣源眉頭挑了挑,有些事,他心中早就明了,只不過埋在心中。

  但很多事情就算他不愿意做,部下們也會推著他前行。

  利益是永恒的。

  李嗣源縱然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部下考慮。

  晉國雖然覆亡了,但河東的勢力并沒有覆亡。

  河東依然是這個時代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陛下自有陛下的心思,你萬不可自以為是,我等盡心王事,這么多年,陛下何曾辜負一位忠志之士?休要再動這些小心思。”李嗣源沉聲道。

  李從珂拱手道:“兒知道了。”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