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四十章 半夜敲門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河北一統,大唐的刀子就要向外了。

  山東、河南、河東的力量就要逐步向幽州聚集。

  朔方、河隴、河湟、關中的力量向西州輸送。

  封楊師厚為幽州都督,李承嗣為都督,負責在幽州厲兵秣馬、訓練士卒,為進取遼東作準備。

  又采取自愿原則,征召遠赴西州的將士,無論廂軍還是中央六軍,愿去者正兵待遇加倍,輔軍直接提為正兵,家眷隨從,還為其分配耕田與牧場。

  這時代的西域條件有些艱苦,但絕不貧窮,大規模移民不現實,李曄只能希望從軍中調配人口。

  詔令一經貼出,正兵有些看不上,但廂軍卻非常熱情。

  眼看天下承平,轉正的機會越來越少,去西域說不定還能弄到些機會。

  這些年隨著胡商的到來,西域的奇聞異事也漸漸進入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大量真金白銀華麗珠寶的流入,讓關中人也開了眼界。

  對西域也升起向往之情。

  忠義堂恰到好處的宣揚,闖西域成了關中漢子們的口頭禪。

  而一些高瞻遠矚的文武將吏早已看出西域的機遇,視其為機遇。

  天下的刀兵雖然熄滅了,但人心中的刀兵與建功立業的渴望并沒有停息。

  特別是李曄大封群臣,連軍中士卒也親自封賞,更刺激到了底層的將士們。

  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豈會少了開拓進取之人?

  而且西域早已有了劉鄩打前站,建設了十幾年。

  一支三萬將士十二萬家眷的大部隊在長安匯集。

  李曄原本以為有個萬把人就不錯了,沒想到將士們的熱情這么高。

  不禁大喜,只要利益足夠,中土人還是愿意出門的。

  后世不遍地都是唐人街?

  歷來都是朝廷管的太死了,民間缺乏活力,特別是明清兩代,為了避免動亂,把人口死死限制在土地上。

  除了將士,還有青壯,以及大量的民間商人隨行。

  樞密院早在沿途為他們設置了落腳點,吃喝全都由朝廷承擔。

  這些年的商貿,朝廷府庫還是有不少積蓄的,錢花出去,流通開來,才能刺激經濟。

  玄宗年間,地方就出現了柜坊,是最早的銀行模型,專營錢幣和貴重物品存放、借貸等業務,比西方早了幾百年。

  柜坊出現,鏢局也就出現了。

  李曄想在西域點燃華夏文明火種,人口是基石。

  亂世淘汰了老弱病殘,整個大唐人口呈年輕化,有大量人口紅利。

  年輕一多,國家的氣象就不一樣了,敢打敢拼,沒有什么地方不敢去,沒有什么人不敢惹。

  后世總是宣揚草原對中土的進犯,其實翻開歷史,大部分時候都是中土種田的漢子把草原牧民殺的雞飛狗跳。

  只有中土虛弱,四分五裂,草原和遼東那伙人才有機會。

  換句話說,如果草原能種莊稼,恐怕早就沒什么匈奴、突厥、蒙古了。

  當然,這些只是李曄的個人想法。

  接下來幾年就要靠劉鄩發揮了,此次封了十位大將軍,不代表以后就沒有大將軍。

  成都。

  遂王李祎從昆州一路風塵仆仆。

  崔源照領成都官員出城迎接。

  沒有戰火威脅的成都,兩三年間便迅速恢復了生機,天府之國再現昔日盛景,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李祎忍不住輕輕吟哦,一路所見所聞,不得不佩服崔源照的治理能力。

  云南的發展,也離不開成都的支持。

  李祎跟崔源照的私交也不錯,曾向崔源照征求過治理云南的建議。

  崔源照言云南瘴氣多由樹木太盛的緣故,因伐木取地,并將云南的木材沿川滇水系送入蜀中。

李祎當即組織青壯伐木,果然瘴氣消減了許多,山味林珍,所獲極多,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材也換來蜀中的各種商品。

  兩地相輔相成,互相依賴。

  “臣崔源照拜見遂王殿下。”崔源照目前也是李曄最重視的二代文人之一。

  “崔府臺免禮。”

  兩人互相打量,雖是初次見面,但彼此眼神間已經是舊識了。

  崔源照又介紹了一應成都官吏,其中有不少長安舊員。

  李祎彬彬有禮,沒有絲毫親王的架子。

  一番客套寒暄,李祎一行人被引入城內。

  比起前幾年的頹廢模樣,現在的成都車水馬龍,市井巷陌人來人往,穿綢緞者不少,各種店鋪也是當街林立。

  崔源照雖出身世家,卻極擅長經營。

  成都給李祎最大的印象就是百業發達,商賈極多。

  兩人神交已久,也就免了許多官面上的東西。

  待眾人離去,崔源照尋個親近之地與李祎細談。

  “殿下此番回京,臣先道一聲恭喜。”崔源照眼睛閃著精光,一句廢話都沒有。

  李祎苦笑道:“光時莫要忘了,除了我,還有其他三位,此行未必是福,長安龍潭虎穴,未必有昆州安寧。”

  崔源照笑道:“龍潭虎穴才是真龍棲身之地,以臣觀之,棣王遠離中樞,這么多年沒有功績,七皇子母族勢大,素來為陛下忌憚,八皇子根基薄弱,雖鎮太原,實力微薄,殿下有平靖爨氏、掃平安南之功,陛下當然不會視而不見。”

  李祎一怔,沒想到崔源照比他還熱心。

  其實不止是崔源照,立儲牽動了不少人的心思。

  處心積慮的人不少。

  見李祎沉默,似乎不愿在此事上多說,崔源照拱手道:“天下事,全在陛下心中,我等也無需多慮。”

  這句話說出口,令李祎輕松不少,臉上的表情也緩和多了,“光時所言甚是,為人臣子,自有父皇決斷。”

  之后又聊了一些成都舊事,兩人才散去。

  崔源照身為西川布政使,政務極多,辭別李祎便又忙碌去了。

  成都知府韋見誠負責李祎的起居。

  為李祎一行人安排宿處。

  成都自有蜀王府,不過李祎向來低調,路過青羊宮,聽見兩三聲鐘磬聲,覺得滿耳祥和,見宮中仙風裊裊,便主動要求宿在青羊宮。

  青羊宮是有名的道觀,香火鼎盛,人來人往,李祎反而覺得安心。

  韋見誠順其所請,安排一行人住在青羊宮。

  一路奔波,沾床便睡。

  隨行侍衛也困倦的不行,搖搖晃晃,眼皮都睜不開。

  在他們最疲倦的時候,青羊宮的黑暗中,一道婀娜的人影在黑暗中時隱時現。

  “什么人!”侍衛是何等人?從戰場的腥風血雨下來,警覺性極高,睡覺時都睜著眼。

  “奴…奴奉崔府尊之令,特來伺候殿下。”女人驚慌的聲音帶著幾分酥軟,只聽聲音,便令這些常年征戰沙場的將士們心中一蕩。

  燈火之下,女人低著頭。

  “抬起頭來。”皇城司虞侯獨孤敬達警惕的目光掃遍她全身,有沒有藏利器,他一眼可知。

  女人抬起來頭。

  眾侍衛全都呆住了。

  這是怎樣一個女人?

  國色天香,如花中嬌蕊一般。

  侍衛們呼吸加重。

  饒是獨孤敬達經過嚴苛的訓練,在面前女人的風韻下,心中泛起陣陣漣漪。

  達官貴人之間互贈姬妾是常有的事,大唐風氣開放,即便在唐末,男寵都不少。

  “未得殿下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你且去。”獨孤敬達盡忠職守。

  女人聞言,居然嚶嚶哭泣起來。

  在深沉的夜里,哭聲穿透力極強。

  “何人喧嘩?”李祎終于被吵醒。

  “殿下,有…”

  李祎走出屋外,見到女人的容顏身段,忍不住也怔住了。

  每個時代,總有那么一兩個女人,令男人無法拒絕。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