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三十八章 分封文武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王審知難道真以為武夷山就能擋住大唐?”回到長安后,李曄一直在等福建的消息。

  連喀喇汗、薩曼、于闐都派遣使者入京,近在咫尺的福建卻沒有任何動靜。

  此舉不僅令李曄惱怒,就連一向不主張動武的政事堂也看不下去了。

  按說王審知應該是個通情達理之人,大唐這么多年,也沒虧待過任何一個主動投誠的人。

  封王封爵,還與皇室公主聯姻。

  子孫若是成器,也能再次出任地方。

  錢镠的幾個兒子在浙東為知州,政績突出,還提拔到長安。

  “今年以來,甘棠港水軍戰船頻頻出海。”趙義存道。

  “水軍出海?”難怪皇城司打探不到消息,原來是在海上。

  水軍正是大唐最薄弱的一塊兒,海面上發生什么事,朝廷完全兩眼一抹黑。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海運已經相當發達。

  廣州通海夷道,由廣州或福建泉州啟航,經過海南島、門毒國、古笪國、龍牙門、羅越等穿過南洋到達印度洋的獅子國、南天竺、婆羅門國,再到大食國、末羅國、三蘭國。

  海盜事業也相當發達。

  肅宗乾元元年,廣州上報朝廷,稱大食、波斯圍州城,刺史韋利見逾城走,二國兵掠倉庫,焚廬舍,浮海而去。

  乾符六年,黃巢入廣州,殺胡商十二萬。

  有唐一代,就有新羅婢、南洋奴被海盜賣入大唐。

  “能查到王審知出海干什么嗎?”雖然明知道結果,李曄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趙義存道:“有海民稱東海曾有海戰。”

  皇城司人員大多是關中子弟,不擅水,更不擅海,能查到的估計也就這么多了。

  如今天下皆平,福建肯定不是方外之地。

  福建的將吏也多有跟大唐暗中聯系的。

  除了海面上,福建諸州朝廷了如指掌。

  “令顧全武水軍入溫州,盯住福建水軍。”李曄下令道。

  顧全武的水軍組建也有兩年了,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妞妞。

  “再派使者入福建,探一探王審知的意思!”

  剛發下兩道旨意,李巨川就來了。

  今天算是個大日子。

  天下平定,也該到了封賞諸臣的時候。

  李曄與李巨川、張承業商議了三天,才把有功人員羅列出來。

  楊師厚封了左武衛大將軍,穎國公。

  李神福右武衛大將軍,壽國公。

  李筠左驍衛大將軍,鄧國公。

  高行周右驍衛大將軍,媯國公。

  劉知俊左威衛大將軍,許國公。

  周云翼右威衛大將軍,商國公。

  朱瑾左翊衛大將軍,兗國公。

  李承嗣右翊衛大將軍,蔚國公。

  馮行襲左千牛衛大將軍,金國公。

  辛四郎右千牛衛大將軍,鄂國公。

  其余韓遜、杜晏球、霍彥威、韓彥釗、徐溫、阿史那真延、李嗣源、李存審、夏魯奇、米志誠、顧全武等三十余人皆為上將軍,封郡公。

  魏五郎、黃全素等一百多人為中將軍。

  下將軍更不是不計其數。

李曄在香積寺登臺拜將,上將軍以上皆有畫像懸于天心閣,大將軍雕三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丈石像立朱雀街之左。

  授勛之日,饒是這些身經百戰的將軍也不禁熱淚盈眶。

  大部分將領都是從底層殺上來了。

  他們的軍功也實實在在。

  李曄一一撫慰。

  雖然不能門蔭百世,諸代遞減,但李曄給他們的榮譽卻是實實在在的,后代若真有本事,自會建功立業,若無本事,再大的家業也守不住。

  除了將領,有功將士的封賞也頗為優厚。

  親賜緋色圓領袍、精制刀劍、魚符、健馬。

  足足弄了兩天,李曄的臉都笑僵了,手抬麻了,才把三千多名有大功的將士一一封賞完畢。

  活著的人封賞了,戰死的有功者也封為國士,子孫優先入武營,按月可到府庫領取錢糧。

  但凡是戰死的士卒,都會有撫恤。

  兵司會逐一登記,查訪。

  將士們的封賞完了,還有文臣。

  這些人南征北戰,后方壓力巨大,文臣同樣功勞顯著,有了韓信,沒有蕭何也不行啊。

  早在太宗時期便有文學院學士,景龍二年,置弘文館大學士,天寶二年,增置崇賢館大學士,就連朱梁也弄出一個金鑾殿大學士。

  李曄依照前朝,又結合后世,立八位學士。

  封李巨川華蓋殿大學士,虢國公。

  張承業武英殿大學士,鄜國公。

  韓偓文淵閣大學士,趙崇凝東閣大學士,皆為郡公。

  追封杜讓能、劉崇望為太極殿、中極殿大學士,郡公。

  六人也雕石像立朱雀街之右。

  李巨川、趙崇凝當場哭得老淚縱橫,即便沉穩的張承業、韓偓也是淚光閃閃。

  人臣當到這個份上,也算光宗耀祖了,名垂青史也是肯定的。

  而文人對榮譽的渴望絕不弱于武將。

  一番封賞,也算讓文武們人人滿意。

  李曄更是有意無意提到武將最高封賞是王將,文臣死后可配享太廟。

  現場的氣氛更加熱烈。

  大唐封王的將領不是沒有,郭子儀、李晟、李光弼、李抱真、韋皋,無一不對大唐有再造社稷之功。

  人有了追求才不會墮落。

  對于一個帝王來說,四十多歲的李曄正值年富力強之時,劉備六十一才建國。

  這幾年節制女色,注意鍛煉,身體還行。

  封賞大典之后,李曄領眾文武拜祭了忠魂碑,香積寺的和尚舉行了盛大的水陸道場。

  長安百姓也紛紛前來觀看。

  關中很久都沒有這么熱鬧了。

  之后,按照慣例,將士輪番休沐,能放假的都放假了。

  李曄把所有政事都交給政事堂,自己結結實實睡了兩天兩夜,才感覺回過神來。

  期間裴貞一一直陰魂不散。

  李曄心中一嘆,新的斗爭又要開始了。

  不過現在中土一統,是時候確立太子了。

  李曄旋即下令李祤、李祎、李禔、李祐四人回京。

  有資格有能力登太子之位的也就這四人。

  其余李禊、李禋二子徹底淪為公子哥,在長安風花雪月吟詩作賦,李禎、李祁、李福等人年紀太小。

  此令一出,朝堂上立即暗流涌動。

  誰都知道這個時候召皇子回朝的意義。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