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零四章 安南舊事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1/2)頁  龐巨昭歷任邕、容等州防御使,對整個嶺南西道了如指掌。

  譚全播忽然病逝之后,嶺南西道立即沸反盈天,曲顥在南面磨刀霍霍,康開肅、劉銓在北厲兵秣馬。

  而邕州城里的動亂遠超奏表上的描敘。

  野心勃勃之輩蠢蠢欲動,初來乍到的宣教使們亦不能制。

  李守鄘為亂軍所殺,梁克貞為亂軍所推,與虔州軍對立。

  此情此景,龐巨昭挺身而出,引三千部眾入邕州。

  他本來在邕州任職過,有一定的威望,名聲也大。

  亂軍遂棄梁克貞,擁立龐巨昭。

  龐巨昭以邕州府庫錢帛賞賜全軍,士卒大悅,軍心遂安,龐巨昭令將吏各司其職,下令虔州軍回鄉。

  安撫百姓,懲處趁機作亂的。

  民心軍心迅速平定。

  不過接下來,就是最考驗龐巨昭的時候了。

  曲顥、康開肅、劉銓不斷派來使者,請求結盟,共抗北軍。

  龐巨昭是嶺南士人,曲顥、康開肅、劉銓三人都是地方豪強。

  因此三人認為與龐巨昭是有共同語言的。

  龐巨昭身邊的將吏也勸諫可共圖大事。

  至少能以邕州為籌碼,與朝廷談判,換一個節度使當當。

  他們一致認為朝廷剛剛經歷大戰,國庫空虛,未必會因為一個名分而統大軍再次南下。

  再說他們也不是要反叛,只求一個節度使的位置。

  在這么多人的勸導下,龐巨昭只能順應潮流,一面大力訓練士卒,一面派出使者,請曲顥、康開肅、劉銓三人來邕州會商結盟事宜。

  康開肅、劉銓二人本就名位不正,急需龐巨昭這顆大樹作為靠山,興沖沖的就來了。

  曲顥心眼多,借故推辭。

  康開肅、劉銓一入邕州,便被團團圍住,亂箭盡殺之。

  龐巨昭趁勢反攻宜州、柳州,旬日之內,二州皆定。

  此時朝廷的任命也到了,封龐巨昭為邕州都督,節制嶺南西道諸軍事。

  兵權絲毫不亞于節度使。

  龐巨昭感激涕零,當著全軍的面誦讀詔令,聲言絕不背叛大唐,斬當初勸自立的將吏十三人。

  三軍震肅,再也無人敢質疑大唐的權威。

  龐巨昭遂上書朝廷:曲氏為安南土豪,不可久懸于外,否則必鼓動當地土人,與大唐離心離德,陛下當早圖之。

  奏書呈送朝堂,自然又引起爭論,因為龐巨昭的行為有太多逾規之處,實在太像一個野心家。

  邕州之危解了,但龐巨昭的危險更大。

  俗話說聽其言觀其行,大量皇城司線報與宣教使密報都說明,龐巨昭沒有反叛之心,李曄也就慢慢放心了。

  邕州距長安四千里,一些特殊手段是可以允許的,否則事事向長安奏請,嶺南西道早翻天了。

  而且,龐巨昭的奏表,與李祎的奏表意思相同:曲顥有不臣之心。

  事實上,自從吐蕃、南詔相繼崛起,大唐重心北移之后,安南豪強們就一直有不臣之心。

  大唐在南詔地區統治的瓦解,源自南詔挑撥當地人勢力,試圖擺脫大唐。

大中十四年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懿宗剛剛登基,南詔就送來一份“大禮”,在安南土人的帶路下,南詔兵乘虛攻破交州。

  后嶺南西道唐軍反攻,重奪交州。

  咸通三年,安南土人又引南詔兵至,趁虛攻破交州,屠殺唐人十萬余,削弱了大唐的影響力。

  雖然懿宗是個著名昏君,但在外敵面前絲毫不慫,咸通五年,啟用名將高駢,為安南都護、經略招討使。

  高駢集結嶺南五管兵力,招撫蠻民,誅殺叛軍首領,咸通七年,大破南詔,收復安南全境,考慮交州至廣州間的水路多有巨石阻擋,航運往來不便。

  于是招募工人役夫,整治江道,溝通交、廣間的物資運輸,自此之后,舟楫無滯,安南儲備不乏,加強了安南與嶺南的聯系。

  又修建大羅城,以磚石葺之,鎮撫蠻民,后世為越某國首都。

  安南地方豪強一直有擺脫大唐的潛在欲望。

  一是受到南詔刺激,野心膨脹。

  二是本土人享受了中土千余年文化的滋養,翅膀硬了。

  三是中晚唐黑暗腐朽,派到邊地的官吏昏庸無能而狂妄自大,不把土人當人,予取予奪,引起地方反抗不斷。

  然后黃巢大亂,唐廷威權盡失,安南趁機舉事。

  曲顥父子是有人心基礎的。

  “可令王師范、李承鼐引軍進駐邕州,一來試探龐巨昭之心,二來為收取安南作準備。”李巨川道。

  “遂王在云南整肅兵甲,可為偏師,攻其上游。”張承業道。

  李巨川不動聲色的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張承業。

  嶺南東道收復已經三年了,按道理應該能支持一場三萬兵力的局部戰爭。

  云南更不用擔心,這些年稻米、蔗糖都方向輸入蜀中、黔中了。

  只是李祎有統兵打仗的能力嗎?

  關鍵在于云南沒有得力大將,若是敗了,會對云南造成影響。

  當然,對皇室也是一耳光。

  不知道什么時候,張承業眼中也閃著光。

  觸及他目光,李曄心神一震,有些話不用說的,既然肯給龐巨昭機會,為什么不能給李祎機會?

  會打仗的人天生就會,不會打的哪怕把兵書背的滾瓜爛熟,也是一敗涂地。

  云南宣教司對李祎的評價頗高,文武雙全,心性豁達,士民蠻人皆為其所用,地方平靖。

  其在云南數年,建威遠城,招撫大量爨人,力推歸化策。

  “遂王年輕有為可堪大用。”李巨川也來了一句。

  李曄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李巨川,“詔令王師范為南面行營招討使,李承鼐、李祎副之,龐巨昭為南面宣撫使,諸軍配合,相機進取!”

  一個安南面臨嶺南、云南兩個地緣板塊的夾擊。

  覆滅是遲早的。

  歷史上的曲氏,能力顯然配不上其野心,一直被嶺南狂犬病劉按在地上摩擦。

  而南漢在十國中戰斗力是墊底的存在。

  安排好一切,李曄隨即追封譚全播為太師、右驍衛大將軍,虔國公。

  畫像掛于天心閣內。

  哀榮之盛,近二十年罕有。

  也算李曄對這位老將的回報。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