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八章 民心軍心

  粥棚沿著朱雀大街一字排開。

  親眼見了流民,才知道這年代百姓是真的苦。

  寒冷雪地,衣不遮體,骨瘦嶙峋,眼神呆滯,表情麻木,只在捧起粥碗的時候,眼中多了絲活氣。

  李曄和皇后都是一身常服,沒有刻意宣揚自己身份,身邊還有平原,平時活躍的小丫頭現在變得沉默了,深居宮中的她何曾見過這樣的人間慘劇。

  特別是一些孩子跟她年紀差不多大,站在雪地里瑟瑟發抖。

  也有一些長安平民混進流民隊伍里,但很快就被禁衛軍查出來,流民的那種饑寒交迫是演不出來的。

  解決流民問題,光施粥是不夠的,也沒有那么多糧食一直施下去。

  還有住的問題,沒有地方躲避風雪,他們很難熬到春暖花開。

  李曄把施粥的任務交給皇后和李漸榮,自己帶著一營禁衛去南城清理房子。

  緊挨南門的幾個坊,在黃巢之亂中破環最為嚴重,久而久之,就成了無人問津的地方。

  李曄和禁衛軍一同清理。

  城中居民不少是認得李曄的,他走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仿佛后世的明星一般,見皇帝親身勞作,也跟著一起做事。

  人多力量大,天快黑的時候,清理出兩個坊,勉強能遮風擋雪。

  韓偓領人送來一車車的干草和干柴,干草鋪床,干柴取暖,有了這些,流民總算有個溫暖的家了。

  流民在兔崽子們的帶領下,有序的進入坊間,麻木的臉上終于多了一些活氣。

  李曄沒有回宮,而是跟親衛都留在流民坊里。

  流民一路輾轉,歷經艱辛來到長安,除了饑寒,還有恐懼。

  有時候恐懼比饑寒還要可怕。

  而大唐的皇帝在這里,能讓他們安心。

  親衛都分成十二隊,輪流巡夜。

  李曄一直在流民坊住了三天,睡干草,喝粥,沒搞任何特殊,人心都是肉長的,百姓的眼睛也都是雪亮的。

  皇帝以身作則,流民坊很快被清理出來,長安的流民乞丐都有了容身之所,不用在風雪天里挨凍。

  第三天的時候,太陽出來了,流民臉上的寒氣被驅散,終于流露出喜悅和生機。

  粥棚也從朱雀大街搬到了南城流民坊,每天供應兩頓濃粥。

  難民還有一大問題就是孩子居多,差不多三千多人,從五六歲的孩童到是十三四歲的少年,而且大多失去親人,不管他們,很容易滋生新問題。

  留在這里也不放心,李曄索性將他們帶回大明宮。

  分成男女兩營。

  大明宮是兔崽子們曾經居住的地方,現在又有了新的小兔崽子。

  做完這一切,上元節也到了,除了留下必要維持秩序和警戒的兵力,李曄給親衛軍放了兩天假,還發了軍俸。

  之所以叫軍俸而不叫軍餉,就是為了跟以前的軍隊區分開來。

  神策軍還在整改中,沒有放假。

  上元節終于像個節了,街面上游人如梭,不少穿著圓領袍的青年游弋其間,引得人群紛紛側目。

  他們正是禁衛軍的將士,李曄難得闊綽一回,把內帤的最后五千件新衣全拿了出來,回家就要有個新風貌。

  果然這些人的出現,在長安城中引起了轟動,特別是將士們英武挺拔的身姿,吸引了不少少女的秋波。

  平康坊青樓,見到青衣圓領的年輕人,一撥鶯鶯燕燕熱情高漲,“小哥,進來玩啊,姐姐保證服侍周到,不收錢。”

  街面上各種小攤熱情招攬。

  雖說是放假,但軍紀猶在,上官一再強調,進了青樓,也許不殺頭,但肯定是要被逐出禁衛軍的。

  這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以前在營中還不覺得,到了長安才知道,禁衛軍意味著什么。

  人們看他們的眼神都不一樣,帶著敬畏,帶著羨慕,帶著親切。

  “爹娘,我回來了。”長安有家室的自然把糧食背回家中。

  不過迎來的卻是爹娘陌生的眼神,過了片刻,才變得驚喜,“是五郎,是咱家的五郎!”

  “好小子,混出個人樣來了。”鄰居跟來湊熱鬧。

  兄長們也聚集過來圍著他打量。

  怎么也不敢相信曾經撒潑打滾的小弟,變成了一條響當當的漢子。

  才半年時間啊。

  老爹樂的合不攏嘴,“這次回來就不要走了,我給你說門親事,今年給我生個胖大孫子。”

  “軍中只放兩天假,明天就走。”

  “你還要回去?”老爹一聽臉色就沉了下去。

  “這是軍令,孩兒在軍中一切安好,有兄長照顧您,孩兒也放心了。”

  “你…要干什么?出去…打仗?”老娘眼中閃著淚光。

  一說打仗,家中的喜氣頓時被沖散。

  “孩兒是大唐子弟,是陛下的兵,當然要上陣殺敵,保家衛國,復興大唐。”說這些話的時候,五郎眼中沒有任何猶豫,仿佛一直在等待這一天。

  “逆子!”老爹掄起巴掌,卻怎么也扇不下去。

  因為自始至終五郎的眼神都是平靜的。

  他不再是坊間那個懵懂無知的少年。

  “大唐是皇帝家的,跟你有什么關系?”自己家中,兄長說話沒有忌諱。

  “大唐是陛下的,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五郎沒有忘記忠義堂里教誨。

  無國豈有家?

  大唐衰敗,家人能過上安定日子?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不知為何,這首詩涌現在五郎的心中。

  這一幕在不少人家中上演。

  有家的回家,沒家的只能在酒樓、客棧流連。

  酒樓老板小心伺候,不過這些青年明顯跟神策軍的兵祖宗們不同,從不賒賬,也不鬧事,喝酒的時候,總有一人維持清醒,照料他們。

  以前的地痞無賴見著這伙人都是繞路走。

  這樣的客人誰不喜歡?

  店老板恨不得把他們當財神供著。

  兩天的假期轉眼即逝,原通化門大營成了禁衛軍的新營地,休假的士卒陸陸續續歸隊。

  沒有一人離散。

  李曄親自帶著酒肉前來犒軍。

  適當飲酒可以提升士氣,也是驅寒的好東西,雖然不多,每人都能分上一些。

  “朕的兒郎們,大唐的未來就在你們肩上,你們愿意為大唐而戰嗎?”李曄端起一碗酒,大聲吼道。

  “愿!愿!愿!”

  通化大營的吼聲,響徹整個長安城上的天空。

  李曄猛地灌下一碗酒,“今日朕在此與諸兒郎盟誓,爾等不棄大唐,大唐亦不棄爾等,大唐與爾等休戚與共!”

無線電子書    茍出一個盛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