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0章 無明忿怒,千山不及此山高(5400)

無線電子書    萬界武俠扮演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金翅大鵬雕想要拔起蓮花,破解封印,絕非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光是這座山峰,在凝聚山體之時,其實就運用到了天罡三十六法門之中的掌握五雷、五行大遁、指地成鋼、鞭山移石、法天象地,這五項大神通。

  而整個封印中最沉重的地方,那株如亭如傘的白蓮,更是五百年前,如來佛祖手植于此。

  金翅大鵬雕當初把這五指山搬運過來的時候,是把這山峰視作一個整體,從五指山之外抄底而起,倒不必觸碰封印,如今他試圖破封,才知道這封印之穩固,還在自己預料之上。

  “如來當初用來鎮壓妖王之王的這一掌,居然有如斯威力,如果他以這樣的掌力來打我,哪怕只有其中的一根指頭,只怕也足以打折我的筋骨…”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金翅大鵬雕越是驚心,反而不得不更加壓榨自己的潛能。

  他左臂斷裂的創口之中,鮮血汩汩流淌而去,全涂抹在那株蓮花之上,而右手發力,忽然換了一個姿勢,虎口向下,手掌變換成神禽利爪。

  蓮花的根系扎在巖石之間,遍布著整座山峰,此刻一點點的被扯出巖石。

  佛光氤氳,在山上山下滾滾蕩蕩,那些后來誕生的藤蔓結蘿,都被粉碎,經歷五百年光陰而落在此處的塵埃,板結而成的土石也被融化開來,露出了最初的山體形貌。

  那確實是一只右手手掌的模樣,甚至還能清楚的看到放大的圓滿指紋。

  白龍飛來此處,恰好看到五指山上這一幕,心中大驚。

  她想起了紫竹林典藏之中,區別于百家典籍、諸佛菩薩的經論之外,被慎之又慎單獨存放的一本書冊。

  那是觀世音菩薩以觀聆世音的大神通,探聽過去時空,對某個妖魔誕生始末的探索與記錄。

  上古之時,有奇山坐落處,集合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乃有拳曲擁腫,盤坳反覆。熊彪顧盼,魚龍起伏。節豎山連,文橫水蹙。

  重重碎錦真花,紛披草樹,散亂煙霞。

  那山上有九竅靈石仙胎,本來昏昏噩噩,渾渾沌沌,集合山川之靈氣,取向天變之風云,呼吸吞吐自然生長,只因遠離凡塵人煙,無憂無慮,不染七情。

  然而人事變遷,滄海桑田,荒蕪偏僻的山水之中,終有百獸走動,人族遷居。

  九竅靈石仙胎所在之處,雖然極險極奇,終究也還是有一日,遇到了人心中的一點念頭沾染。

  那并非是什么窮兇極惡,并世無雙的梟雄人物。

  只不過是一個年輕的獵戶罷了。

  “打獵多危險啊,這高山險峻,猛獸利齒爪牙,年年都有獵戶喪命在山中,我還是想去做個燒陶的匠人,就算那工錢不如打獵所得…唉,可惜父親不準…”

  就這一點抱怨,種下了九竅靈石仙胎之中,第一個種子。

  后來這靈石心胎中的一點靈性,便追尋著這種子蔓延開來,感受紅塵人煙,所能夠聽到的都是種種怨念。

  家長里短,婆媳紛爭,父子不和,勸誡不聽,師長野蠻,屢次訓斥…

  有那子女見父母年高,苦心勸說,要為其保養身體,探望醫堂,可惜老者不愿遵從,純善孝順的心念之中便不免有一點哀嘆怨氣…

  有那為人下屬,勤懇踏實,埋頭苦干,不問兩袖身外事,因上司朝令夕改,不得不焚燈繼晝,誰不暗自咒罵幾句…

  有少年自以為眼光高明,接觸時勢日新,想去學藝從事新的行當,家中長輩卻頑固不化,因循守舊,為此爭吵…

  那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一些很平淡的抱怨念頭,即使是產生這些怨氣的人自己,有時也只是心中這樣想一想,很快便拋之腦后。

  但那靈石仙胎一一聽來,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諸般念頭灼熱如火,卻都被人間的種種規矩道德所壓抑,無論是對是錯,不得伸展,自然痛苦,痛苦之中伴生憤怒。

  怒氣,是七情六欲之中罪惡之首,嗔念,是無邊苦海之中最大根源。

  受了紅塵染化,靈石仙胎的那一點靈性中,誕生出第一個屬于自身的嗔念之時,他就已經不再是靈石,不再是仙胎。

  本來靈石仙胎,就是他自己,沒有我他之分,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束縛之說,但那嗔念誕生之后,他非要破石而出,脫胎而化,就算要破滅自身,也顧不得了。

  誰說那些看起來平平淡淡的生活,那些似乎只是細枝末節微不足道的挫折、矛盾,就養不出滔天的恨怒戾氣?

  凡俗中人,尚且有看似微小的爭執發展到一怒提刀殺人的,須知天地之間,除死生外無大事也。

  周易系辭,稱:“天地之大德曰生!”

  能否定這份大德,本來就已經是最大的戾氣。

  但光有這份戾氣,他還破不了靈石仙胎,他雖有嗔念,但沒有我執,有欲而無情,就是說已有厭惡的東西,卻沒有親近喜愛的東西,還算不得是一個完整的生靈。

  他困在靈石仙胎之中,又漸漸聽得百獸爭端,群狼吃羊,野豬搏虎,飛魚躍水,狗熊捕魚…

  這些野蠻之物,對“他”來說,都習以為常,雖然比人純粹一些,似乎也談不上喜愛,更成不了我執。

  直到,獸與人相逢,妖魔闖入了人的國度。

  妖獸吃人時,也秉承著野蠻之念,沒有什么值得在意…

  但“人”在那一刻,已截然不同!

  那自幼習武卻不得不屈從家中所想,到了年紀就去相夫教子,忍受公婆欺壓的女子,得以扔了針線,張弓搭箭。

  那被上司年年刁難的小吏,在上司還要讓他當炮灰的時候,掏出一刀,捅穿了那早已看厭的嘴臉,割裂顏面,劃開胸膛,肚破腸流。

  常年在父母面前唯唯諾諾,愚孝愚直,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孝子,能將不愿逃離自家房屋的父母捆出屋去,為了斷其流連念想,不惜燒了房子。

  那烈火映照之下的逃竄,何等喜人!

  但這樣的欣喜,還只是少數,這些只是一隅。

  還有那常懷盜竊之心,又畏懼律法不敢施為的人,趁著妖魔帶來的騷亂,搜刮金銀珠寶…

  有奸淫之心的人,趁著混亂,掠奪旁人妻女,拉扯到僻靜處,為所欲為;有不孝之心的人,趁著混亂拋下父母,任憑呼喊,踐踏至死;有厭惡發妻的人,害死妻子,說是妖魔所為;有早前口角的人逃跑之中,驚慌相見,惡從心頭起,一刀便殺生…

  有不臣之心的人罔顧黎民,趁亂反叛,將妖魔之禍,冠在王侯將相身上;有書生去做盜匪,拋棄仁義廉恥;有兵卒禍害百姓,罔顧律令軍規;就連那些害怕鄉鎮之中獵戶的野獸,都能趁亂多吃幾個人……

  這些歡暢淋漓更是百倍千倍。

  禮崩樂壞,流離失所,提刀劫掠,占據關城,這些不需要再壓抑自己的大自由,大自在,原來只需要一群妖魔而已。

  “他”從那一國的崩塌之中找到了我執,他厭人而又喜人,于是打破靈石仙胎之后,化作似人非人的猿猴之身。

  他漠看妖魔,而又重視妖魔,于是十方山川之間的靈秀元氣,仙葩云霞,全部練就成了一身妖氣魔氣。

  五百年前的妖王之王,于焉降生!

  妖魔道大興。

  天地萬國之靈,無外乎東土與西天!

  那時東土本來就有古妖神轉世,禍亂朝綱,赤帝天命降落人間,接續帝庭運數。

  赤帝天火孕育而生的前古大隕石,將要轟擊大地,清除妖氛,妖王之王扛下隕星,打斷天命。

  赤帝重興的天命時代,被打的跌落到五十年后。

  東土當時億萬生民,但每三萬戶之中,至少都有兩萬八千戶,受過妖魔的禍害。

  東土都城周遭三千里,是當時東土赤帝九霄大陣下,守御最佳、最為穩固的地方,原有五千六百四十八萬戶,妖魔大禍之后,僅于七百六十七萬戶。

  西天世尊搬運靈山,遷移東土,妖王之王又統率妖魔,殺上靈山。

  世尊如來以一度涅槃為代價,放四十二道白虹,八萬四千舍利神光,香花白霧無數,掃蕩妖氣,滌清寰宇。

  那一戰之后,妖王之王方被世尊如來鎮壓在五指山下,不得解脫。

  世尊取了妖王之王一點凡塵緣分,為他賦姓為“孫”,又以佛法覺悟,為他起名“悟空”,要用空無佛法,沉重紅塵,磨滅這妖王之王足以大興妖魔道的根器底蘊。

  五指山原本應該是坐落在東土與西天兩者路途之間的中點,如此才能同時調和東土西天之力,盡速煉化。

  竟然被轉移到了這里!

  “大鵬,松手。”

  白龍口中傳出驚怒無比的長吟,無定飛環傾力一擊,打在金翅大鵬雕的右肩之上。

  重傷之后的金翅大鵬雕,之前與龍女相遇的時候,雖然擋下了一記無定飛環,但也受了第二次的傷害。

  可是這一次,他右肩被更勝之前的攻擊砸中,竟然不動不搖,沒有半點受損的跡象。

  反而無定飛環嗡鳴一聲之后,漸漸脫離了龍女的控制。

  一股難以形容的無形大力,穿過了被拔升之后的蓮花根系之間那些裂隙,從洞窟之下探出來,攝住了無定飛環。

  龍女不敢有分毫遲疑,將自己的凈水法力全部灌注到其中,往下一送。

  無定飛環繞過了金翅大鵬雕的肩膀,被洞窟下傳過來的妖力吸向洞窟之中,但在經過那蓮花根莖的裂隙之時,突然漲大。

  龍族凈水之力,大小如意神通。

  這來自觀世音紫竹林中的法寶,與白蓮花的佛光根性同出一源,相知相融,不分彼此,死死的堵住了那些裂隙。

  “小和尚,你要是有什么辦法就趕緊說,沒有的話我就要把你扔遠一點了。”

  龍女失去了法寶,法力也幾乎損耗殆盡,但肉身神通之力還在,飛行于高空之中。

  江流兒不知道五指山中妖王之王的威名,卻也能感受到龍女話語之中那種驚慌的情緒,他順著直覺往下一指,說道:“我要是落在那朵蓮花上,或許能有什么幫助。”

  “好,那我去逼退金翅大鵬雕,你趁機過去。”

  龍女將江流兒一甩,白龍的身軀舞動,搶先一步沖向金翅大鵬雕。

  這一回洞窟之中的妖力,暫時被堵住,金翅大鵬雕不得不自己來應對。

  他只是扭過頭了,陽氣神通就已經在白龍身軀之上揚起火焰,與凈水互相沖突,形成了大團大團如云朵的白霧,減緩了白龍的速度。

  握在蓮花根莖上的利爪略微一松,形成了一個最完美的預備手勢。

  在某些傳說之中,金翅大鵬雕以龍為食,這雖然有些夸大的嫌疑,金翅大鵬雕最寬裕的時候,也從來沒能頓頓都可以捕食真龍,但是他吃過的蛟蛇,確實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他對于龍蛇之屬的了解,甚至要遠遠的超過那些連自己血脈都沒能完全開發出來的小龍。

  就算現在金翅大鵬雕重傷斷臂,法力損耗,神魂被岳天恩的拳意所創傷,但只要那白龍近身,這一爪探出去,便是必殺的結局。

  龍珠吞下,或許還可以挽回他的傷勢。

  百丈、十丈、五丈…近了!!!

  金翅大鵬雕瞬間松開蓮花根莖,一爪揮出。

  光華一閃,快不及錯眼,白龍化作人身,白衣飄飄,少女揮拳。

  這一拳正中了金翅大鵬雕左側的脖頸。

  掌力牽動了金翅大鵬雕左半邊肉身,而那一份有些相似的拳意,更引動金翅大鵬雕神魂上的傷勢,使他抑制不住的痛呼一聲。

  “你堂堂的一條龍,居然學人族模仿猴子的拳法?!!!”

  金翅大鵬雕,難以置信,震怒之下利爪變換。

  龍女一拳得手之后,順勢旋身縮腰,上探的一拳,化作旋轉下蹲的同時,向身后捉去的一手。

  那一手抓住了金翅大鵬雕的腳踝,將他整個人拖動失衡,騰空而起。

  這是在岳天恩指點她運用肉身力量的過程中,從只言片語之間,透露出來的一招“金猿攬月”。

  龍女的靈慧,在這轉瞬間的龍人拳法變化之中,展露無遺。

  以弱擊強,避強擊弱。

  金翅大鵬雕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被這么一條小龍擊敗。

  而在龍女得勢不饒,將金翅大鵬雕一路摔打出去的時候,半空中的江流兒墜落在白蓮之上。

  他兩悟神通,悟凈悟能,天生的芬陀利華清凈之身,一落在這白蓮花之上,頓時將白蓮之中的佛法神力,通達轉化,迅速開始驅散金翅大鵬雕的污血。

  白蓮花的根系重新向下壓落過去,五指山上上下下,諸多凋零的花瓣飛天,蓮瓣重生,佛光似乎要重新彌合。

  原本五指山只是一個整體,還可以被從外界搬運,但此刻有了江流兒的支持變化之后,白蓮根系似乎要往地脈深處無盡延伸,讓這五指山長出山根,再也不能輕易搬動。

  洞窟之中的灰白猿猴察覺到這份危機,不顧佛光灼燒肉身帶來的無邊痛楚與空無之感,盛怒一爪,抓穩了無定飛環。

  那灰白的猿猴手爪之中,嗔怒無明,踐踏天地萬代的妖魔之王意志,隨著五指收攏,將無定飛環,生生抓碎。

  大忿怒妖魔意志沖擊而起,白蓮花微微一蕩。

  坐在蓮花之上的江流兒被這股意志沖擊心海,失聲驚呼。

  他竭力穩定心神,借蓮花之力與下方沖擊而來的妖魔意志,僵持少頃,只覺天地茫茫,三界之間,仿佛處處燃起烈火,等火光漸熄,便是一片無邊怒海。

  每一片波浪起伏,都是失控泛濫的無明嗔念。

  蓮花搖擺不定,飄起飄落,飄在這片海上。

  伴隨著一聲嘶吼,四面八方掀起滔天巨浪,合攏過來。

  流沙將軍和朱剛烈,他們前世都是人,只因一些非常的遭遇,轉生為妖魔,他們其實還在凡俗之中,隨世沉浮。

  青獅、白象和金獅大鵬雕這三者,雖然是上古的兇禽妖獸,但自從他們被西天靈山擒拿鎮壓,雖然沒有能夠好好種出善根來,卻也受了人情事理,如硯多磨,磨出了太多凡俗的羈絆念頭。

  而他不同,從破開靈石仙胎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是天生的妖魔,是凌駕在轉生妖魔,凌駕在活人墮魔,凌駕在上古妖獸之上的——妖王之王!

  他的妖性魔性,雖出于人,卻已經面目全非,達到了人所不敢認見,不敢一顧的程度。

  五指山巔,白蓮之上的江流兒,惶惶失神,佛光暗淡。

  妖王之王的爪子,從裂隙之中探出,一把拽下蓮花,將蓮花連同坐在蓮上的小和尚,吞入腹中。

  五指山從尖端的裂縫,劇烈而大幅度的動蕩崩裂。

  灰白色的猿猴,如同怪誕的魔影一樣,斜拉豎伸,幻生變化,從裂縫之中爬出了半個身子。

  “出來了,我終于出來了!!”

  白蓮雖然被他吞下,但畢竟尚未徹底消滅,封印猶在。

  妖王之王探出上半身之后,百般掙扎,山搖地動,依舊不能徹底脫出封印。

  他雙手揮砸,仰天怒吼。

  “還是不肯與我分離,那你就跟我一起動作吧!”

  天際似乎為之一黑,妖魔法力鋪天蓋地的擴張開來,四方滲透,鉆入山體,鉆入地面。

  封印已與山根連成一體,不能搬移,但是五指形狀的山體卻在劇烈變形。

  五指融為一道臃腫的山體,隨著灰白猿猴一個向上拔升的動作,山體飛速生長拉長,一鼓作氣的延伸了千丈長短。

  如同一柄由大地刺向九天的長矛,沖入云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黑天漫卷,垂向四野,妖王之王長嘯在云霄之上,俯瞰千山萬水。

  此時,仍未足一刻光陰。

  妖王之王脫困,千山不及此山高。

  這一日之中諸多紛亂,動蕩惶恐的整個妖國,隨著漫卷的黑天云垂,似乎被壓去了躁動之聲。

  剩余數十萬分布各地的妖怪,無論是準備逃跑的還是猶豫觀望的,他們的視線向上,都被黑色的浩瀚天穹覆蓋。

  唯有一線白痕,撕開天幕。

  遠天之間,一道白色光束轟然擊中這里的山體中段。

  轟鳴的煙塵之中,被投擲而來的白象妖王,瞳孔渙散,妖氣泯滅。

無線電子書    萬界武俠扮演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