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批八萬余人的降兵中,到現仍然還有千余人不肯歸順大秦。
或許,楚兵中最終無法被教化歸順的人會更多,訓導部的人只要能做到竭盡全力,皇帝也不會去苛責。
秦軍士兵和官吏出去后,這里的門再被重新鎖上。
“暴秦的人肯定是騙我們,我不信他們會對我們那么好!”
“暴秦很狡猾,他們的話不能信!”
“要是到時候實在受不了,在干事時跟秦賊拼了!”
“去到關中后便知曉,是不是在騙我們!”
第二天,四萬余楚兵都出來營壘外大平地,由秦軍分別帶走,通過函谷關后,向關中進發。
虎牢關,薄貞已來到了這里。
嬴子嬰要在虎牢關待一段時間,韓信率大軍東出后,子嬰待了幾天覺得太悶,就派人把薄貞接過來。
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女眷在軍中,不過這不是絕對。
在楚漢相爭時,項羽帶兵征戰,一般都把虞姬帶上。
這是只有君主才有的福利,武將是不允許這樣的。
大業八年,公元前196年,一月初。
子嬰在接到了韓信的報告,滎陽和京縣已被拿下,兩個城池都是用計謀奪取,付出的代價很小。
“好啊!韓信不愧是歷史名將!”
高興中的子嬰,在看著報告時,順帶自言自語著。
“歷史?韓信將軍尚健在,怎么會是歷史名將?”
旁邊的薄貞有些不解。
剛才是順帶說出口而已,子嬰沒注意到旁邊的佳人。
子嬰解釋道:“數十年后,后人都會記得,韓信會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統帥。”
薄貞道:“陛下如此高興,定是前方有捷報。”
子嬰把戰報給她看。
薄貞過目一遍后,微微一笑道:“拿下兩個城池,戰死的士兵不足一百,是大喜事!滅韓指日可待。”
這時,陳平來到書房。
“陛下,函谷關四萬楚兵已出發。他們對大秦極為敵視,訓導部教化,肯定不會像上次那般順利。”
有臣子前來議事,薄貞很識趣,主動離開。
見薄貞離開后,子嬰道:“盡力而為吧。無論是否歸順,都對大秦有用。”
敵兵要是不歸順,那就是無期徒刑,一直干到死為止。
只要不是得了重病不能干活,都能為秦國做貢獻,為秦國提供免費勞動力。
陳平道:“陛下,臣接到章邯那邊傳來消息,項他已成功說服苗人跟楚國合作,并且要迎娶苗王長女為妻。”
子嬰道:“項他的確有才干,只可惜生錯地方了。有項羽這種昏君,無論他怎么努力,楚國都必將滅亡。”
目前,史祿對鄭國渠南邊地形的勘察正在進行中,預計兩個月后結束,提前把降兵帶到關中,一旦前期準備工作做好,隨時可動工。
陳平再說道:“陛下,一旦我們奪取三川郡最東邊,魏國可能會有所行動。”
子嬰道:“丞相是說,魏國有可能會出兵?”
陳平道:“正是。東方六國都知道,我大秦還想再滅六國,重新統一天下,若有任何一國被滅,都是其他五國不愿意看到。我軍主力南下攻韓時,三川郡東邊兵力空虛,魏國有可能會趁機出兵。甚至有可能會跟新鄭那邊勾結起來,夾擊我軍。”
子嬰覺得有理,派人聯絡韓信,提醒他見機行事,他相信韓信能妥善處理這個問題。
滎陽和京縣已被收復,子嬰和陳平商議著,確定當地縣令人選。
滎陽周邊,這里有超過二十萬秦軍云集。
滎陽縣衙大堂,韓信把眾將召集一堂開會,要進行最新的作戰部署。
“在京縣以南,有齊軍;在苑陵以北,有趙軍。趙軍和齊軍,是要在這兩個地方阻擋我軍南下去路。只要能突破其中一處,我軍便能直逼新鄭。”
韓信首先把情況說出,時而指著地圖某處。
駱甲道:“要么強攻,要么智取,要么跟敵軍約戰,出來列陣交戰。”
楊武道:“若敵軍不出戰,又該當如何?”
楊喜道:“韓將軍用兵如神,或許有辦法。”
眾將都看向韓信,覺得無論有什么困難,都難不倒他。
“我們先從兩個方向進軍,若敵軍出戰,我們便與之交戰;若敵軍不出戰,再臨場應變。”
韓信看向駱甲,說道:“駱甲將軍!”
末將抱拳道:“末將在!”
韓信道:“我給你步卒七萬,騎兵兩萬,取道東邊的博浪沙,奪取陽武縣,再南下苑陵。兩日后出發。”
駱甲道:“諾!”
韓信道:“剩下兵馬,隨我一同南下。”
駱甲問道:“韓將軍,魏都大梁離陽武不遠,是否要突襲關隘?大梁右邊地勢平坦,若我軍突襲成功,便可直逼大梁。”
韓信擺擺手,說道:“不可。我們此次出兵是為了滅韓,不可節外生枝。再說了,我軍東出虎牢關,魏軍必定嚴加防范,我們不可能突襲成功。”
駱甲又再道:“末將奪取陽武后,還需留下兵馬駐守,防備魏軍楚兵抄我后路,襲擾我后方。”
韓信淡淡一笑,說道:“若魏豹真敢這樣做,我秦國師出有名,直接發兵滅魏國。”
呂馬童問道:“可我們要先滅韓,對付齊軍、趙軍,無暇顧及魏軍。”
韓信道:“只要師出有名,并不等于要立即出兵,待滅韓后,再厲兵秣馬,在合適時機攻魏。在滅韓前,我們還得派少量兵馬做好防范。”
兩天后,二十一萬秦軍分兵,駱甲率九萬兵馬往東進軍,臨時劃歸他指揮的武將,有馮勉、謝楷、楊武等人。
滎陽和京縣,各留下五千士兵駐守。
陽武縣,是三川郡最東邊的縣,縣城跟離魏國邊界只有數里,博浪沙就在陽武縣轄區內。
數天后,駱甲率軍抵達陽武縣,將縣城包圍。
駱甲派人對陽武縣守軍勸降。
在近兩百年前,那時候魏國是天下霸主,奪取秦國河西之地,然后修筑魏長城。
十年前,以項羽為首的聯軍攻函谷關失敗后,魏王豹回到大梁,便修筑魏國跟韓國交界的長城。
在三川郡和潁川郡最西邊與魏國交界處,皆有魏長城。
其中,三川郡跟魏國交界處,離魏國國都大梁只有百余里,是魏軍防御的重點,魏國在這邊境設立一個關隘,名叫“青令關”,魏王豹派柏直鎮守此地。
“將軍,秦軍來了!”
柏直接到報告后,登上青令關城墻,遠望數里外的陽武縣城。
他望見,有大量的秦軍把陽武縣重重包圍。
裨將于梁道:“將軍,暴秦還想第二次吞并天下,會不會趁機進攻我們?”
柏直道:“聽聞韓信用兵狡詐,完全有可能。”
在他的命令下,青令關防線守軍都做好迎戰準備,如臨大敵。
陽武縣城城東,駱甲站在山丘上,遙望東邊數里外的青令關。
青令關那邊的魏軍,都已嚴陣以待。
要從韓地進攻魏國,除了強攻外,別無他法。
“駱將軍,陽武守軍投降了!”
不久后,陽武城門打開,守軍都尉和縣令都出來投降。
駐守這里的只有區區三千守軍,根本無力抵擋。
駱甲進入陽武,張榜安民,宣布免除賦稅徭役一年。
因為陽武縣是屬于投降,縣衙、鄉衙各項事務,只需等待朝廷派官員前來接管。
在朝廷任免官吏前,臨時進行軍事管治。
要是軍事攻占當地,人口、土地都要重新統計,麻煩事多很多。
休整兩天后,駱甲留下三萬兵馬,讓馮勉、楊武留守,他帶著七萬兵馬南下。
駱甲特別叮囑馮勉,要特別留意魏軍有可能突然出擊。
魏都,大梁,王宮。
魏王豹沉迷于美色,跟管夫人、趙子兒兩個寵妃在一起。
兩女年紀相當,都是容貌姣好,在數年前被魏豹納入后宮,深受寵愛。
魏豹和兩人,在欣賞著歌舞。
欣賞完畢后,魏豹臉有憂色。
趙子兒問道:“大王,為何事憂慮?”
魏豹嘆了一聲,說道:“兩位夫人,你們都知道,暴秦東侵韓國,已突破汜水了,若是再往東,便直逼大梁。”
管夫人開解道:“大王,有長城關隘,秦軍休想攻進來。若不放心,還可派人向楚國求援。大王稱臣于楚國,楚國得派兵保護魏國啊!”
趙子兒道:“妹妹說得對,若楚國不派兵保護,就不配大王向項羽稱臣。”
魏豹道:“兩位夫人言之有理。”
這時,有臣子來報,秦軍兵鋒直逼青令關。
魏豹更是焦急,嚴令柏直死守長城防線。
第二天,魏豹上朝,說出當前情況,派人趕往楚國向項羽求援。
丞相俞宏道:“大王,秦軍是要滅韓,不可能真的進攻我魏國。”
馮敬道:“大王,若韓國被滅,下一個可能就會輪到魏國,臣認為,不能坐視不管。等秦軍南下候,我們當出兵攻秦軍后方,與趙軍、齊軍前后夾攻。”
俞宏道:“大王,臣附議!不能坐視暴秦滅韓。”
重要臣子提出這個建議,聽起來有理,魏豹卻顧慮重重。
他說道:“若出兵,肯定會激怒暴秦。若惹怒了嬴子嬰,派大軍來攻,如何是好?”
魏豹優柔寡斷,沒有膽識,非常懼怕秦國報復。
馮敬道:“大王,暴秦野心極大。先有嬴政吞并六國,如今的嬴子嬰,野心不小于嬴政,就算我們此時不出兵,若韓國被暴秦所滅,他日暴秦定會再出兵滅我魏國。”
俞宏接口道:“大王,韓國與我魏國唇亡齒寒,絕不能坐視韓國被滅,救韓國等于救魏國,臣懇求出兵。”
又陸續有三個臣子發言,贊同出兵。
魏豹終于下定決心,派人向青令關的柏直傳令,一旦秦軍南下,便出兵襲擾秦軍后方,若有需要,可跟齊、趙一起夾擊秦軍。
另外,魏豹決定派人趕往新鄭,聯絡那邊的張良、曹參、李左車,商討南北夾擊之事。
馮敬自告奮勇要出使韓國,魏豹準了。
京縣以南數十里,韓信率領的十二萬大軍,跟曹參率領的十萬齊軍對峙。
韓信仔細查看周邊地圖,又根據斥候的偵察,確認所有南下之處,在險要地方都有齊軍把守。
除了橫亙南下道路的,還有兩處隘口。
到底該如何破敵,韓信已有了大概。
這時候,呂馬童進入大帳,作揖道:“韓將軍,末將愿率軍到齊營前叫戰。”
韓信道:“齊軍未必肯出來,不過,呂校尉去叫戰也無妨。”
要是強攻關隘,傷亡肯定不小,如果能讓敵軍出戰,對秦軍來說不是壞事。
呂馬童點齊部下,向南邊的齊營而去。
“曹參小兒,被我秦軍嚇破膽,不敢出來了!”
“秦軍天下無敵,齊軍出戰必輸,只能龜縮不出!”
“齊軍都是軟蛋,不敢出來跟秦軍交鋒!”
“劉邦老兒快把戚懿獻給大秦皇帝,大秦皇帝可饒劉邦不死!”
“齊軍個個都像娘們,不敢出戰!”
為了讓齊軍出戰,呂馬童想盡辦法,想出各種侮辱之言,讓部下向齊軍大喊,一連罵了三天。
對于各種侮辱之言,曹參一笑置之。
不過,有部下忍不住了!
孔聚來到大帳,向曹參道:“曹將軍,請讓末將帶兵出戰,一定好好教訓秦賊。”
曹參道:“堅守不出,對我們最有利。若出戰,就算我軍不敗,也落得兩敗俱傷,不劃算。”
孔聚情緒激動起來,說道:“將軍,若任由秦賊辱罵,弟兄們都受不了,末將愿出戰,若勝,功勞歸將軍,若敗,罪責由末將承擔。”
曹參想想,出戰也好,能緩解將士們的怒氣。
他叮囑道:“孔將軍得注意,若交戰對我軍不利,需及時撤兵退回大營;若能勝,也不可追擊秦軍;若是平手,也不得戀戰,只要傷亡超過兩成,就要及時退兵。”
孔聚領命,率領一萬齊兵出來營寨。
齊軍終于被罵出來了,呂馬童興奮起來,八千部下振奮起來。
秦軍擺好陣勢,列陣以對。
由孔聚指揮的齊軍,也迅速列好作戰方陣。
雙方相隔三弓床弩的射程距離,緊張對峙起來,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