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四十六話:終章

您現在閱讀的是由—《》第六百四十六話終章  興元八年夏初,許三花順利生產,次子取名賀清文。

  同年中,嫁去江州府方舟任上的賀淑璃傳來消息,懷有身孕足兩月。

  同年底,近八十高壽的路娘一覺睡下之后,就再也沒有醒來,去得很是安詳。

  路娘也算壽終正寢,所以許三花即便是有些難過和傷感,也很快就緩過來了。

  路娘生在云氏,葬,也應該葬在云氏,許三花命云風帶人扶棺,送路娘回云州府安葬。

  這些年,路娘年紀大了,不用做更多的事,也沒少跟老胡氏在一起說話擺閑。

  她此番去了,老胡氏也難受了好久,頗有些感慨。

  人老了,終是要有一死的。

  這個道理,老胡氏十分明白,她過了這么幾年的好日子,孫子孫女都有出息,重孫重孫女也都健康乖巧,可可愛愛,讀書識字,她親眼看著呢,也滿足了。

  也不知是因為一番感慨,還是這年的冬天太冷,陸陸續續的大雪小雪就沒有聽過,一直身體都還不錯的老胡氏一下子就病倒了。

  這下子可是把全家上下都嚇了一跳,許三花更是急得日夜守在病榻旁。

  所幸這些年身體補得好,藥膳就沒停過,在床上躺了半個來月,在除夕之前,老胡氏就好了起來。

  如此,眾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氣。

  老胡氏這一病是緩過來了,但同樣在這個冬日病倒的蔣村長卻沒有挺過去,在除夕之前,就咽了氣。

  不過他也是笑著去的,他也算高壽了,只可惜,還是沒挨過明年七十大壽,但是也夠了。

  咽氣之前,蔣村長還來得及好好生生的看過了自己的后人。

  老鐘氏身體一直不好,三年前就去了。

  圍在病床邊的,就是兒子蔣大平和兒媳朱氏,大孫子蔣承祖和大孫媳劉氏,二孫子蔣承志和二孫媳馮氏,以及重孫和重孫女們。

  蔣村長是半夜咽的氣,第二日一早靈堂擺起來,村里各家各戶就挨個去吊唁。

  喪事不過年,看好的日子也就在年前,將人送上山好生安葬了之后,離除夕,也就兩天了。

  今年冬天,村里好多老人都沒有熬過去,都是老胡氏他們這一輩的,這么多喪事走下來,今年這個除夕,也難得的,過得沒有那么熱鬧。

  老人走了,還有一個又一個的孩子降生,這就是生命的傳承,生生不息。

  正月十五之后,村里的學堂開學,新入學的孩童又是滿滿兩個班,將去年底結業的學生空漏補得是滿滿當當。

  二月縣試,學堂第一批的算是讀書可以的所以被留下來接著學習四書五經的學生,一連參加了二十八個。

  縣試放榜,二十八個里過了二十二個,這可是大喜事。

  四月府試,二十二個學生繼續下場,二十二個全部取中,皆可稱童生。

  消息一傳回來,十里八村的都沸騰了,雖說許家學堂至今已經六年余,但這卻是許家學堂參加科舉考試的第一批學生。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自然值得高興。

  畢竟,這些學生都是莊戶家的孩子,從啟蒙至今最久的也才六年,頭回下場,能有這個成績,怎么不叫人高興?

  八月正好是三年兩次的院試,二十二個童生繼續下場,取中秀才一人。

  二十二取一,是很少,但秀才難考,有多少人考一輩子都考不過秀才的?

  此番許家學堂的學子初次下場,一路從縣試到院試,考中童生二十二人,考中秀才一人,也足以叫整個淮安縣轟動的了。

  這個許家學堂,厲害啊!

  上學堂哪里不是上啊?想要科舉的,一時間都想往許家學堂來求學。

  可惜,許家學堂地方有限,先生有限,只招十里八村的孩子們,不招鎮上之外的人。

  如此,盡管有些遺憾,但許家學堂的名頭就算是盛起來了。

  興元十年,二月縣試,許家學堂繼續報名,下場三十個,榜上有名一多半。

  四月府試,成功取中童生的一共十五人,其中正好就有十歲的賀秉文,且是以第一名案首的好成績,從縣試到府試,高歌猛進的。

  他本就是下場試一試,感受感受而已,且沒想到能取得這么一個好成績。

  十歲的童生,十歲的縣試府試兩案首,足以叫眾人仰望膜拜。

  他雖一直在學堂進學,但又有賀璋每天單獨講學,學識早就高過童生考試的度,他能考中,先生們都不奇怪。

  同年八月鄉試,在學堂沉淀三年的蔣承祖再度下場,順利取中舉人,成績喜人。

  次年縣試府試,許家學堂的學生繼續有學生下場,照樣出盡了風頭。

  而入京參加春闈的蔣承祖也順利考中了進士,雖是二甲末名,但也足以叫人羨慕萬分。

  同年八月院試,許家學堂取中秀才的一共二十七人!

  其中,自然包括照舊又是案首的賀秉文,一連三案首,甫不過十一歲。

  但世人知道他出自賀氏,曾祖乃帝師,一門都是高官,驚嘆之余也不奇怪。

  如此一來,許家學堂的名頭更甚,有許多人家帶著孩子跪在學堂門口只求進入學堂求學。

  先生不收,還不肯走。

  求學之心,值得敬佩,新上任不過兩年的村長蔣大平為此不得不找許三花和賀璋商量對策。

  許三花手里如今不差銀子,從去年有外頭人想入許家學堂,她就一直再琢磨這個問題,眼下和賀璋已經商量過了。

  于是,立馬請泥匠隊,擴建學堂,而賀璋又專門聘請回來好幾個學識過人德才兼備的先生。

  泥匠隊請的自然還是周老五那一支,周老五年紀大了,已經退了下來,領頭人就是他兒子帶著他孫子,這些年下來,隊伍壯大,十里八村的誰家建新房子都請他們。

  人多力量大,又加緊趕工,所以速度很快,不過年底,就完全竣工了。

  興元十二年正月十五,許家學堂開學,除了十里八村的孩子,還有不少外來的學生,十幾二十歲的都有。

  學堂經過擴建再翻修,將響水灘那一片都給占了,由賀璋親自畫的圖紙,里頭除了教舍數間,還有宿舍,和好幾處休閑的地方。

  遠遠望著,宏偉壯觀得很。

  山門處還有巨大的一塊山石,上刻的許家學堂四個大字龍飛鳳舞,大氣磅礴。

  至此,這個終有一日會聞名大江南北的許家學堂正式拉開了帷幕。

  在今后的很多很多年,來此求學的學子數不勝數,絡繹不絕,其中不乏千里迢迢聞名而來。

  而從這個學堂走出去的,有各行各業的精業。

  于科舉一途,止步最低的也是秀才。

  往上,舉人進士,多如牛毛,做官的更是不知凡幾。

  其中,最厲害最出名的,就是三元及第,先入翰林,后入文淵閣的五閣老之首歷經三朝輔佐三任帝王的大學士賀秉文,士林人稱“儋仲先生”,琴棋書畫皆稱一絕,聞名于世。

  其二,便是于十萬敵軍中取敵軍將領首級,斬西戎六十八鐵騎于馬下,人稱“黑旋風”的常勝大將軍賀清文。

  世人皆知,許家學堂不但收男學生,也收女學生。

  男學生有聞名遐邇的,女學生,自然也有。

  其中,最出名最厲害的,當是武林第一盟主,后嫁鎮南王次子,江湖人稱“紅衣女俠”的云蓁蓁。

  在西戎犯邊,大兵壓境,來勢洶洶,民不聊生之時,率江湖各大門派和朝廷大軍一起抵抗西戎大軍,打得西戎十萬大軍丟盔卸甲,不戰而逃。

  后又與常勝大將軍一起,追擊西戎大軍,一路直搗黃龍,徹底滅了西戎國。

  這世間,便再也沒了西戎。

  此一戰,載于史書,后世相傳。

  其二,便是出身普通,卻一路坐上了皇后的寶座,先后為昭元帝誕下四子三女,在昭元帝駕崩以后,垂簾聽政,同賀閣老一起扶持年僅六歲的幼帝,匡扶國本,使國泰民安,史稱“一代賢后”的許思瑤。

  這都是其中最出名的,還有很多很多的,他們皆出自許家學堂。

  這一切,就注定許家學堂這四個字在歷史的長河里永遠的會留下濃重的墨筆。

  而一手創建許家學堂且把他們傳承下去的許三花和賀璋,也在歷史上留有名字,在許家學堂厚厚的一本學堂志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歲月變遷,誰也不能改變。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來回回的更迭,南山腳下和孤山腳下的兩座大宅子一點一點的被歲月沉淀。

  不知多少年過去了,學堂里的讀書聲不曾改變的,依舊響亮,彰顯著蓬勃生機。

  西院的花圃前,兩把躺椅上各躺著一個老人,他們白發蒼蒼,滿臉皺紋,卻依稀看得出來年輕時候的風華。

  墻角的新芽奮力的從泥土里掙扎著冒出頭來,嶄新的生命投入世間的懷抱。

  “又是一年了啊,我已經七十五歲了,活的太久,太久了。”

  “能有我久?我已經八十四歲了。”

  兩位老人相視一笑。

  太陽籠罩在他們的身上,鳥兒停在他們身下,清風徐來,歲月靜好。

  全文完。

無線電子書    村里的女霸王她良田萬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