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八十二話:讀書的事

無線電子書    村里的女霸王她良田萬頃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村長的動作很快,請來了周老五,帶著泥匠隊轉天就在響水灘熱火朝天的忙火了起來。

  農忙假放完,作坊的工人都回來上工了,這進進出出的,誰都曉得孤山村要建個自家村子里的村塾了!

  大柴村和大灣村離得近,白河村的村塾他們不去,這孤山村的村塾得去啊!畢竟這么好的關系呢。

  三個村子相互通親家的不少。

  其中大柴村在許家作坊做工的人稍微要多些,有將近兩百個人呢!

  大灣村里最開始的十幾個女娃這兩年都陸陸續續定親成親了,但許三花還是給他們家留了名額換了人進來,是以,也是還有十幾戶的在許家作坊做工的。

  不說這些,其他靠著套種魔芋這些的,日子也是過了起來的。

  要叫他們自個村里建村塾怕請不到好先生,聽說蔣村長托了賀璋請先生,大柴村的羅村長和大灣村的村長一合計,就找上了蔣村長。

  大灣村村長道:“蔣老哥啊,你看,我們村里也出點銀子,搭個伙,娃兒也來上你們村的村塾行不?”

  羅村長也道:“蔣叔啊,我們村里一樣的,也出點銀子,這村塾你就稍微多建一間的唄!離得這么近的,娃兒們走這里來上學,多方便不是?”

  這娃兒讀書是大好事,村長自然沒有不同意的,再加上三個村子關系好,誰家村里沒有對方村子的媳婦閨女的?

  不過這村塾是他們村承頭,他們村得有話語權啊。

  畢竟,這兩個村里有他們的媳婦閨女,也有別的村子的媳婦閨女。

  免得將來扯不完說頭,這個也想往里來,那個也想往里送,村長腦子轉得很快。

  當下就道:“娃兒讀書是好事,咱們三個村誰跟誰啊,你們村想送娃子來,到時候村塾建好了,直接送來就是了,左右就是跟先生交束脩的事,只要先生收就是了,這村塾我們已經湊好銀子開建了,就不用你們再湊銀子了。”

  大灣村村長和羅村長一聽,哪能不明白蔣村長這點深意?

  兩人對視一眼,還是都同意了下來,交束脩就交束脩吧,上哪兒都是讀,只要孤山村肯收就行。

  不讓他們湊銀子,那就不湊唄。

  反正他們只是想著娃兒讀書方便,也沒打算插手孤山村村塾的事。

  這蔣村長精著呢。

  有兩個村子都想送娃兒來,不說都送吧,這也得是不少娃兒了,村長想,那肯定至少得建到六間的,且兩個先生,教不教得過來?愿不愿意教這么多娃子?

  白河村的老童生可就只教十幾個孩子呢。

  且多一間,就得多六兩銀子的,還讓大家伙湊?

  那不可能。

  村長琢磨是不是自己先墊上這銀子,往后公中銀子夠了再挪出這份來。

  這頭許三花聽說了這事,就送來了十兩銀子,就算她湊的份子,多出來的四兩,就拿來開工錢。

  村長一聽,疑惑不已,“開啥工錢?先生的束脩有大家伙送娃子來交上,還要單獨再給先生給月錢?”

  他可是打聽過的,對面白河村那個老童生,就是收的學生交上來的束脩,可沒有另外再給月錢啊。

  “自然要給先生開月錢的,要不然人家為啥到村塾里來?不過這月錢的事,我出。”

  “娃子們交的束脩就拿來做娃子們的口糧。”

  “到時候村塾開了,先生得吃飯吧?總都要給先生準備飯菜的,倒不如請個整治飯菜的婦人到村塾里去,每天除了給先生準備飯菜之外,順帶的,給上學的娃子們也整上一頓中午飯。”

  “這早上來下午回的,中午巴巴回家吃飯可麻煩,咱們村不說,大柴村和大灣村的可不近便,倒不如索性讓娃子們就在村塾里湊合一頓中飯。”

  “咱們按差不多的算,就整治簡單的飯菜,少說也得兩個婦人才夠,這人村長爺你看著去請,工錢就從這四兩銀子里先給著,到時候完了再說。”

  做一頓飯的事,左不過就是十文一天頂夠了,兩個人一天二十文,一個月六百文,這四兩銀子夠付上差不多半年的了。

  村長想著鎮上的學堂可不就是中午在學堂里吃的?就是多交些口糧的事。

  這樣方便了娃子們,挺好。

  且先生的月錢單給了,要上學的娃子只用帶自己要吃的口糧來就行了,這樣好啊,村里家家戶戶湊了三錢銀子的,不用單獨交束脩的,這心里也舒坦些不是?

  說不得到時候樂意送娃兒來的就更多了,一家兩個三個的,這樣,對村里可是大好事。

  且大灣村和大柴村的人家要送娃子來,只用帶娃子的口糧就可以來,那還不得承他們孤山村的情?

  這年頭,村子和睦可比相仇好。

  咋算,其實他們村都沒有吃虧嘛。

  倒說起來,還是三花這里出來大力咧!

  先生的月錢可不是小數目。

  很快的,村長就曉得為啥他們村的村塾,先生要單開工錢了。

  因為,賀璋和許三花這里請來的可不是對面白河村一樣的老童生。

  因為他多嘴又提了一句的是,就從原先說好的兩個變成了三個,還都是秀才!

  秀才好啊,秀才可比童生學問好,見官都不用跪的,到隨便那個鎮上縣里的學堂去不得?竟然還肯來他們村里的小村塾來當先生。

  要不說咋是秀才呢,人秀才在鎮上學堂當先生,一年少說也有個二三十兩銀子的,愿意來他們這里,光靠孩子們那點束脩,肯定不好看哩。

  還是三花出馬好使啊,要是他,可請不來秀才身當先生。

  村長樂呵呵得不行,一天往響水灘跑十回不嫌累的,就盼著村塾快些建好,娃子們就能早一天開始進學。

  八月底,除了響水灘建村塾的事引人關注,但最重要的,還是今年的魔芋開收了。

  今年十里八村的幾乎都套種了魔芋,這一開收,那叫一個熱火朝天歡欣鼓舞,比打谷子和掰苞谷都叫人熱情好幾分。

  畢竟掰苞谷熱,打谷子也熱,但八月底了,收魔芋就不咋得熱了,不出太陽,還有些涼爽咧。

  最關鍵的,魔芋產量高,收起來來錢多啊!

  要不是北邊那邊種兩季麥啥的,田地空不出來,許東家想著這套種魔芋說不得就適合他們這兒的地,也有心讓他們掙錢,不然啊,也輪不上他們套種這么多啊。

  大家伙卯足了勁的,一年下來對這魔芋伺候得多精心,可不就是因為這個?

  嘿,整個大淼還有最南邊的大宛,那可是都吃的是他們這地出的魔芋!

  當然,這是十里八村的人的想法。

  但整個大淼這么多地方,還有大宛,一年到頭,光靠這十里八村產的這么些魔芋咋夠?

  就說滿天下家家戶戶一年就吃三四回,那一回也得一兩斤,加起來,一年得多少?

  所以,不止他們這十里八村,許三花另外在渝州府底下的作坊也叫管事領著當地的村民試著套種了魔芋,那收上來,就供大宛和渝州府的。

  另外還有離得近的象州和豐州,有野生魔芋的地方,總會適合魔芋的生長的。

  還別說,這一年下來,套種的成果也是非常好的。

  陸陸續續的魔芋球收上來,為了加緊處理趕制成魔芋片,同往年一樣,作坊少不得又要招進短工來。

  還是往年的那些人,這兒一叫,大家都歡歡喜喜的來了。

  作坊一年到頭最忙的時候到來了,響水灘的村塾也在熱火朝天的忙碌中逐見雛形。

  及至九月下旬,村塾徹底竣工,這可是滿村的大喜事。

  十里八村的,他們孤山村可是第三個擁有自己村的村塾的。

  當然,前兩個就是白河村和大張村。

  但他們村的村塾比他們的大!先生還是秀才!

  為此,村長就打算熱熱鬧鬧的給村塾來一個上梁酒。

  家家戶戶齊出動,忙著張羅飯菜的張羅飯菜,各家搬桌子板凳的搬桌子板凳,就在村塾前頭的一片空地上,擺上了一溜的桌子。

  村子從村里公中撥出來三兩銀子,買了兩百斤的豬肉,家家戶戶各自湊了菜來,熱熱鬧鬧的辦起了上梁酒來。

  村塾馬上立學,作為先生,自然也是要到場的。

  村人們初次見先生,熱情之余還是有些拘謹的,畢竟,面對的可是三個秀才。

  村長專門把大孫子喊來負責陪著三個先生說話。

  三個先生,一個姓楊,是賀璋找來的,今年四十有六,是懷慶九年的秀才,中了秀才十幾年,先后參加了幾次鄉試,可都名落孫山。

  他家境不好,有兒有女,為了兒子能科舉,他也就放棄了接著參加鄉試的機會,畢竟,年紀大了,屢考不中,也知道了自己的水平。

  雖說鄉試不中,但楊秀才的學識還是可以的,最重要的,不迂腐,沒有有些人讀書人的古板,來村塾當先生最好不過。

  因為賀璋和許三花商量的,就是女娃也可上村塾,只要家里愿意。

  這樣,一個不迂腐不古板的先生就很重要了。

  要不然,那吹胡子瞪眼的就是不準女娃上學的老古板,許三花怕到時候被氣死在他們村。999小說m.999xs

  所以還是一開始就找好這樣開明的先生好。

無線電子書    村里的女霸王她良田萬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