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47章 興旺的紡織業

無線電子書    宋成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就在趙桓替兒子擔心的時候,趙諶卻打算拿他爹做文章…試問這世上還有比天子更能引領潮流的人嗎?

  哪怕糟糕如趙佶,人家的瘦金體,也是備受世人推崇。

  到了咱們文治武功,全都頂尖兒的趙官家這里,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趙諶給他爹送了一份厚禮!

  足足十口箱子,送到了京城。

  趙桓不停翻白眼,他早就下旨,不許各地進貢…身為天子,坐擁天下,按理說各地有什么好東西,都要送給皇帝,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只不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就要專門修路,從嶺南送荔枝到長安,趙桓太清楚其中的危害了。別的不說,便宜老爹趙佶不就是實實在在的例子。他喜歡奇石,弄花石綱,引出了方臘起義,簡直是亡國之君的典型。

  趙桓自然是不許各地進貢的,皇宮當真需要一些東西,也是走正常的采買途徑,盡量不擾民。

  只是趙桓不想擾民,但有人卻想薅趙桓的羊毛。

  比如康王趙構,這貨經營賭場,大肆投資斂財,生意大的沒邊…可他還不滿足,竟然涉足實體經濟,開始在捕魚上面下手。

  他可不是隨便找個池塘,撒網撈魚,而是把心思花在了海洋上面。他要撈的也是頂大頂大的鯨魚!

  趙構獻給趙桓的禮物就很講究了,比如鯨須制造的瑤琴,還有用鯨須做的衣服,鯨油燈,以及龍涎香…

  趙桓對于這些東西,興趣不大,無奈何皇后喜歡,趙桓也只能點頭了。

  其實相比于遼闊的海洋,大宋能捕捉的鯨魚還是太少了,少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

  真正要命的是進入工業化之后,大型的遠洋漁船,瘋狂席卷…因此距離立法保護鯨魚,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不過有一點趙桓倒是確信的,只要是中國人主導世界秩序,野生動物的處境會好很多的,畢竟國人一向玩真的。

  說治理沙漠,就老老實實種樹,絕對不會把逃學的小丫頭捧成環保小公主,光動嘴,不干實事。

  有了趙構的例子,膽大包天的人就多了。

  趙諶就是其中最膽大的。

  十口箱子,裝的是十張大被。

  這十張大被,全都帶著圖案,依次是《》神樹·靈芝圖》、《祖宗圖》、《森林圖》、《百花園圖》、《滿園春色圖》、《長壽果圖》、《萬象更新圖》、《天香圖》、《仙花結果圖》,《蛙紋圖》。

  整整十種不同的圖案,精致到了極點的刺繡工藝,赫然呈現在趙桓的眼前。

  哪怕趙桓見慣了好東西,此刻也是大受震撼。

  一丈見方的大被,一針一針繡出來的圖案,這要多少工夫啊?

  蓋這樣的被子,都不能用奢侈來形容了,趙桓覺得應該弄個博物館,掛起來展覽才對。

  趙諶這兔崽子是從哪里弄來這么奢侈的繡被?

  莫非是抄家抄來的?

  就在趙桓遲疑之際,陸游似乎想起了什么。

  他現在已經是閣員,屬于天子近臣,地位不高,但哪怕是政事堂諸公,也要客客氣氣。陸游有個優點,博聞強記!

  這可不是說說,朝廷多半都是從科舉出來的能人。

  自然是不缺學霸,而陸游偏偏就是那種,能從一群學霸當中,脫穎而出的人物。

  他端詳了一陣,低聲道:“官家,從這些圖形來看,不像是漢家的繡工,倒像是海南那邊的。”

  趙桓哼了一聲,“你當朕看不出來?如果沒猜錯,這應該是黎族的龍被,又叫涯州被!”

  陸游連忙點頭,“官家睿智,這些龍被繡工精良,絕對是上品當中的上品,殿下真是有孝心了。”

  “什么孝心!”趙桓勃然大怒,“黎族百姓遠在天邊,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繡出這么一床大被,不知道要花費多少工夫!朕如何能收?”

  陸游略遲疑,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

  自從大宋立國以來,嶺南尚且算是蠻荒之地,海南就更不用說了,長期以來,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堪稱大宋的土澳。

  甚至是蘇大胡子都沒有逃脫海南行的厄運。

  隨著一百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海南的漢人持續增加,漢人和黎族的沖突,也時有發生。

  對于這些事情,趙桓是有所耳聞的,但畢竟還是在天邊,一時照顧不過來,而且趙桓也沒有妥善的破局辦法,就暫時擱置。

  可誰也沒有料到,趙諶這個逆子送來了十張龍被,把海南黎族的事情推到了他的面前,這下子想躲都躲不了了。

  這個逆子,要是在眼前,非狠狠打他一頓不可。

  陸游眨了眨眼睛,突然笑道:“官家,臣卻是沒有想到,黎人的手藝能這么好?早知如此,只怕海南也不是天涯海角,荒涼之地啊?”

  趙桓冷哼,“是嗎,要不要朕把你發配過去?”

  “別,求官家饒命!”陸游嘴上求饒,但實際上卻不怎么害怕,畢竟連西域都走過了,他的膽子早就練出來了。

  趙桓深吸口氣,緩緩道:“黎族百姓還是心靈手巧的,你瞧見沒有,他們的龍被都是用棉花做的,線也是棉線…”

  提到了棉花,趙桓突然意識到了什么!

  沒錯,棉花可是一門大生意啊!

  在原本的歷史上,幾十年之后,一個叫做黃道婆的女子,會流落到海南,從黎族人手里學來紡織技術,四十年后,返回家鄉,革新織機,推廣棉紡…等到了明朝,蘇州有絲綢,松江有棉布,堪稱一對臥龍鳳雛啊!

  想到了這里,趙桓意識到了這十張龍被的價值。

  趙諶這個兔崽子處心積慮,把他爹都算計進去了。

  到了此刻,也就不用多說了。

  “給太子下旨,讓他擬一套推動紡織的章程出來,一定要考慮完全,不許出紕漏。”

  沒有這道旨意,趙諶就已經在做了。

  有了父皇的旨意,那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他首先在蘇州成立了紡織行業協會,把之前的政令悉數落實,隨后又出錢扶持作坊擴大規模,扶持新人創業。

  最最重要,就是懸賞革新技術。

  前面提到過,江南已經有一次能紡織三十二根線的水力織機。

  只是很遺憾,這種織機還沒法用在絲綢生產上,只能對付粗劣的麻線。

  江南的能工巧匠,把心思都放在了這上面,期待著突破。

  令人意外的是,帶來好消息的竟然是遠在天邊的黎族百姓。

  這些年下來,均田制終于推廣到了海南。

  這對黎族百姓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許多黎族百姓第一次得到了屬于自己的土地,而且由于拿到了田契,確定了歸屬,再也不用擔心,有土地的爭執。黎人和漢人的沖突都少了許多。

  這些淳樸百姓一向是最知道感恩戴德。

  一百多年來,大宋官家的恩澤第一次落到了黎族百姓的頭上。

  十張龍被,正是黎族百姓送給趙官家的一份厚禮。

  而黎族百姓在紡織上的造詣遠不止這些,他們擁有種棉花的技術,也有能紡三根線的腳踏紡車。

  按照他們的想法,自然是要獻給朝廷,獻給官家的。

  能得到百姓愛戴,自然是好事情,可作為天子,更要替百姓考慮。尤其是黎族,他們的日子遠遠算不上好。

  禮物可以收,但是該給的東西不能少,還要加倍還回去!

  引入黎族的技術,在江南推動棉花種植…雇傭黎族百姓,充當技工。

  還有,聯合改進織機,提升江南的棉紡織水平。

  這一番舉動下來,江南的情況驟然改變…整個紡織業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絲綢算是傳統優勢,棉紡又是新興的優勢項目。

  江南大地,衣被天下。

  不只如此,就連海南的黎亂也順勢化解了。

  棉田,桑田,快速發展,一片欣欣向榮。

  忙活了許久的趙諶,總算松了口氣…而此時此刻,他終于想起來,還有幾個同門在大牢里面關著。

  趙諶心情不錯,索性來瞧瞧他們,順便發落了了事。

  當趙諶來到了大牢之后,頓時被一股濃重的霉味刺激到了,下意識打了好幾個噴嚏。果然大牢不是人待的地方。

  那這幾位平時比皇帝還會享受的富貴公子,此刻又是什么模樣呢?

  趙諶只看了一眼,就差點笑出聲來。

  這幾個人都干干凈凈,不剩下什么了,韓元吉的上身只有一個可憐巴巴的肚兜…沒法子,誰讓他們啃不了窩窩頭,只好拿衣物來交換了…

無線電子書    宋成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