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1章 錦衣衛

無線電子書    宋成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陳康伯亮出了殺招,王次翁的別院之中,的確有一批倭國武士…數量不算少,至于想干什么,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官家,官家!臣斷然沒有謀反之心啊!官家手握幾十萬禁軍,臣一介文臣,區區戶部尚書罷了,就算給臣幾個膽子,臣也不會謀反,更何況是用倭國人謀反,簡直是荒唐啊!求陛下明鑒,明鑒!”

  王次翁用力磕頭,鮮血染紅了面前的地磚。咚咚作響的聲音,在耳邊縈繞著。

  趙桓面色凝重,他當然不相信王次翁會造反,也知道他不可能造反。在這個天下,還沒人能把他趙官家從龍椅上趕走。

  但是這卻不是王次翁脫罪的理由。

  “什么時候大宋朝中重臣的標準這么低了?不謀反就是好人了?”趙桓氣得站起,用力一甩肥大的道袍。

  “押下去,立刻徹查,嚴懲不貸!”

  不需要廢話了,趙官家一錘定音。

  王次翁被殿前司的人拖了下去,值得一提的是王次翁沒有被送到刑部天牢,而是被押解到了一處特殊的地方,屬于殿前司的牢房。

  “官家,王次翁是朝廷重臣,理當關在刑部,由三司會審,才能名正言順。殿前司的私牢,到底不合適。”

  面對趙鼎的質疑,趙桓笑容可掬,“趙相公,雖說朝廷的事情要講究規矩,可朕這個皇帝,也有制定規矩的權力吧?”

  “這個…自然是有的。”趙鼎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趙卿,朕已經廢了宦官,總不能手邊一點可用之人也沒有吧?”

  趙鼎悚然,他感覺到了趙桓話中的威脅…官家可以廢除宦官,但官家也有權力恢復…這位可不是仁宗那種擺設皇帝,他可是確確實實,殺伐果決的馬上天子!

  想到這里,趙鼎連忙躬身,“廢除宦官之后,應該如何,還請官家示下,老臣這就照辦!”

  趙桓淡然一笑,“趙卿,你熟悉歷代官制,朕問你,除了宦官之外,可有專門設置的官署,侍奉天子的?”

  趙鼎立刻道:“回官家的話,要說侍奉天子,在秦漢的時候,都設置了少府…少府的執掌有兩項,其一,是打理皇家產業,征收稅賦。其二,是供應皇室所需衣食住行等物。”停頓了一下,趙鼎又道:“在秦代的時候,少府之中還設有尚書令,尚書丞,輔佐文字,處理機務。后來光武帝劉秀設置了專門的尚書臺,執掌朝政。”

  趙桓點頭,“那這個尚書臺可是后來的尚書省?”

  趙鼎點頭:“尚書臺初設品級不高,但權柄極重,朝堂事務,無不總攬,到了魏晉之后,權臣無不錄尚書事,隨后為了限制尚書臺之權,又增設了中書監,也就是后來的中書省。”

  其實縱覽中國古代的官制,是有一條清晰的演化路線,非常有趣。

  差不多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就面臨著一個龐大國家該如何治理的問題。這時候肯定沒法依靠一兩個人完成,皇帝決策,宰相輔佐的模式也就順理成章了。

  接下來的兩千年,博弈的雙方就是皇權和相權。

  這二者該怎么分配?

  皇帝抓大事,做決策,宰相管小事,提供建議…貌似很單純,可問題是大事小事,該怎么界定?

  如果一位成熟老道的宰相,面對一位青澀懵懂的皇帝,誰又是真正的掌權者?

  再經歷霍光這種廢立天子的超級權臣之后,整個官制就開始發生變化…先是削弱丞相權柄,弱化三公…可到了后面,還是不行,就干脆以小制大,把原屬少府的尚書臺拿出來,說白了,就是讓天子秘書掌權。

  漸漸的,尚書臺權柄越來越重,職位越來越高,取代了原本的丞相,再度威脅到了天子。

  這時候再度分割相權,弄出了中書監。

  經歷兩晉南北朝的亂世之后,到了隋唐,漸漸就形成了經典的三省六部制。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分割相權。

  到了這一步,就已經從秦漢時候的獨相演變成了群相。

  一大群高級官僚,共同享有相權,輔佐天子。

  那到了這一步,事情就解決了嗎?

  顯然沒有。

  相反,還更糟了。

  你把相權一分為三,三權分立,宰相們就互相內斗,讓天子高枕無憂嗎?

  想什么美事啊!

  宰相可是官僚集團最聰明的一群人,他們雖然也爭斗,但那是演給皇帝看的,私下里他們都有溝通,彼此該競爭競爭,該合作合作,發財的時候,從來沒有含糊過…所以有人跟你講什么三權分立能夠互相監督,就可以啐他一臉了,這玩意老祖宗早就試驗過,根本行不通。

  而發展到了大宋朝,出現了最糟心的局面。

  三省變為了中書門下,宰相們合署辦公,一旦大家伙點頭了,皇帝也沒有了插手的空間,只有在宰相有分歧的時候,皇帝才有了表現的空間。

  所以說什么封建皇權越來越強化,這個結論是存疑的,至少后世沒哪個皇帝,有秦始皇的權柄。

  “趙卿,朕思忖了好長時間…覺得與其折騰官制,不如老老實實承認,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天子也不可能盡數總攬一切。”

  趙桓笑呵呵道:“朕的意思是這樣,朕只設文武兩個衙門,替朕做事。一個就是殿前司,改成錦衣衛,負責宿衛皇宮,監察內外,只對朕一個人負責。第二,就是設立內閣…仿效最初的尚書臺,挑選一些學問篤實,了解國朝法度典章的文臣,由他們負責處理奏疏和宮中雜事。”

  “至于外面,一切都以政事堂為主…朕還打算恢復三公執掌,重新設立宰相,總攬政事堂,設立都察院,檢查百官,再把御營司和樞密院合并,主掌全國軍務,負責統兵。”

  趙桓接連拋出震撼彈,趙鼎被炸得都有點麻木了。

  他冷靜了好一會兒,這才意識到趙桓要做的事情。

  這位不是改革,而是倒退,還是一步要退到秦朝那種!

  “官家,這,這恐怕不行吧!”

  趙桓大笑擺手,“趙相公,沒什么不妥的,其實我們折騰了這么多年,或許最有趣的事,就是我們又返回了起點,而起點什么都有!”

  趙桓和趙鼎的談話,很快就傳了出去,尤其是大宋的官員們,無人不知,無人不敢不知!

  趙桓給出的論斷很驚人,經過了一千多年的努力,大宋的官制要返回到秦漢的狀態…原來最初的時候,就是最合適的。

  大家伙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是該贊嘆官家恢復古禮的勇氣,還是該勸諫陛下,不要異想天開。

  尤其是儒家強調的復古,那也是恢復三代之治,而不是恢復秦漢舊制啊!

  官家到底在打什么算盤?

  和大多數迷糊的人不一樣,極少數洞察官家心思的人,已經開始籌劃了。

  “殿下,你可看清楚了官家的用意?”虞允文比起幾年前,要成熟不少,還留了整齊的黑須。

  趙諶低著頭,皺著眉頭,顯然有些煩惱。

  “父皇隨便怎么折騰,他都是一言九鼎,只是苦了我了,往后只怕權柄盡失啊!”

  虞允文忍不住大笑,“殿下,你這就錯了,官家還是留了兩個關鍵抓手的,而且又把兵權從政事堂分割出來,殿下想翻臉掀桌子,自然還有機會。只是臣以為經過官家這么一改,還真是挺不錯的。”

  “不錯在哪里?”趙諶追問。

  “不錯在職權清晰,可以減少許多推諉扯皮,以后做事也能容易不少。”虞允文信心滿滿道:“臣敢打賭,這一次改制,必定會百世流芳!”

  趙諶不屑冷哼,“我爹做的事情,百世流芳的還少了?我是要問你,咱們該怎么辦?往后的朝中,誰還能幫咱們說話?”

  虞允文愣了一下,突然道:“殿下,沒準不用別人了,咱們就能拿到說話的資格!”說這話的時候,虞允文下意識往后靠,因為他已經嗅到了升官的氣息了。

  整個官制調整,伴隨著懲處貪官,偌大的朝堂,狂風暴雨,雷電交加。

  也就是岳飛在京,穩住了禁軍,才讓趙桓敢放手施為。

  對于趙桓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這是他手里的一柄利刃,必須足夠鋒利才行。

  趙桓設立了錦衣衛都指揮使,官居二品,由劉晏擔任,副都指揮使由李世輔擔任,一個黨項人,能步入大宋高層,執掌錦衣衛大權,不得不說,李世輔的確很不一般。

  錦衣衛主要負責宿衛皇宮,對外探查軍情,對內檢查百官軍民…而且趙桓還給了錦衣衛一項特殊的權力,所有戲曲小說,文學作品,尤其是要搬上舞臺大規模演出的,都由他們負責。

  這樣一來,錦衣衛的權柄就大得嚇人了,不論內外,什么都能插手。

  不過趙桓還是稍微克制了一下,沒有給他們審訊定罪的權力。

  也就是說錦衣衛可以拿人,可以舉證,但是最后的審訊還要放在刑部。

  這也是趙桓對錦衣衛最后的約束,他也不想讓這個衙門徹底失控。

  相比起錦衣衛,內閣就單純多了。

  人數也只有區區五人,一個領班,四個隨員。

  領班落在了史浩的頭上。

  這是一個循吏,名聲不算大,倒是他的兒子,史彌遠更加有名。

  值得一提,陸游和趙汾,也被選入了內閣,成為了光榮的天子近臣。

  內閣的使命很簡單,宮里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除了錦衣衛負責的部分之外,都是他們的事情。

  宮外皇家的產業,也是他們負責的。

  此外,政事堂送來的奏疏札子,還有各國的國書,都由他們整理,遞給趙桓。

  同樣的,趙桓有什么事情,除了直接交給政事堂的之外,也由他們傳達。

  說白了就是跑腿的。

  可問題是他們是給官家跑腿啊!

  當初尚書臺就是干這個的,結果跑著跑著,就取代了丞相府,成為了朝廷中樞。

  “努力!咱們大有希望!”

  在這兩個衙門之外,還有個權柄加強的衙門,那就是樞密院了。

  趙桓這一次再度把樞密院提了出來,而且合并了御營司,使得樞密院真正有了統兵大權。

  只不過樞密使張浚半點高興不起來。

  此時樞密院之下,還有劉锜、李彥仙、張榮、王德這幾位在,即便不算岳飛和韓世忠等人,這也不是張浚能使喚得了的。

  相反,由于退出了政事堂,張浚也失去了和諸位宰執一起議論國政,參與決斷的機會。

  竟然有那么一點明升暗降的味道。

  不過趙桓也找張浚談了這個問題…之所以這么改,就是要確定一個原則,最終的統兵大權在文官,不在武將。

  當然了,下面的步騎水師,各地駐軍,全都是武人直接統領…限制了,只限制了一點點。

  張浚自然清楚,官家是希望他能馴服武人,免得出亂子…畢竟隨著老一輩名將日漸凋零,他這個樞密使還是很有地位的。

  “臣必定不負皇恩!”

  張浚雄赳赳,氣昂昂下去了。

  接下來最麻煩的就是政事堂了。

  趙桓恢復了獨相制,也就是說,以后的政事堂,由趙鼎全權負責。

  在趙鼎之下,就是各部尚書了。

  原本的六部格局已經被打破了,需要增加的尚書不少,需要劃分的政務也非常多…但是不管怎么劃分,都要先把積弊處理清楚。

  王次翁已經進去了,接下來還會怎么樣,誰也不清楚…好在也沒讓人等太久,一群穿著大紅衣服,繡著各種猛獸花草的錦衣衛出動了。

  這一病屬于天子的利劍,終于揮了出來,很快人們就領教了這把劍的鋒利。

  王次翁之下,兩個戶部侍郎,四個戶部郎中,還有其余官吏,一共三十多人,悉數拿下。

  就在眾人吃驚之時,錦衣衛又沖向了工部,兵部,甚至連禮部都沒有幸免于難。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胡寅氣得哇哇怪叫,“李世輔,你是天子近臣不假,可別忘了,我也跟在官家身邊不短…你現在抓了我禮部的官吏,你讓我們如何面對天下讀書人?”

  李世輔呵呵一笑,“胡尚書,你還是想想怎么面對官家吧!你們督造的學堂,有嚴重偷工減料行為,牽連的學校有上百處,還不知道有多少所謂讀書人要下獄哩!”

  胡寅的老臉瞬間綠了…

無線電子書    宋成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