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95后作者現實題材力作引關注,再現走南闖北的“奔騰年代”

無線電子書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南方都市報 2021年5月25日  眉師娘說:把這篇報道轉到這里,是因為很多讀者提出了差不多的問題,這就算是統一的回答,不再另外寫文字答復了,謝謝大家的閱讀!

  5月25日,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閱文集團主辦的第五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頒獎典禮在滬舉辦。大賽共評選出十三部獲獎作品,聚焦改革開放后青年群體成長奮斗的奔騰年代——向南向北斬獲特等獎。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由閱文集團簽約作家“眉師娘”創作,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幾個小人物為了生存和理想,從浙中小城出走,走南闖北,掙扎、奮斗,像荒草那樣野蠻而又倔強生長的故事。通過小人物的沉浮,串起了一代人的奮斗,一代人的成長。作者“眉師娘”生于1998年,是本屆大賽最年輕的獲獎者,卻用細膩沉穩的筆觸帶領讀者重返令人沉醉和神往的激蕩三十年。

父輩的“闖海”經歷觸目驚心  和許多有天賦的小說家一樣,眉師娘從小在一個充滿故事的環境里長大。她向南都記者透露,小時候家里很熱鬧,家樓下就是工廠,大伯和阿姨和她們一家住在一起。來往的朋友很多,各行各業都有。眉師娘是個黏人的小孩,父母到哪里都帶著她,“一個月會有一多半的晚上,半夜里出去喝酒吃夜宵,那種場合,就是大家說故事的場合。”

  1988年海南省成為經濟特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熱血青年、尋夢者和掘金者。“十萬人才過海峽”的壯觀景象百年難遇。眉師娘的父親和大伯是20世紀90年代的“闖海人”。大伯是個畫家,父親曾在機關單位工作,他們說起當年的奮斗往事,簡直繪聲繪色。眉師娘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不斷地追問“后來呢?”

  于是,一個浮浮沉沉、交織著生命的歡騰與哀歌的年代在她的心中逐漸展開。

  現在回想父輩闖海南的經歷,眉師娘依然覺得觸目驚心。因為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父親和大伯這樣一些小縣城年輕人,對外面世界的了解僅靠道聽途說。他們結伴去外面闖蕩,既是因為沖動,也是因為改變現狀的渴望。

  她告訴南都記者:“比如在廣州火車站,被人騙上去湛江的大巴,找回來的錢,還是假鈔,在路上買吃的,被小店的人發現才知道,差點挨揍。到了海安,看到海邊黑壓壓的一片都是人,都是因為沒有邊防證,上不了船的,誰都不知道去海南還要邊防證。”

  當年的“闖海人”很多身無長物,到了海安過不了海,就連回去的路費也沒有了。“幾萬人在那里望洋興嘆,每個人的眼睛里都是絕望和焦躁的神情,有私渡在接客的,還有人買了籃球,想抱著籃球游過去,都被驅趕和抓捕。”

  “如果絕望是黑色的,幾萬人的絕望,肯定會把整個海安都染黑,那時候整個海安,到處是這些絕望的人。”眉師娘說。

  當年,她的父親和大伯想辦法過了海之后,到達海口也是四顧茫然,舉目無親。晚上睡在海口公園里,不知道接下來要干什么,身上的錢也不敢花。

  “他們那一代人,雖然懵懵懂懂,和我們相比,遠沒有我們精致,甚至可以說要粗鄙很多,但他們就是這樣,在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也在改變著整個國家。”眉師娘感慨。

以飽經風霜的中年人視角寫作  年復一年,心里累積了太多這樣的故事。后來,從小跟她感情很好的大伯去世,眉師娘十分難過,終于提筆寫作醞釀已久的奔騰年代——向南向北。在小說中,眉師娘用犀利生動的文筆,刻畫了那一代人的“原生態”:從落魄到所謂功成名就,從粗鄙到慢慢精致的演變過程。與此同時,小說又讓人感到親切溫暖,它展現了階層劃分還沒有那么明晰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那種密不可分的關聯。

  據作者透露,奔騰年代——向南向北中的許多人物和事件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只是采用巧妙手段,張冠李戴、移花接木拼接在一起。“比如張晨在海南的經歷,很大一部分就是我大伯的經歷,被人坑還有和女朋友分手,都是真實發生的事。劉立桿這個人,就他的個性來說,就是我很熟悉的一位叔叔,他雖然不是‘闖海人’,但我知道,要是把他放到那時的海南,他就會演繹出這些故事。”

  為了做到細節的真實準確,眉師娘在寫作中會借助老照片和當時的電影,更重要的是回過頭去不斷地追問和求證,小說里很多的細節,都是父親和叔叔們提供的。

  由于當過機關干部,對時政比較關注,父親在這方面給眉師娘的寫作提供了大量的幫助。“我寫好的每個章節,都會給他先過目,要是有哪里描寫不對,他就會給我提出來。”

  但也不能過于“真實”,很多東西如果寫“透”了,會嚇退一部分讀者。這是眉師娘感到苦惱的部分。“網絡文學的一些讀者,他是來找‘爽’的,而現實題材的小說,相比而言,必須遵循生活的邏輯,又恰恰是‘爽’不起來的。”

  談到現實題材小說中真實與虛構的關系,眉師娘認為,用一座房子來比喻,就是地基和地上建筑的關系。“地基一定要打實了,準備的資料一定要充分,只有地基實了,虛構的部分,想象的部分才不會顯得那么輕飄,不會搖搖晃晃。”

  在小說連載過程中,不少讀者給眉師娘留言,其中讓她最感到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想知道小說的作者是男是女。奔騰年代——向南向北的文字老辣風趣,細節清楚堅實,邏輯嚴密,甚至充滿人生閱歷和生命智慧,很難想象作者是個涉世未深的年輕女孩。

  對此,眉師娘自述會以“中年人的視角”進行寫作。“我從小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看了大量的書。我開始寫作的時候,爺爺也經常告誡我,寫小說首先要進入的角色是作者的角色。在傳統的文學觀念里,如果一個人的文筆很稚嫩,講的故事漏洞百出,那肯定不是一個好作家,甚至是可笑的。所以,我寫作的時候,都會設定自己是一個飽經風霜的中年人,從那個角度去切入。我創作的第一部小說是一部傳統武俠,看過的人可能就會知道,里面的一招一式,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畫面感很強,覺得只有這樣才過癮。”

  據悉,本屆大賽共有19256人參賽,同比增長40.6%;參賽作品共計21075部,同比增長42.4%,參賽作者和作品數量再創歷史新高。來自各行各業的創作者貢獻了一大批觀照社會現實、反映時代發展、記錄家國變遷的優秀作品,以中國好故事傳遞社會正能量,推動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發展邁上新臺階,助力文化高質量發展。

無線電子書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