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承乾的謀劃

無線電子書    諸天神國時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莫非其中有隱情?”

  李承乾聲音中帶著不可思議,驚疑不定道。

  “在神佛眼中,大唐只能是受他們支配,為他們提供香火信仰的凡人王朝,區區凡人王朝又豈能逆天改命?”

  “大唐乃是人族氣運匯聚的主城,堂堂人族皇帝,不說長生不死,大唐不說萬世不朽,好歹也應該是諸邪避退之地。”

  “可區區一條孽龍就敢在長安呼風喚雨,死后龍魂更是闖入皇宮,試圖弒君,這其中若無人授意,妖龍敢犯上?”

  “咕嘟!”太子不傻,聽到這里,再結合那一句天命,他哪還能不明白,大唐是被神佛針對了。

  有人不想他大唐超凡脫俗!只想讓大唐做一個凡俗王朝!

  “盛世王朝,為神佛提供信仰香火!王朝垂危,神佛跟換新朝,改天換地的,如此往復,只知索取。”

  “卻吝嗇于一絲一毫的恩賜,凡人卻要用一生信仰去感恩。”

  李承乾低聲說著,此方世界的大唐太子李承乾已經陷入了沉默當中,但他眼底卻是有不甘之色浮現而出。

  深深看了眼被自己一番話說的沉默不語,但眼底卻是涌現著不甘之色的另一個自己,李承乾眼底精光一閃而逝。

  “你且安心就好,時機成熟之時我自會為你醫治足疾。”

  說完,李承乾轉身離開東宮。

  “第二顆種子已經埋下,改變西游五人的命運軌跡可以竊取氣運,同樣,改變大唐國運,也可以竊取氣運。”

  “此方世界的父皇不甘心受制于神佛,所以我就給他種下神佛在算計大唐,算計他的種子。”

  “此方世界的李承乾想要政變,我改變了他的命運,將命運的不公,引為神佛的算計,讓他心生不滿。”

  “一旦等到時機成熟,大唐必然會與神佛為敵。”

  “而到了那時,我已經竊取足夠的氣運,再加上大唐的國運轉變。屆時,此方世界的天道必然遭到重創,那時便是我的機會。”

  李承乾瞥了一眼身后的皇宮后,轉身大步離去。

  翌日。

  天剛蒙蒙亮。

  長安城外,李承乾帶著身后一隊精兵等候唐三藏的到來,不一會的功夫,唐三藏便在一眾僧人的相送下到來。

  “阿彌陀佛,貧僧此次前往普陀山尋找觀音菩薩,勞煩諸位一起同行,路上還要諸位施主多多關照。”

  一襲白衣僧袍,態度隨和的唐僧,開口道。

  “大師哪里的話,能為你效勞,咱們兄弟求之不得呢!”一個小將模樣的青年笑著擺手。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不過考慮到李承乾這個大將軍再此,也都點到即止不敢過于放肆。

  “阿彌陀佛。”唐三藏高誦一聲佛號,而后這才看向李承乾,道:“有勞大將軍了。”

  李承乾搖頭道:“不礙事,大師請吧。”

  “好!”

  一行人開始出發,前往普陀山。

  一晃,三年時間過去,這期間眾人尋遍名山大川,游歷大江南北,尋找普陀山。

  可在這方世界,普陀山只是一個傳說中的地方。

  根本不存在于天地間。

  期間李承乾不時跟唐三藏論道,佛法,道法相互應證。漸漸的唐三藏對這位傳說中的修仙者很是佩服。

  更是將李承乾引為知己。

  這當然是李承乾刻意為之了,他不尊佛,更不信道,以道法與唐三藏交談談論佛道,也不過是為了接近唐僧。

  為之后的計劃做好鋪墊而已!

  不過在交談的過程中,唐三藏的表現,卻是讓李承乾心中對此并不是很滿意,不,確切的說是不滿。

  不是唐僧為人有問題,而是這個唐僧與他映像中的迂腐不化,愚昧固執的唐朝和尚大相徑庭。

  這個唐僧很有主見,很明事理,不但不固執,不迂腐,反而很開明,與自己看過的那些影視虛擬的唐僧相比。

  眼前這個唐三藏,更符合‘得道高僧’四個字!

  這樣的唐僧,給他的感覺已經趨于完美。可這樣的人,不是他所需要的,他要的是印象中的唐僧。

  只有他夠固執,夠迂腐,改變他才更容易,往往只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他的信仰、他的堅持都會在頃刻間坍塌。

  可這樣一個具有真正高僧智慧的唐僧,明明很容易聽取他人建議,看起來都是破綻,但卻是給他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隨著接觸,李承乾也漸漸恍然,知道了自己現在所處的是哪個西游世界了。

  “一切都與我看過的那個西游世界相吻合。”

  “如果真是那個世界的話,力量體系上倒是不需要多擔心,最頂尖的高手就是傳聞中的女媧了。”

  “可這方世界并不存在這種級別的力量,最強者不過是如來佛祖。”

  “或許女媧只是天道為了自圓其說,更具其他大世界的投影而創造的一個世界背景存在。”

  “為的就是交代孫悟空的來歷而已…”李承乾心中暗暗想到。

  他曾用天道之力查看過女媧廟里的神像,香火四散,根本就是無主之物,仙神之力根本不存在。

  “轉眼已經三年,高明,貧僧有感,翻過這座山就是普陀山了。”這時,唐三藏的聲音在李承乾耳邊響起。

  如今他們已經相熟,自然是以高明和三藏彼此稱呼。

  聞言,李承乾收起思緒,看向遠處云霧繚繞的青山,道:“觀世音,觀自在菩薩,聆聽世間疾苦,觀眾生悲喜。”

  “她要你前來尋她,從你踏出長安那一刻,考驗已經開始。”

  說到這里,李承乾面露微笑,道:“當你心志堅定,不為苦難艱辛所擾的時候,她便無處不在。”

  “普陀山同樣無處不在,普陀山可以是長安,可以是某個寺廟,也可以是腳下任意一片土地。”

  “一切都是你向佛之心的考驗而已。”

  聽到李承乾這番話,唐僧面上浮現出一抹笑容,道:“原來高明造就洞察其中玄機,看出了菩薩的目的。”

  “是貧僧愚鈍,三載歲月,方才明悟菩薩苦心。”說著,他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李承乾也是一笑,道:“我可以說,但時機未到,你也不能領悟,更何況我知道你不是作弊之人。”

  “我又何苦破壞你的向佛之心呢?”

  “阿彌陀佛。”

  唐僧高誦一聲佛號后,看向遠處青山,開口,道:

  “我們走吧!菩薩想必已經等候多時了。”

  聞言,李承乾就要開口說話,可下一刻,遠處青山間,佛樂錚錚,天地間畫面突然迅速變換,繼而李承乾就發現眼前景象都變了。

  等他看清楚時,已經身處一片紫竹林之中。

  一名赤足懸于粉色蓮臺之上,白衣長裙,一手捏著法印,一手捧著玉凈瓶的女子站立。

  在她身后神圣的佛光環繞,佛樂“叮咚”流轉。

  眼前之人便是觀音了!

  最新網址:

無線電子書    諸天神國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