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七章 發條

無線電子書    人類縮小100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當然算了,一開始就說過,異能雖然違背常識,但依然有它內在的規律,只要不斷總結,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像原來利用物理化學一樣,利用異能來重建我們的世界。”

  唐靜的話總會帶有一些蠱惑性。

  當然,在末世之下,正能量的催眠洗腦,仍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至少此刻,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除了泡沫塑料之外,陳暮最感興趣的還是那個鼠標。

  說實話,這個鼠標和其它物品的風格不太搭調,而且看上去似乎壞了,被當成準備零件掉的零件放在紙箱里。

  不過男生們關注鼠標,純粹是被勾起了電腦游戲的回憶,實際上從材料來說,并沒有什么新鮮玩意。

  唐靜反而對于那兩把卷尺很感興趣。

  扁平的方形塑料外殼,內部的鐵皮卷尺可以抽出和自動回收,估計所有男生都拿這個東西當成武器來玩過。

  不少人可能還被割到過手。

  “這有什么特殊作用嗎?”

  陳暮見唐靜一直盯著巨大的卷尺看,有些好奇的問道。

  “我們目前在工藝方面已經較為成熟,但工業化進程里,還缺少一個極為重要的東西。”

  “什么?”

  “能源。”

  “嗯。”

  這話雖然不錯,但陳暮不知道她看一把卷尺為什么能想到能源上去。

  “比如石油和天然氣?”

  “差不多,不過那些東西,我們暫時還利用不到。”

  “這跟卷尺有什么關系?”陳暮不解。

  “能源的作用,無非是提供熱量和動力,尤其是后者,這也是為什么蒸汽機的發明,能夠極大的推動工業革命。”

  唐靜嘆道:“可惜我們目前沒有這方面的異能。”

  “提供能源和動力?”

  “嗯。”

  “班長不算嗎?”

  “加熱鐵塊和制造炸藥,當然是不錯的能量來源,但目前卻很難利用來當做動力,我們最缺的就是這一點,否則的話,至少升降機就不需要再麻煩陸珊珊他們,而且以后貨架上的吊車,也需要有動力來運行。”

  “用鐵塊來燒水,然后造個簡易的蒸汽機可行嗎?”何盈問道。

  “原理上可行,而且以陳暮現在的能力精度,只要分解進行,完全可以造出一臺適合我們用的蒸汽機。”

  “那就這么干嘍?”

  “沒那么簡單。”唐靜嘆道;“還記得我說過,以前尺寸的機械,等比縮小之后,未必就還能使用嗎,蒸汽機這一類東西,更是如此,并不是說它一定不能運行,而是就算運行起來,作用也很有限。”

  “為什么?”

  “因為我們沒法提供給它持續不斷的能源,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以前的一列蒸汽列車,自身攜帶的煤,足夠它跑上幾千公里,但一輛玩具車大小的列車,它攜帶的煤,你覺得還能讓它跑幾千公里嗎?

  “蒸汽機可以造,用班長的能力來燒水也是可行的,但我們這種尺度下,持續時間是個很大的問題,歸根到底,普通的燃燒現象會有一個最小限度,它限制了我們無限切割燃料,以達到延長燃燒時間的想法。”

  陳暮聽著已經漸漸有點吃力,但大致意思還是明白的。

  “說白了,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存儲能量。”

  “是的,燒一把火很簡單,但是要讓這把火產生的能量,均勻而持續的輸出,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唐靜總結道。

  “那這跟卷尺到底有什么關系?”

  “因為我想到一個古老而簡單的能量存儲方式。”

  陳暮先是一愣,然而隨著唐靜的視線,看向卷尺的方向,幾秒鐘之后,突然明白過來。

  “發條?”

  “沒錯。”唐靜笑道:“如果提到持續少量的能量輸出,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機械手表。”

  “擰幾下就能走好幾天。”

  “是的。”唐靜笑了笑。

  “早怎么沒想到?”陳暮一拍自己腦袋。

  做一個發條裝置,不管是升降機還是貨架的吊車,都是不錯的動力選擇。

  當然,魏大雷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動力來源,只是作為人類,他不可能永遠待在一個地方。

  讓老魏來上發條,不正是一個極好的存儲動力的方式嗎?

  唐靜笑道:“早想到也沒用,發條彈簧所需要的材質,最好是碳鋼,我們現在只有不銹鋼,雖然也能做,但效率會差很多。”

  “那這個卷尺?”

  “鋼卷尺的材質和發條基本相同,所以我才升起這個想法。”

  “那就馬上動手吧。”

  “別著急,事情是這么個事情,但真正實現起來,還有很多問題。”

  唐靜道:“如果只是小孩的發條玩具車,那也沒什么意義,我們需要的是均勻的持續動力輸出,而發條一開始的力量最大,隨后逐漸減小,因此要不斷的調整力矩杠桿,就好像機械手表的內部構造。”

  “那會很復雜吧。”身為零部件加工員的陳暮有些為難。

  “的確會有難度,光是那些大大小小的齒輪,就夠你做一陣子的,而且這些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差一點,整個裝置就沒用了。”

  本著早一天制造,便早一天使用的想法,陳暮在當天下午就開始著手制造發條的工作。

  他先是和魏大雷合作,把一個卷尺搬下貨架,隨后拆開,取出里面的鐵皮尺身。

  等做完之后。

  第二天,唐靜便拿了一張紙出來,上面畫的,正是某發條裝置的機械圖紙,里面各尺寸都標記得很清楚。

  這份圖紙幾乎畫滿了整個本子,里面密密麻麻的把所有細小的零部件尺寸都給標注出來。

  很難想象這是一天之內的成果。

  有了紙張之后,唐靜再也不需要在地上和墻上給陳暮畫圖紙。

  第一個最簡單、實驗性質的發條裝置完成之后,大家都跑過來想要試玩一下。這就是一個最原始的發條彈簧,只用塑料做了一個簡單的外殼,只不過個頭很大,幾乎有兩個人類的那么高度。

  一個上發條的孔洞,配了一把蝴蝶形狀的把手。

  所有人都上來試了一遍。

  結果啟明十七人中,除了魏大雷之外,竟然無一人能夠擰得動。

無線電子書    人類縮小100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