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009 搞定各大股東

  知道非洲沙漠里,藏著一大批黃金。

  甚至那個部落在哪都已經知道了,卻一直沒去找,那種痛苦大概也只有下意識的忘掉才能緩解。

  但李長亨的記憶力又強的不得了,現在一想起這事,他就有些抓心撓肺的不斷想著如何得到那批黃金。

  可麻煩的是,以電影情節來看。

  除了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一點點的秘密運出來外。

  他是真不知道如何完全保密的從沙漠深處,運出至少好幾立方米,也就是大幾十噸,甚至一百噸以上的黃金。

  而且運出來了,藏在哪里也是個問題。

  這批黃金明顯是吶粹從歐洲搶來的,即便重新熔煉,消除掉吶粹的痕跡,今后就不會被人追討。

  但為了避免麻煩,短時間內肯定不能拿出來抵押貸款。

  沒解決這兩個問題之前,最好還是讓黃金待在沙漠基地力,把心思轉移到如何忽悠花旗的股東們。

  之前自己按照約定買下花旗的2.5股份,還是從花旗貸款4億才買下來。

  至于在瑞銀還有米國這邊的錢,當初加起來倒是還有1.3億。

  加上這次從墨西哥拿到的2.7億現金,還清貸款倒是沒問題。

  但自己獨自搞定入股哥倫比亞城市銀行的所有問題,那就不能便宜了一點付出都沒有的花旗股東們。

  不摳出個上億美金的出手費,那就不是自己的作風。

  當然,這錢不一定非得花旗一家出,反正計劃中本來就想聯合米國好幾家銀行,一起承擔責任和風險。

  一家2、3千萬美金,應該還是不難的。

  而且這錢也不用給自己,直接還花旗一億貸款。

  第二天,回到紐約之后,李長亨第一時間來到花旗總部,而昨天接到電話的其他股東們則早已經等在會議室里。

  作為已經掌握了花旗19.5股份的最大股東,李長亨一進會議室就受到所有人的迎接。

  股東們如此禮遇他,除了他入股花旗這一年多以來,幫花旗賺到好幾億美金的純利潤,并且讓花旗的市值從61億,一路飆升到超過160億。

  如此巨大的漲幅,別說股東們了,就是投資者都恨不得把他供起來。

  第二則是李長亨很少召集所有股東商量事情,昨天卻鄭重其事的親自打電話,把所有人召集起來,隨便想想大家都明白肯定是有好事,或者至少也有個大計劃。

  如此一來,花旗可能又將迎來一次大豐收,股東們身后的企業和利益集團,說不定也能跟著撈一筆。

  李長亨也不啰嗦,讓人拿出保密合同,所有人簽下雖然算不上真正有作用的文件。

  李長亨這才把自己打算推動花旗對外擴張的計劃,還有盯上了哥倫比亞城市銀行的想法說了出來。

  對外擴張的計劃并沒什么新意,花旗早在2、30年代就已經張開了跨國業務。

  但哥倫比亞城市銀行在眾人眼中,雖然算不上龐然大物,卻也絕對是塊很不錯的蛋糕。

  這種一國排名前三的大銀行,只要計劃成功了,花旗除了有機會在哥倫比亞開辦分行和各種業務外,還有機會通過城市銀行,在哥倫比亞當地鯨吞金融業務。

  甚至通過城市銀行借錢給哥政府,拿到像城市建設、基建、電信、鐵路、農牧業等等基礎行業的大規模準入證。

  一旦掌握了這些行業,就等于獲得一張收益穩定,又能吃幾十、上百年的門票。

  再進一步的話,暗中掌握哥倫比亞各行各業,進而掌握政客都不是沒可能。

  不過控制一國的想法,李長亨根本沒在意。

  哥倫比亞不是島國和南韓,一個主權完整的國家,本國人絕不會看著自己國家成為米國的附庸。

  未來隨著信息獲得渠道越多,讓普通人更容易了解時政,想忽悠和蒙騙底層,短時間或許可以做到,但時間久了,終歸會暴露出來的。

  所以李長亨的想法一直都是經濟上的利益,要是能再買下幾萬、十幾萬英畝的農牧場,那就更好了。

  聽完李長亨的計劃,花旗的股東們當然不愿意放過賺錢的機會,再說一旦入股城市銀行,花旗的股價大概率會再漲一波。

  李長亨很快獲得所有股東的支持,但等他開口要報酬時,這群家伙一開始倒是想用他是最大股東來蒙混過去。

  不過李長亨現在可不是花旗的董事長和董事會主席,只負責投資部的他,沒義務幫集團兼并其他公司。

  而且,真要說他有責任幫花旗獲得更多利益,那李長亨也有借口要求集團獎勵他的工作成果。

  到時候那就不僅僅只是錢上面的獎勵。

  給股份和單純給錢,花旗的股東們都不需要考慮,一定會選擇只給錢。

  否則按照和李長亨當初的合同,只要他幫花旗的市值漲80億,又出得起錢,最后的股份是可以達到32。

  這要是在這份合約履行完之前,再讓李長亨獲得超過1.4的股份,那么他就能掌握34,然后獲得一票否決權。

  這就意味著董事會在投票表決某項決議時,即便所有股東都贊同時,他都能用一票否決權否掉那個決議。

  而他想做的事情,只需要拉攏51減去34股份的少部分股東支持他,任何事都能通過。

  不想做的事,即便66股份的股東贊同,也別想在董事會上通過。

  等于砍掉了其他股東們,在董事會上一半的權利。

  以李長亨的手段和賺錢的本事,到那時花旗其實已經算是完全被他掌控了。

  當然,李長亨要是能幫股東們獲得足夠多的利益,獲得超過33.34股份的機會也不是沒有。

  而且此時的李長亨即便只握著19.5的股份,影響力也已經讓大大小小的股東們不愿意和他吵起來。

  判談來談去,唯一爭論的焦點只剩下錢的多寡。

  李長亨看了看老洛克菲勒、摩根的代表,還有幾個掌握著巨額養老基金的代表,很快就把拉攏其他集團,一起參與進來吃肉,再分擔風險的想法說了出來。

  果然等他這想法一說完,幾個基金的股東代表和老洛克菲勒立馬不在意是支付給李長亨一億,還是6千萬的事了。

無線電子書    從貓鼠游戲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