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葉青在前奏之后開口演唱。
果不其然的,這種舍棄了韻腳的唱法,讓現場很多樂評人大為吃驚:這種唱法,很巧妙地改變了中文不太適合rap的問題。
“這,也不是不行,但是得”
臺下的樂評人想說得和曲子配合,但沒想到這個曲子是真的配,只能說:
“就算是這樣,也膽子太大了吧?”
是的,這種唱法本身就是膽子很大的。
而包括葉青自己在臺上處理這首曲子,都是很小心的。他的音色、演唱方法、處理方法在這首歌和周奶茶出現了比較大一點的區別。
粗暴地說:
就是葉青唱的聽起來更清晰。
葉青的嗓音條件是相當優越的,加上他現在的年齡基本上已經接近歌手最好的年紀,所以相比周奶茶22歲早期發這首歌的時候肯定是要好的粉絲都知道,這個時期是周奶茶聲音比較稚嫩的時期。
聽theone演唱會就知道。
所以葉青的版本不能說別的,嗓子更亮。
也更圓潤一些。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后出土發現,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如此演唱,很是流暢。
以至于葉青在表演的時候,普通觀眾們應該還是能聽清楚的歌詞的。
但聽清楚,不代表聽得懂。
國內觀眾聽歌從來就很在乎歌詞這件事。
可是這次吧曲子不懂也就算了,這個詞 反正葉青在臺上看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臉上一副“怎么突然就變成了歷史課”的表情,以至于他們在聽歌的時候,不自覺地就看向他身后的字幕了 觀眾感興趣的,也自然是自媒體感興趣的。
“你聽懂了嗎?好像是在講歷史。”
屏幕前的楚甄看向旁邊的小伙伴:“好特別哦,這個詞。”
“確實很特別。”
老實講,她本來是準備有一個跟著哼唱的動作的。就像是之前的《龍卷風》一樣,基本上聽了一遍副歌后,就能在第二遍副歌跟著一起合。
這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抱著這樣的期待,她聽見了葉青第一句唱了“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整個人頓時變成“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完全不明白是什么。
但楚甄總覺得應該不是像現在某些古風歌手一樣,只是簡單的堆砌詞匯。
應該是有一套邏輯在的。
她立刻就拿出平板,然后現場查詢。
“先搜古巴比倫,還有漢謨拉比法典”
“嗯好,我看看啊”
五分鐘后。
“好像咱們查的是兩河流域的歷史,但是信息都不是很全”
“要不咱們買本書啥的,顯得專業點誒?臥槽怎么賣沒了!《看得見的世界史:巴比倫》賣完了也就算了,《巴比倫神話故事》這種沒啥關系的兒童科普書也沒了?”
“倒也不必吧?秋刀魚也就算了,買了還能吃啊,這書買回去真的有人看么”
尤其是歷史書這種東西,看起來蠻頭疼的。
這話平時聽著也有道理。
但話落,一個小伙伴就立刻接嘴:
“你覺得秋刀魚多少人又是真的喜歡吃呢?一些人可能是聽葉青的歌詞,才知道秋刀魚這種魚吧。”
“對啊,你可別忘了,那段時間我們做的秋刀魚做法的文章,可是10w了。”
另一個小伙伴嘆了口氣:“算了,這種書存量肯定小,很容易賣空,你趕快看看,別的歌詞里提到的別的書還有沒有!”
于是屏幕前的小伙伴們丟下了正在直播的比賽,直接開啟了工作模式。
這一幕在很多地方發生:
那些喜歡蹭葉青歌曲熱度的自媒體們,這一次有點懵比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神殿,征戰,蘇美女神 不專業的,只能挨個查。
甚至還需要買書分析。
但這個年代,什么東西都講究一個迅速。
很快就有專業人士寫了文章,然后發表出來:“葉青新歌的歌詞你聽不懂嗎?原來它背后,竟然都是真實的歷史!”
再回到屏幕前的普通觀眾視角。
老實講啊,《愛在西元前》如果是一個普通的歌手發出來,大家可能一臉疑惑。
但這是葉青。
他拿這首首歌作為第一波主打曲。
很多人下意識地就覺得還不錯,然后進而上網去搜相關的評論。這時候專業的樂評人還在分析,但也有權威的人比較快地就發出來了圍脖。
10點03分,李建發博上了熱搜:
“多少人都在模仿葉青的音樂,他們的包括咬字,曲風,編曲都很像,但那都真的只是模仿,市場上只有這么一個風格的人叫葉青。
我很喜歡他這種風格,而且老實說比葉青的英文歌曲來說,我是更偏愛中文歌。
只是今天他又給了我一個驚喜,在我以為這個風格可以持續很久,也擔心他起點太高難以為繼的時候,這么充滿實驗性質的《愛在西元前》真的是非常大的突破,也很好聽。
所以我只想說一句,很多人都在追逐葉青的風格,但是只有葉青能追上他自己。”
嗯,這話說得 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而在這條熱搜下面,有一陣子沒有出現的陶吉吉也評論了。
要知道他感情方面肯定是有一些問題的,至少不能用ppt,有powerpoint會不會好一些 咳咳,玩笑,玩笑。
但是要論音樂造詣,特別是節奏藍調RB這回事情,年長一點的都知道他當年多厲害,也知道他被稱為什么吧?
所以他都發了一張截圖和一張自拍,就坐在電腦前,和幾個朋友一起。
手里還拿著紙和筆,寫了一些東西。
然后他配文:
“葉青是我這些年來很少見到的,這麼優秀的華語音樂人。在他音樂裡德一些處理,都很有自己的風格。而你聽他一整張專輯下來,你就會覺得,對,這就是葉青。
所以我也有關注他的舞臺,和我的好友一起,然後我簡直難以相信《愛在西元前》這首歌,對於RB的處理和理解,簡直是具有時代跨越性的。今天的等待全都值得了,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風格。
但這種風格,只能是他,還是大家也都可以,我想,就很難給出準確答案了。”
這都僅僅是冰山一角。發博的音樂人,實在是太多了。
#愛在西元前#
這個熱搜下面,滾動式刷屏,刷的還都是音樂圈里的人士。
簡短一點的,如袁婭維:
“這首歌我連續聽了好幾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太多細節處理了。希望大家都能靜下心來聽聽,然后和我分享感受。還有,人聲運用的真好!!!”
長一點的,那就太多了。
因為確實無論是這個編曲,還是唱法,亦或是里面最重要的各種實驗性質的元素,都是前所未見的。
也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說了。
但這些長文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針對這首歌很感嘆,但并沒有詳細地分析整體。
為什么呢?
或許就像是知名樂評人胡紅旭所說的:
“其實我相信和很多人一樣,我們都坐在屏幕前等著欣賞葉青的新歌,然后我還要評論分析他這次給我們帶來了哪些亮點和驚喜。但誰也不會想到,他帶來了一個顛覆性的曲子和唱法。
我試圖去尋找一下國內外的和他類似的歌曲,但真正找到的時候,才發現其實完全不一樣。特別是C段,完全想不到這一段,‘我感到很疲倦離家鄉還是很遠,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邊’,我敢說這是葉青所有C段里可以封神的一段,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沒有異議。
更多的我也不敢說了,反正今天和小伙伴們熬夜通宵吧,希望明天能寫出點東西來,不保證寫得很全啊圖片”
這次配的圖片很簡單,就是美團上面的點單,十幾杯咖啡…
搞得網友都有點蒙了:
我們就是沒太搞清楚,才來找你們的評論。
結果歌詞需要專業人士解讀也就算了,歌曲你們專業樂評人都不敢評?
“美團外賣或成最大贏家,建議葉青代言。”
“這家店離我很近,立刻就去捕捉胡老師!”
“我頭一次看有胡老師不敢點評的歌,活久見。對于胡老師這種行為,我只能建議他向丁太昇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