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
羊城。
白云區,國際會議中心。
此時整個會議中心內,全球的環境保護機構、專家學者、官方機構代表,企業代表,都在議論紛紛。
來自德意志慕尼黑大學的氣候學家杜克,和一旁的老朋友奧林巴斯哈雷,看完了手上的“碳中和倡議書”,有點不知所措。
“我的朋友,你怎么看?”杜克抬了抬眼鏡問道。
哈雷揉了揉稀疏的白發,放下手上的文件后,小聲的回道:“非常糟糕,華國承諾在未來10年,保持碳排放的零增長,但是要求我們也要保持碳排放的零增長。”
綠色和平的理事長麥克斯,向倆人走了過來,作為激進的環保主義者,他倒是面露喜色:“哈雷教授、杜克教授,這是一份偉大倡議書,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應該共同推進這項計劃。”
“麥克,這項計劃確實有利于遏制全球變暖,但是太激進了。”杜克雖然氣候學家,卻并不是那種激進的環保主義者,他其實更加在意德意志的利益。
“NO?我的朋友我沒有聽錯這不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嗎”麥克斯一邊搖頭,一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先是驚愕,然后是疑惑和一絲憤怒。
一旁的德意志環保部門負責人托馬斯,表面上一臉干笑,暗地里卻大罵:華國人不講武德。
這個會場上,環保激進派贊同華國的“碳中和倡議書”,而保守派則態度模棱兩可,雙方在現場激烈爭吵著。
麥克斯和杜克等人的觀點不一樣,就是其中一個微小的縮影。
一旁不適合開口的托馬斯,立刻轉移話題:“哈雷教授,你們看看這個,這是我剛剛在華國互聯網上搜索到的內容。”
哈雷和杜克也借坡下驢,故意無視一旁的麥克斯,將目光集中在托馬斯的筆記本電腦上。
[燧人學刊:關于煤層自燃治理的實驗報告…]
“這是…”面對頁面上,那翻譯質量感人的論文內容,哈雷看得腦瓜子疼,吐槽道:“托馬斯先生,這是哪個期刊的論文,我要去投訴他們的審稿編輯,這翻譯質量簡直比機翻還垃圾。”
“呵呵,這個就是機翻的。”托馬斯無奈的回道。
“什么”哈雷教授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這是機翻的不可能吧?國際論文都通用英文的,難道是華國自己的小期刊”
一旁氣呼呼的麥克斯,終于回過神來,直接扭頭就走。
就在這時,跟著老師過來混熟臉的愛德華,小聲的說道:“哈雷老師,這個燧人學刊只有中文版,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新學術期刊。”
“愛德華你知道”哈雷非常意外。
“老師,我的選修專業就是中文,之前瀏覽過這個期刊的官網。”愛德華隨即解釋了一下,燧人學刊的一些情況。
和其他追求國際化的國內期刊不一樣,燧人學刊只接受中文論文投稿。
如果是2009年剛剛起步的燧人學刊,別說國際學界,就連國內學界都沒有將這個菜鳥放在眼里。
但是隨著燧人系的壯大,燧人學刊也在跟著發展起來,在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和農業生物上面,燧人學刊成為外界了解燧人系科技的一個重要途徑。
比如劉欣、高山等人的煤層自燃治理技術,相關論文就在燧人學刊上刊登。
現在國內的材料學、半導體專業,基本想不和燧人學刊產生交集都難。
哈雷教授聽完介紹后,也露出了驚奇的表情:“竟然還有孤立于世界的學術期刊,真的很難想象。”
作為官方人員的托馬斯,倒是明白燧人學刊的情況,肯定是那個神奇的年輕人做的。
在愛德華那半桶水的中文翻譯下,他們又登錄了燧人學刊的原版網站,大體弄懂了那篇論文的內容。
“這種技術”哈雷眉頭緊皺,沒有妄下定論的他,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將論文下載下來,然后通過郵件發給慕尼黑大學的一個老朋友。
兩個多小時后,他朋友回了一份郵件。
“如何”杜克好奇的問道。
哈雷教授沉默了一會,才回答起來:“西魯說有可能實現,目前治理煤層自燃的方案,就有阻燃氣凝膠、氮氣隔絕、泥水灌注、沙土覆蓋和工程掘斷這些路線。”
“會不會是造假”托馬斯惡意懷疑著。
盡管有一些偏見,但是哈雷還本著學者的嚴謹,搖了搖頭解釋道:
“基本不會有造假的可能,因為對方的實驗數據上,有前后的紅外探測數據,我們的衛星探測一次,就可以確定真假了。”
盡管不想看到華國人掌握這個技術,但是口嫌體直的托馬斯,還是套聳聳肩說道:“我們需要這個技術。”
德意志確實需要這個技術,煤層自燃可不單單華國一家,北美、澳洲、中亞、南亞和西洲聯盟都是煤層自燃的重災區。
特別是德意志,由于國內沒有太多石油資源,只有相對豐富的煤炭,每年看著自己的煤礦,被白白燒掉,不心疼才怪。
目前主流的處理方案,要么處理周期非常久,需要數以年計的時間,投入資金也非常多;要么放任不管,比如澳洲煤礦,就是一邊煤層自燃,一邊開采;要么就是毛熊的硬核方法——氫彈滅火法。
比如近期因為大地震,導致的福島核泄漏事故,國際專家組中,露西亞專家給的方案,就是他們的傳統技能。
可惜很多人都被東瀛的躬匠精神忽悠了,以為他們可以處理好,結果一拖再拖,最后就是往太平洋一倒了之。
在某種程度上,毛熊雖然簡單粗暴,但是至少人家可以硬核控盤,不像腳盆雞這種坑爹貨色。
一想到福島事故,托馬斯就想起了今天早上燧人公司的開場演講,似乎這個公司也在研究如何處理核廢料,就不知道具體可以做到哪種程度。
而在會場上,各方代表除了爭論碳中和方案之外,也在爭論一些技術上的問題。
擁有深度元素回收技術、溫差發電技術、海水淡化技術、復合太陽能發電技術、煤層自燃處理技術的華國,成為了各方眼中的香餑餑。
除了深度元素回收技術之外,其他技術的衍生品,倒是沒有作為產品出售到國外。
只是條件和限制非常多,有這么多王牌在手,肯定要想辦法利用起來。
而在參與會議的各方代表中,米國那邊的代表團最郁悶,因為他們感覺自己被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