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陽侯,你這是給朕的下馬威嗎?”李二看見陳玉時,一臉的陰沉。
下馬威?陳玉嚇了一跳,趕緊的躬身請罪,說道:“陛下,臣只是和那個內待開了一個小玩笑而已,請陛下恕臣無禮之罪。”
過了好一會,李二才朝陳玉揮了揮手,“哼哼,你對朕的無禮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要不是看你還有點用,哼哼…”
遏,陳玉頭上的汗都下來了。這真的是伴君如伴虎。李二,你這還有點千古明君的樣嗎?你的這肚量…
陳玉只好繼續躬著身。
李二眼睛盯著陳玉,離開了御座,圍著陳玉走了一圈后,才說道:“你小子給朕說說,現在大唐最大的敵人是誰?”
陛下,你的這個問題問得可有點…
陳玉向四周看了看,見殿內只有他和李二兩個人,才說道:“陛下,現在大唐最大的敵人應該是高麗或者土蕃…”
哼哼,你小子,糊弄朕,李二的眼睛更加的犀利…
“高麗和土蕃人,咳咳,只是大唐的芥癬之疾,咳咳,陛下,攘外必先安內,現在大唐最大的敵人是,是世族,是世族…”
陳玉說完了后,擦了擦頭上的汗。
看來,上一次的事,對李二的打擊可是夠大的,李二對世族做出的讓步也是夠大的,心里都變得有些…
什么叫明君?只要是君王,尤其是李二這樣的君王,無一例外地…
聽見陳玉說出了世族二字,李二才坐回了御座上。
“小子,算小子說得好,好一個攘外必先安內,你小子現在也知道了,現在大唐最大的敵人就是世族,那你小子再說說,朕這個皇帝,應該怎么對付那些不聽話的世族啊?”
陛下,小子不說,行不行?可陳玉一看李二的眼神,就又低下了頭。
在李二的威逼下,陳玉又向四周看了看,見殿內還是只有他和李二兩個人,心里安了一些,才說道:“陛下,現在的世族為什么能在大唐猖狂,還不是因為他們壟斷了文化,壟斷了學識,寒門子弟家中沒有書、沒有墨,長久下去,難以出頭…”
嗯,隨著陳玉的話,李二不斷地點頭。
這就是大唐的現狀啊,天下的書籍十之九以上都在世族的手里,而朝庭上的官員十之八九,不是世族的子弟,就是和世族有關系的人…
可要怎么辦啊?李二示意陳玉繼續說下去。
“陛下,現在,現在就是要興辦教育,廣啟民智,還有朝庭中要多用寒門子弟…”
聽到陳玉這么一說,李二失望地搖了搖頭。興辦教育,啟民智,自己何嘗不知道啊?
可是時間,時間,興辦教育,廣啟民智,可是需要大量時間的,就靠你小子那個只有百十個學子的嵯峨山學院,十年、二十年、還是百年,自己得等到什么時候去?
就沒有其他好的辦法了嗎?李二仍盯著陳玉。
陳玉抬頭看了看李二,哼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李二,你現在就想拋開世族,可朝庭里那么多的世族官員,你找什么人去頂替…
總不能讓大唐朝庭上下都停止運轉吧?
人心不足啊?人人都想當帝王,當了帝王后,又想當千古一帝,李二現在不就是這種急燥心態么?
等一等,又能把你怎么著?等個一二十年,老子敢肯定,大唐肯定會出現一個難得的盛世…
陳玉對李二搖了搖頭,有些事,自己這個穿越人也沒有辦法?
“徑陽侯,你的那個嵯峨山學院可以多招一些學子么?”李二臉上滿是失望之色,無奈之下才問道。
這個自然可以,只要有錢,多招些學生,不就是多修一些校舍,多招一些老師嗎,這有什么難的?陳玉點了點頭。
嗯,李二又是停了一會才說道:“徑陽侯,長樂那里,你可以多去去…”
嗯,陳玉自然是點頭,見李二沒有了其它的事,自己還是告退吧。
“陛下,有些事,是急不來的,陛下,還是要多保重身體,如陛下再沒有事,臣就告退了。”
嗯,李二的鼻子里哼了一聲。
見李二再沒有其他的表示,陳玉連著退了幾步,轉身即走。
現在李二這里,實在有些壓抑了些。
臨出門時,陳玉不知怎么就又回頭看了一眼,見李二仍是坐在那里,雙眼有些無神。
“陛下,多保重身體,還有,陛下,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嗯,外面的景色很好,陛下應該出宮看看才對…?陳玉突然又說道。
噢,李二抬了下頭,看了一眼門口的陳玉,向他揮了一下手。
李二那里,也不知自己應付過去了沒有?不過,嵯峨山學院的學子參加科考的事,應該沒有問題了。
到了太極宮門口,陳玉長出了一口氣。這皇宮,真是夠壓抑的。
“侯爺,你怎么在這?”
陳玉帶著周武等人在長安大街上漫無目的地游逛時,突然有人向他喊道。
噢,謝大、謝金寶,是你們兩個貨啊?看你們兩個人滿臉都是陽光,紅潤得就像這秋天里的蘋果一樣…
謝大和謝金寶見了陳玉,老遠就跑了過來,竟差點直接跪下了。
“侯爺,聽說你老前一段為國殺敵受了傷,小的本想去府里探望的,可小的們這身份…嘿嘿,現在看到你老的身體已經是大好了,小的們無不歡喜…”
看看,這商人說話就是不一樣,你老,你老的,被人刺殺也變成了為國殺敵,這話說得真的是讓人受用不已。
呵呵,你們兩個人就盼著老子長命百歲吧,老子交給你們的生意…
看著謝大和謝金寶兩個人,陳玉摸著自己的下巴…
商人,商人能起到作用嗎,還有現在的商人,大多也都掌握在世族的手里?
陳玉晃了晃頭,拍了拍謝大和謝金寶的肩膀,說道:“本侯這里還有一筆生意,你們兩個可愿意做?
聽到陳玉又要交給他們新的生意,謝大和謝金寶…
“不過,本侯要先告訴你們倆,這個生意的利潤可不是太高,也不能太高,不過做好了呢,卻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