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七四章 培養統帥

無線電子書    三國之宋人崛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其實有人會問既然要南線統帥,為什么不拼命抽統帥,抽到孟珙來不就十全十美了?

  沒錯如果能抽到孟珙的確是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不過這就太看人品了,如果說系統統帥分類一、二等獎對應的是岳飛、狄青,那孟珙就非常有資格是三等獎。

  對于抽到三等獎的人品,幾乎是可遇不可求的!這可是堪比抽取SSR還要小的概率!

  這有人反駁了,兩宋那有那么多好統帥?

  如果說兩宋朝管理層真的很廢,但好歹也是跨越了319年的朝代,三百年的時間人才輩出,優秀的統帥也不少。

  在這又有人要反駁了,兩宋那么廢物誰都打不過!還優秀人才?

  這里真要反駁下,都是華夏大地,都是長江和黃河養育的華夏人,憑什么兩宋這三百年就沒人才都是廢物?唐、漢各個人才輩出?

  甚至隋唐演義虛構個李元霸都猛的不要不要的,可以錘飛項羽、腳踏李存孝?

  李元霸、宇文成都、雄闊海、伍云召、伍天錫、裴元慶這些虛構隋唐猛將,各個比肩三國武將,猛就好似是公認的?

  李元霸的天下無雙是小說的夸張就人人信服,盧俊義的天下無雙更貼近現實就被噴的不要不要的,隋唐演義也只是一本描寫隋末的小說,還不是名著《水滸傳》可是和《三國演義》同等地位的就沒人認可了?這什么道理?

  世人都以為宋弱,可鮮為人知的是兩宋不是誰都打不過!

  北宋和當時世界軍事最強的遼國大戰了25年不分勝負,國境線沒有半分損失,這還是沒有燕云十六州防線的情況下,真的認為一個弱國可以簽訂檀淵之盟這樣的百年和平條約?

  有人說檀淵之盟的歲幣是喪權辱國,那這些人大概真的只是看個熱鬧的外行人,檀淵之盟的三十萬歲幣,約等于當時宋朝一年賦稅的0.5,換句話說也就是打發叫花子的錢,要知道當時一年軍事費用高達三千萬,這其中差別可想而知。

  北宋和西夏對戰也是曠日持久互有勝負的百年戰爭,有人要說西夏是個弱雞!

  可就是西夏這個弱雞硬生生的耗死了鐵木真!

  西夏這個弱雞在宋遼、宋金、宋蒙的夾縫中存活了189年,而蜀漢政權僅僅42年,東吳政權51年、曹魏46年、兩晉加起來才154年。

  也是這個弱雞占領的全是三國時期涼州等貧苦之地,所占區域還不如蜀漢的二分之一,更沒有所謂的蜀道天險和天府之國。

  金國強盛時期其實不比蒙古人時代差上多少,當時宋朝是當時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年代沒有之一,被一群野蠻人搶劫。

  這就好比你一個讀大學的高級知識分子,碰到山里的吃人族,一樣打不過野人一個道理。

  那怕是南宋也阻擋了當時不可一世的蒙古人整整50年,這一個個數字是那些蠢貨高層用嘴吹出來的?還是用妄想想出來的?還不是無數被世人各種瞧不起的民族英雄,硬生生的打下來的?

  扯遠了說回來,兩宋不是沒有人才,更不是沒有統帥和猛將,兩宋孱弱完全是高層各種奇葩問題。

  可以這樣說一句,兩宋后一百多年悲劇,趙匡有小半責任,趙光義是絕對責任!

  其余的后人不是沒想改變過命運,比如神宗和哲宗不過都失敗了而已。

  甚至兩宋碰到了游牧民族最強的時代,民族大義面前,有膽小怕死的,有委曲求全的但是也有奮起反抗的!

  不管是前期對戰遼國的寇凖、潘美、楊業等人,還是中期對戰西夏的種世衡、劉法、章楶、亦或者對抗金人的岳飛、韓世忠,又或者最后抗擊蒙古的孟珙、杜杲、文天祥,都稱得上一句民族英雄!

  可笑的政客為了某些目的,抹殺了這些英雄的事跡,連課本上這些名字都被抹去,可身為華夏人,不能忘記這些英雄的身影。

  更可笑幾千年后,連韓德讓這個遼國太后的姘頭都塑造成了一個正面角色,連抗爭遼國入侵宋代名將的姓名都不敢公布。

  有人說元和清是華夏不可磨滅的歷史,是華夏的一部分這話也沒錯,因為別人是勝利者。

  這無關什么宋吹、漢吹、唐吹,只是簡單的訴說一段歷史事實罷了。

  兩宋三百年間,有無數的華夏精英前赴后繼,為華夏貢獻出一部部歷史可歌可泣的故事。

  三國那個紛亂的時代,有呂布、關羽、張飛、典韋、許褚這樣的強將,也有郭嘉、賈詡、諸葛亮、周瑜這樣的謀士。

  同樣在兩宋三百年里也有岳飛、狄青、韓世忠、楊業、劉锜這等良將,也有如范仲淹、王安石、富弼、寇凖這樣能臣。

  這無關什么時代,都是華夏歷史長河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在長達三個世紀的朝代,統帥型人才還是不少的,宋遼、宋夏、宋金、宋蒙,可以說這三個世紀一直在打仗,和平其實沒有想象的那么多,每一代都有人才輩出。

  所以陸衡召喚的統帥抽到孟珙的概率其實不是那么高,拼命的抽取統帥就是給李繼遷、完顏阿骨打、耶律阿保機、鐵木真,四人不斷的在加統帥人才。

  僅僅為了鞏固南線,這樣得不償失還不如自己培養出統帥,比如陸遜這小子就是很好的人選,原時空的陸遜就做的很不錯!也是陸衡的首選!

  不過陸遜有這個潛力,但是否有能力年紀輕輕就扛起這個重擔,是陸衡比較擔心的,北方的戰事少算都要再打個五年以上,強如曹操吞并河北都要八年。

  所幸的是陸遜在虞允文的軍中已經混跡了那么多年,何況這兩年豫州防線讓陸遜和劉基這兩個小子不斷的在吸取實戰經驗,陸衡相信陸遜能很快的上手。

  陸衡決定今年讓陸遜在豫州防御線充分學習,明年就丟到南線去,同時在派一個經驗老到之人和一些精英交給這小子,再慢慢的讓陸遜獨當一面。

  等陸遜完全成長起來后,南線應該不用自己操心,可以全心全意的圖謀北方!

  請:m.3zmmm

無線電子書    三國之宋人崛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