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印度聯邦入境確實造成了共和派革命軍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但規模尚在可控范圍之內。
讓萬象王國的王室長舒一口氣。
十多萬印度聯邦的大軍加入前線戰爭中后,戰爭的僵局終于被打破,安南共和國的陸軍雖然老兵眾多,但后勤是硬傷,被不列顛帝國的空軍、印度聯邦的空軍、萬象王國的空軍來回光顧。
后勤運輸在白天早已絕跡,哪怕是夜晚運輸也變得不再安全。
哪怕安南共和國陸軍頑強抵抗,損失也一天比一天多。
最要命的是,隨著第一批不列顛帝國遠征軍在安南共和國登陸,安南共和國必敗的局面連網絡鍵盤俠都看出來了!
沒辦法,紙面上的軍力對比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除非安南共和國的士兵個個化身蘭博,否則斷然沒有勝利的可能性。
唯一的區別就是安南共和國能堅持到什么地步。
畢竟治安戰這玩意,誰也說不準,不列顛帝國又不能真的把安南共和國變成無人區。
安南共和國的局勢一天不如一天,但安南共和國的納卡政府宣傳機器卻一天比一天激進,已經把這場戰爭推到民族興亡的敏感話題上。
號召所有的安南國國民拿起武器!
自然而然的,殘暴的納卡軍政府不可能僅僅只是號召,納卡軍政府的嫡系部隊大部分都沒有參與到萬象王國的戰爭,他們開始在國內大肆強征青壯入伍或進入地下兵工廠,為戰爭提供服務。
甚至手段惡劣的拿他們的妻兒老小做威脅,不參加這場衛國戰爭的安南國國民,都會被視為叛國賊全家處決!
同時,納卡軍政府將參軍年限下調到10周歲,上限達到50周歲!
要知道,基礎建設薄弱的安南共和國,啥都缺,民眾的平均年齡也就差不多50周歲左右…
納卡為此還對羅天杰解釋,從14歲孩童手里射出去的子彈,和40歲老兵手里射出去的子彈一樣致命。
實際上,納卡軍政府組建的童子軍的戰斗力普遍要比成年人組建的軍隊更勇敢。
因為孩子更容易被洗腦控制,納卡軍政府麾下的教官甚至忽悠那些半大小子,用神靈等方式讓他們認為自己是刀槍不入的,從而勇猛的朝著敵軍的槍口上沖鋒…
這種不要命的打法往往會取得奇效,畢竟不列顛大兵過來打仗是為了上班賺錢,不是為了玩命。
當然,硬實力擺在那里,無論納卡軍政府多么喪心病狂的玩命,失敗也是早晚的問題。
但對于納卡來說,他的目地已經達到了。
一切正如納卡所預料的那般,不列顛帝國為首的軍事集團在安南共和國的戰爭陷入僵局后,歐洲頓時爆發了規模浩大的世界大戰。
首先是高盧共和國針對頗有爭議的萊茵河一線某個地區向日耳曼邦聯提出領土要求,要求合并那里的邦國。
理所當然的,這個無理要求被日耳曼邦聯拒絕,并促成了日耳曼邦聯成立聯合作戰指揮總部的決議,日耳曼邦聯自此正式成為日耳曼聯邦!
原本的邦聯會議變成了聯邦政府,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同時,也觸及到了高盧共和國和沙俄帝國敏感的神經。
于是,戰爭爆發了。
高盧共和國向剛剛成立的日耳曼聯邦遞交宣戰書的當天下午,沙俄帝國就好像卡著時間點一般,以高盧共和國軍事盟友的身份,向日耳曼聯邦宣戰。
同時,高盧共和國和沙俄帝國麾下的一些被捆綁利益的小國也被迫對日耳曼聯邦宣戰,但他們提供的軍隊不足一提,只能承擔輔助作用。
然后就是日耳曼聯邦的小弟對高盧共和國和沙俄帝國為首的軍事集團集體宣戰。
歐羅巴大陸至此爆發全面戰爭。
列強的現代化戰爭就是不一樣,開戰當天就是導彈雨亂飛,各種空軍遠距離狙殺攔截等等。
陸軍還沒有動彈,雙方的前方乃至后方的軍工廠就遭了秧…
電子信息戰也全面爆發,在這方面日耳曼聯邦略勝一籌,取得了戰略先機,得到了短暫的制空權。
從而,保證了日耳曼聯邦的陸軍率先踏入沙俄帝國本土。
不錯,日耳曼聯邦出于柿子要先挑軟的捏,第一個目標選擇了沙俄帝國,面對軍事科技更先進的高盧共和國采取防御態勢。
事實也證明了日耳曼聯邦的正確,在電子信息戰之中,沙俄帝國全面敗北,讓出大半制空權,如果不是高盧共和國的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牽制,沙俄帝國本土的軍工廠和重要軍事目標估計在不到一周時間就會被日耳曼聯邦夷平。
在歐羅巴大陸爆發大戰的同時,白鷹聯邦在付出了上千萬人口的代價下,終于滅掉了薩格拉斯,關閉了時空之門。
這一次時空之門沒有再出現,讓白鷹聯邦得以喘息。
當然,白鷹聯邦此時已經沒有能力繼續對外戰爭,他們消耗掉了超過90的各種類型精確制導武器的儲備,哪怕有亞裔作為炮灰消耗,陸軍損失也高達數十萬。
而且由于白鷹聯邦對亞裔的殘暴行為,導致白鷹聯邦各地的亞裔不得不團結起來反抗白鷹聯邦的統治。
這可真是將亞裔逼到了絕路之上,不得不反了…
所以,現在白鷹聯邦的問題首先是要平定各地亞裔帶來的反叛。
短短幾個月的功夫,似乎全世界都進入到一種新的平衡當中,唯有安南共和國的戰爭進程隨著大批安南共和國陸軍被殲滅,從而變得越來越快。
而歐羅巴大陸則由于日耳曼聯邦深入沙俄帝國境內,人腦子已經打成了夠腦子。
最可恨的是,日耳曼聯邦是以解放者的姿態進入沙俄帝國的,一路攻城掠地卻不占領,扶持當地一個個民族主義覺醒,被沙俄帝國壓迫的少數民族獨立建國。
條件只是加入到日耳曼聯邦組建的軍事同盟中,共同進攻沙俄帝國。
這極大的減少了日耳曼聯邦的軍事壓力,讓日耳曼聯邦不用抽調太多兵力進攻沙俄帝國,保證西線的局勢不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