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7章 利己者

無線電子書    南明大唐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鄭成功離開天津衛之時,荷蘭國派遣來大明的使者,正好也從臺灣據點赤嵌城離開。

  大明強硬的態度,委實令荷蘭使者備感‘羞辱’,在離開大陸之后,荷蘭人便即直接順路而至臺灣島,這里距離大明最近,若是能夠立即出兵的話,一定能夠給大明一個印象最深刻的教訓。

  但是在這里荷蘭使者并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侵占臺灣的荷蘭臺灣總督馬里奧雖然畏懼于巴達維亞,但是對于大明事實上的南海王鄭家,卻是忌憚極深。

  之前數次與大明的海戰,荷蘭人都沒占到什么便宜,尤其是與海盜劉香相互勾結對付大明的一役,聲勢浩大的聯軍,依舊是被鄭家打的懷疑人生。

  為了推卸責任,馬里奧沒有拒絕使者的要求,但是以臺灣駐守兵力不足為借口,要求召開在臺灣全部荷蘭人與會,共組一支強大的艦隊,才能攻伐大明。

  心知肚明荷蘭人在臺灣只有千人不到的駐守部隊的情況下,這個要求當然是合理的,使者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絕。

  在召開臺灣簡易議會后,將巴達維亞的要求懲治大明的要求傳達后,卻是遭到了大部分議員的反對。

  雖然憤怒于這些商人完全不拿國家利益當回事,但是使者依舊十分有禮貌的將目前大明的政策,以及對價位商人的影響和盤托出,并表示若是不能制止大明如今貪婪的胃口,日后大伙兒的利益必將會被更為被觸動,日后的損失必然更加的慘重。

  這種說辭確實打動了在場的所有商人,在利益遭受損失之后,他們自然是對大明極為的敵視的,但這卻并不代表,他們就愿意因此而與大明翻臉。

  畢竟利益只是受損,他們還可以通過加價將這部分損失給彌補回來,但若是真的與大明開戰,完全杜絕了貿易,那才是他們真正的末日到來。

  因此無論使者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利,但是這些武裝商人們,依舊沒有任何興趣與大明獨自開戰。

  不過他們都表示,若是巴達維亞決定與大明開戰,傾全國之力來與大明一爭長短,作為荷蘭國的一分子,他們愿意尾隨在側,與大明決一死戰。

  但若是讓他們自己去挑釁大明這個龐然大物,他們卻是直接敬謝不敏的。

  畢竟之前幾次海戰,這里的人大多都參與過,對于自己能夠戰勝大明南洋王鄭家,都已經信心嚴重不足,更何況對上鄭家都要俯首聽命的大明帝國,那不是開玩笑么?

  若是大家伙有這個自信,那別說到如今還要給鄭家交什么過路費,直接就會將鄭家直接搶個干凈不更省事兒?

  一場大會開了數日,但是油鹽不進的荷蘭商人們,卻是死不松口,根本不愿意拿自己的本錢去為國家搏一個未來。

  雖然這些人都是些混蛋,而且使者手中的權力還是很大,但卻根本無法奈何這些人。

  畢竟這些人在國內議會中可都是有代理人或者靠山的,沒有確鑿的證據之下,就算巴達維亞總督想動這些人,那也是風險極高的。就更不用他一個小小的使者,根本就拿這些人沒辦法。

  既然這些人不頂用,使者也沒有再浪費時間,而是選擇乘船返回巴達維亞,向總督匯報此行的一切,等候總督閣下的最終決斷。

  在荷蘭國使者帶著滿腔的憤怒和不甘,踏上回歸之路時,已經再無任何掣肘,整個江南完全一統之下的朱聿鐭,又一次開始了他的騷操作了。

  所謂過了臘八便是年,在臘月初十這日,一眾已經在扳著手指算著放假日期的官僚們,卻是接到了一張令人心緒復雜的圣旨。

  圣旨是公開頒行天下的,內容也很簡單,那便是紹武四年,也就是后年的固定科舉期時,不再象之前那般只考制藝,而是增加律法、算學等科目。

  同時錄取數量也有改變,除卻制藝的三百人名額不變外,律法、算學兩科再各增加一百五十名的名額。

  唯一令這些官僚們還算認可的是,另兩科考核資格也是舉人起步,雖然考中亦會成為進士,但卻是三甲的同進士,還不算徹底辱沒斯文。而且這般多取了近三百人,倒還算是給了更多讀書人一個出路,應該算是這狗皇帝為數不多的善政了。

  但明眼人卻是看的出來,這只是狗皇帝的一個突破口而已,目的和用心也極為簡單,通過增加更多的入仕渠道,令得讀書人本就派系林立的內部,更加的四分五裂。

  這種用心不可謂不惡毒,而且這種最簡單的算計反而卻是最難破解的。

  畢竟若是有人真的跳出來反對,那些屢試不中的讀書人,眼見新的生路出現,卻被人惡意阻礙,又會將其恨到何等的程度上去?

  更重要的是,這類人反而還是如今大明的絕大部分,誰敢反對多取仕,那便幾乎是與大半個天下的讀書人為敵!

  狗皇帝這操作看似是為讀書人著想,但真實目的就是想要打擊程朱理學在大明的統治地位,甚至可以說是在根基上直接動搖儒家在大明的統治地位!

  畢竟律法與算學只要從儒家之中再次獨立出來,那便是法家與墨家重新死灰復燃的開始!

  法家與墨家眼看著就要重新出世了,那其他的百家還會遠嗎?真的到了百家齊鳴之時,那儒家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屆時就算再有媲美大漢時期董仲舒的大儒存在,卻也不可能讓大明再次回歸到之前的正規了。

  畢竟如今的大明這個狗皇帝,是絕對不肯事事都聽從他們這些道德君子們的。

  雖然有明眼人看的出來,但是卻沒有人直接跳出來反對。

  儒家是講究中庸的,所謂的中庸,在朱聿鐭理解中,說好聽點就是低調內斂,外表謙遜而內踞傲骨。

  說難聽點,就是慫貨一個,無論出了什么事,都堅決不做出頭鳥,事事等別人先出頭,自己在后面撿便宜。

  但儒家發展到了大明的如今,尤其是經歷過滿清到江南一趟征服戰之后,剩下的都幾乎是犬儒了,他們已經徹底將好聽點的內涵全部扔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精致的利己者。

  在大明出現朱聿鐭這樣一個,動不動就翻臉咬人的狗皇帝面前,這些利己者們更是不會拿著身家性命去奔走吶喊,而是個個都在等著出頭鳥出現,然后他們再一擁而上去哭訴。

  人同此心之下,這道旨意根本沒有任何人去反對,十分順利的直接傳達于全江南。

無線電子書    南明大唐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