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下仙祠(下)

無線電子書    列國浮沉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蘇琴移步坐到銅鏡前梳妝,換了一套華美的鎏金頭飾,又淡淡上了些碧涼妝品鋪的胭脂水粉。林瓔隨手翻看著一張又一張的女子畫像,只覺畫技拙劣,女子煞顏,于是抬頭對蘇琴道:“娘,你是去見顏姨姨他們,都是老相識,何必打扮得如此隆重?快同我走吧!”

  蘇琴放下眉筆,轉頭對林瓔道:“我去見他們,你留在這里好好選你的太子妃嬪。你不是已經與他們見過了嗎?楚國太子,豈是些庶民說見就見的?”

  “陳國王后是我的表姐,她也是庶民?”

  “陳王若能保得住陳國,又何必讓她們母女來咱們楚國避難?她的兒子死了,她年紀也不小了,恐怕再不能生養,這樣的表姐,與庶民何異?”

  林瓔不悅道:“娘,你忘了表姐在陳國時以王后之名、以一己之力,幫我賣了許多碧涼妝品嗎?你忘了顏姨姨和趙七叔,蘇楊、蘇柳、顏清、顏秀還有那些掌柜們,是如何日夜辛苦操勞,幫我們賺了這輩子、下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嗎?”

  蘇琴起身,冰冷道:“此一時,彼一時。那些錢財,那些情義,在咱們母子客居陳國時,是雪中送炭,你把他們領進昭凰宮暫住,已經算是報了恩。如今你是楚國的太子,區區小財,幾個庶民,對你而言,連錦上添花都算不上了。現在對你有用的人,是那些三公九卿舉薦給你的名門閨秀、世家小姐。孰輕孰重,你自己掂量。”

  林瓔扔下畫像站了起來,攙著母親往殿外走,邊走邊道:“娘,兒子知道你是為兒子好,但也沒必要說得如此絕情吧?在陳國時,他們是看著我長大的,總不能人家剛來了楚國,我就擺太子架子吧?連恕兒和小東方都陪著他們閑聊呢!”

  蘇琴揮袖撣掉林瓔的手。“小瓔,你是想去陪恕兒吧?他們一行人進了宮,恕兒的娘如今是六宮之主,自然也會去寒暄幾句的。你不是要讓我給你說親嗎?難道讓我當著你和恕兒的面,拽著恕兒的娘,給你們兩個說親嗎?且不說這些年恕兒眼里從未有你,就算她回楚國之后漸漸暗中屬意于你,你們的事,也還是得先經過恕兒父母的同意。畢竟她現在身份貴重,已經今非昔比。”

  林瓔笑道:“娘,恕兒的父母早就看上兒子了。這樁親上加親的事,他們在虞陵時就是樂意的。今日娘終于同意我娶恕兒為妻,是不是也終于相信,謀害我爹的人,不是恕兒的父王?”

  蘇琴推開了林瓔:“他們以前樂意,不見得現在也樂意。我許久沒有同恕兒的娘講話了,正好借著今天這個機會,好好和她說說話。你別來搗亂,晚飯再來也不遲。”

  蘇琴踏出寢殿,又回頭看了一眼林瓔,平靜道:“你記著,無論你娶不娶恕兒,娘給你挑選的那些名門閨秀,才是你的助力。七王之下,還有盤根錯節的楚越世家。日后你要獨攬大權,必須先將這些人收入麾下。

  你沒有東方毓的殺伐決斷,你也承受不起殺戮之后的危機四伏。而那東方毓雖然娶了恕兒的娘,但他自己終究不是林氏后裔,他登基倉促,只能使出鐵血手腕。但你與他不同。你是名正言順的楚國太子。

  不要和這些人硬碰硬。你爹說過,綿柔之力,亦可斷金。他遲遲不將楚國一統,就是想要穩扎穩打,循序漸進。你要攬權,也不可操之過急。

  小瓔,娘走了。”

  林瓔站在原地道:“也罷,今日在外面耽擱了許久,還有一卷手稿沒謄寫。殿下明日朝會要議商策,我畢竟是參加過平梁商會的,需將當年在趙國的所見所聞整理出來。晚飯時,我再過去找你們。”

  蘇琴踏入恕兒所居的馨嵐殿,只見顏笑、林環、李愔、顏清和顏秀幾個女眷正與恕兒和林瓏一起挑選布料、首飾和日常所需器物。想必趙七、蘇楊、蘇柳和隨行的掌柜們是隨東方愆去了另一處安置。

  蘇琴走到林瓏面前,行禮道:“妹妹,許久不見。”遂又對林環行了個禮。

  自楚睦王死后,林瓏與蘇琴雖然都住在昭凰宮里,但蘇琴一直為夫服喪,深居簡出,林瓏不愿多去叨擾,確實已經有半年沒見過蘇琴了。林瓏亦行了個禮,上前握住蘇琴的手,關切道:“嫂子近來可好?”

  蘇琴微微點了點頭,擠出往日笑容:“我一切都好。聽說今日愆兒在宮外打架了,他沒事吧?”

  林瓏見蘇琴消瘦了不少,忙拉著她和顏笑一起坐到了一旁,笑答道:“他慣愛調皮搗蛋,不是什么大事,嫂子不必擔憂。倒是聽說,那伙江湖高手揚言要行刺太子殿下,小瓔可受傷了?”

  恕兒見蘇琴好不容易能和顏悅色地與娘親說話,連忙親自端上三杯茶,放到了娘親、蘇姨姨和顏姨姨身側。蘇琴對恕兒微微一笑:“多虧恕兒和愆兒護著,小瓔才沒受傷。”

  恕兒擺手道:“小瓔向來機敏,就是沒有我們姐弟,他也無礙的。”卻不愿再多言其實那伙人是來刺殺東方愆的,于是話鋒一轉,笑道:“難得見你們三位坐在一起。在恕兒心中,娘親、舅母、顏姨姨,都對我有養育之恩。你們三個,都是恕兒的‘娘’!”又對蘇琴道:“不過,我還是習慣叫舅母‘蘇姨姨’,畢竟在陳國時,叫了那么多年。”

  蘇琴拍了拍恕兒的手,溫和道:“恕兒,那日你來錫鈺宮帶小瓔出宮暫避風頭,原是好意,卻被你這黑了心腸的蘇姨姨惡語相待。看在咱們在陳國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份上,你不要怨怪蘇姨姨,好嗎?”

  恕兒撓頭道:“我怎么不記得還有此事?”

  顏笑雖不知究竟發生過何事,但看恕兒那樣子,便忍俊不禁。

  蘇琴與顏笑相視而笑,又對恕兒道:“你去陪她們挑選東西吧,你的三個‘娘’,要好好說說話。”

  顏笑看出蘇琴與林瓏兩個楚國王后之間的微妙關系,想到她們二人同在昭凰宮卻能“許久不見”,必是有話要說,有心結要解,于是站了起來,欲隨恕兒一起去陪殿上的另外幾人。

  蘇琴也不留顏笑,只輕輕嘆道:“若是宋韻也隨你們一同來了,該有多好。”

  顏笑道:“貌城焚毀,聽說城中百姓沒有幾個逃出來的。宋韻她…大概兇多吉少了。她雖走的早,但相比之下,她卻比我們…”本想說“姐妹四人”,卻終于還是隱去了齊國公主蕭憶那一段事,繼續道,“她活著時,卻比我們二人活得安穩。”于是轉身走向了馨嵐殿的另一側。

  蘇琴瞥了一眼遠處正與李愔說話的恕兒,低聲對林瓏道:“好妹妹,前些日子,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才一直躲著不見你的。小瓔勸了又勸,我卻傷心傷得亂了心智,才誤以為先王之死與你們有關。”

  林瓏搖了搖頭,道:“人之常情,嫂子何須自責?連我都曾懷疑過東方,我自然從未怨怪嫂子。如今一切都只是權宜之計。東方說了,太子殿下在朝會上對答如流,實是棟梁之才。等再過幾年,太子殿下鞏固好根基,完成幾件好差事,便能成為民心所向的太子。到時候,誰也撼動不了林氏太子的地位,東方便將楚王之位禪讓給太子。我們夫婦二人會帶著恕兒和愆兒一起離開昭凰宮,去虞陵清清靜靜地過日子,再不回臨江。”

  蘇琴握住了林瓏的手,說:“妹妹,我知道你們疼愛小瓔,但小瓔的脾性我是知道的。他不思進取、游手好閑慣了,根本不是坐龍椅的料子。他也時常與我訴苦,說這太子之位太過強人所難。剛剛他還對我說,愆兒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實在比他更加適合做楚國的太子。”遂又放低聲音道:“好妹妹,你在虞陵時,不是曾問我,是否想過小瓔與恕兒可般配…”

  林瓏遙遙看了女兒一眼,嘆了口氣,道:“那時是我唐突了。畢竟恕兒她…”

  蘇琴拉著林瓏的手站了起來,歉然道:“不,那時是我淺薄了。今日我來,就是想為我家小瓔說這門親上加親的親事的。”

  林瓏亦站了起來,不置可否地看著突然變卦的蘇琴。她雖知道林瓔對女兒真心實意,應是女兒的好歸宿,但發生了楚睦王的變故,便也不再提起此事。

  蘇琴低聲解釋道:“妹妹,日后你的愆兒做了楚國太子,我只求小瓔能夠安安穩穩地活著,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小瓔若能娶恕兒為妻,這便是他唯一的保命之路。而且,我是看著他與恕兒一起長大的,他對恕兒的心意,實在令我感動。

  明日是中秋,楚國人不是相信中秋之前的那一天,月下仙人會下界游玩,為凡俗兒女牽姻緣線嗎?我聽說昭凰宮南門之外不遠處,有一座月下仙祠,那里能算姻緣卦,且在這一日算得最準。兩個孩子的事…不如咱們先去幫他們算一算再說?

  若是良緣,明日中秋宴上,我便當眾為小瓔提親。妹妹意下如何?”

  林瓏疑惑道:“嫂子為何忽然想了這么多?我們夫婦向你保證,愆兒不會做太子的。就算沒有親上加親,我們也絕不會傷太子殿下一絲一毫。”

  蘇琴答道:“妹妹,我也不愿想這么多呀!撇開太子之事,孩子們也確實都老大不小了。那些王公大臣整日將家中女兒的畫像遞到我這里,我拿給小瓔看了,他一個都不喜歡,非要早早娶恕兒過門,我能有什么辦法?

  可是我總相信姻緣天定,不是我們做父母的為孩子思慮籌謀便能辦妥的事。我不想誤了小瓔,妹妹,你也不愿誤了恕兒吧?我還是想趁著今天這個日子,先去那祠中算一算。如果兩個孩子有緣,便是應當早早辦了的好事,若是無緣,我也早早告訴小瓔,讓他不要再執著,好歹認真看看那些大家閨秀的畫像。

  此時天色尚早,那月下仙祠也不遠,走去走回,晚飯也好多吃一些。”

  林瓏笑道:“其實那月下仙祠,的確靈驗。我小時候,也在中秋之前的一天,與東方一起溜出宮去,跑到那里匆匆算過一簽。”于是拉著蘇琴往門外走去。

  恕兒問道:“你們去哪里?我跟你們一起去。”

  蘇琴回頭道:“你母后說月下仙祠的簽很靈驗,我們去那祠里為小瓔求個簽。”

  恕兒好奇地跟了上去,拉著林瓏的一截衣袖道:“還有這樣的地方?那我也要去求個簽,問一問我與齊王的姻緣。”

  林瓏瞪了恕兒一眼,道:“你留在這里幫你顏姨姨他們好好安置,我們去去就回。”

  恕兒知道娘親不同意她與劉瑢在一起,于是只好作罷,心想,哪天我自己去就是了,便留在了馨嵐殿中。

  那一日,月下仙祠中原本擠滿了來此為自己求簽的少女和為子女求簽的婦人。先王王后與王后二人并肩踏入祠堂時,那些少女和婦人卻已被隨兩位王后出宮的宮婢和侍衛請了出去。

  清靜的祠堂中,林瓏環視四周,見一切如昨,不禁嘆道:“何必將那些人轟出去呢?這里的簽,真的很準。”

  蘇琴問道:“妹妹在此得過怎樣的簽?”

  林瓏道:“我的簽詞是——

  浮萍別離凰鳳聚,

  東西南北兩不疑。

  莫嫌郎君凡塵客,

  潛龍在水似池魚。”

  蘇琴又道:“敢問殿下當年在此得過的簽詞是什么呢?”

  林瓏道:“東方的簽詞是——

  仙君何來凡間坐,

  煩勞天兵下界尋。

  紅塵入眼若無物,

  明月只鑒一人心。”

  蘇琴拍手道:“這簽詞,果然很準。”

  二人走向靜坐于祠堂一隅的古稀老人。老人滿面皺紋,白發稀疏,難辨男女。

  蘇琴向老人行禮道:“老仙人,今日我們是來為子女求姻緣簽的,還望老仙人指點。”

  老人抬頭看向蘇琴,語氣疏離:“娘子,你不是來為子女求簽的。”

  林瓏笑問:“老仙人,那你瞧我是不是來為子女求簽的呢?”

  老人嘆道:“娘子,你想求的簽,你適才已經念出來了,不如快快離開。”

搜完本:{\()\}書籍無錯全完結

無線電子書    列國浮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