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別 (四)

無線電子書    革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星河璀璨,夜空靜美。

  韓非躺在臨時鋪就的草榻上,旁邊炭盆持續散發光與熱。

  再遠一些,是一張床。

  韓非是與喻的兒子寄一齊睡的。

  他懷中還抱著一瓶酒。

  半夜時候,他張開眼睛,掏了掏懷中的酒,大口喝了一口。

  倏爾,耳邊聽到一點聲響。

  在這靜謐長夜之中,這點并不大的聲響格外的刺耳。

  韓非歪了歪頭,眼珠沒有動。

  隱隱火光之中,一個小孩子湊了過來。

  傻里傻氣。

  韓非沒有理他,喝完酒又躺下。

  小孩子目光炯炯地湊了過來。

  寄是腦子稍微不太好地孩子,到今年八歲,還不會怎么說話,也不能像一般的孩子那樣幫著做些小事,平日里被喻鎖在家里玩小玩具。

  對于這個出現在自己房間里的陌生人,寄如今是很有一些好奇心的。

  他湊上去,戳了戳韓非的臉,然后迅速后撤。

  見到韓非沒有動靜,又湊上來戳。

  戳一下又急忙往后退。

  往復十數次,小孩子并不嫌煩,仍舊興致勃勃。

  被戳了那么多次,韓非只張眼看了一眼,并不做過多理會。

  幽暗之中,誰也看不清楚誰。

  時間慢慢流轉,一夜很快過去。

  早晨,喻做了早餐與午飯,又在火盆上燒了一整壺的水,囑咐過兒子記得吃飯喝水,想起昨晚自己撿回來的那一灘爛泥,又嘗試著托付:“您能幫我照管一下我兒嗎?”

  韓非沒有任何動靜。

  喻甚至不知道他是睡著了還是醒著。

  家里糧食不多,喻想了想,從自己的口糧里扣出一些,擺在韓非身旁:“餓了的話,可以先吃些東西墊一墊。”

  隨后她摸了摸兒子的頭,離開了家。

  門照舊從外面鎖了。

  白天,寄睡了半天便睡不著。

  小孩子嘛,總是這樣精力充沛的。

  他嘗試著跟韓非玩。

  不過沒有什么成效,韓非死了一樣的躺著,中午餓了就摸了身邊喻留下來的豆餅吃了去。

  下午時候便意上來,起身看了看,沒找到便桶,倒是在這個一眼看過去便知道窮困的家庭里找到了一處廁所。

  隨后又是倒頭大睡。

  酒喝完了便只是睡覺了。

  中間傻傻的小孩子討好般地拿出了自己的玩具要與韓非玩耍,韓非理也沒理。

  十月,新年歲首。

  秦王政今年在韓地過了年。

  宗室被整肅過之后,對于秦王政而言,禮儀這方面已經很少有強制性的了。

  即便是朝堂里最頑固不化的儒家博士,也只是在秦王陛下心情好時,順帶著提一句宗周時候,王者是如何作為的。

  提一嘴古人做事的習慣,及不構成討人厭的規勸,又可以彰顯自己博學多才。

  偶爾陛下心情好時,是會愿意在某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上遵從禮制的。

  每每此時,儒家博士總是欣喜無比。

  甚至有時候忍不住老淚縱橫。

  愿意有所學習和遵從,便是老天開眼,諸子庇佑。

  去年九月秦王來時,隨身是帶著幾名博士的。

  這些博士當中有一位是儒家博士。

  新年肇始,這位胡博士盡管對于秦王陛下審殺了韓王,大大的壞了規矩禮儀的行為很是不滿,卻仍舊有禮貌地進言,想讓秦王陛下在新得的四郡十七縣中推行一部分德治。

  再不濟,給立了大功的將軍、士兵一些簡單的封地,用以邀買人心。

  當然,這樣的進言,必然不可能是以枯燥且招人厭煩的上書來完成的。

  而是在秦王陛下閱覽政事之余,以舊事旁敲側擊地引導。

  當個故事講出來,逗個樂子,也是充滿趣味性的。

  秦王政聽了這故事,只是笑笑。

  隨后在胡博士外出吃飯時候,旁聽了這故事的王翦使了人,用麻袋套了他的腦袋,一頓亂打。

  胡博士慘叫連連。

  他不知道是誰打了自己,也就不敢貿然上告。

  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晚上,有一些受了胡博士教導的中層軍官聽說他吃了人打,前來看望。

  期間胡博士寬慰眾人時候談到舊事,說起分封事件,還是又許多人心生向往。

  國中建國,分家治地,是這片大地上奉行了八百年的古老傳統,也是以前人們心目中的最高目標。

  所謂發達,所謂富貴,不就是那樣嗎?

  人們沒見過旁的富貴的方式,對于這種自己出生以前就存在了的制度,有著十分的向往。

  反正,秦國如今還有爵位制度。

  反正,世上還有大把的人受封獲土。

  他們談論起來,紅光滿面。

  這些中層軍官,大部分是窮苦出身。

  得了秦王陛下的恩惠,從窮困之中脫身,一切都向著好處走了。

  對于拯救自己脫離苦海的秦王陛下,他們的確是有著十分的忠誠的。

  但對于好的生活,他們也有很正當的向往之情。

  這并不是相互沖突的。

  反而是相統一的。

  任何人都會想著有好一些的生活。

  這個好一些,是對比出來的。

  通過與自身“現在”的生存狀況相對比的“好一些”。

  這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不竭動力。

  有些宗教說它是“無窮欲”,把它定義為貪婪。

  講它是世上三毒或者不順應自然規律、不合于人倫的不應當。

  這些宗教放屁一樣的言論當然是錯誤的。

  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應該有更好,應該朝著更好而前進。

  這是很正當的。

  秦王陛下自己也很承認這份應當。

  但是這個更好應該是個什么模樣,一般人沒法兒獨立勾勒。

  他們只能從自己生活之中尋找答案。

  只能從自己棲身的這個真實不虛的社會當中尋求答案。

  只能從故事和有知識的人口中尋求答案。

  中層軍官們在胡博士口中得到了答案。

  在農會之中種地,老有所保,幼有所養,只要勞動便能過得還不錯得生活比起以前的生活好太多了。

  但是,那些博士口中的不必勞作也可收獲的生活似乎也很不錯啊!

  種地的辛苦,只有種地的人清楚。

  很巧,這些中層軍官,自己就是種過地的人。

  農會里的生活再舒坦,還能比不種地舒坦嗎?

  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請:m.ddyueshu

無線電子書    革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