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七十二章 首戰之選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天寒無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開門七件事》唐寅〔明代〕

  白復三人返回鷹堡后一個月左右。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經過六個月的精心備戰后,燕帝史思明大舉南征。

  史思明命皇少子史朝清鎮守范陽,下令各郡郡守各率士卒三千人,隨從南下。

  燕軍十數萬鐵騎狼煙滾滾,一時間,步騎精銳,煙塵千里,鼓噪震地。

  燕軍以犁庭掃穴之勢席卷燕趙大地,所過州縣,望風瓦解。百姓棄城竄匿,無敢拒之者…”

  這一幕跟四年前如出一轍。

  唯一的區別是,這次新崛起的草原狼王換成了史思明,滾滾狼煙中,裹挾的是史思明覬覦九五的野心和欲望。

  燕軍一出范陽,鐵錘潛伏在范陽城中的內線燕薊北,即刻用密碼向鷹堡發來鴿信。

  鷹眼收到鴿信后,以鷹堡為中轉站,立刻放出數十只信鴿,將消息傳遞給河北諸州的唐軍鴿站。

  當天晚上,朔方軍主帥李光弼便收到燕軍南下的奏報。

  鷹堡山腳下,十里外的官道是南下必經之路。

  站在鷹堡垛口,俯瞰四方,燕軍兵力調動,盡收眼底。

  鷹眼放出海東青。獵鷹振翅高飛,借著山巔氣流,幾個盤旋便在百丈高空。

  鷹眼盤坐在地,仿佛老僧入定。雙目似張似翻,一層白色的薄膜升起,擋住瞳孔。

  駱駝兒偷偷告訴白復,鷹眼正在施展肅慎族的巫術,與獵鷹通靈,偵查叛軍的人馬數量、行軍路線。

  只見海東青越飛越遠,直到消失在視線之外。

  白復暗自測算,獵鷹這次逡巡的范圍可能將近百里。

  大約過了數個時辰,海東青才飛回鷹堡。鷹眼癱倒在地,頓現疲憊之感。

  休憩良久,鷹眼轉述其所觀察。

  秀才取出紙筆,將鷹眼所見,繪制成圖。

  經過數日觀察和范陽城內線報,孤鷹斥候大致掌握了燕軍兵馬調動的路線。燕軍兵分四路:大將令狐彰從黎陽(今河南浚縣)出發,進攻滑州(今河南滑縣);皇長子史朝義出白皋(今河南滑縣北),宰相周摯出胡良(今河南浚縣東),史思明親率中軍出PY(今河南PY市)。

  秀才將繪制好的地圖平攤在桌案上,道:“根據叛軍兵馬調動路線,燕軍南下有四座城池首當其沖。

  倘若叛軍的戰略意圖是西進,第一戰會選擇劉展將軍把守的滑州。

  攻陷滑州后,就可以借助黃河之力,逆流而上,將大批攻城器械、糧草輜重運抵洛陽城下。同理,第一戰也可能會選擇李抱玉將軍把守的鄭州。

  若叛軍戰略意圖是南下,搶掠江淮富庶之地,第一戰會選擇尚衡將軍把守的青州或能元皓將軍把守的兗州。”

  眾斥候頻頻點頭。

  白復饒有興趣地看著地圖,道:“為何燕軍進攻的第一戰不在汴州打響?”

  秀才道:“攻陷汴州,并無水運之利,不利于運輸軍備物資。

  此外,汴州在滑州和鄭州中間。叛軍進攻汴州時,兩翼會受到滑州劉展和鄭州李抱玉兩路唐軍的夾擊,風險較高。”

  獨狼跟白復并肩血戰數日,知白復此言定有深意,便問道:“白龍,可有所不妥?”

  白復道:“老狼,太原之戰,蔡希德將軍曾與史思明組成過聯軍。以你對史思明的了解,你認為此人會選擇拿哪座城池開刀?”

  獨狼搖搖頭,道:“不好說。史思明此人狡猾詭詐,雖未學過兵法,但無師自通,似乎天生就是打仗的將才,就像草原上的狼王。我實在琢磨不透他會從哪里下嘴。”

  白復道:“不錯。草原梟雄雖然大多都沒讀過什么書,但領兵打仗都有過人之處,遠勝一般漢軍將領。

  原因就在于他們的軍事策略不是跟書冊學的,而是在草原游牧生活中,跟狼群學的。如狼一般詭詐兇狠,卻又充滿智慧。”

  猞猁兒、獨狼等人精神為之一振,等待白復的下文。

  白復道:“安祿山當年在范陽囤積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輜重糧草,鄴城之戰后,唐軍九路大軍和安慶緒所囤積的輜重糧草也盡歸叛軍。所以史思明的戰備物資并不短缺。

  范陽刺殺后,追殺我們的叛軍士兵中竟然還有不少倭人武士。所以,我推測,保不齊扶桑、高麗、渤海等遼東諸國也在背后暗暗資助叛軍。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咪咪閱讀!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因此,叛軍的首要戰略目標不是南下搶掠,而是西進攻陷東京洛陽,然后再重演當年一幕,攻陷潼關,殺入長安。

  故,叛軍不會南下進攻青州或兗州,而是會選擇西進。”

  秀才好奇問道:“若是西進,首站應該選擇滑州或鄭州啊,為何是汴州?”

  白復環視一笑,向猞猁兒問道:“有五個村落都有羊圈。有的村落羊圈并不牢固,但獵狗很兇;有的村落羊圈高大堅固,但村里的人和狗都很怕狼。

  如果你是頭狼,你會選擇襲擊哪個村落?”

  猞猁兒笑道:“我會選擇怕狼的那個村落。”

  白復反問道:“為什么?”

  獨狼道:“因為怕狼,所以狼群到來時,沒有人敢為了羊不要命!沒有了人和狗的看護,再高大堅固的羊圈也沒有用。”

  白復點頭道:“正是。汴州守將許叔冀,我打過交道。睢陽之圍時,此人龜縮在江淮,拒不救援睢陽。

  當年河南節度使張鎬就曾上疏警告過陛下,說許叔冀狡獪詐騙,遇到危難,一定變節。

  兵法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我要是史思明,南下第一戰一定不選難啃的骨頭。否則一旦久攻不下,軍心就會動搖。

  不戰而勝拿下許叔冀防守的汴州,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道統上的勝利。

  結合“殺破狼”天象和各路讖言,足以證明天命不在李唐皇室手中。

  鄴城之戰后,大唐損失慘重,多年積蓄的戰備物資丟棄一空,短時間內無力再次發動總攻,只能被動進入戰略防御階段。

  史思明只要在長安站穩腳跟,即便不揮師南下,也可以與李唐劃江而治,一統北方,重現當年五胡亂華之局面。”

  秀才問道:“如果叛軍進攻汴州,不擔心遭到滑州劉展和鄭州李抱玉的兩翼夾擊嗎?”

  白復一聲長嘆,道:“亂世時,刀把子才是官帽子、錢袋子。手底下有多少兵馬,就決定了你有多大的地盤和權力。

  唐軍諸路節度使,有的是玄宗在益州時任命的,有的是今上靈武任命的,彼此各懷鬼胎,互不節制。河南道各戰區節度使尤其明顯。

  若是以優勢兵力圍殲叛軍,這些節度使或許還能聯手。反之,不然。

  史思明兵峰正銳,面對范陽十數萬虎狼之師,沒有人會傻的拿自己的人馬以卵擊石。

  甚至有人暗暗期盼,借刀殺人,讓周邊唐軍被叛軍一口吃掉,自己好借機擴大地盤。

  這些人性中的蠅營狗茍,我在睢陽之圍時就已經深刻領教了。”

  白復言之戳戳,眾人深以為然。

  鐵錘興奮道:“秀才,將小白龍所言寫成數份鴿信。鷹眼,速將此鴿信送至光弼將軍手中。”

無線電子書    蜀山懸劍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