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一章 西陘奔襲槍膽寒

無線電子書    俠骨照銀槍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楊繼業將偷襲之計說了以后,眾人皆反對。

  楊泰道:“爹,偷襲之計兇險萬分,萬萬不能去。倘若潘仁美大軍不來,豈不是兇多吉少?”

  他認為偷襲遼軍主帥太過冒險,而且帥帳外定是有重兵把守,豈會輕易成功。屆時潘仁美大軍若不來,整個楊家軍都會全軍覆沒。

  而楊永卻道:“爹,讓孩兒跟您去。區區遼軍帥帳,取之何難。”楊泰白了他一眼,道:“二弟,你就別在這里瞎攪局了。”

  楊繼業道:“我兒無須擔心,我自有分寸。倒是你們,我尚放心不下。眼下我帶走一千精銳偷襲遼軍后方,關內只剩不足三千守軍,你們定要頂住壓力。”

  此時,忽然有士卒來報,遼軍先鋒已經兵臨東門關口外,欲強攻雁門關。楊永一聽,露出譏笑道:“五千兵馬就想攻我雁門關,太狂妄了吧。我前去御敵。”

  “且慢!”凌楚瑜道:“令公,遼軍先鋒大將乃李重誨,此人絕非魯莽無知之輩,我料想他定是想以五千兵馬試探我軍虛實,戰力情況,并不是有心強攻。”楊繼業點頭道:“不錯。傳令下去,節節抗擊,務必要減少傷亡。”

  眾將登上城樓,只見城下五千兵馬,被東西兩側山峰壓縮,如一條黑蛇壓了過來。旌旗招展,步伐齊整,一瞧便是軍紀嚴明的精銳之師。

  大軍中部,上書“李”字大纛旗迎風飄揚,一名威風八面的將領右臂高舉,大軍頓時停步不前,除了馬嘶之聲,竟與半點嘈雜之音。楊繼業不禁嘆道:“虎狼之師。”當即下令,沒有他的允許,不準出關。

  楊泰目測城關下的遼軍,送了口氣道:“敵人離我雁門關尚有一箭之遠,看來他們并不想即可攻城。”話音剛落,只見前排遼軍挽弓搭箭,在先鋒大將李重誨的指揮下,一波箭雨壓了過來。楊泰萬萬沒想到,遼軍的射程已超過百步之外,急忙喝道:“隱蔽,隱蔽。”

  楊家軍也是身經百戰之軍,不慌不忙地奪在城墻后。只聽得嗖搜箭聲從頭而過,釘在城樓門窗外,入木三分,可見弓弩之強。

  楊繼業從城墻垛口看去,只見上百遼軍在箭雨的掩護下,手持云梯沖了過來,欲強登城樓。這里地形狹窄,大軍無法展開,只能手持數十架云梯,從東門強攻。

  遼軍一言不合就發動突襲,惹得楊家軍是怒不可遏,楊泰急忙道:“大伙別急,遼軍弓箭射程遠,待他們再近十步,再行反擊。”他一邊說,一邊從垛口觀察遼軍,嘴里念念道:“五、四、三、二、一,放箭!”

  軍令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傳開,竟比那尖銳的號角聲還要響亮,放佛驚雷在山谷間炸開,躲在城頭垛口下的楊家軍齊刷刷冒出半個身位,拉滿弓弦,嗖搜之聲不絕于耳,竟猶如千萬道寒光呼嘯而過,城頭下慘叫聲此起彼伏。

  遼軍本想以強弓壓制,讓將士搭好云梯,但萬萬沒想到城頭宋軍的反擊竟也是如此雷霆之勢,上前的百余名搭架云梯的遼兵盡數折在城墻之下。遼兵們憤憤大怒,在一名將領的指揮下,又有百余名遼兵猛沖上前,拾起云梯,在箭雨的掩護下沖向城門。

  楊家軍深知自家弓箭射程不及遼軍,便只射沖上前來的遼軍,雙方箭矢彼此往來,如大鳥來回穿梭,一刻鐘后,城門下便堆積了五百具遼兵尸體,而楊家軍依仗城墻,傷亡甚小。

  先鋒大將李重誨見勢不妙,急忙下令停止進攻,親自上前查看,只見那蜿蜒的城墻上,一張張視死如歸的臉,眼神堅定,竟比那城墻還讓人難以攻克。再低頭驗看尸體,中箭者均是被一箭釘在咽喉處,他額頭冷汗如雨,不禁贊道:“楊家軍,果真名不虛傳。”

  攻勢不利,李重誨不得不收兵,暫作思量。他此番是受大同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之命,先以五千精兵,以迅雷之勢猛攻雁門關。這蕭咄李乃當今皇后蕭皇后之人,平日是借其勢,狐假虎威,此番遼帝派他輔佐,就是為了讓他不要情敵冒進。但蕭咄李卻狂妄自大,曾言“區區雁門關,又何須十萬精兵?”故而派遣李重誨以五千精兵,奪取雁門關。

  李重誨深知區區五千兵馬,哪能攻下這由楊繼業親自帶兵駐守的雁門關,但軍令在身,不得而為之。但他從不報僥幸心理,心想若能攻下外城城郭,蕭咄李那邊也好交代。便急忙召幾名大將商議對策。

  定下計策后,李重誨連忙發兩道軍令,一千精銳身背飛鉤,左手盾牌,右手彎刀,準備搶攻城樓。剩余士兵分成三隊,個個挽弓瞄準墻頭,以此射箭,一旦發現楊家軍有人露出墻頭,一概射殺。

  楊家軍躲在墻后,但見遼軍攻來,正要反擊,剛露出半個頭來的楊家軍便被遼軍無情箭雨給逼退回去。這次遼軍城下弓箭手分三批,但見人便依次齊射,楊家軍無奈射程不及,竟探不出頭來。楊繼業連忙讓弓箭手轉移到兩側城墻上,分散遼軍火力。

  遼軍趁楊家軍火力減弱之際,爬上墻頭,再將飛鉤扣住墻頭,將繩子放下,這樣更有利于遼軍攻城,箭雨驟停,接下來便是城頭的短兵相接。李重誨下令,將人馬撥出一千,攻打城門,其余人則沿云梯和飛鎖攀越城樓,兵分兩路,讓兵力本就不足的楊家軍難以兼顧。一時間,被遼兵源源不斷爬上城頭。

  但楊家軍乃身經百戰之軍,當即便做出決斷,楊泰領五百人固守城門,楊永領五百人清除城頭左邊的遼兵,秦銘和凌楚瑜帶四百本部人馬,清除城頭右邊的遼兵,而令公則親自指揮箭手,射殺正攀沿而上的敵人。

  一時間墻頭如螞蟻上樹,蜂擁而至,但又一一被丟出城下。楊永親率的大刀隊極為悍勇,個個光著膀子,大刀所到之處,人頭滾落。而秦銘和凌楚瑜這邊,長槍如林,槍尖所至,遼兵皆被挑下城頭。

  李重誨雙眼圓睜,只見剛登上城頭的遼兵轉眼就被丟出,城門固若金湯,而箭手在令公帶領下,后續登墻部隊竟被壓制在墻腰,竟不敢相信這城頭如此難攻。他忽然恍然,本想分散楊家軍兵力,卻沒想到自己也只有五千,聰明反被聰明誤,雙手只覺粘稠,攤開一瞧,掌心竟濕潤,急忙下令鳴金收兵,細點之后,五千兵馬戰死一半,重傷五百,輕傷一千,看到如此傷亡,李重誨雙腳一軟,一頭栽下馬來。

  當夜,楊繼業料定李重誨在后軍到來前絕不敢再襲雁門關,便親領一千精銳往西陘而去,為保險起見,讓凌楚瑜隨同。與此同時,為了讓潘仁美增加抗敵之決心,快馬將今日捷報傳至他處,希望他速派兵馬前來相助。

  正巧的時,因為遼軍來范,潘仁美親自檢閱邊防,此刻正在原平。他原本想帶走原平五千精兵,卻正巧收到楊繼業加急軍文。但也覺得此法太過冒險,不切實際,本想班師回太原,卻傳來楊家軍的捷報。

  潘仁美緊急召見幾員大將和幕僚,商議是否應楊繼業之請,以五千精兵進駐雁門關,前后夾擊遼軍。但商議下來,幾乎所有大將都不同意此舉,認為這是不可能之事,應早早撤兵,固守太原。這太原若丟,中原危矣。

  此時潘仁美有一幕僚卻不贊同撤軍,應進兵雁門,固守關隘。此人正是莊煜冰。他雖不得潘仁美青睞,但遼軍壓境,不可小覷,又知他素有謀略,便帶在身邊。

  潘仁美俊俏卻威嚴的臉上沒有笑容,多年朝堂的浸潤,讓他喜怒不形于色,淡淡道:“莊先生,若楊繼業偷襲不能成功,豈不是白白斷送我五千將士?”他念及莊煜冰功勞,禮數上卻不曾怠慢。

  自從趙光義北伐伊始,他便察覺十年內宋遼定爭斗不休,果不其然,高粱河后,滿城一戰,到如今的雁門關,都如他所料。但大宋未能在高粱河擊敗遼軍,元氣大傷,只能暫休兵戈,休養民生。而大宋由攻轉守,局勢非常被動。

  滿城之戰勝利在于趙光義布防和用人,加上雙方兵力相差不大。可眼下雁門關卻不一樣,遼國十萬虎狼,而駐守雁門關堪堪四千,而重兵駐守太原也最多五萬。雖潘仁美固守太原的策略不可說不對,可一旦雁門關失守,遼軍便可隨時南下,最重要的是,倘若有朝一日大宋北伐,欲收復燕云,西北一路大軍就會被遼軍擋在雁門關外。

  莊煜冰一生都想收復燕云,豈會讓雁門關如此重要關隘落入敵人之手,故而想直諫,向潘仁美陳說利弊。但他在潘仁美心中已失信任,任憑他如何上書,都一一冷眼拒之。他也知讓潘仁美派兵增援雁門關是無用之舉。

  但他聽聞楊繼業奇襲之計,便覺得有望在雁門大破遼軍。但眼下疑問是,楊繼業是否真能擒拿或擊殺遼軍主帥。莊煜冰沉思道:“將軍,楊繼業英勇不凡,以他之才能,要生擒對方主將不在話下。而且此計兇險,只怕有去無回,人人至于死地而后生,何愁大事不成。”

  潘仁美仍不同意,道:“莊先生,兩軍對壘,豈能被感情左右。令公雖勇,但他能否在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無人得知,我不能冒險。”莊煜冰道:“既然將軍不肯發兵,在下有一計,可讓將軍無憂慮。”

  “是何計策,還望先生賜教!”他依舊禮貌,但不冷不熱。

  莊煜冰道:“將軍可將這原平兵馬開往雁門關三里外駐扎,若令公得勝,便揮師相助,若不成,可從容撤退。豈不兩全其美。”潘仁美兩眼一亮,道:“好,那就依先生之計,大軍進發雁門。”

  楊繼業領兵走后,雁門關所有軍務由長子楊泰主事。他遂命楊永帶五百人馬堅守城門和各處關口,楊勛帶五百箭手城頭防御,而秦銘帶本部兵馬巡視城中,安撫將士。如今守城之責壓在他肩頭,晝夜難寢。

  兩日后,蕭咄李率軍而至,而潘仁美也率五千精兵在雁門關外三里處駐扎。楊泰不明潘仁美為何不進兵雁門關,派人詢問也無果。秦銘冷笑道:“潘仁美在坐觀其變罷了。”楊泰聽罷打罵潘仁美不是東西,但身為下屬,卻無可奈何。

  蕭咄李大軍來之前,李重誨便負荊請罪,等候發落。他一戰折損人馬,這自大的主將要斬了他也不為過。果不其然,蕭咄李聽他失利,又折損一半軍馬,盛怒之下便要將他斬首,幸虧諸將力保,才得以戴罪立功。而這陰險的主帥也并非要殺他,只是想借此挫其銳氣,畢竟此人乃遼帝排到自己身邊,加以掣肘,若不設計讓他慘敗,如何能發號施令。

  他剛到雁門關外,草草巡視一眼,便下令大軍休整一日,待明日養足精神,再一舉攻城。此關口雖不能展開兵力,他便命五千軍士從兩側高山攀沿而上,分散楊家軍的兵力。他自信十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便能將這小小雁門關給淹沒了。

  正當蕭咄李在軍帳大擺酒宴時,雁門關北,一支千人精銳已悄悄潛伏在這支大軍后方,蟄伏等待良機。

  翌日,遼軍鼓聲地動山搖,十萬大軍如螞蟻般壓來。楊泰見遼軍陣仗,不由心頭一緊,指關結泛白,手中大刀已許久不曾顫抖。

  就在剛才,派去關外潘仁美駐軍處的士兵回稟,大軍依舊沒有要出動的跡象。楊泰只好將大刀攥緊,杵地而立。

  三聲擂鼓后,遼軍發動沖鋒,關下一路千人人馬,正面沖鋒,東西兩側各有兩千余遼兵帶著飛爪,攀緣而上,從山頭強登城墻。

  這次正面攻城的遼軍在大軍箭矢的掩護下,輕而易舉就來到城下搭建云梯。未見抵抗的遼軍正得意,便瞧見城頭拋下密集巖石,朝著頭頂壓來。

  城墻上的楊家軍躲在城墻后,一股腦將巖石亂扔,雖是沒有目標丟出,但城下擊滿了遼軍,隨手一丟便能砸中一人腦袋。

  城下遼軍大怒,左手舉盾,步步朝城頭登去。楊家軍因被遼軍不吝嗇地箭雨壓制,幾乎不敢身處墻外,反擊之力大減,一盞茶功夫,便有數百名遼軍登上城頭。

  此時遼軍為了避免誤傷,停止射箭,人馬一波接一波地沿著云梯往上攀爬。而此時沒了箭雨風暴,楊家軍如潮水般涌出,在城頭上短兵廝殺,登時混亂不堪。

  楊家軍每人配備一桿長槍,在城頭上對陣極為有利。只聽得慘叫聲傳來,登上城頭的遼兵都被一槍叉了下去,摔了個腦袋開花。

  蕭咄李見如此猛攻,竟拿不下區區外郭城頭,當即大喝道:“強弓齊射。”

  李重誨看得驚心動魄,但一聽他發令,急忙道:“將軍大人,切不可傷了我軍將士啊。”蕭咄李怒道:“你竟敢違抗我軍令,來人,拿下。”其余眾將也是面面相覷,但又不敢違抗將令,當即下令左右拿下李重誨,并令弓手放箭。

  城下弓手接到此令,不由目瞪口呆,城上還有不少自己人,豈能如此?但將令難為,又見楊家軍戰力如此恐怖,齊齊奮力疾射。城頭上不僅是楊家軍,甚至連遼兵也沒有想到竟會如此,紛紛中箭而亡。頃刻間,暴露在城頭的雙方軍士幾乎全部戰死,驟然間,整個雁門關寂靜無聲。

  “給我殺!”蕭咄李見有良機,急忙下令揮兵攻城,那些遼兵發了瘋似的朝城頭猛攻,發泄著怒氣,而這怒氣,一半是因為蕭咄李這無情軍令所致。

  楊家軍被他這么一攪,頓時失守,城郭外墻如“人”字展開,分散兵力,楊泰見勢不妙,急忙下令全軍撤回內城,收攏兵力,再做抵抗。

  蕭咄李見外城撤軍,哈哈大笑,道:“一鼓作氣,沖入關內,殺光楊家軍。”

  “殺光楊家軍!”遼軍曾多番與其交手,敗多勝少,心中早有深生仇恨,欲在此消滅這支楊家軍,給與大宋沉痛打擊。而就在此時,后方傳來一聲尖銳的號角,伴隨著馬蹄聲,喊殺聲大起,正是楊繼業率軍殺了過來。

  此時遼軍將兵力都擊中在前線,后軍只有五百人把守主將。斷沒有想到竟有伏兵從身后殺出。正得意忘形的蕭咄李見一人手拿大刀殺了過來,由喜變驚,再變恐懼,因為這口刀,正是令公楊繼業的金刀。

  楊繼業埋伏到遼軍后方,但見守備眾多,故而不敢下手。但剛才城郭一破,蕭咄李急忙加派人手猛攻,后方空虛,他便乘勢殺來。遼軍一時驚慌,不知宋軍有多少人馬,只見楊、凌兩面大旗,頓時大亂,尤見惡魔,紛紛逃竄。

  楊繼業一口大刀如入無人之境,轉瞬之間便殺到蕭咄李跟前。后者早就被嚇破了膽,任憑如何叫喚,前軍竟充耳不聞。

  “遼賊受死!”令公大喝一聲,如虎嘯龍吟,蕭咄李聞聲嚇破膽子,竟無法動彈,眼睛瞪得老大,瞧著自己腦袋分離而去。李重誨懊悔不已,大叫一聲,誓要殺楊繼業,為其報仇。但凌楚瑜豈會隨他心意,長槍斜挎,將他撂翻在地。

  此時楊繼業提著蕭咄李的人頭,高聲道:“蕭咄李人頭已被我斬,不想死的就快逃命。”

  那遼軍還在攻城,忽聽此言,紛紛大驚,回頭一瞧,主將果真被斬首,步騎軍都指揮使又被生擒,一時間軍心大亂,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時西門處喊殺聲傳來,一支宋軍從此殺來,正是潘仁美所率五千之部。遼軍慌亂之下,四散而逃,楊繼業領兵追殺至大同,方退兵而回。

  雁門關一戰后,趙光義接到捷報以及降將李重誨,欣慰道:“令公真乃無敵也!”

無線電子書    俠骨照銀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