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五章 開恩科

  距離新歲節也不過剩下五天的時間。可也就在這個時候,齊王忽然頒下令旨:要開恩科了。

  這天的南京城陰云密布,眼瞅著就要下雨了。秦淮岸邊的貢院附近卻是人頭攢動。在貢院的入口處,來應試的舉子們就像過安檢似的。他們走到門口,先報姓名,專人登記之后高舉雙手,讓士兵搜身,當然也包括檢查行囊包裹。

  因為臨近新歲,所以來應試的只有南京附近的舉子,也有少部分是從蘇松二府過來的。不過也僅止于此了,諸如兩湖、兩廣、云貴地區便沒有人來。

  但盡管如此,此次來應試的舉子人數也頗為可觀,加上圍觀瞧熱鬧的百姓,整個貢院一眼望去,那是人山人海、人頭攢動。兩隊士兵胳膊挽著胳膊,將百姓們和舉子們分隔開來。一是怕有人泄題作弊,二也是怕發生踩踏事件。

  南京貢院與青樓妓館也就一水之隔。隔著的那水就是著名的秦淮河了。此時,秦淮河上畫舸游舫爭渡,青樓歌女們或昂然地站在船頭,或嬌羞似的藏在畫舫之內,但總要偷瞧一眼的。娉婷玉立地女子與那隨風飄動的彩帶融合在一起,美色美景,煞是好看。

  舉子們也踮著腳尖向那邊望去。他們大多都是窮酸書生,哪里見過如此美艷地女子,一時也是心醉神馳,飄飄然如墜云端。

  而女子們也是目泛流波,巴望著能和一個年輕俊朗又有才華的書生看對眼,讓他為自己脫籍贖身,然后雙雙去過那田園牧歌般的生活。

  明朝時,才子佳人的民間十分流行。諸如馮夢龍的三言二拍更是流傳得廣。

  固然是假的,但也深刻地影響到了那一代年輕人的心境,尤其是青樓歌女們。幾乎每一個歌女都想遇見一個真心愛自己又有才華,能當大官的年輕人。可是,能夠如愿高中又不忘昔日舊情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唉,林姐姐,你說阿奴釣得著一個金龜婿嗎?”一個穿著彩綢的年少女子側身坐在船頭,一雙含春杏眼瞥向岸邊的舉子們。

  那個被喚作“林姐姐”的女子就坐在她的旁邊,正在梳理著一頭油光發亮的頭發。

  她癡癡一笑,說著一口地道的吳儂軟語:“咱家阿奴長大了嘛!怎么著?你釣著了金龜婿,就不要姐姐了嘛?”

  阿奴也是輕聲一笑,說話時也不忘向對岸的舉子們拋媚眼:“要是真能遇得見了,阿奴就讓他帶咱回揚州,林姐姐也跟儂一起回揚州好咯。”

  一句話說完,還沖一個少年郎吹了吹口哨,其魅惑之態展露無疑。

  林姐姐掩口而笑:“姐姐可沒那么好的命呦。你就盼著吧,啊!”

  “唉。”阿奴又輕聲一嘆,顯得惆悵了起來:“阿奴怕也是釣不到得咯。畢竟,像河東君那樣好的命,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的。”

  林姐姐正在梳頭的手忽然一停,像是想起了什么:“阿奴,聽說這次考試的題目是河東君出的。你可知道?”

  “誰出的都不打緊的咯。他們都是咬文嚼字的,一句儂也聽不懂。”阿奴有些失落地說。

  “不是。不是這回事。”林姐姐坐正了身子,正色道:“我可聽人說了,咱齊王殿下想廢了八股文改成策論。河東君學問高,就給齊王出了主意。八成呀,這題目也是河東君出的。”

  阿奴見她說得鄭重其事便覺得有些奇怪,回頭望了她一眼,道:“那又怎么了?林姐姐還巴望著河東君泄題呀?”

  “泄題是不會的咯。”林姐姐繼續梳頭:“不過咱們和河東君都是管子老爺的門生,際遇相似,或許也能猜得個一二分呢?等他們考完了,必得來咱這邊喝杯酒。到時阿奴去套套,沒準真能套個金龜婿呢?”

  春秋時,管仲在齊國變法,曾開女市增加國庫收入。后來操持皮肉生意地女子便都拜管仲為祖師爺。這林姐姐口里的“管子門生”便是由此而來。

  聽了這話,阿奴倒也來了幾分精神,身子也由不得坐直了:“對哦,總比現在什么事也不干強得多!”

  一語說完,姐妹二人格格笑了起來。

  這邊的舉子們也是議論紛紛,除了猜度考題之外,便是談論那些青樓歌女,彼此也做一番點評。

  而一旦進了貢院大門,便沒有人敢說話了。走不多時,喧鬧嘈雜之聲漸熄,剩下的只有緊張和肅穆。

  進得貢院來,舉子們要先進一個個的單間,洗漱換衣。衣服也都是貢院準備好的,然后再領著他們去自己的房間。

  與其說是房間,倒不如說是一個大號地籠子更確切。房中只有一扇門一扇窗,一張桌子和一張床和一盞煤油燈。不過據說當今齊王體恤舉子們的不易,每個房間又添了一個小火爐,可供取暖。

  舉子拜謝過領他們進來的士兵之后,便可以整理自己的東西,再休息一會兒。只待辰末巳初,發題考試。

  舉子們早有耳聞,此次“恩科”與以往不同。不考八股,不考詩文,只考策論。這讓這些熟讀了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的貢生心中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待試題發下,眾舉子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之人必是讀書又雜又多的,而憂愁的必是只會做些酸腐八股的書呆子了。

  試題共有三道,分別是“簡述管仲變法之思想”、“簡述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之思想”、“簡述孟子民貴君輕之思想”。

  這雖不是徐楓和柳如是的創見,但卻也是自明朝以來從未見過的接地氣的考試題目。

  徐楓為了不讓舉子們有所顧慮,還在試卷上寫著“言者無罪”四個大字。

  饒是如此,不少舉子看到試題仍是心驚肉跳。因為在君主制極嚴的明代,這三個話題都是不可公開談論的。而如今朝廷居然將其變成試題發了下來,考生們的震驚程度也可想而知。

  “齊王果然英明!”一個年歲頗大的舉子一捋下頜的花白胡須,便提起筆來,刷刷點點,奮筆疾書了起來。

無線電子書    南明北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