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59.隱形富豪的誕生

無線電子書    燃燒吧2006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回到京城,新的生活開始了。

  韓露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李揚則一頭扎入互聯網的汪洋大海中,在里面歡快的遨游。

  一同游泳的還有老孟和羅迪,隨著比特幣強勢邁入三百美元大關,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一波關注熱潮,達到之前從未有過的高漲程度。

  “中關村在線”也水漲船高,他們在這個領域耕耘多年終于有了收獲,注冊人數已經突破五十萬大關,成功殺入科技類垂直網站的前十名。

  正在朝著比特幣資訊網站龍頭的方向迅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做到。

  為此也迎來了一段錢幣飛舞的美妙時光,網站由被動接受投放轉變為擁有了主動權。

  他們可以自主選擇更適合網站的,以免讓用戶排斥。

  三人創辦了公司經營網站,同時把辦公地點搬進了中關村陽光大廈的十五層,有時候還挺懷念當年的鐵皮屋。

  目前網站共有全職員工20人,兼職編輯32人,能寫出上百篇關于科技的文章,有的甚至會得到大佬以及官媒的轉載。

  這完全借助比特幣的東風,當然也不是一帆風順。

  2012年下半年到整個2013年都是比特幣的灰色時間,一直呈現陰跌態勢,價格也從三十多美元最低跌到只有兩美元。

  李揚是有心理準備的,但羅迪和老孟很揪心,他倆總覺得投進去的真金白銀要打水漂。

  比特幣單價只有兩美元時,老孟一度準備認栽抽身了。

  那個時候李揚壓力特別大,盡管他知道這只是騰飛前的陰暗,但只能用蒼白無力的語言勸說老孟頂住。

  比特幣大跌也影響了網站的流量,新增帖子只有個位數,仿佛回到了羅迪自己一個人苦苦掙扎的那段歲月。

  好在他倆沒有賣掉,網站也挺了過來,了后面大漲的紅利。

  當價格來到三百美元時,老孟當場哇哇大哭,他咬牙買入的80枚幣變成了16.8萬人民幣,盡管相比李揚賬戶里的數字不算多,但老孟總覺得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一筆巨款,他活到快三十還從來沒有拿過這么多錢。

  李揚無疑是最大受益者,他原本計劃只買兩千枚就收手,結果跌到兩美元時直接大手一揮再度囤積三千枚。

  當時甚至在sayhello網站上引起過轟動,那會絕大多數人認為這場騙局終于到了結束的時候,經歷一場夢后比特幣將變得一文不值。

  而李揚掃貨式的買單引起了sayhello管理者的注意,這是一筆數千美元的交易,他們發站內信息提醒過李揚。

  但他毅然決然選擇買入,將自己的比特幣持有量提升到5200枚。

  如今一枚幣已經漲到2100人民幣,李揚也正式成為隱形千萬富翁,他的虛擬資產高達千萬。

  只是目前僅僅有三個人知道,韓露、老孟以及羅迪,李揚甚至沒有告訴家人,他不想打破大伙平靜且蒸蒸日上的生活。

  對普通人而言有時候天降一筆橫財并不完全是件好事,李揚會尋找一個合適時機告訴老爸老媽,到時候他們也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再一個,李揚并不擔心比特幣的變現問題,因為sayhello只是提供了一個交易平臺,他們本身并不參與比特幣,只是幫持有者儲存并且收取一點管理費用。

  而且網站保密性很好,這也是李揚選擇sayhello的原因,他相信管理者團隊的專業性。

  另外,還有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的一些收入,那就是房產升值。

  望京香頌小區的那套137平大戶型房子已經漲到了四萬一平,增值三百多萬,而且幾乎每個月都在上漲。

  李揚趕上了京城房價的這波紅利,他也不是貪得無厭。這套房子并不打算賣,而是打算和韓露在京城扎根。

  這里有全國最好的設計公司和行業溫床,琴城在這方面完全沒辦法比。對于韓露的事業,李揚從來都是全力,就像她“中關村在線”一樣。

  優秀的夫妻關系是相互幫助相互促進,而不是彼此拖后腿。

  琴城悅海花園的那兩套房子也開始爬坡,隨著周邊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價格也是逐步逼近三萬大關。

  韓東海后悔當初只買了一套,應該聽李揚的多買幾套。

  還后悔沒去京城置辦房產,如今轉手一賣就是三百多萬的差價到手。

  老韓逢人就夸自己女婿有商業頭腦,當初真應該聽他的話。

  不過韓家拆遷分了三套加兩百萬現金,如今也是坐擁千萬資產,老韓成了名副其實的富豪。

  人一但順起來,整個世界都會給你讓路。琴啤集團新投資建礦泉水廠,打算調老韓去當一把手,這可是個好差事,干好了甚至若干年后有機會進入琴啤集團高管行列。

  一切都充滿希望,李揚重生時埋下的種子如今開花結果。

  到了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他反而不想停下,人一旦奔跑起來就無法再接受停滯。

  野心也隨之慢慢變大,但內心平靜是永遠不會變的。

  他喜歡安穩不被打擾的生活,跟韓露柴米油鹽醬醋茶,周末一起去公園騎自行車散心,假期就出遠門旅行。

  兩人約定培育下一代的前一年買輛房車,開著全國到處旅游,再去全世界轉一圈,回來時也差不多孕育上了種子。

  說起要孩子,韓露總是一臉幸福,她喜歡小孩,說要生一對龍鳳胎,要兩個小家伙一起成長這樣才不會寂寞。

  李揚提出反對意見,不是覺得多而是覺得少,他說要生就生一個足球隊,到時候可以直接代表國家隊打比賽。

  韓露說要生那么多就去找別人,反正她不伺候。

  “那我真去找了啊?”

  “你想死是吧?”

  簡單的對話把這件事扼殺在搖籃之中,不過娛樂圈還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某女星三個娃三個爹,傳為一段美談。

  2015年,好萊塢影星瑪琳·奧哈拉去世,她的名字在這個時代并不被人們所熟知。

  奧哈拉曾經出演過1939版《巴黎圣母院》的埃斯梅拉達,這是韓露最喜歡的文學角色之一,曾經看過所有版本的該電影,讓她覺得最接近維克多·雨果筆下埃斯梅拉達形象的就是瑪琳·奧哈拉。

  這個世界都有人降生也有人逝世,有的人享受過了一生,而有的人永遠活在了年輕。

無線電子書    燃燒吧2006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