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若是船也可以用蒸汽機,那那些運河上的纖夫,河工,槽曲等豈不都會失業嗎,那可是近千萬人啊”
想想第一次見識蒸汽機的場景,在想想劉建所言的蒸汽車和蒸汽船,又想想如今大明的大運河,羅瑛都不敢再往下想了。
一個蒸汽機節省了多少人力,但與劉建可以將這些人力解放出來從事其他工作不同。
大明如今靠著一條大運河養活的千萬人,一但失去大運河,那就意味著上千萬人失業啊。
更別說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蒸汽機車來溝通南北,又會有多少跑商,多少民夫,多少勞役失業啊。
技術帶來的革新可以說是全面性的,想想那便宜到極點的絲綢,棉布,玻璃,肥皂。
想到這,羅瑛已不敢往下想了,如今羅瑛終于明白為何劉建要花大力氣,花大價錢進行全民掃盲和免費教育了。
可不僅僅是為了讓百姓都有一個學習的機會和善舉。
想想自古以來,為何歷朝歷代都不重視大眾化教育,都沒有如劉建這般全民教育。
是沒錢嗎,當然不是,是沒人嗎,也不是。
那是為何。
除去古代治世太短,大部分都是亂世和古代農業生產底下,大部分勞力都要去耕種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外。
另外兩條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是等級制度,將教育成本拉得太高,如此只有家境好一點的才有機會,有閑工夫去讀書,學習。
第二那就是所謂的愚民政策。
雖然自古以來只有滿清才真正將愚民當成政策進行嚴酷的推行。
但實際上歷朝歷代統治者有意無意的都在踐行愚民政策。
而愚民政策的實質不是不讓他們受教育,而是讓他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受教育。
于是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勞役,徭役,兵役,民夫,纖夫等等便應運而生了。
而這些人大字不識一個,除去不停勞作,便再無他事可做。
一但連這最基本的都失去,最后只有失去所有生活來源,只能等死。
那樣這些人就會成為極大的不確定因素。
不妥善解決,必然造成社會動蕩,甚至農民起義也有可能。
到那時就只有王朝傾覆,改朝換代了。
而這一切都是蒸汽機帶來的禍害。
而劉建提前給百姓掃盲,推廣免費教育。
學會知識的百姓就可以自食其力,找一份妥當的工作。
無論是當工人,進政府,進商行,進錢行,哪怕是繼續從事農業,畜牧業,農牧業,農副產品業。
有一定知識積累,也比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農夫強吧。
想想如今農業學也被劉建單獨拉出來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科學。
還有那么多如油棕樹,橄欖樹,杜仲樹,油菜花,黃花嵩,棉花,桑樹,桐油樹,漆樹,甘蔗等等創造了極大經濟價值的經濟作物。
或許劉建推廣科學,發明各種新奇事物,不僅改變了百姓的生活和認知,也改變了原有的農田,農民種植體系和模式。
如今當個農民也得識字認字才行了。
“這是技術進步帶來的必然結果,可是我們也不能因為會造成大范圍失業而缺乏了進步的動力和勇氣,只有勇往直前,開拓創新,才是最好的出路,當然所謂欲速則不達,過猶不及,過快的發展生產力要是后續跟不上,也會造成嚴重脫節,最后車毀人亡,釀成慘劇,所以我一直堅持勇攀高峰,一步一個腳印,寧可走得慢一些,到也不能撒腿就跑”
劉建笑道。
“陛下,微臣到是覺得如今實在是太快了,簡直日新月異,變化萬千啊”
劉玭也笑道。
“這還快啊,如這鐵軌車,晚上是不會走的,如果晚上可以走,那從永興城到雞籠城也就是十一二個時辰,一日的時間就到了,如今已經很慢了”
劉建看了看劉玭,笑道。
“晚上停運是正確的,畢竟天色已晚,行車有危險嘛”
聶智上前拜道。
“實際上敢夜路應不成太大問題,畢竟如今也是慢速,并不是疾馳,要是一路疾馳,估計也就是一天就到了吧,何況夜色趕路的也不是沒有,又有鐵軌固定,應沒有什么大問題才是”
李柰說道。
“還是安全第一最好,畢竟這是新事物嘛”
李茂說道。
“什么新事物啊,秦漢之時那通達天下的馳道不也是軌道馬車嗎,所謂車同軌就是統一軌道,不同的是那是木軌道,這是鐵軌道而已”
李郁笑道。
“可以后來魏晉南北朝時失傳了,不然要是繼續發展馳道,如今天下只會更加便捷”
劉觀嘆道。
“也不能這么說,畢竟中原缺馬,沒有馬,再好的軌道也無用,總不能用人拉把”
聶智說道。
“怎么不可以,那拉船的纖夫不也有那,馳道拉夫也不是不可以嘛”
劉玭說道。
“我說你們怎么越扯越遠了”
彭時聽眾人所言,臉色一沉。
而劉建也僅僅只是笑笑,沒有多說。
自古以來多少好東西都失傳了,又多少寶貝自己不重視,被那些蠻夷拿著當寶貝,高高的供起來。
這馳道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不過如今有了鐵軌道,也算是一種繼承吧。
雖然劉建的本意是想將其用在火車上的。
也不知如今蒸汽機還能不能繼續提高,不過以一千匹馬力來說的話,應該也勉強可以了吧。
想想世界上第一輛商用的火車頭,旅行者號,好像也就千匹動力左右吧,最大速度二十四公里每小時。
要不先把他弄出來。
也不知道如今動力廠和工業區那邊有沒有人想過把蒸汽機弄到鐵軌車和馬車上或者船上。
要是有,劉建覺得這就是一大驚喜,要是沒有,也無所謂。
但愿有吧。
看著窗外的風景,劉建心中思索著。
第二日未時初刻。
鐵軌車到達雞籠站。
劉建一行人下車換乘馬車先前往了雞籠工業園。
剛到工業園外圍,眾人便被轟轟的蒸汽機的轟鳴聲和工業區那一座座高聳的煙囪給震撼,吸引住了。
眾人雖然見過發電廠的蒸汽機。
但如此成規模,大批量的蒸汽機工作場景。
眾人還是第一次見。
這就是工業之力啊。
與眾人被工廠內的蒸汽機轟鳴聲所震撼不同。
劉建確被工業區門口一架全新的馬車所吸引了。
這是一家沒有馬,前面是三輪車的車頭,后方車架上確安裝了一架蒸汽機。
隨著鍛壓機和車床,機床等成功研制。
加上杜仲膠所制造的車胎也研制成功。
自行車和三輪車也相繼問世。
不用騎馬,也不用馬匹拉動,全鋼結構,加上在水泥馬路。
自行車和三輪車很快便風靡整個工業園和雞籠城。
只不過如今自行車和三輪車還在最后試制階段,故而還沒有推向市場。
但劉建眼前的這臺三輪車確完全不同。
其背著一個大的蒸汽機,蒸汽機又連接到了車輪上。
看見劉建預感果然精妙,還真有人天馬行空把蒸汽機和三輪車結合起來了啊。
劉建微微一笑。
而這時霍佟見劉建已到,便帶著一個年輕人,向劉建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