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一章 塑料大膜

無線電子書    我的青春80年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老板,我們這一個月工資才三十塊,買了手表可就要喝西北風了,你就讓幾塊給我們吃飯吧。”

  陳翔雖然自己不買,可也幫著好友討價還價。

  “是啊,多少讓一點,我們兩個都買,回去了還給你宣傳一下。”魏遠說道。

  李勇將手表放在了攤位上,站起來拍了拍手,道:“老板,你給個實誠價,多少錢能賣,合適的話咱們就買。”

  意思是不合適的話就不買了。

  張小雨挑了挑眉,這一招為什么那么眼熟呢?這不就是他經常使用的套路嗎?沒想到有一天被別人這樣搞,心里那個不是滋味兒啊。

  “好吧,好吧,讓你們一塊,二十八。”

  “一塊太少了,還不夠吃頓飯的,最少兩塊。”

  “二十七就二十七,你們回去了可不能說二十七啊,不然我這生意這沒法做了。”

  “行。”李勇三人大喜,連忙掏錢。

  “老板,這電子表不會有問題吧?”

  “這都是剛出廠的新貨,來,我教你怎么調。”

  張小雨將自己手腕上的電子表調節的過程演示了一遍,李勇三人看一眼就會了,高高興興的往廠里走去。

  “這就開張了?”

  小虎湊了過來,他是第一次做生意,緊張得不得了,剛才都不敢插話,生怕說錯了話把人嚇跑。

  “昂,不然呢?”

  張小雨揚了揚嘴角,一臉的得意。

  “乖乖,二十七快,翻了四倍,我這五百塊豈不是能變兩千塊?”小虎喃喃自語。

  張承業沉默不悅,但眼神卻格外明亮,顯然心里也在算著自己的投入能有多少回報。

  也就是小英沒感覺,她可不是第一次做生意了。

  過了一會兒,只見一大群年輕男女從服裝廠里面走了過來,領頭的正是李勇三人。

  “大生意上門了,也不枉我讓了兩塊錢。”

  張小雨激動的站了起來,連忙吩咐道:“待會兒你們看好了,防止有人不給錢。”

  “明白。”

  “老板,我們給你帶客人來了。”李勇隔閡老遠就喊道。

  “謝謝啦,謝謝啦。”張小雨連連感謝,差點沒上去握著李勇的手稱呼一聲:同志,辛苦了。

  “是這樣的,老板,他們都是我的同事,這個價格也得便宜兩塊錢。”李勇先一步來到張小雨跟前低聲道。

  “沒問題,你是老客戶,你帶過來的人,我就是賠本也得賣,咱們做生意的靠的就是朋友撐場面,不過一人最多只能買一塊,多了我可扛不住。”

  張小雨一臉的肉疼。

  “沒問題。”

  李勇轉身肚子和他帶過來的人說道:“二十七塊錢一個電子表,每人最多買一塊啊。”

  眾人聽到價格確實是二十七,紛紛蹲下開始挑選自己滿意的款式。

  小英負責收錢,小虎和張承業負責供貨,監察偷竊行為,不一會兒就賣了二十多塊手表,一群人浩浩蕩蕩的返回了廠子里,然后又是一陣炫耀。

  “大哥留步,問你個事情。”

  “什么事?”李勇停了下來。

  “你們廠生不生產塑料大膜?”張小雨問道。

  李勇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在工廠上班賺外快的機會不多,他立刻變得熱情起來,道:

  “你說塑料大棚用的那種吧,生產啊,各種農用薄膜我們都有,怎么,你要買?兄弟我跟你說,我從內部搞來價格絕對比你到市面上低三成。”

  “哦,這薄膜材質是什么?”

  “聚乙烯,這也是目前的主流材質,12米寬,差不多能用半年,你每年更換一次就可以了。”李勇解釋道。

  大棚主要是冬天前后一段時間使用,目的就是讓蔬菜延期或提前,半年時間倒是夠了。

  “我的確有建造蔬菜大棚的打算,只是現在已經有點晚了,想著先找好路子,等我回家布置好之后直接過來拿貨。”

  張小雨前世沒有搞蔬菜大棚,可是他的表哥家種了十幾年,他有時也過去幫忙蓋大膜,栽西紅柿幼苗,到了來年三四月份,西紅柿能賣5元/斤,據說一個大棚一季能賺二十萬。

  李勇聞言大喜,道:“好,那就這么說定了,我叫李勇,你直接找門衛報我的名字就可以了,就說是我表弟。”

  “我叫張小雨。”

  張小雨也報了名字。

  等到李勇離開后,小虎和堂哥紛紛投來疑惑的目光。

  小英問道:“咱們家什么時候要搞大棚啦?”

  “我剛才看到這個廠子靈光一閃想起來的,現在大棚在全國各地都有,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肯定能賺大錢,為什么不搞?”張小雨回道。

  “這也太草率了吧。”小虎吐槽道。

  張承業也跟著附和道:“這玩意兒好像成本挺高的。”

  “瞧你們緊張的,我也就那么一說,回家之后還要仔細琢磨一下,行了,安心賣手表。”張小雨安撫道。

  他算是感覺到了,小本生意還行,一旦動作稍微大一點,就會立刻引起親朋好友的激烈反對,說到底還是威信不夠。

  “哼哼,等我這一次掙了大錢,看還有誰敢反對我。”

  由不得張小雨不著急,1978年前后,國家就已經召開了好幾次全國蔬菜大棚研討會,全國大棚面積已經達到了十萬畝,正是進場的好時機。

  到了傍晚下班的時候,廠子里都知道門外有個賣電子表的,全市最便宜的價格,款式還新穎。

  張小雨的攤位前圍滿了人,還有路上的行人也被吸引過來,周圍還有好幾個廠子,這里個地方可以說是行人必經之地,是張小雨經過考察選擇的地方。

  等到人群散去,張小雨的電子手表已經賣出去了一百多只,這還是很多人身上沒有帶夠錢的原因。

  第二天中午,生意更是火爆,將剩余的三百多只電子表全部賣完了,不過這一片的市場也趨于飽和,需要轉戰。

  這個策略叫做打了就跑。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在的城市法制建設還不完善,小混混、黑社會泛濫,生意好的地攤都會被他們找麻煩壞你的人氣。

  張小雨一行四人當天晚上就買了去深圳的火車票,去葉楠的店鋪里再次進了兩千只電子表,正好一個人搬兩箱,這就是人多的好處。

  如法炮制在金陵各個區的廠子門口售賣。

無線電子書    我的青春80年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