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三十七章:區別

無線電子書    養成一個大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唐早晚會形成他規劃的那種農事格局的,這一點姜云明很清楚,但是如果在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這需要多長的時間這就不一定了。

  如果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的話眼下并不是種植紅薯這種新糧的好時機,因為如今正值朝廷大量發放新糧糧種的階段,大量的新糧涌入市場那就必然會造成價格降低,在這種沖擊之下以前的麥黍反而會更吃香。

  但是這是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的,大唐再過個十幾年或者幾十年人們的思考深度也會到達這個深度,然而現在不行。

  像姜云明他們這些80、90以后出生的人基本沒有挨過餓,因為他們不懂餓是一種多么可怕的感覺。

  為什么老一輩喜歡存錢?因為窮怕了。

  為什么老一輩喜歡存糧?因為餓怕了。

  為什么新一代不喜歡存錢?因為生活好了。

  為什么新一代從來不存糧?因為不怕挨餓。

  時代早就的差異讓這種溝壑很是明顯,而眼下的大唐百姓正好就屬于“老一輩”,而且還是“第一輩的老一輩”。

  他們經歷了隋末唐初的亂世,經歷過貞觀初年的大蝗災,他們知道吃不飽的感覺有多么難受,所以在經濟利益的面前他們仍然選擇種植高產但價格相對來說卻更低的新糧。

  因為他們餓怕了。

  這是一個動蕩的時代,這里有后世那些80、90遇不到的戰爭,這里遇到天災人禍不像后世那般有人捐款,甚至這里遇到饑荒官府的救濟都不一定能靠的住,因為相比后世那完善的法律體系這里的官僚中滿是蛀蟲。

  他們不知道前幾年那鋪天蓋地的蝗蟲什么時候會再來;他們不知道前幾年那干旱到目光所及之處皆是黃土的時候還會不會有;他們也不知道隋末亂世甚至五胡亂華的屠殺還會不會再有。

  所以他們放棄了看起來近乎是唾手可得的利益,所以在這本該是滿目黃穗的時節卻依舊還一片青翠。

  姜云明和杜如晦相視一眼,他們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無奈。

  努力了這么長的時間,饑荒和糧產是改善了,然而這種涸澤而漁的情況卻無法改善。

  他們知道大面積種植紅薯和土豆的后果,所以杜如晦乃至朝廷都一直在配合姜云明在壓低新糧價格的同時提升舊糧的價格。

  或許百姓們也知道,但是他們并不會去考慮的那么遠。

  “我們就是好奇所以問一下,謝謝老鄉了啊,你們忙吧。”杜如晦慈眉善目的笑了笑,然而這笑容深處卻隱藏著一絲苦澀。

  聽到杜如晦的話后這些百姓如釋重負,低了低頭后就趕緊離開了。

  新糧糧種是官府按戶來發放的,能夠達到這種種植規模那就只能是他們私藏了糧種。根據官府放出來的告示,他們這么做是要被取消領取新糧糧種的資格的。

  本來他們是不想跟杜如晦說的,但是這事兒基本上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而且不論是從杜如晦的衣著還是遠處路邊停著的馬車來看他們都知道杜如晦不是普通人。

  如今杜如晦沒有難為他們,他們著實是松了一口氣,因為在他們眼中,這新糧就是他們以及他們家人的命!

  “原本我還以為你這趟出來遠不如在家里陪著公主待產,現在看來是老夫錯了啊。”看著那幾位衣衫破舊的百姓進入了田地間開始勞作,杜如晦嘆了口氣。

  這種情況的發生是他早有預料的,他知道肯定會有人抵擋不住新糧的誘惑而私藏糧種,但是他卻沒想到情況這么嚴重,嚴重到了這漫山遍野一望無際的甚至找不到一片地里有泛黃的麥穗。

  這代表了什么?代表著這藍田縣很可能就沒有人再種植舊糧了。

  “這是正常的,百姓們不會去考慮他們以后還會不會有地耕種,他們只知道如果現在不存糧食的話以后若是還有災荒的話他們就要挨餓。”

  看著正在精心侍弄紅薯的百姓,姜云明的語氣復雜。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監管的不到位,之前官府發下了通知說私藏糧種者則取消來年的糧種發放,但這條命令并沒有落實到位,這就讓很多百姓的僥幸之心變成了理所當然。”

  “但眼下這條命令已經近乎于廢掉了,以這塊地方的情況來看別的地方也好不到哪兒去。”掃視了一圈周圍,杜如晦憂心忡忡。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這種情況到無論是發展到什么樣都可以控制,只是相對來說如果當初的命令落實得足夠好的話會更簡單一點,眼下只要費些功夫這種情況也是能夠解決的。”

  “哦?”

  杜如晦詫異的看了姜云明一眼,在他看來眼下就已經是最嚴重的時候了,畢竟這一望無際的全是綠色,一點屬于麥穗的金黃都沒看到。

  這種情況是遲早會發生的,姜云明從一開始就預料到了這一點,但是他沒想到的是來的會這么快。

  他在下來巡視之前就已經確定了今年到明年的這段時間就是解決問題的時候,下來只不過是想看看眼下的情況到底發展到了什么樣的地步,需要用多大的力度。

  “百姓們這么做說到底還是想要屯糧以備災年,不過這兩年百姓們家中囤積的糧食應該也到了一個極限了,如今新糧成品的價格還在下降,如果不加以干預的話頂多再有兩年就會有大量的百姓最少把一半的土地改種回麥黍。”

  “那要是加以干預呢?”

  “那就更快了,如果順利的話杜伯伯明年的這個時候就能慢到漫山遍野的金黃了。”

  “看樣子你早就把一切都想好了。”杜如晦仰頭望天,在姜云明的面前他不止這一次有過長江前浪的感覺。

  “事情是我提起的,這新糧也是我讓鄭添福他們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去取回來的,這些后續的問題也自當由我來解決,不然的話我怎么對得起那些長眠在異鄉的將士們?”

  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第一次那就是刻骨銘心的。

  鄭添福他們是姜云明這一生中第一次就只因為他一句空口無憑的話就舍生赴死的人,他忘不了鄭添福他們回到長安那天是什么模樣。

  還有為了保護他、保護糧種而死的那些人。

無線電子書    養成一個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