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二章:貞觀二年

無線電子書    養成一個大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除夕,李二在皇宮里宴請群臣,姜云明沒有去。前來傳達李二口諭的太監一臉的難色,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除夕夜宴有臣子不去的。

  “沒事,你就和陛下說涇陽候與長樂公主初一一早進宮。”

  太監帶著一臉的為難走了。

  其實去宮里吃飯他倒是沒什么不想去的,只是今年有些特殊而已。李麗質默默的靠在姜云明的肩膀上,她能感覺得到自己的夫君心里有事,但是她不知道是什么事,也不知道該怎么去安慰姜云明。

  除夕的晚上雖然依然宵禁但是仍然要比平時熱鬧的多了,即便是在半山腰的侯府也隱約能聽見山下田家村傳來燒竹子的聲音。一如去年的開年,貞觀二年就這么悄悄的到來了。

  一夜沒睡的姜云明并沒有感覺很困。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一整晚都在想些什么,有時候迷迷糊糊,有時候卻清醒無比。

  天剛亮,姜云明就和李麗質進宮了。立政殿大概從來都沒有這么熱鬧過,李二的嫡子和嫡女都在這里了,還有去年沒有出現的李淵。

  雖然年輕的身體并沒有因為一夜未睡而犯困,但是面容中還是難免的透著一絲的倦色。李二拉著他和李淵坐在了一桌,李淵看著面色不太好的姜云明有些奇怪。

  “怎么了?”李淵喝著茶問道。

  “沒什么,就是昨夜沒睡著。”姜云明也拿過一杯茶喝了起來,期待著茶水里的物質能讓他精神精神。

  “沒睡?”李二也看著姜云明。

  “睡不著,雖然能做的都做了,但是該來的還是要來的,所以心里有些亂。”

  姜云明這話一開口李二就知道原因了,因為昨晚的他也是很晚才睡著,即便是陪著群臣喝了些酒。

  李淵看著自家老二一臉了然的神色更加奇怪了。“你也知道?”

  李二猶豫了一下湊到了李淵的耳邊把事情說了一遍,李淵聽著李二的話眼睛越睜越大。

  “有些時候,知道的太多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輾轉難眠啊。”姜云明一口干盡了杯中的茶水,除了那撲鼻的香氣之外他還是品不出來那一絲回甘,嘴里留下的都是茶的苦澀。

  一頓好好的女兒女婿的回門姜云明和李二父子都沒了什么心情,草草的吃過了算不上午飯也算不上晚飯的飯,姜云明帶著李麗質回了田家村。初一,自己還要去陪奶奶說說話。

  奶奶的墳還是村里最規整的墳。點燃紙錢,擺上香燭和祭祀的用品,姜云明和李麗質給奶奶磕了三個頭,向奶奶通報李家的少女已經成了姜家的媳婦兒。

  磕完頭之后讓李麗質先行回家了,小小的墳包前就只剩下了姜云明,和去年一樣姜云明依然靠坐在墓碑邊上,只是今年的姜云明沒有像去年一樣的絮叨。就那么安安靜靜的坐在那里,姜云明也沒有說話,看著偶有一片白云飄過的天空。

  安靜的看著偏西的太陽隱沒了自己的身軀,余光還在努力的照亮著這個世間。姜云明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再次給奶奶磕了個頭。

  “奶奶,云明回家了。”冬天的寂寥加上這寂寞的人,一時之間顯得頗為蕭瑟。

  李麗質沒有走遠,只是在下面一點的地方看著,直到看著姜云明帶著太陽那僅剩的余光走了下來,她才走上前為姜云明披上了大氅。

  緊了緊身上的大氅,夫妻兩人相互依偎著朝著半山腰的家走去。

  休沐了六天的朝政一如往常的在初六這天恢復了正常,姜云明也如同去年一樣起床去參加這新年第一天的早朝。

  姜云明感覺上早朝的時候自己永遠是最后一個到的,好像自己就沒見過有人來的比自己還晚。給長孫無忌這些人依次拜年時姜云明才發現自己好像是唯一一個穿梭在文臣和武將之中的人,文官為首的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武官為首的李靖程咬金自己都有所交集。

  還是那道刺耳的嗓音告訴著百官們上朝了,姜云明再次找到了那個自己熟悉的位置,但是今天的他好像并不困了。

  沒有先讓百官上奏,李二讓太監宣讀著開年伊始的大事。設置義倉,遣散宮中近兩千名宮女。

  姜云明在朝臣的末尾低著頭。義倉是原本就要設置的,但是遣散宮女的事情在歷史上卻不是現在做的,應該是初一那天和李淵說了蝗災的事情才使得李淵決定遣散宮女,因為這些宮女基本都是大安宮的。

  就在姜云明還在低頭想著后世史書的時候朝堂上來了一個人讓姜云明抬起了頭。馮盎之子馮智戴。

  本該去年就作為質子進宮的他卻因為姜云明解開了李二的懷疑而推遲到了最近才到了長安。看著低頭受封的馮智戴姜云明嘆了口氣,自己這只小蝴蝶已經把這個大唐攪和的亂七八糟了。

  新年的第一天朝政對除了姜云明之外的所有人來說都算的上是毫無波瀾的,內心如同波濤洶涌的只有姜云明一人。

  兩儀殿。

  退了朝的李二把姜云明叫到了這里,李二坐在文案后面一臉的疲憊。

  “陛下設置義倉是為了提前做準備嗎。”姜云明率先打破了大殿里的寂靜。

  “算是把。”

  “那還是早日把糧食分散到關中各地區,保證事情發生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開是補救。”現如今似乎也只能做好補救的準備了,姜云明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辦法。

  “你覺得朕該讓誰去?”之前的發生的監守自盜的事情讓李二不知道該選誰去執行這件事情。

  “云明覺得您還是要找房、杜兩位伯伯和長孫舅舅說這件事情,畢竟對于下面的官員我并不熟悉。”

  “當一切都準備好的時候朕才發現手下沒有可信之人,滿朝文武多數都是世家子弟,而朕信任的人又都是克明輔機他們,朕是真的不知道該選誰去執行。”

  “實在不行的話...”姜云明猶豫了一下。“讓李靖李大人去吧,帶兵去,或者程伯伯也行。”

  這是姜云明能想出來唯一的辦法了。

  李二靠在椅子背上思考了良久,隨后猛地站起身來,目光中透露著在姜云明看來是霸氣的東西。

  “來人!宣李靖、程咬金進宮!”

  剛過完年的李靖和程咬金帶兵出了長安,一同被帶走的還有馮盎從占城運回來的糧食。這一趟與其說是出兵不如說是護送,護送著糧食能夠到達他該去的地方。

  姜云明第一次主動把李承乾三兄弟都叫到了田家村,親自看著他們兄弟三人學習。李承乾學習的是四書五經,而李恪和李泰則是姜云明教的小學數學。

  李承乾還相對好說一些,思學尺一請出來就乖得跟個孫子似的。李恪和李泰卻看著姜云明寫出的阿拉伯數字頭大了起來,國子監也有教算學,但是和后世的數學相比還是太復雜難解了,姜云明一道雞兔同籠的題加上一套蓄水池抽水的題就難住了這大唐皇子里號稱最出色的二人。

  新鮮的誘惑吸引住了李恪和李泰,他們二人本來就算是最喜歡學習的人,只不過當初是詩詞現在是算術,姜云明成功的感受到了當老師的快感,每日和李麗質躺在躺椅上看著自己的三個大舅哥冥思苦想。

  不得不說雖然都說學習要從小開始,但是李恪和李泰這倆大齡青年學習起來也非常的快,姜云明不由得感嘆這可能就是天賦。

  在姜云明看來枯燥的算術在李恪和李泰看來卻覺得很有趣,姜云明小時候硬著頭皮學的東西二人很快就吸收了,而在姜云明府上學習了不過兩個月的二人回了一次宮就干出了一件朝野震驚的大事!

  李泰帶著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李恪偷了李二的手令去了戶部查賬,這查賬不要緊,卻不曾想查出了事情:戶部僅僅貞觀初年賬目就有高達八十萬貫的錢對不上!

  李泰和李恪本來是抱著檢驗一下自己學習成果的目的去的,結果沒想到捅出來這么大的事情,知道事情不秒的二人第一時間就跑去找自己的老子請罪去了。

  本來姜云明還悠哉的躺在躺椅上晃悠,對著李二讓李泰帶來讓他入宮的口信兒不以為意,但是李泰后面說出了事情的經過讓姜云明嚇了一跳。

  太極殿第一次在不是早朝的時間上了朝,以戶部尚書戴胄為首的戶部眾官員跪在大殿上承受著李二陛下的狂怒。姜云明則是帶著李恪和李泰坐在李二讓人搬來的桌椅上,三個人就這么堂而皇之的在太極殿上查起了戶部的賬本。

  貞觀初年的賬本三個人足足花了接近兩個時辰的時間才重新算了一遍,這一算又讓姜云明嚇了一跳,當初的兄弟倆沒有查完所有的賬本,現在重新捋一遍之后姜云明發現算上糧食布帛各項加起來的虧空已經到了一百二十萬貫!零頭還沒算!或許還有武德年間的遺留但是在巨大的數字下誰還會關心?

  聽著姜云明的匯報聲戴胄面如死灰,他沒想到自己清廉了一生到最后攤上了這么個事情。但是其實這事兒還真賴不到戴胄身上,以大唐國子監的那點兒算學水平還真算不出來。做賬的人很有心思,這里一點那里一點,若不是姜云明的出現怕是就讓他糊弄過去了。

  看著下面跪倒一片的戶部官員李二陛下怒不可遏,此時的他殺人的心都有了。

無線電子書    養成一個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