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四章 明星隕落

  那一枚烈風中的黃葉終于飄落,大夏國舉國同悲。

  歐陽辯聞聽司馬光去世的消息,趕去吊唁,司馬康給歐陽辯奉獻上八頁文稿,這八頁文稿是司馬康從司馬光書房中找到的。

  那上面寫的都是當世的要務。

  司馬光對大夏國的經濟、政治、軍隊、民生、教育等等事物提出了諸多的意見,其中言辭切切,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

  看到深切處,連歐陽辯也忍不住落淚。

  從二十歲中進士開始,這個書生為了國家服務了四十多年,即便是被歐陽辯扣在大夏朝,也沒有停止為黎民百姓謀取福利。

  在大夏這么些年里,他雖然并不接受官職,但卻是不斷地下鄉調研,調查民生的真實情況,然后通過各種渠道去幫百姓去爭取權利。

  然而他自己卻終身衣著簡樸、飲食簡單、保持了書生的本色,只在洛陽購置了一處小小的宅院和三頃田地,而那三頃田地,在其妻子張夫人去世時候,他質田以葬,后來歐陽辯知道了這事,又給司馬光購置了一些商鋪,這才讓已經無官無職的他能夠勉強度日。

  但司馬光從來沒有覺得沒有不好。

  因為在他的心中,是非最大。

  他直道而行,夢想建立一個上下和諧、秩序井然、安定富足的國家,在留下來的文稿后面,他又像是和誰說,又像是總結自己心中的志向,他如是說道,他心目中的國家,是一個讓中外之人都能夠安閑的吃飯、喝茶、游賞、嬉戲,不受戰亂的的驚嚇,老百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豐年留客有雞有肉、臘酒雖渾,賓主盡歡。

  讓歐陽辯感覺到感動的是,司馬光在生命的最后時光中,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意識,但依然口述給司馬康,讓司馬康寫下來,說是一定要給他看到。

  最后的時光里,司馬光一直想要勸告歐陽辯,他認為,皇帝和國家,都必須削減開支,要藏富于民、給老百姓休息的時間。

  這些話在后面已經近乎喃喃自語,但反反復復說了很多遍。

  想來在這個有些迂腐也有些落后于時代的書生眼中,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那些豐功偉業,可能未必就是最為重要的,實際上,他這一生,的確也踐行了這一切。

  他的所作所謂未必就是對的,他的所作所為未必就真的對國家有利,但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卻是可昭日月的。

  這么偉大的一個讀書人就如同烈風之中掉下的黃葉,讓整個大夏上下同悲。

  歐陽辯下令,司馬光贈太師、溫國公、訃銀三千兩、絹四千匹、賜龍腦、水銀以斂,除此之外,歐陽辯還親手為司馬光書寫了神道碑,碑文曰忠清粹德之碑。

  除此之外,歐陽辯還邀請蘇軾、王安石都為司馬光作神道碑文。又撥出銀兩給司馬光修蓋碑樓,并與文武百官商議謚號為——文正。

  謚號文正乃是一個文官能夠得到最為崇高之謚號。

  這算是官方的哀榮,但難能可貴的是來之民間的愛戴。

  得知司馬光逝世的消息,汴京城的百姓主動罷市,前往司馬府外進行祭祀,很多老百姓典當了衣物置辦祭品。

  司馬光老家是涑水,按照此時的風俗,靈柩應當送回老家安葬,起靈之日,開封人將朱雀大街圍得水泄不通,比趙頊百官被送回汴京時候還要熱鬧得多,當靈柩通過之時,悲傷的哭聲鋪天蓋地,整個汴京城陷入了悲傷之中。

  司馬光的靈柩途徑之地,必有百姓出來路哭,尤其是下葬當天,從四面八方趕來送葬的人又好幾萬,從司馬家的墓園一直排到了遠處的峨嵋嶺上。

  其實這些人大多與司馬光素昧平生,但卻像是哀嚎自己死去的父母親人一般。

  歐陽辯聽說了這個事情之后,不由得感慨道:“文正公能夠得到人們的愛戴,并不是他文章寫得如何,他官職有多高,而是他愛百姓,他考慮的不僅僅是朝廷與皇帝,他還要考慮百姓,也就是說,他考慮的是國家的整體利益,他希望在朝廷和百姓之間求得和諧,建立平衡的秩序,如今看來,他這番心意百姓已經收到了吧。”

  歐陽辯得知百姓緬懷司馬光,于是令人畫了司馬光之畫像,大量的印刷,給與市場上去賣,讓想要得到司馬光畫像的人能夠得以緬懷。

  司馬光死了,華夏的天空之中失去了一枚閃閃發亮的明星,但沒有多久,又一顆星辰墜落。

  這一次是王安石。

  司馬光在于王安石的笑談之中死去,王安石似乎受到了刺激,回去之后也開始生起病來,但他強拖著病體幫司馬光寫了神道碑文,寫完之后,他的病情更加嚴重了。

  歐陽辯聽說了之后,趕緊派人上門會診,只是王安石似乎已經該走到生命的盡頭了,藥石無效起來,在秋天的時候,王安石撒手西去。

  歐陽辯大慟。

  王安石與司馬光不同,對于歐陽辯的意義也是不同,在這個世界上,有三個長輩是歐陽辯最為親近的,一個是歐陽修,一個是包拯,而最后一個就是王安石了。

  歐陽修是歐陽辯的父親,包拯與歐陽辯亦師亦友,嚴肅之下藏著諸多的期待,而王安石對于歐陽辯來說,那是同志。

  雖然說明面上王安石是歐陽比的老師,但他們更多的是一起做變革之事,雖然后來兩人的路徑已經有所改變,甚至形成了矛盾,但這份同志之情是改變不了的。

  王安石去世了,歐陽辯在這個世界上的同志也就少了一個了。

  王安石與司馬光的接連去世,也讓一個時代徹底落下了帷幕,作為仁宗朝最為閃亮的兩個年輕人,英宗朝的中生代,神宗朝的中流砥柱,到得這一年,終于落下了帷幕。

  而大夏朝也進入了嶄新的一頁。

  大興十年年底,大夏朝廷更換年號,大夏朝進入嘉定時代。

  嘉定時代,開啟了大夏朝的一個恢弘的盛世!

  《》來源:

無線電子書    北宋之無雙國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