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
楊園。
修建了兩年時間的楊園終于完工。
春風還帶著些微冷,然而楊園綠色已經逐漸侵襲,給這座新近落成的江南園林增添了許多秀色。
楊德昌身后跟著一群人,一圈逛了下來,他回頭對著承包下楊園建筑的建造商笑道:“不知道為何,這楊園雖然是仿造汴京的澄園,然而我卻覺得這種風格更適合蘇州。”
建造商笑道:“澄園是我帶隊去考察的,當時我還因此在里面訂了好幾桌,去了好幾次,才算是把握到了澄園的風格。
楊員外說得對,這澄園的風格的確更加適合咱們蘇州,不過澄園的人也說了,澄園原本不是這般風格,是后來新主人買下來才改造成這般模樣的。”
楊德昌微笑點頭:“這事我聽說過,澄園現在的主人歐陽辯可了不得啊,老李可曾面見過咱大宋朝的新科狀元?”
李建造苦笑道:“狀元公是什么地位,哪里是我能夠見得到的,不過當時執掌澄園的徐福我倒是見到過,的確是個商業奇才。”
楊德昌面露憧憬之色:“汴京城臥虎藏龍,新晉崛起的商業巨子著實不少,冰室的徐福、東西燒的胖大廚、西湖城的姜汝成、以及農業銀行的于謀,更讓人驚奇的是,竟然還有一個女人名滿天下。”
李建造笑道:“楊東家說的是陸采薇吧?”
楊德昌頷首應是。
李建造笑道:“楊東家遠在蘇州,可能不知道這幾年崛起的這幾個商業巨子的根底,他們可都是大有來頭。”
楊德昌感興趣道:“哦,您給說說。”
李建造笑道:“其實澄園、東西燒、冰室、西湖城都是狀元郎歐陽辯的,哦,對,還有農業銀行,徐福、胖大廚、姜汝成、陸采薇、于謀他們各管一攤子,但其實都是歐陽辯的手下。
他們在遇見歐陽辯之前,徐福一個房牙,胖大廚真的就只是個大廚,陸采薇是個青樓清倌人,于謀則是一個難民。
里面出身最好的應該算是姜汝成,原本在店宅務做主事,后來西湖城建設,這才請到了姜汝成。”
“什么?”楊德昌驚詫道。
這些事情楊德昌還真的不知道。
蘇州和汴京雖然不算離得特別遠,但現如今的通訊手段有限,楊德昌一直都在兩浙路這個大本營里,對汴京那邊的事情的確知道得不多,能夠知道幾個名字和事跡已經是他消息靈通了。
至于這些人的背景和出身,那就不是他能夠知道的了。
李建造不同,他原本就是汴京人,出身在建造世家,這次被楊德昌請來主持楊園的建設,有不少時間還是會回汴京的。
“這次回京過春節,汴京的變化真大啊。”李建造感慨道。
楊德昌好奇道:“哦,您給說說。”
作為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楊德昌對各類消息都非常感興趣,消息對他來說不僅是談資,還是他的資源。
李建造笑道:“楊東家愿意聽,我就多說說。”
楊德昌笑道:“來人來人,上茶上茶,老李,咱們到客廳里去,也感受一下楊園的會客廳如何。”
李建造笑道:“正該如此。”
楊園的會客廳和澄園的會客廳大體相同,因為是初春,所以里面生著爐火,上好的銀炭燒得通紅,一行人進入大廳,頓時渾身一陣舒坦。
楊德昌打量著會客廳的裝飾,滿意地點頭贊道:“也不知道這位狀元郎的腦子是怎么長的,奇思妙想那么多,李建造,您是建造行業里的世家,可曾見過這般風格的裝飾?”
李建造苦澀搖頭:“咱大宋這位狀元郎學究天人,不僅詩詞書畫都屬頂尖,連這建造這一塊他都懂,冰室、東西燒、西湖城都是咱們狀元郎親手描繪出來的,別說你們了,在我們建造行當的老人都瞠目結舌。”
楊德昌越聽越是驚奇:“咱們這位狀元郎,還真的是神異啊。”
李建造臉上浮現出自豪的神色:“那可不,汴京城里的變化,大體上來說也和咱們的狀元郎有關系。”
楊德昌急道:“您給說說。”
客廳里的其他人也豎著耳朵。
李建造清了清嗓子:“此次回京省親,我發現汴京城里的商戶在變多,各行各業都相當的興旺,汴京城外的房子建造如火如荼,碼頭比之前不知道繁榮了多少,汴京城的吸引力在增強!”
楊德昌聽得很認真,神色非常嚴肅。
“…這種情況,應該是商業突然受刺激,然后一下子變得繁榮起來的想象。”楊德昌道。
李建造臉上露出敬佩的神色:“楊東家果然不愧是做錢莊票號生意的,對這些果然敏感,楊東家說的沒錯,這一切的變化應該是源于農業銀行。”
楊德昌神色疑惑:“我記得農業銀行主要是做青苗貸為主,和工商業有什么干系,是,農業豐收的確會讓商業變得繁榮,但不至于讓各行各業都得到蓬勃的發展啊。”
李建造興奮道:“楊東家不知道,農業銀行除了一個青苗貸,現在還有一個創業貸,主要面對一些小商戶,也就是所謂的創業者。
以前的人有點子有技術,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也做不了生意,因為缺乏啟動資金,但創業貸一出來,有能力的人都開始做起生意來了,所以汴京城的生意一下子繁榮起來了。”
楊德昌眼睛發亮:“老李,你能說說這個創業貸的內容么?”
李建造有些為難:“這次回去比較倉促,倒是了解不多。”
楊德昌笑道:“知道多少說多少。”
“好,那我就和你說說,據說這創業貸也是咱們大宋新科狀元歐陽辯的首創,狀元郎因為自己創過業,有感于創業者不易,所以特意推出一個創業貸,想讓所有有夢想的人,都能夠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創業貸不要求抵押,但是會對創業者進行評估,評估合格之后,會根據生意的規模予以貸款,貸款的利息不算高。”
楊德昌詫異道:“不抵押…這樣不會造成爛賬嗎?”
李建造撓了撓腦袋,尷尬笑道:“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身邊的確有個堂弟,因為想自立門戶自己組個建造隊,所以找農業銀行貸款。
不過我堂弟只會做建造,接工程他是不太懂的,所以虧得一塌糊涂,首期借貸的七八十貫錢全都賠了進去!”
楊德昌道:“七八十貫…這個資金不少了,那農業銀行怎么處理的,告官嗎?”
李建造笑道:“那倒沒有,還款日期的時候,恰好我在京,我堂弟因為還不上賬,還找我過去一起說些好話延遲一下還款期限,呵呵。”
楊德昌笑道:“七八十貫對李兄來說應該不是什么大事啊。”
李建造搖搖頭苦笑道:“我那堂弟倔得很,他爸是我二叔,也是建造里的能人,哪里會沒有七八十貫錢,我堂弟就是想自己干出一番事業罷了。”
楊德昌肅然起敬:“你堂弟倒是個性情中人,他一定會成功的。”
李建造倒是笑了起來:“楊東家的眼光很好,我那堂弟的確是成功了。”
楊德昌撫掌笑道:“想來李兄還是顧及兄弟情深,給掏了錢?”
李建造臉上有了異色:“還真不是,那農業銀行的代表當天來了,聽說我堂弟沒法還款,他們竟然毫不著急,不僅不著急,還勸慰我堂弟不要著急,然后仔細地問起失敗的原因。
其實哪里有什么原因吧,我堂弟的手藝技術都是頂尖的,不過就是為人出世方面差了一些,接不到工程罷了。
那農業銀行搞清楚了這些之后,提出了一個建議…”
楊德昌聽得很認真,一邊聽一邊點頭,聞言道:“什么建議?”
李建造道:“農業銀行的代表建議我堂弟以技術入股,和農業銀行組成一個新的建筑公司,至于欠款,以后掙錢了再還。”
楊德昌皺眉道:“可這樣還是沒有工程啊。”
李建造笑道:“農業銀行能量很大,不僅可以讓我堂弟承包西湖城二期的某些工程,還給介紹其他的工程,如今我堂弟的公司已經有了三四百號人了,比我還要厲害。”
楊德昌詫異道:“給錢給工程,除了人,他們什么都不缺了。”
李建造點點頭:“的確如此,據我堂弟所說,農業銀行借貸出去的錢,有不少都是虧損的。
不過農業銀行并沒有放棄他們,問清楚了原因,都會再給一次機會。
或者是繼續借貸,或者入股,其實大部分能夠借到貸款的人,都是通過評估的,大多有一技之長,只不過沒有經驗罷了。”
楊德昌陷入沉思。
海量的資金,有項目支持,將各行各業的創業者拉到了一起,形成了規模優勢。
各行各業的人本身就有很多的需求,這樣可以讓他們內部就產生很多生意的機會。
加上農業銀行的觸角,這些和農業銀行合伙做生意的人不掙錢才是怪事呢!
這歐陽辯當真是好本事啊!
楊德昌贊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