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貪

  推薦:巫醫覺醒。

  元宵節之后,大明帝國天啟七年的第一次國務會議就緊接著召開了。

  “皇上,各位同僚。”戶部尚書王紹徵首先發言:“經過春節期間戶部的緊張工作,天啟六年的收支基本出來了。”

  按照慣例,春節后的第一次國務會議,皇帝和參會大佬首先要聽的就是戶部的收支報告。不過大明實在是太大了,真要完全統計每年112月的收支,其結果根本不可能在第二年的一月中旬就拿出來。所以,大家經過協商后改為:前年的12月到去年的11月收支,視為去年的收支。

  “天啟六年,朝廷累計收入一億八千三百五十六萬銀元。”

  “嚯!”這個數字報出來后,大家稍微驚訝了一下,然后開始拼命的鼓掌。

  “各位。”笑意盈盈的王紹徵待得掌聲停歇后拱了拱手:“我在這里要提醒一下,這個數字,比起去年的一億三千萬是多了很多,但是諸位要知道,從去年開始,朝廷施行了田賦全面折銀的政策。所以,朝廷的收入,以后都是錢,沒有糧食米面這樣的實物了。按照我大明以前收取田賦一般能夠入庫兩千萬石糧食實物,而兩石糧食能夠換到一塊銀元的比例計算,實際上這個數字起碼要少一千萬。”

  “大司徒,已經很不錯哪。就算減掉一千萬,也比去年多了四千萬啊。這個增幅,不得了啊。戶部在你的領導下,干得好啊!”

  “呵呵,大冢宰謬贊,本官不敢居功。這增幅,主要還是來自工商總局和皇家銀行。前者收稅收得多,后者放貸放得多,這利息轉化為盈利的也自然就多。”

  “哈哈哈,明白明白,李局長和曹行長也辛苦了。那么,大司徒,這支出呢?”

  “支出嘛,總的支出是一億五千六百萬,朝廷去年總體盈余兩千三百余萬。”

  “哎喲,這可真是大幸!”

  “是啊,從天啟二年開始國家每年收入猛增,但是這支出卻也跟著居高不下。搞得每年不是輕微虧空就是勉強持平。現在總算是看到較大的盈余了。那個,大司徒,這支出主要花到哪里了?”

  “主要有五項,全國官吏的俸祿和辦公經費,大概占了20,軍費也差不多占了20,基建30。因為國家不再直接收取糧食,而為了備災,又必須保證各個糧庫的總庫存在三千萬石以上。所以去年戶部一共花了一千二百萬購買糧食,這一塊占比7.6。

  最后一個大項是教育和醫療,按照皇上的要求,自天啟六年起,國家完全按照以前的方山模式,進行一府一中學,一縣一小學的建設。去年禮部一共是建了三十二所中學,一百二十五所小學。各位,這建學校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主要是學校建好后的維持。教師的薪俸按照皇上的要求,小學教師不低于九品,不高于七品。中學教師不低于八品,不高于六品。光是這薪俸就不得了。而且這學生入校后,除了書本費,不收學費不說,學校還倒貼午餐......戶部為此前后劃了八百余萬給禮部,這一塊占比5多一點。

  至于醫療,按照皇上的意思,每府都要建設一家綜合性醫院。除了日常收治病人外,還要承擔該府的傳染病防治工作......去年戶部劃給太醫院六百余萬,建成了三十五所府醫院,占比3多一些。剩下的就是各種雜項了。”

  “好啊好啊,國家強盛,文教大興。正是本屆內閣該做的事情。”

  看著下面撫掌相慶的眾臣,朱由棟微微一笑:這點盈余算個啥?畢竟大明已經好些年沒有打仗了。在砍掉了所有的衛所、軍鎮兵后,常備軍也維持在了三十萬這樣的低水平。這支出減少了這么多,而收入卻因為蒸汽機的普及,大東亞市場的全面打開而迅速的飛升。不出現盈余才是不正常的好吧?

  說起來,這點盈余還差得遠呢。真要是將來打舉國之戰,我起碼得把常備軍擴充到五百萬,這點收入和盈余怎么養得起?

  不過,大明現在的戰略優勢很大,確實不用急著卷入新的大戰。還是再好好修生養息一段時間吧:如漢民族這樣勤勞、堅韌的民族,只要當政者不亂折騰,給老百姓一段安穩發展的時間,什么人間奇跡他們都能創造出來。

  待得群臣安靜下來后,朱由棟開了口:“大司徒辛苦了,朕再提一點要求。”

  “臣請皇上示下。”

  “人,要對國家有用,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其次是豐富的知識。前者靠醫生,后者靠教師。所以,天啟七年,國家對教育和醫療的投入,要繼續增加。朕跟你們講過很多次了,錢要用起來才是錢,不然就是占地方的破銅爛鐵。為了國家安全,戶部保證有一定盈余是沒錯的。但是這盈余太多,其實對國家也不好。具體的理論,方山的金融課程已經講得很清楚,你們應該也懂。”

  “是,臣領旨。只是皇上,建學校和醫院簡單,但這人才儲備,著實不夠。去年戶部主動詢問禮部和太醫院,要不要更多的經費。結果他們都說手里沒有足夠的人才,建不了更多的學校和醫院。若是接了太多的錢卻沒能辦事,都察院是要找他們麻煩的。所以......”

  “哈哈哈,原來如此。看來是朕著急了,好,此事,朕不給你們過大的壓力了,且穩著點來。”

  “臣等遵旨。”

  “好,錢的事情就到這里。接下來,吏部。”

  “皇上。”吏部尚書孫承宗起身:“吏部去年完成了對全國官員的梳理和定級。經過查驗,我大明在天啟六年,一共有文官三萬七千五百六十人,武官一萬三千六百人。各級吏員三十五萬七千六百人。按照皇上的旨意,我大明于天啟五年取消全國百姓徭役,改征徭役稅。故而我大明從天啟六年開始,不再有差役一說。以前差役的工作,將由吏員承擔。現在存在的問題是,官吏比例過于懸殊,吏員的前程受限極大,所以吏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很差。最近一年來,都察院查處的人員,官占比極小,被查處問題來的,絕大多數都是吏。”

  “確實如大冢宰所言。”都察院左都御史趙彥起身:“皇上,都察院去年查處全國官吏一千九百八十六人,官只有七十五人,其余全都是吏。而這些小吏雖然沒有品級,但由于他們才是真正對百姓進行管理的人,所以這手中的權力著實不小。這些人要做壞,造成的危害也極大。臣手里有一個親辦的案子,工商總局負責查賬的一個小吏,通過收取商家賄賂,對其假賬視而不見,三年下來,收取了三十余萬銀元贓款,給國家的稅收造成了近五百萬的損失。”

  “嗯......”聽完孫承宗和趙彥的講解,朱由棟又習慣性的敲起了桌子。

  大明以前的官大概是八萬余人,其中文官兩萬多,武官五萬多。但是經過朱由棟的軍改后,衛所、軍鎮全部解散,這武官的數量自然就下來了。

  同時,由于社會的劇烈變革,使得國家的管理機構也相應增加,所以,文官的數量這些年在猛增。

  但現在看起來,增加的還是不夠啊。

  官是通過科舉考出來的,而吏呢,以前是官員自己任命(較重要的崗位需要秀才身份,并且向吏部報備)。現在是大量的既往衛所兵、軍鎮兵充任。你要說現在就打通官、吏之間的隔閡,讓吏也有一個通暢的上升渠道。別說讀書人和官不答應,就是老百姓都不認同啊。

  但是,不讓吏有上升渠道,就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吏的世襲化、無恥化。如此一來,不管都察院多么努力,都無法徹底扭轉吏治。

  這個事情的根本,最終還是得著落在官員選撥標準的徹底改變上啊。

  推薦:巫醫覺醒。

無線電子書    全球戰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