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2章 科技進步獎

無線電子書    晚明之我若為皇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跟著宋應星加入大明皇家制造局的有他昔日的同僚、以及從工部挑選出來的各門類優秀的老匠人。

  當然,從工部調配匠人是崇禎皇帝的意思,雖說民間不乏優秀的匠人,但不得不說目前來看還是得靠工部的老班底。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工部尚書對此不僅毫無怨言,甚至主動推薦了不少匠人入駐新開張的制造局。

  畢懋康其實很聰明,他早就看出了崇禎皇帝的想法,那就是將這個皇家制造局當做大明最大的科研場所,而工部則是最大的生產衙門。

  一個科研,一個生產,二者幾乎是相輔相成的,這在崇禎皇帝將遂發火銃的量產交給他時,他就想明白了。

  再加上他本人與宋應星私教也不錯,他的官位甚至還是宋應星的推舉得來的,所以十分支持宋應星的事業。

  唯一讓畢懋康耿耿于懷的是,陛下的字兒…嘖嘖,不怎么中看啊,歪歪扭扭的,就像剛練字沒多久的娃娃寫的。

  畢懋康盯著那牌匾瞅了好一會兒,被崇禎皇帝瞪了一眼才臊眉耷眼的賠了笑臉應付過去。

  其實崇禎皇帝也知道自己的字兒不咋地,實在是后世用鋼筆、圓珠筆日子久了,再加上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一天能寫幾個字。

  而且這時候大多數字還是繁體字,崇禎皇帝看本書都看的一個頭兩個大,常常是看著看著就把王大伴兒拉過來問,有時候心血來潮寫點東西,還總被王大伴兒指出有錯別字,真特娘的迷之尷尬。

  以至于后來崇禎皇帝干脆就放棄治療了,圣旨什么的都有司禮監擬旨。

  “今天朕特地從京城趕過來,除了給宋老捧個場,祝賀各位加入制造局之外,朕還要宣布三個好消息。”崇禎皇帝站在皇家制造局的大門口笑呵呵的道。

  臺階下百來個年紀都不輕的老匠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見皇帝,但是與他們想象中那種威嚴不同,這個皇帝不僅年輕而且說話也很接地氣。

  說實在的,不少匠人對這個什么制造局都還不甚了解,若不是衙門官員要求,他們不見得想來這沒什么人氣的玉泉山。

  畢竟工部下轄工坊的工作雖然繁重,但畢竟是官府衙門直屬,還是能勉強混個溫飽的。

  “這第一呢,就是諸位的月錢,制造局直接對朕負責,朕自然不會虧待諸位,月錢分三級,最低一級月錢二兩。

  第二級月錢五兩,第三級月錢十兩,具體等級考核由宋老來定,朕便不再贅述。”崇禎皇帝道。

  分級這事兒其實還是宋應星想出來的,只不過宋應星原定的月錢最低是八錢銀子,最高也只有二兩,到了崇禎這里,最高的成了反倒是成了最低的。

  原因也很簡單,其一是他要豎立標桿,匠人身份低微,向來被人輕視,匠人是什么,放在后世都是工程師。

  其二是他要調動這群未來科研班底的積極性,只有讓他們保持旺盛的士氣,才能在科研上攀登的更快些,而最簡單的莫過于發錢了。

  果然,崇禎皇帝剛說完,一群平均年齡都有四十的老匠人,興奮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

  要知道他們在工部的工坊,累死累活的做一個月工,月錢也不過一兩,就這還是工部的常駐匠人,倘若是外地輪值的匠人,不僅沒有月錢,連路費都要自掏腰包。

  每年因為輪值死在半路的匠人都不在少數。

  只此一條,就足以讓這些匠人開心好久了。

  宋應星見場面有些嘈雜,趕緊擺擺手讓他們肅靜,崇禎皇帝也不生氣,笑呵呵的繼續道:

  “這第二嘛,從今天起,你們的后代不再是匠戶,朕還你們子孫后代自由身,想科舉就可科舉,想經商就去經商,全憑你們子孫意愿。

  但凡以后加入制造局的,也都是這個待遇。”

  崇禎皇帝話剛一說完,眾匠人都呆了,以至于崇禎皇帝還以為自己的籌碼不行,沒破這群匠人的防。

  持續了片刻,撲騰一聲,一個看起來上了年紀的匠人突然跪倒在地,兩眼都紅了,繼而百十個匠人都齊刷刷跪倒在地。

  “謝陛下隆恩!”他們這是發自心底的感激,不少人眼淚刷刷的。

  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匠人的苦痛,他們是匠戶,祖祖輩輩也都是匠戶,他們的子子孫孫都掙脫不了這個牢籠。

  不能科舉、不能經商,連種地的資格都沒有,只能世世代代給人打制家具、修補工事,干著最繁雜的活兒,受著別人的不待見,過著困苦的日子。

  現在當朝的皇帝宣布,他們的子孫再也不必承受他們的苦痛,就是他們自己也有了穩定的高額收入,他們怎能不感激、怎能不流淚。

  其實崇禎皇帝不是沒想過,將這些匠人也一并脫離匠籍,但他覺得不能一蹴而就,否則人都跑了咋整。

  加入皇家制造總局的匠人,獲得這些福利待遇的同時,也都必須簽訂一份合同,并且是終身合同,約定不得泄露制造局機密,不得擅自離開順天府區域,一旦違反,輕則監禁,重則斬首,牽連子孫后代。

  但這些匠人反倒都沒覺得有什么,大明本來就不允許百姓亂跑,至于制造局機密不說就是了,又不是什么難以做到的事。

  當下這些激勵政策除了穩住面前的匠人,他還想吸引來更多有能力有創新意識的匠人前來加入,開玩笑,堂堂大明皇家制造總局,下屬研發工程師只有百十個,這怎么能行?

  他也不是沒想過戶籍改革,但牽一發動全身,如今大明內部還沒有理順,得先緩緩,正好還能利用這個檔口多吸引一些人才。

  “都平身吧,朕可還有好消息要宣布呢!”

  崇禎皇帝依舊是笑呵呵的,后世的院士都是國家的寶貝疙瘩,現在這些匠人也是他的寶貝疙瘩,雖然這些人看起來都很卑微。

  一眾匠人這才受寵若驚的從地上爬起來,此時他們看崇禎皇帝的眼神也都變了,不再是畏懼,而是尊敬、感激、愛戴…

  “這最后一個好消息是,朕打算成立一個獎項,就叫‘科技進步獎’吧!

  專門獎勵在各門類做出突出貢獻者、對已有技術做出改良者、創造出能造福百姓、增進軍隊實力的發明者。

  此獎項包括但不限于制造總局,而是面向全大明所有人,只要你的發明能造福大明,均可將之交于制造總局宋應星,每年朕會評選出十名這樣的突出貢獻者。

  各賞賜刻有年限的金制勛章一枚,蓋有朕之私璽的榮譽文書一封,以及獎金白銀一萬兩!”

無線電子書    晚明之我若為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